投资还是有逻辑的,不能靠碰运气
抓了两个板块:稀缺资源+科技。
两个板块都不错,消息面都在说。但我是不热前买的,位置低。
投资还是有逻辑的,需要花功夫研究,碰运气终究是偶然的。
没有别的看法,继续持股。
调仓对不对实践作检验
买了涨得太慢的股,看起来是件坏事。
选错了,与预期有出入,这才会忍心换股。那么,看似错的,变成了好事。
前面科创占45%,到今天变成了51。3%。说明调仓正确。
19年科创出来,就准备做科创,但价太高,没有下手。几年过去了,调整充分了,那干。
看看上证指数,压制着,科创就不一样。新质生产力,鼓励的那种。那顺势而为。
打开格局抓大放小
做股票要抓大放小。
何为大?趋势、方向是大,波动是小。格局要打开,纠结于波动而看不清趋势方向,那是没有牛市的。
什么是牛市?趋势向上就是牛市。这个趋势是大趋势,至少是月线级的。日线、周线都是小趋势,改变不了大趋势。大趋势决定小趋势;小趋势沿着大趋势波动。
另一个大是大资金。主导行情,推动趋势的力量,必然是大资金。小资金只能在个股中翻点浪花,所以,他们只能在微小盘中进出,主导不了总体市场的趋势、方向。
还有一个
持股,跟着机构一起抱团
时代不同了,大资金(机构)越来越理性了。
资金量越大,越不可能短炒。他们会很理性地调研,吃透上市公司,然后慢慢地买入,长线持有。那么,微小公司根本转不了身,否则变庄股,成大股东,变要约收购了。所以,就没有因此了。
既不能短炒,那肯定需要基本面配合,核心资产必是首选。核心资产必是稀缺的,什么东西才稀缺?要么硬资源、要么硬科技,难以复制,难以获得的东西才是稀缺的。
明确了方向,就有了目标。事实上,市场确实这两方向走得好,攻守兼备。但要跟也得低位,高了就失去意
货是货币是币,经济将大洗牌
今天有则消息非常重要:“2025年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本次活动设有北京主会场和雅加达分会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印尼驻中国大使周浩黎在北京主会场,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在雅加达分会场出
研究公司与机构为伍不管波动只看趋势
判断调整还是很简单的。
不用看技术指标,也不用看有没有利空消息,只要来问股票的人多了,特别是平时不常联系的,突然也来问了,那么,调整马上就到。
股票炒的是人性。底部无人问津,涨了急吼吼的都要买了。
炒股是没有经验的,都是教训。每个教训都是花钱买的,踩的坑多了,慢慢就避免了踩坑,不踩坑了,就迈上了平坦的道路,与智商无关,与悟性有关。
聪明的人买急涨的股票。强势股,一眼望去,不用识别。我比较木纳,灵敏度不够,喜欢买跌
在热闹中看门道
昨天,给人的感受是四化,即: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系统化。
四化的核心是智能。所以,我们看到为啥对发展人工智能这么重视。
系统是对智能的集成,归根结底还是智能。那么,智能延伸开去的各个细分领域,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包括为智能提供基础材料的领域。
但这一切终究是人才作支撑。因此,哪家研发能力强就那家胜出。
有了方向,就沿着这个方向去寻找标的。这才是星辰大
为了长远选择长远
稀缺资源走趋势了,这是前面分析中重点选项。
但是,我选择了减仓。
减仓是为调仓,调到科技方向,科技更有成长性。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短期明显是有损失的,但总难两全,为了长远得忍受损失。因为,错过了买点,就错过了时机,我不喜欢追高。
现在,仓位:科技增加到45%,稀缺资源减至55%。组合中,科技两只都是全球第一的公司;稀缺资源中,两只全球第一,一只亚洲第一,还有一只全省第一表现弱,基本上减到零头。
投资,跟着时代的脚步走
科创强于主板,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从手工到机械;从机械到自动化;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这是发展的方向。
那么,我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
去年11月份,从矿调仓了一只科创,结果这矿基本原地踏步,调的科创涨了49%。昨天继续调,还是这个矿,调至另一科创。想想也有意思,这个矿成了科创孵化器。
逐步从防御转入进攻。但重点仍是防御性,留下的是稀缺资源,这是战略性核心资产,作防守。
对市场需要的是领悟
好多信息不是直接了当的,需要揣摩、领悟、推演。
当指数跃过3674点,有人出来讲过话的,具体说了啥,信息是公开的。
最近几周发行的新股是不是少了,这意味着什么?
这几天的盘面有没有发现,每次下去,就有资金进来,指数就是下不去。
寒武纪的上千,仅仅是个股的涨?它是否替代茅台,从价值走向价值+成长的升级、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