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昱
王澍的“瓦园”,用充满诗意的方式,探索了当下背景下本土设计师的发展脉络,这个作品的亮相,连同几个国外展馆对当下中国城市问题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国际建筑舞台上的中国热潮。这个热潮将在未来很多年内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建筑世界,因为一种外向的能量与数量的爆发,和一种内向的精神与语言的生成,正在中国同时而又持续地发生
2006年威尼斯的建筑双年展开幕,意大利馆以上海城市鸟瞰图作为展馆墙纸;匈牙利馆门口用中文写着“匈牙利欢迎你”;丹麦馆把自己的展馆用绿色纱网包起以仿照中国的建筑工地,并赠送带有“协同进化”字样的环保袋,而所谓“协同进化”,其实是丹麦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四大城市(北京、重庆、上海、西安)的未来发展所作出的可能性方案、同“中国”关联的剧情也许并未宏大到振聋发聩,但种种迹象表明,一种“中国式生存”的复兴时代已经来临。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在双年展开幕后,建筑规划出身、后来开始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