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回香港去,Nini想外婆,写了一篇随笔《思念》,在电话里念给婆婆听,昨天爸爸给我打电话,说妈妈听了Nini给她读《思念》这篇随笔后感动得直掉眼泪。前一段时间,妈妈和我们一起,Nini和她的感情特别好,因为妈妈是个故事大王,而Nini又是个故事大迷。两个人在一起鸡啄不断,形影不离。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受益最大的应该是Nini。妈妈对写文章颇有心得,更难得的是她很懂得因材施教,又富鼓动性。她和Nini约好在Nini十九岁的时候,要帮婆婆的《昙花梦》翻译成英文。为此,她要传授Nini写作秘笈,把我都羡慕得不得了。现在,虽然妈妈已经回香港去了,Nini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打电话读给她听,讨论一番。妈妈曾经在中学当过中文老师,她的许多学生至今都记得她精彩的作文指导。Nini的行文结构、遣词造句竟在这一个月间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Nini今天春游,也是她的第一次大手笔独自花钱的外交行动。
她们班同学一起去世界公园。她问我能不能从她的压岁钱里取100元作为她出游的零用。我问她:“这么多钱,你要都用完吗?”
“不知道,我还没去过那里呢,不知道需要花什么钱,我也许会买一些东西。也许我一分钱都不用花。”她说。
下午回家的时候,她高兴得满脸幸福的样子,手里摇着两把扇子:“妈妈,我今天真高兴。同学们对我真好。这两把扇子一把我自己的,一把给妹妹。”
我说那真是好消息,玩得开心,还记得给妹妹带礼物。
“我们马老师也这么说。她说如果我能当她的姐姐就好了。这样我也就会买一把扇子给她啦。”Nini说,“但是,我告诉她:马老师,我已经没钱了。”
“啊?你把一百元全用完了?”我虽然吓了一跳,然后还是装出平静的样子问,“两把扇子这么贵?”
“不是的,妈妈。我还买了冰淇淋请同乡们吃,还请她们骑马喂小动物
Nini和Gloglo在美国的小朋友们将夏天时他们一起出游的一些相片传回来,希望两姐妹能够好好回忆他们在一起玩的日子,邀请她们再次去看望他们。
只要有机会,我喜欢工作出差的时候带着孩子们。这样她们可以多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去年夏天,我常常要和同事去工作开会,两姐妹还好有这帮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有时候我要到另一个城市去开会,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孩子们就在Waterhouses家和这几个小天使挤在一起睡着了。感谢Susan给她们安排了非常丰富的活动。

今天上午照例有一个小时的电台家长热线节目。
其中有一位妈妈的短信说:她家十一岁的儿子,在学校是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家也是个乖孩子。有一天,妈妈发现他把作业给同学抄。更让妈妈惊讶的是:他还为此向同学收取费用!妈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经济创收呀!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
孩子很聪明,他发展出“经济创收”的观念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他自己发明的。我们开玩笑:“孩子懂得出卖他的知识产权呢。”事实上,孩子生活的环境对他的成长很重要。孩子们常常在亲戚朋友、家长长辈、书报网络或者电视节目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吸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孩子们有时候会做出或说出一些让大人大吃一惊的事或话来。
要改正孩子的一些言行,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这些思想的根源在哪里。每次有家长问我,我都很想了解一些背景资料,不同的情形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用的方法也不同。
这位妈妈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辛苦和金钱来之不易。
我的小天使
张开冰
(妈妈合唱团)
圣诞前夕,朋友们为孩子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晚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妈妈们也粉墨登场娱乐孩子们。她们中间有专业人士、有外交官夫人、也有专职妈妈,平时有的严厉有的慈爱,这一刻都变得俏皮起来,把圣诞歌改编得让人捧腹。相片上的这几个妈妈属于专业水准的合唱队,曾在中山音乐堂表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