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向量

构造法

三点共线

最值

分类: 数学解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标签:

公切线

导数

最值

分类: 数学解题


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数学解题、数学读书笔记
阅读    收藏 
标签:

构造法

三角

取值范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标签:

等式

数学教学

数学问题

均值不等式

三角

分类: 数学解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标签:

最值

数学教学

数学问题

换元法

分类: 数学解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标签:

加权线段之和

最值

垂心

问题征解

数学通讯

分类: 数学解题
 
[解题感悟]

上述解答过程,只是回答了“可以这样做”,而没有回答“怎么想到可以这样做的?”

尤其是(2)式中的“无中生有”,添加“2(8-4x-4y+xy)”部分,凑出三项和的完全平方,找出定直线,或许在读者看来堪称“神来之笔”.

当然,这并非本人真实解题心路的体现,只是省略了背后更多的探究过程. 也并非故弄玄虚,只因探究过程过于烦琐(这条定直线也另有背景,留给读者继续探究),不想把解答过程写得太长. 于是就像狐狸,用尾巴扫掉了自己走过的脚印痕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2022-03-19 17:04)
标签:

最值

基本不等式

换元法

齐次式

分类: 数学解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标签:

吴军

数学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暑假七月,读完了吴军博士的《吴军数学通识讲义》。

之前就读过作者的《数学之美》,印象颇深。

所谓数学通识讲义,当然不是数学专业书籍,阅读起来不会那么费劲。

本书共分基础、数字、几何、代数、微积分、概率和数理统计、终篇共七大篇章,

每个篇章下,又有若干章节。

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细节内容,则在附录中呈现。

不同于一般介绍数学史的书籍,往往从比较无趣的计数(当然那些对于人类的数学历史确实是一大步 )讲起,

本书直接从勾股定理讲起,对于牛顿与莱布尼蒋的微积分发明之争等也有详尽描述,

直到数学哲学、及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

获益最深的,当属概率和数理统计篇,

一方面,勾起了自己对大学所学的概率与统计的印象;

另一方面,下学期正好要教学生概率与统计,读过此书,应该对这一块内容会有更准确地把握。

不同于普通数学文化类的书籍与大学通识课程,只通俗地介绍数学历史文化。

本书最大的特色,融入了吴军博士自己对数学的感悟,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数学的深刻领悟。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吴军博士虽然不是国内教育界人士,但本书确也体现着上述要求,甚至在用数学的工具改变世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an2432
阅读    收藏 
(2010-09-19 20:54)
标签:

天元

程序框图

公式编辑器

数学公式

试卷

杂谈

分类: 数学人生

因为Latex的数学公式排版更漂亮,而且不用像Word中插入公式编辑器那样,鼠标、键盘之间不停切换,所以我喜欢用Latex,很少用Word。

 

而遇到作图,我用TY(天元)软件,嵌入Latex后的效果,可以与教科书的的图形相媲美。唯有程序框图,不曾尝试。

 

以前出过一份试卷,上面需要一张程序框图,若也用TY软件作图,还是相当麻烦的。当时只好把试卷的其它部分打印出来,然后手工添上程序框图,心中不免遗憾。

 

前几天闲时无聊,翻那本Latex的书,看到程序框图,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定程序框图!

 

通过对书上例题的研究,终于用Latex画出了第一张自己需要的程序框图,添加到原来那份留有遗憾的试卷中。

 

 

其中的程序框图,tex源文件如下:

\setlength{\unitlength}{1mm}
\newcommand{\wrt}[1]{\makebox(0,0)[c]{#1}}
\newcommand{\lline}[1]{\line(-1,0){#1}}
\newcommand{\rline}[1]{\line(1,0){#1}}
\newcommand{\uline}[1]{\line(0,1){#1}}
\newcommand{\dline}[1]{\line(0,-1){#1}}
\newcommand{\lvec}[1]{\vector(-1,0){#1}}
\newcommand{\rvec}[1]{\vector(1,0){#1}}
\newcommand{\uvec}[1]{\vector(0,1){#1}}
\newcommand{\dvec}[1]{\vector(0,-1){#1}}
\newsavebox{\condition}
\newsavebox{\process}
\newsavebox{\inputoutput}
\savebox{\process}(0,0){\thicklines
  \put(-10,-3){\framebox(20,6){}}
}
\savebox{\condition}(0,0){\thicklines
  \put(-10,0){\line(2,1){10}}
  \put(-10,0){\line(2,-1){10}}
  \put(10,0){\line(-2,1){10}}
  \put(10,0){\line(-2,-1){10}}
  }
\savebox{\inputoutput}(0,0){\thicklines
  \put(-10.5,-3){\rline{18}}
  \put(-10.5,-3){\line(1,2){3}}
  \put(10.5,3){\lline{18}}
  \put(10.5,3){\line(-1,-2){3}}
}
\begin{center}
\begin{picture}(45,73)(20,-73)\thicklines
\put(40,3){\oval(15,6)}\put(40,3){\wrt{开始}} \put(40,0){\dvec{5}}
\put(40,-8){\usebox{\inputoutput}} \put(40,-8){\wrt{输入$m,\,n$}}
\put(40,-11){\dvec{5}} \put(40,-19){\usebox{\process}}
\put(40,-19){\wrt{$i=1$}} \put(40,-22){\dvec{8}}
\put(40,-33){\usebox{\process}} \put(40,-33){\wrt{$a=m\times i$}}
\put(40,-36){\dvec{5}} \put(40,-46){\usebox{\condition}}
\put(40,-46){\wrt{$n$整除$a$?}} \put(40,-51){\dvec{5}}
\put(41,-53){\makebox(0,0)[l]{是}}
\put(40,-59){\usebox{\inputoutput}} \put(40,-59){\wrt{输出$a,\,i$}}
\put(40,-62){\dvec{5}}
\put(40,-70){\oval(15,6)}\put(40,-70){\wrt{结束}}
\put(30,-46){\line(-1,0){15}} \put(28,-45){\makebox(0,0)[b]{否}}
\put(15,-46){\uvec{10}} \put(15,-33){\usebox{\process}}
\put(15,-33){\wrt{$i=i+1$}} \put(15,-30){\line(0,1){5}}
\put(15,-25){\rvec{25}}

\end{picture}
\end{center}

阅读    收藏 
标签:

期刊

陕西师大

北京大学图书馆

刊物

华东师大

杂谈

分类: 数学人生

去年8月21日,把一篇文章投给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一是因为它是“核心刊物”,二是因为我的文章跟这本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有密切关系。

 

正如当时彭翕成老师所言:这本期刊的中稿率很低。

 

七个多月过去了,除了收到当时电子信箱投稿,自动回复的广告外,什么消息也没有。

 

如果说文章写得不好,不够格发表,那我也认了,毕竟自己水平有限。

 

可是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其网站上也没有明确说明,审稿期限。

 

你不用,那也说一下,至少公布个期限吧,也好让人家再行处理。

 

辛辛苦苦写好一篇文章,总是想尽量能发表吧。

 

现在用不用都不说,也不敢投其它刊物,万一弄个“一稿多投”,那可是信誉问题。

 

昨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了封电子邮件去询问,还是只有自动回复的广告。

 

终于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投稿给“中数参”了,明年开始也不订这本期刊了。

 

看看这本期刊的内容,就知道中稿率该有多低了,广告倒是越来越多。

 

而且,据陕西师大的网站上公布的200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核心期刊,已经没有“中数参”的份了。

 

终于忍不住,把早就修改好的文章,转投给了华东师大的《数学教学》。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