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于地产 |
警惕“伪总量控制”演变成“真个案审批”
家有小儿(之二)
儿子一两岁时,胖乎乎的,很喜欢抱他。这时他的反应不一,有时乖乖让抱,有时半推半就,还有的时候不让碰,特别是夏天天热时。但有一阵却很例外,他经常目光示意、或干脆伸出手来让我抱,抱过来之后他也似乎特别惬意,手、脸在我身上蹭来蹭去。而我在惬意之余,有点不解:何一会儿倨一会儿恭也?
多次以后才恍然大悟,这与我穿的衣服有关。我有一件单位发的羊绒衫,款式不怎么样,但质地却极好,百分百羊绒,柔软无比。儿子每
分类: 关于地产 |
提高首付正当其时
在听完央视男主播非常职业(不带任何表情)地读完了几百字的“国六条”后,笔者的第一个反应是:“政府有点想通了。”
研读几遍之后,发觉国六条中最大的亮点是决策者对“抑制需求”问题,在认识和立场上的突破。即:自住性需求被列入抑制、分解和转化的范畴之内,如果此语无诳,则普遍性提高首付将成为最有效的调控工具。
分类: 关于地产 |
上半身与下半身
北京房价的大幅上涨已是定局。为什么在政府调控之下搞出个负反馈的效果,值得深思。
从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地荒论”是北京房价大涨的首恶。一曰量少,“截止2005年11月份底,
清明忆父亲(三)
父亲在很多问题上很固执,比如查出糖尿病之后,自然会有很多医嘱和饮食方面的禁忌,但父亲坚持认为那些都是“虚头巴脑”的说教,实际意义并不大。他总是举相反的例子,如:某某某喝酒抽烟一辈子,不照常活到多少岁?某邻居整天出去锻炼,反而猝死?当然他说得都是真事儿,只是没有考虑到概率。我猜在他的潜意识里,如果很认真地照着专业人员的话——不管是医生还是老师——谨小慎微地作事或生活,就不够大气、潇洒,甚至有点娘娘腔。
柳公绰
此则故事出自《智囊》之“上智”篇。
分类: 关于地产 |
一席话与十年书
房地产金融成为热门话题,是近两年的事,但成为话题,却已有近十年了。房改伊始,包括建设部、人民银行的官员及社科院专家的考察团,就频密地出国调研当时国际上热门的资产证券化。
分类: 其它杂文 |
媒体生涯断想
自1999
分类: 其它杂文 |
长虹的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