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之轮换-让你的孩子坐遍每一个位置
8月下旬温州都市报在论坛作“关于新学期班级排座位”的调查。这让夭夭想起上个学期(3月份)行行班里进行的座位轮换的尝试。老师的方案是这样的:把身高差不多的同学依次排在同一个小组,每周一前后轮换一次(即最后排同学坐第一排,第2至5排同学依次后移一个座位),每三周整大组左右轮换一次。这样,按高矮排位的传统模式就被打破了。老师把这个想法在班级的QQ群一发布,惊起哗声一片。动静虽不大,反应却很大。群里顿时热闹起来,反对的声音居多。家长们有很多疑虑担忧的,特别是个子小的孩子的家长们反对尤甚。想想也是啊,孩子个子小,轮换到后排去,不是被高个子遮挡视线了吗?这是反对理由之一。第二呢,这样频繁地轮换座位,孩子们因为新鲜而兴奋,会不会在上课分散注意力呢?
雷老师在班级里对孩子们作了调查,下面是老师的处理意见: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怎么解决好呢?孩子们及家长朋友可以提出宝贵意见。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解决?
1、少数服从多数,再这样试坐一段时
总想从年纪大的那儿学到些生活的经验教训,为的是自己能走捷径,嘿嘿。
于是对老太太的言行,总是偷偷审视。
老太太,青岛人.
老太太的手术安排在星期三。
星期二,老太太作了很多术前准备,天不遂人愿,那天晚上竟发烧了。
老伴有些着急,一晚上都没睡好,其实根本没老先生睡的地儿。
老先生几次三番用白酒给老太太擦身。
天快亮的时候,老先生才偎着老太太的脚在不足一米宽的病床上小睡会儿。
最终老太太因为发烧不能动手术,那只能在医院再等一个星期了。
一早,老太太对我说,结婚38年来第一次让老头受委屈了。
听说,老头是扫帚倒了也不扶的角色,年轻时候当兵,老太太在家既当爹又当娘,十分辛苦。
老太太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不想再当女人了。
说得和夭夭一样。
老太太说,我年轻时身体可好了,从来不知道药片是啥滋味。后来就是脑子长瘤了,术后就面瘫了。
那时老先生已经退役,在地方工作。面瘫后三年,老先生也退休了。
终于有时间陪老太太了。
老太太说,别不要男人,一个好男人比孝顺儿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