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2-10-09 11:20)
标签:

曲奇饼

烘焙

育儿

分类: 嘉妈厨艺

 

                       发于羊城晚报2012-10-11

    国庆节长假最浪漫的事,就是宅在家里看各地堵车,呵呵。自从上次国庆假期去海南遇到了百年才遇的大雨后,我就发誓再也不在黄金周出游了,这回可自封诸葛亮了吧。

    不过宅在家里也没闲着,钱没少花,还长了一身肉,过个长假真不划算啊,还是上班环保呢。

    在广百败了上千元,买了一堆护肤品,嘉嘉添了学习用具,还买了皮鞋,因找不到商场的停车场享受不了购物免费停车,绕一大圈停了个10元/小时的车位,这就是新手的代价啊。不过有点小兴奋,俺终于敢独自开车带娃逛街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买足后在家消停了几天,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在家做蛋糕、烤饼干,吃

标签:

育儿

分类: 嘉妈厨艺

    常看到网友做出来的蛋糕直流口水,一直想学着做,想了好几年也没兑现,烤箱去年都买回来了,搁在厨柜里都快发霉了。终于清明小长假,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捣鼓了几天,总算开始了我的烘焙第一课,也终于做成了能吃的蛋糕了。

    听说戚风蛋糕是烘焙的必经之路,象我最喜欢的瑞士蛋糕卷、生日蛋糕都是由戚风蛋糕做基础。戚风蛋糕是从Chiffon Cake 音译而来,Chiffon是一种薄而飘逸的绢,由此可见戚风蛋糕给人的一种高雅细腻享受(蓬松轻盈入口即化)。戚风大师赞其具有“柔软、清爽、低热量的丝绢口感 ”。在日本更有大排长龙,只卖各式戚风蛋糕的戚风专卖店,风行程度可以想見。戚风蛋糕不但作法簡單、质地柔软、低热量和低胆固醇,这些都非常符合我要求美味和健康兼顾的概念(最重要是做法简单)。所以外表朴实单纯、不起眼的戚风成为我烘焙的首选。

   做蛋糕成功的关键是要工具齐全,不然就象农夫没有锄头、医生没有手术刀一样,再好的技术也是白搭。春节假期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做过几次蛋糕,但都以失败告终,烤出来的东西喂狗都不理。

(2012-03-28 16:02)
标签:

育儿

分类: 嘉妈厨艺

  

    说起嘉嘉学校的伙食,一直是我纠结的问题,每天带回来的饭盒,剩下的不是炒河粉,就是汤米粉。对于一个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早餐营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长QQ群里反映过几次,也没什么效果。学校几千个孩子,谁顾得过来呢,只好自己孩子自疼了。

     所以上班时间从来不在家做早餐的我,开始挖空心思地准备早餐了。虽然比平时早起了半小时,但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吃着家里的营养早餐,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一天的营养早餐是草莓奶昔+三明治,单是这种搭配就能变换出每天不重样的早餐,比如奶草里的水果可以换成橙子、芒果、木瓜等,三明治可以换成蛋糕、煎饺、蛋饼等。我还自己包了饺子,收藏在冰箱里,有时来不及做奶昔,煮一碗水饺,嘉嘉一口气能消灭十来个。看着她每天饱餐后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对于我来说这情景,是一天生活最美好的开始。   

(2011-10-24 13:39)
标签:

育儿

分类: 嘉妈厨艺

   学会淡定,神马都是浮云。过好日子,带好孩子才是王道。

   上次带嘉嘉在北京路一个朋友的寿司店吃了一餐日本饭,她就爱上寿司了。秋游那天,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盒寿司午餐,她知道了原来寿司也是可以在家做的。于是我在家又有了新的课题:学做寿司。

