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6 11:44)
标签:
新加坡
辣椒螃蟹意面
果仁芭菲
新加坡司令
欧洲菜系
|
分类:
美食
|
号称百年六星级的莱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是个相当势利的地方,坐守在市中心的位置,充满了各种奇特的装饰和古怪的闲人。但是这家Halia餐厅除了占据着这家酒店底层走廊不起眼的一角之外,其余都跟这些阴沉沉的奢侈调调毫不沾边,反而餐厅内点缀着的绿色植物给周边的沉闷带来了一抹生动和清新。
这里的菜式相对来说都算简单平实,并不只是关于厨师一味地向顾客炫耀技艺,更多的是营造一种休闲愉悦的氛围。营业时间每天从早上十一点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哪怕泡上一整天也能很适宜。
(2013-04-21 21:36)
标签:
新加坡
哥伦比亚菜
街头小吃
烤玉米饼
鸡肉馅饼
|
分类:
美食
|
吃多了新加坡小吃难得换换口味。我从来没有去过哥伦比亚,也并不是个很热衷拉丁美洲菜式的人。但当听说新加坡有La
Barra这么唯一一家吃哥伦比亚街头小吃的地方的时候,还是觉得它应当是个适合开展我初次哥伦比亚菜肴旅程的地方。
La
Barra位于星悦
(2013-04-15 11:11)
标签:
新加坡
法国菜
法式烤吐司
鹅肝汉堡
尼斯沙拉
|
分类:
美食
|
db Bistro Moderne的主厨Daniel
Boulud,曾被誉为纽约最佳厨师,是高级餐饮的代名词。他总共出版了六本书,大多关于传统法国菜肴的烹饪和鸡尾酒的调制,也有对于年轻厨师的忠告。
每人对于食物的感受力不同,有的或许能描绘出海水里盐类的暗涌,有的也能辨识出山区里每一种草药和野莓。正是由于每家餐厅主厨对于接受不同味物质刺激的能力的不同,才能给客人在用餐的过程中带来多样性的惊喜。
虽说菜肴中呈现的味道层次常常不能够被仔细察觉,但当里面少了一剂调味的时候,哪怕不能准确地品尝出少了哪一味,或多或少也知道这道菜的口感稍稍失衡。好的厨师脑中都有一本食材档案,只在菜肴里使用绝对必要的材料,而不是为了丰富口感不断使其复杂化。
(2013-04-08 16:45)
标签:
新加坡
咖椰吐司
养生蛋
拉茶
早餐
|
分类:
美食
|
不管是巴刹还是高级餐厅,新加坡的特色美食足以诱惑我每天经受着灼热炙烤湿气蒸腾仍然不远千里不畏曲折特地去搜寻。在这里几乎可以天天保证早起的唯一动力就是早餐。新加坡人喜欢以涂抹了咖椰(Kaya)和黄油的吐司开始一天的美好时光,属于国民早餐的一种。同时搭配着吃的还有半生不熟的养生蛋,热饮是咖啡或拉茶。
几乎没有一家新加坡的咖啡店不会出售咖椰吐司。可是即便都是简简单单地往烤好的吐司里抹满咖椰和黄油,每家店做出来的味道却是天差地别。用鸡蛋,糖,椰浆还有香兰香料一起熬煮而成的咖椰酱很是独特,亦正是它给平淡无奇的烤吐司赋予灵魂。有些店家做出的咖椰味淡,有些过甜,有些偏腥,有些却显涩,颜色上也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黄绿色,还有的是绿色,总之大有不同。混合熬制的东西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比例的拿捏了。好吃的咖椰既有椰浆的浓郁,也有香兰
(2013-04-03 16:43)
标签:
新加坡
肉骨茶
小吃
排骨
中草药材
|
分类:
美食
|
新加坡确实有很多精彩绝伦的小吃,一定要我选出其中最佳的话,是一件异常苦恼的事情。但也有那么几次让我吃到感动的经历,凌晨两点疲惫收工时到小印度喝的温热清澈的猪什汤(Pig's
Organ Soup),晚上十点突然嘴馋去附近居民区觅食到的重油微腥的蚝煎(Oyster
Omelette),闷热虚脱的午后在牛车水巴刹享受到的嫩滑清甜的鸡饭(Hainanese Chicken
Rice),还有突降暴雨的傍晚避进路边小店意外收获的浓醇爽快的肉骨茶(Bak Kut Teh)。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要讲到什么什么美食的时候,都常常会抛出“蔡澜曾经写过”,“蔡澜的书里这么描述”这样的句子作为开场。人家吃过写过的东西太多啦,怎么都能沾得上一点点边呢。好吧好吧,我也依稀记得在新加坡出生的蔡澜说过:在国外,最想念的就是肉骨茶。就是排骨药材汤嘛,在新加坡不计
(2013-04-01 16:30)
标签:
新加坡
意大利菜
红白绿三色沙拉
意式烤牛肉
香草奶油布丁
|
分类:
美食
|
好些人对蘸酱的热爱程度让我敬畏,似乎吃什么都离不开浓厚的调味感。吃煮胡萝卜要配着花生酱,吃鱼肉汉堡要往里面浇淋咖喱酱,吃芝士烤土豆要同时拌进辣椒酱黄芥末酱和番茄酱才觉得够味。也是怎么都不会青睐白面包配橄榄油的那一类人,因为觉得不够刺激,太过淡而无味。我却很偏爱橄榄油淡苦后又微辣的口感,闻起来亦是醇厚芳香,这大概也造就了我对意大利菜独特的爱。
