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向量构造法三点共线最值 |
分类: 数学解题 |
标签:
公切线导数最值 |
分类: 数学解题 |
标签:
构造法三角取值范围 |
标签:
等式数学教学数学问题均值不等式三角 |
分类: 数学解题 |
标签:
最值数学教学数学问题换元法 |
分类: 数学解题 |
标签:
加权线段之和最值垂心问题征解数学通讯 |
分类: 数学解题 |
标签:
最值基本不等式换元法齐次式 |
分类: 数学解题 |
标签:
吴军数学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标签:
天元程序框图公式编辑器数学公式试卷杂谈 |
分类: 数学人生 |
因为Latex的数学公式排版更漂亮,而且不用像Word中插入公式编辑器那样,鼠标、键盘之间不停切换,所以我喜欢用Latex,很少用Word。
而遇到作图,我用TY(天元)软件,嵌入Latex后的效果,可以与教科书的的图形相媲美。唯有程序框图,不曾尝试。
以前出过一份试卷,上面需要一张程序框图,若也用TY软件作图,还是相当麻烦的。当时只好把试卷的其它部分打印出来,然后手工添上程序框图,心中不免遗憾。
前几天闲时无聊,翻那本Latex的书,看到程序框图,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定程序框图!
通过对书上例题的研究,终于用Latex画出了第一张自己需要的程序框图,添加到原来那份留有遗憾的试卷中。
其中的程序框图,tex源文件如下:
\setlength{\unitlength}{1mm}
\newcommand{\wrt}[1]{\makebox(0,0)[c]{#1}}
\newcommand{\lline}[1]{\line(-1,0){#1}}
\newcommand{\rline}[1]{\line(1,0){#1}}
\newcommand{\uline}[1]{\line(0,1){#1}}
\newcommand{\dline}[1]{\line(0,-1){#1}}
\newcommand{\lvec}[1]{\vector(-1,0){#1}}
\newcommand{\rvec}[1]{\vector(1,0){#1}}
\newcommand{\uvec}[1]{\vector(0,1){#1}}
\newcommand{\dvec}[1]{\vector(0,-1){#1}}
\newsavebox{\condition}
\newsavebox{\process}
\newsavebox{\inputoutput}
\savebox{\process}(0,0){\thicklines
\put(-10,-3){\framebox(20,6){}}
}
\savebox{\condition}(0,0){\thicklines
\put(-10,0){\line(2,1){10}}
\put(-10,0){\line(2,-1){10}}
\put(10,0){\line(-2,1){10}}
\put(10,0){\line(-2,-1){10}}
}
\savebox{\inputoutput}(0,0){\thicklines
\put(-10.5,-3){\rline{18}}
\put(-10.5,-3){\line(1,2){3}}
\put(10.5,3){\lline{18}}
\put(10.5,3){\line(-1,-2){3}}
}
\begin{center}
\begin{picture}(45,73)(20,-73)\thicklines
\put(40,3){\oval(15,6)}\put(40,3){\wrt{开始}}
\put(40,0){\dvec{5}}
\put(40,-8){\usebox{\inputoutput}}
\put(40,-8){\wrt{输入$m,\,n$}}
\put(40,-11){\dvec{5}} \put(40,-19){\usebox{\process}}
\put(40,-19){\wrt{$i=1$}} \put(40,-22){\dvec{8}}
\put(40,-33){\usebox{\process}} \put(40,-33){\wrt{$a=m\times
i$}}
\put(40,-36){\dvec{5}} \put(40,-46){\usebox{\condition}}
\put(40,-46){\wrt{$n$整除$a$?}} \put(40,-51){\dvec{5}}
\put(41,-53){\makebox(0,0)[l]{是}}
\put(40,-59){\usebox{\inputoutput}}
\put(40,-59){\wrt{输出$a,\,i$}}
\put(40,-62){\dvec{5}}
\put(40,-70){\oval(15,6)}\put(40,-70){\wrt{结束}}
\put(30,-46){\line(-1,0){15}}
\put(28,-45){\makebox(0,0)[b]{否}}
\put(15,-46){\uvec{10}} \put(15,-33){\usebox{\process}}
\put(15,-33){\wrt{$i=i+1$}} \put(15,-30){\line(0,1){5}}
\put(15,-25){\rvec{25}}
\end{picture}
\end{center}
标签:
期刊陕西师大北京大学图书馆刊物华东师大杂谈 |
分类: 数学人生 |
去年8月21日,把一篇文章投给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一是因为它是“核心刊物”,二是因为我的文章跟这本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有密切关系。
正如当时彭翕成老师所言:这本期刊的中稿率很低。
七个多月过去了,除了收到当时电子信箱投稿,自动回复的广告外,什么消息也没有。
如果说文章写得不好,不够格发表,那我也认了,毕竟自己水平有限。
可是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其网站上也没有明确说明,审稿期限。
你不用,那也说一下,至少公布个期限吧,也好让人家再行处理。
辛辛苦苦写好一篇文章,总是想尽量能发表吧。
现在用不用都不说,也不敢投其它刊物,万一弄个“一稿多投”,那可是信誉问题。
昨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了封电子邮件去询问,还是只有自动回复的广告。
终于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投稿给“中数参”了,明年开始也不订这本期刊了。
看看这本期刊的内容,就知道中稿率该有多低了,广告倒是越来越多。
而且,据陕西师大的网站上公布的200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核心期刊,已经没有“中数参”的份了。
终于忍不住,把早就修改好的文章,转投给了华东师大的《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