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毛佩琦
毛佩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0,322
  • 关注人气:2,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历史是被书写的。我们看到的历史,是记录者能够或愿意书写的那部分。书写者的学养、识见,情感、立场,影响了对历史的书写。由于历史不能重复,后人只能通过前人的记录去了解历史的真相。其实,不同的书写者他们看到和理解的历史是不同的。历史是掌握了话语权的人传达的历史,因此,后人看到的历史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后人对历史的认识都受到历史书写者的左右。

    但历史又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真实的,不可改变的。无论人们怎样记录和解读,都不会改变历史真实的本身。而且,历史总会以各种形式来留下它的真实,因此,历史不论多么久远,不论遭到怎样的曲解和掩盖,迟早有一天都会被揭示真相。我们敬佩那些挖开土层直面历史考古者,敬佩那些在浩瀚的书海中历史真相的探寻者。考古者揭示历史真相凭借的是散乱的历史残留物,而历史学者不仅要发现历史真实的蛛丝马迹,还要掀开对历史的掩盖,纠正对历史的曲解。

  &n

标签:

杂谈

    百年千年,在历史上不过一瞬。历史上那些风云际会的人物,那些或壮烈或凄婉,或繁华如锦或明月清风的故事,其实就发生在昨天。我们凭借古人的妙文,得以走进远逝的时代,想见古人的音容,体验古人的心境。为什么我们总是发怀古之幽思?是对古人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吗?是对古人有纠缠不断的倾慕吗?也许是。但更多的,大概是要从古代熙攘的人群和缤纷的故事中寻找到自我,寻找对于当代的启示。说古论古,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无端地沉浸于古人古事之中,漫无目的地游荡是会迷失的。

中国历史不乏精彩的场景。东汉之后的三国就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有声有色的一幕。汉祚倾颓,群雄并出。忠、奸、情、义,智、诈、权、谋,在空前的大舞台上,纷纷亮相,竭尽全能展现他们的演技。以信史垂世的《三国志》,仅仅直白地记录史实本身,就已经令人拍案了。经过浓墨重彩涂饰加工的《三国演义》就更令世代读者痴迷绝倒了。

    一部《三国》所折射出的光辉是多彩的,观察者站在不同角度,所感知的光彩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会撷取属于自己的那一束。于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三国,属于自己的三国。人情世故,古今一义;治乱

标签:

杂谈

    《明朝那些事儿》一出,几年间成了时髦书,堪比“凡有水井处,必有柳词”了。历史本来很精彩,就看怎么写了。国人多少都有点儿历史癖,历史书写好了是不会缺少读者的。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真能深入古人的情境和内心,历史就活了起来。

    可是作者还不满足于此。毕竟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于是辅之以图、以表、以“参考消息”,使读者凭文字冥想的形象、情境,得以直观,使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关系得以易晓,使故事的背景更加丰厚,是在百尺竿头又添加了新的光彩。古人读书也校书,旧的刊刻版本难免错字误植,就作者而言文字或许尚可推敲,这些遗憾都可以在新版中得以弥补。所以,古人说“后出转精”。这个插图本正是经过再次打磨的精编精印本。

    历史是可以不断挖掘的智慧宝库,每次品读都能得到新的感悟。如今,读到这个插图大本的《明朝那些事儿》,会又展开一番新的境界吧!

 

       

(2011-08-06 11:07)
标签:

杂谈

   自明朝末年开始西学东渐以来的数百年中,中国发展走了很多弯路,内忧外患,不堪回首。而最悲惨的莫过于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的破坏。因为败了,因为打不过别人,就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都应该抛弃。虽然有人疾呼“中学为体”,疾呼“中国文化本位”,无奈明摆着声光电化的缜密科学,明摆着的汽车电灯的优越技术,不能不服。拿来,拿来,中国在西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传统的东西丢失得越来越多。其中中国传统医药所遭的灾难尤其严重,甚至有人提出废除中医!但是中国医药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中坚持着,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没有被消灭,甚至还得到了发展。为什么?就因为有一支坚忍不拔的中医队伍,就是因为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大民众。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决不仅仅是因为感情的依恋,主要是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的判断,在于确信中华传统文化确有优秀的东西。其实,学术可分为东西不同的系统,而真理却不能因为东西而区别不同的真理。我们承认中学和西学是两个系统,但是从两条道路出发都可以达到对真理的发现和认知。比如日食月蚀,不论用中法还是西法,都能计算出它们发生的准确时刻。

标签:

杂谈

    说到印象,总让我想到兴起于法国的那个独特的艺术流派,想到画家莫奈、德加们的画。光彩耀动的日出,静谧幽深的荷溏,光怪陆离的舞台,画家们走出了画室,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去捕捉光和影。变化万端的一瞬被他们永远地固定在了画面上。转瞬即逝的场景,一印而成为永恒;自在的,无意间显现的场面,一印而使人感受无尽。他们形成了一个绘画流派,被称为印象派,进而音乐、文学也有了印象派的作家、作品。