   在网上百度到了做法后,我和妹妹在带俩孩子去南海千灯湖放风筝时顺道在吉之岛买齐了工具(紫菜和竹帘),真是领教了我们的路盲水平,同一个地方,去了三次,都没认会路,每次都是摸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有一次差一点开到顺德去了。俩孩子分别问她们的妈妈:“下次再来,你们认不认得路啊?”我们还是没把握地说:“应该认得吧”,真不愧是一个娘生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配料:青瓜、火腿、鸡蛋、土豆、红萝卜

(2011-09-25 13:46)
标签:

育儿

分类: 孩子

《孩子》2011年11期

 

    在现代幼儿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实行赏识教育,就是对孩子要多夸奖、多鼓励。殊不知,如何夸奖孩子?也有很多值得我们为人父母去深究的学问呢。

     有人说夸奖孩子谁不会啊,“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太能干了”,无非就是这些信口拈来的赞美之词。其实,这些带有评价色彩的夸奖,在孩子的心里未必能起到好的效果。

     曾记得,女儿嘉嘉上幼儿园前,对我的“你真棒!”之类的夸奖还是挺受用的,总能换来她见牙不见眼的笑脸。不过上了幼儿园后,就开始不满足于我简单的夸奖了,有一次她画了一张象猫不是猫、象虎不是虎的画给我看,我夸她说“画得真不错!”,她并没有心满意足地领受,而是很期待地问我说:“妈妈,我哪画得不错啊?”去年刚上小学的嘉嘉,开始对我的例牌夸奖有些反感了,有一天她帮我擦干净了茶几和桌椅,我夸她真能干,她反问我说:“妈妈,你是不是忽悠我呀?想让我下次再帮你干活吧。”

     同样的夸奖方式,在不同的年龄段却有着不一样的效果

标签:

育儿

分类: 孩子

 

为人父母者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听话的孩子,可是怎么说孩子才肯听,确实是让所有父母纠结的问题。

 

最近看了一本育儿书,感觉收获很大,并且将书里学到的秘笈用到育儿实践中,效果很明显,所以总结出来与为此而纠结的父母们分享。

 

一、了解并恰当地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

 

有一次,带嘉嘉去参加单位的聚餐。菜还未上桌,嘉嘉和同事的女儿撒着欢地玩,可能是兴奋过了头,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膝盖都擦破了皮。顿时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领导、同事一个个轮番地过来哄她,有的帮她揉漆盖,有的装着使劲地踩地板替她出气,有的端来她最爱吃的鸡蛋饼……,可是她却并不领情,越发地哭得来劲,似乎让我在领导和同事面前颜面尽失。

 

看她哭得有气无力了,我才想起有本育儿书上的方法,走过去搂着她,一边替她抹眼泪,一边问:“是不是摔得很疼啊?”她睁开哭肿的眼睛抽泣着说:“嗯,很疼,不是一般地疼!”我替她看了看膝盖说:“还好,只是破了一点皮,回家贴个创可贴就没事了。”她又问:“是不是贴了创可贴就不疼了啊?”我说:“那当然!”

标签:

育儿

分类: 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2010-12-13

    周一上班我就在QQ上问扎根在深圳的同学阿燕:“周末去哪休闲了?”她回说:“去香港‘打酱油’了。”

这个说法对于网虫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打酱油”是怎么个打法,还真是新闻。经过Q来Q往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酱油”可以这么打。

 

    现在的物价随着楼价一样地疯涨,唯一不涨的就是“每月一次,一周就完”的工资,所以为了应付这种该涨的不涨,不该涨的猛涨的不均衡现象,精明的阿燕依旧能把日子过平衡了。

 

   晒晒她周末采购回来的日用品:进口奶粉一箱(12罐)、5升装花生油、卫生卷纸二抽、1升装洗发水、1.5升沐浴露、500毫升生抽、蚝油、洁厕精、地拖、苹果、润肤霜……。她打酱油的清单把我的电脑屏幕覆盖了好几遍,连创可贴都不落下,酱油都买了二罐,真是名副其实的打酱油啊。