橄榄油象是意大利菜的灵魂,当地所盛产既而被当地所充分利用,吃什么做什么都必不可少。意大利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十二公斤多的橄榄油。盛产快餐的美国人居然也会嫌弃意大利餐的不健康,估计就是因为它的重油重酒。因此在加州有不少改良过的轻食意大利餐厅,只卖不油腻的意面和清爽过头的沙拉,有些甚至连稍烈一点的餐酒也没有。真是灾难一般。不过本来加州的餐厅
(2012-01-09 00:58)
标签:
上海
教育电视台
美食节目
澳洲和牛
黑毛猪
|
分类:
美食
|
既然是美食博,那就象征性的探个班吧,去某美食节目的拍摄现场走一圈。一来可以现场感受大厨的气场磨炼厨艺,再来近距离大致小觑一下电视节目录制的套路和流程。其实最近事情好多,我就是偷懒了。
我不看电视好久,神马栏目电视剧主持人演员之类的一概不了解。美食类节目其实现在挺多的吧,不是讲到处吃就是说怎么做。我偏好后一类。对了还有厨艺比试之类的。可是个人感觉现在年轻人都偏好吃现成的,大妈神马的才会关心到底怎么在家好好做菜。这么说来我果真是已经残了啊。这档我至今还是不知道是什么的节目主要是教做家常菜的。可我看完下来觉得内容真心坑爹啊,原因之后会交代。主持余薇,看上去还是象小姑娘一样啊。
这大概就是现场拍摄的整个班底人员了。各居其职。视频和照片毕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吧,每个人都很好奇我究竟拍到了什
(2011-12-30 21:23)
标签:
上海
川菜
水煮鱼
烤羊排
口水鸡
|
分类:
美食
|
概要:对多利,揽香和渝信三家川菜馆进行大致比较。多利更多的保留了传统川菜馆的风味,做法地道保留原质原味,装修简单。揽香口味最为清淡,辣度大幅降低,但环境俱佳。渝信居于两者之中,口味改良不多,店内富有现代感。
川菜专题也就是兴起的一时之念。为了这篇博客,一个礼拜之内吃了三家川菜。还好我肠胃扎实消化系统正常,也没影响到内分泌神马的。不象某些人一吃辣的就老是拉肚子冒痘痘,不过一饱了口福,吃还是吃得相当之爽的。还有什么能比吃川菜更畅快呢。
能做到百菜百味,红遍大江南北的菜系,估计也只有川菜了吧。无论在全国哪个城市,甚至于国外,但凡有中国人聚集就一定能有的菜馆,也就只是川菜馆了。不是有人说么,四川人再没有另外一种产业可以和川菜相比,能这样永恒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第一的占有率不是凭空而来的,川菜物美价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能不断的创新。新派川菜就更是不仅仅满足食客对辣的追求,更是在菜品的营养,摆盘的精致以及店堂装潢的设计感上下足了
(2011-12-28 23:44)
标签:
上海
喜马拉雅中心
巧克力梦公园
瑞士
比利时
|
分类:
美食
|
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评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的外观现代且富有艺术感的话,我想我一定会一个巴掌拍死他的。弧线的水泥墙,这几年这种设计貌似还挺流行。仿原始么,这尼玛就是设计师随手敷衍出来的吧。
偏偏今天就要来到这里看巧克力展。交通是很方便,地铁七号线三号出口便是。难得就进里面瞥两眼吧。一看就觉得更惊了。以前只住过酒店,觉得内部装潢尚可,崭新并大气,所谓超五星的范儿。可是艺术中心里就完全一塌糊涂啊。简陋且粗糙。外馆虽说是室内,但竟然是通风的,没有空调,冬天一会儿就冷到不行。甲醛味还没除尽就开展。建筑的内在可比外在要重要的多呀,更何况这个的外在已经丑到爆了。
言归正传,巧克力公园是主角。暂且忽略其他的东西。刚进门,开始用一个甜蜜与疯狂的角度看新旧上海。从这一刻起便已经开始震撼。
(2011-12-16 21:47)
标签:
上海
火锅
牛羊肉
蛋饺
九宫格
|
分类:
美食
|
火锅吃上瘾。哪怕化学火锅引发了再严重的火锅市场危机。寿喜烧吃过之后确实还是觉得丝毫也不满足。跟风去了辣府,据说是丁晓峰开的。各种炒作扑天盖地啊。地段不错,晚上看巴黎圣母院的地方刚好也在附近。上菜速度很快,估计还是因为人不多。窗外寒风的时候,一群人围坐在火锅旁,在色彩缤纷的菜肴上挥动筷子,说着居家过日子的事情,也是一幅温馨的景。
http://s12/middle/64cf6af2g786bc9c69ffb&690
装修风格倒是古色古香,看上去很是淳朴,灯光也昏暗。大中午的人很少。摆桌有点拥挤,空位很多。没有盛传的晚上等位很久的状况。说起来最近这家店真的被炒得很厉害啊,明星效应确实不得了。调料自助,但没有海底捞那么丰富,不过有蚝油,这在上海倒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