中国词汇里有“印”,有“象”,但本无“印象”这个词。印,是中国人发明的,或在封泥、布帛、纸张上钤印,或在碑铭、铜器上拓印,或在梨枣刻板上刷印,一旦完成,或朱或墨,就永不改变,且与原件分毫不爽;象,也是中国固有的词,老子说“大象无形”,以“形”“象”相并用。象是物体的表现,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物的外观。有意思的是,有时象还表显现出一种氛围,所谓气象。范仲淹说洞庭湖的景色是“气象万千”,那气象就是一种场景,是可以感染人的整体环境。“印”“象”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实在是太妙了。感谢先哲,用这样“信、达、雅”的翻译,给我们用汉字表达了这个源于异邦的概念。如今这个词已经十分本土化了,已经无法用任别的词

标签:

杂谈

    人类为什么越来越聪明?因为人会总结经验。人在对历史的认识中得到了教训和启示,帮助自己应对现实和面对未来。因此,经验是财富,历史是财富,对经验和历史进行认真总结得出的切实可用的理论,则是指导我们行动的良方。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非生物的变动,都会留下痕迹。科学家通过这些痕迹去解读大自然,指导我们怎样应对大自然,怎样与大自然相处。其意义与人类研究历史可谓异曲同工。因此,把《王通讯序跋集》比作是一株大树的年轮就再确切不过了。而其主编者就是善于解读这些年轮的科学家。

    杨敬东先生是潜人才学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作为与王通讯同时代、同一领域的学者的,他们都参与了、见证了人才学的成长。他们同是理论家。然而,理论家的理论也往往需要由别人来总结,这倒并非仅仅因为理论家身在庐山。当一种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被认真分析、总结时,旁观者可能更冷静,更不带主观色彩。有如一个物体,当有了参照物后,它的位置和大小形状才更加清晰。

杨敬东先生解析王通讯的人才理论,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系统编排王通讯的序跋,考察他的人才学理论是如何成长、发展的。鉴于序跋的文体特点,一篇篇

标签:

杂谈

        

                                                                                                  我正在泰西的一个小城里熟睡,忽然被手机铃声吵醒,原来是陈典松从广州打过来的。他很兴奋,说是多年来因人事变迁失去了联系,好不容易找到了我的电话;又说他这几年没有辜负所学,虽然已改行做科普工作,但他出版的几本书都是与历史有关的。接着他说,最近他又要有著作要出版。今年是詹天佑诞生150周年,要举办全国性的纪念活动,他的《詹天佑传》出版就

标签:

杂谈

    元月四日,在泰西之帕多瓦小城,将有翡冷翠之行。晨光曦微,忽不寐,闭目待旦。近日所读张充和昆腔笔墨诸书浮现眼前,若有所悟,爰得此数句。既违格律,亦乖正韵,抒志而已。天大亮,披衣记之。
        烽火离乱见痴心,
        净土原不方外寻。
        歌管浅唱追韶韵,
        笔墨深耕远市尘。
        滔滔之水来天上,
        莹莹兮玉出昆仑。
        文章本是千古事,
        劫余焚后大道存。
标签:

杂谈

我也丢了一封信

吴晗的信怎么会来到绩溪?姚先生告诉我,是他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买到的。姚先生的收藏还有什么人的信札不得而知,但仅此一件,已够令人惊奇了。 是文化被追捧,还是那些古董贩子发财的手段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顺便提一件滑稽而令人气愤的事。一次偶然浏览网页,发现我的一封信竟然在网上被拍卖!那封信写于1987年5月2日,是我写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李泽奉先生的,信中说的是我们编撰《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一书的事。那封信怎么流出的呢?是不是历博改建时,清理李泽奉先生的办公室,把它当废纸处理了?我曾想向李先生询问,后得知李先生正在病中就作罢了。但不久又一件事发生了。我画的一幅画也在网上被拍卖!我仔细看网上的照片,兰、菊、印、题诗,确实是我的画,画于癸酉年,与我室中悬挂的兰花画于同时。这幅画从没送人,是怎么流失的呢?十几年来我先后两次搬家,一定是在搬家的过程中不慎丢失的。至于还丢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有些东西老是找不着。

所以,这又要说到古董贩子的手段了。据说现在收废品的都很聪明。凡收到的东西都要先请懂眼的人过目,然后再处理。于是,一些东西就有幸被挑选进了拍卖市场。我真的

标签:

博客五周年

我的博客今天3269天啦!

2006年12月12日,在新浪博客安家。

2006年12月19日,写下了第一篇博文:《轻松读历史——我为《明朝那些事儿》作序!》

2009年10月29日,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

这些年来,新浪博客,陪伴着我一点一点谱写生活。

文 章  82篇
图 片  1张
访问人数 586741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