 

    以前内地的物价便宜过香港,一直都是香港人到深圳来采购日用品,即使去香港购物的

(2010-07-23 12:49)
标签:

育儿

杂谈

分类: 孩子

    

     在嘉嘉的识字过程中,我一直很纠结。

 

     自上幼儿园后,我就给她报了识字班。识字兴趣班老师把识字卡融入到各种游戏中去,主要是在玩中学。比如老师教了字卡的读音后,通过捉迷藏、钓鱼、猜猜看等游戏方法加强印象。而且还将生字串在一起,编成朗朗上口的儿童诗。

 

     这样一学期下来,厚厚的一本识字书,嘉嘉能象模象样地将书上的儿童诗读得一字不差,这识字班效果真不错,正当我心里偷着乐时,我就发现问题了。当我单独指着儿童诗里的某一个字让她认时,嘉嘉就在心里默念了很久后才读出字音来,也就是说她是凭着顺口溜蒙的。如果我将整句诗都盖住,只留一个字给她单认,这回就彻底卡壳了。说到底这些儿童诗她只是会背,并不认识那些字。我原本满满的信心就象变成泄了气的皮球。

 

    我虽然认同兴趣班老师在玩中学的方法,但对她们这种填鸭似的识字量还是有点反感,一周一节课,一学期也就十几节课,却有几百字的识字量,而且学完新字后根本就没有复习的过程,下一学期又是新

(2010-07-19 13:50)
标签:

杂谈

分类: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2010-07-19

  生日快到了,已经奔四的人了,对于我来说,生日只不过是和平常日子没有什么两样的一天,不仅没有期盼,而且还多了一种恐惧,又老了一年。

 

  尽管如此,我还是心存侥幸地“厚着脸皮”问老公:“送什么礼物给我啊?”他看着世界杯球赛正眼都不瞧我地说:“咱家钱都在你手上,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呗!”十棍子都敲不出一个闷响!

 

  倒是老公的“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提醒了我,现在有一种说法叫“BIY”,就是“buy it yourself”的简称,意思是自己给自己买,哪怕是钻石,只要你喜欢,也可以自己买。

 

  就连珠宝商都高举BIY的牌子,推出了名为“BIY”的系列产品。女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奖励自己,好好地宠爱自己的自强精神。

 

  BIY经济实用,合情合理。记得老公曾主动送过几次礼物给我,从香港买回来的一条手链,款式有些老土,至今还存放在银行保险柜里;送过一次山寨牌的巧克力,吃得如

(2010-07-02 15:48)
标签:

杂谈

分类: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2010-07-02

每个孩子看到麦当劳或肯德基,都是垂涎欲滴。嘉嘉也不例外,说她偏食吧,除了带米的食物她都喜欢;说他不偏食吧,连米饭都不喜欢,伤脑筋啊。

 

对KFC里的食物她更是情有独钟,因为都不带米嘛。我一直以“吃一包薯条等于吃了三个塑料袋”来吓唬她远离这种垃圾食品,可是“狼来了”喊多了就没人信了。她对KFC的汉堡包薯条几乎是顶礼膜拜了,如果难得奖励她吃一餐,兴奋得跟过儿童节似的。见她跟八辈子没吃过似的,别的家长还以为我虐待儿童呢。

 

记得不知道是谁说过,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要打压,要想办法尽量合理地满足她,满足到她尽兴。就象对待孩子的早恋,宜疏不宜堵。

 

所以我在家学会了做汉堡包,吃到她尽兴,吃到她不再想起KFC就流口水,至少到目前为止,嘉嘉不再缠着我去KFC了。用嘉嘉的话说我做的汉堡包的味道胜过KFC的鸡腿汉堡,高度厚过麦当劳的巨无霸。

 

材料:鸡腿肉、鸡蛋、青瓜、沙拉酱、汉堡包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