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在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和在管理实践中,逐渐再成长与成熟。但我以为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缺乏方法论的建构,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现象,以为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当然希望从个别的经验中发现规律性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我们必须了解个案的经验中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因素,但个案经验不是(不等于)普遍性、规律性。换言之,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特殊性不等于普遍性。所以案例分析虽然是我们认识“管理”的起点,却不是我们解释“管理”的终点。虽然,较好的EMBA培训课程强调沟通、角色认知、领导力、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等管理技能训练,但如何把思维方法训练安置在CEO培训中,则甚少思考。其实,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在中国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丰富的资源。我们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诠释,看看有没有一点新的启示。
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学说,强调社会伦理的教育,做人的道理,体现了人文精神,也包含了管理哲学的智慧。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所反映的辩证思维对我们企业管理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庸”一词始见於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