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盛夏的风暖暖的抚过,渲染了一片桃红柳绿。女人们或蓝或粉,你长我短的裙裾,将街道填充的满满当当。像一朵朵品种各异的花,装点了这个城市的季节。
总在某个扫描的瞬间,忽然就生出一丝喜悦:做女人,也不错呢。
那么,让我们做一个风情的女人吧。
如果,你正值二八年华,就请着一身白裙,不带任何修饰的,明媚着度过这个夏日。有什么东西,抵得过青春的笑颜?又有什么装饰,能和年少比拟?哪怕是发白的球鞋,就算是褪色的牛仔,你依然是这个季节最亮丽的风景。
假如,你已经迈进成熟的门槛,也不要望着衣柜中少女的影子伤神。20多岁的女人,就像初绽的百合。你已褪去了青涩,却还没有岁月的印记。此时的你,无须名牌的点缀,却也能将女人的风韵挥洒的淋漓尽致。也许你不经意,但你一定是某个人梦中千转百回的影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区别于别人的东西,这也注定你是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的。
要是,你已为人妻为人母,步入三张的行列,也请不要为眼角浅浅的鱼尾纹感怀。岁月,不曾偏待谁,哪一个人都不会躲过它的洗礼。此时的你,是最娇艳的玫瑰。香气四溢,也让人回味不已。只请你,尽情的绽放笑脸。你脸上洋溢的母性的光芒,也是你区别于其它年龄段女人最明显的标志。一个女人,只有做了母亲,她才是完整的女人。
倘若,你已经四十,不要为了孩子的学习和老人的生活而困顿,也不要让自己终日埋首家务。如果我们是一朵花,此时,我愿意是一朵蝴蝶兰。不是尚未开苞的骨朵,没有百合的纯粹,也少了玫瑰的浓郁,只淡然的盛放,独守别人无法企及的美丽。
就算,你已经五十,也照样可以穿了长裙摇曳生风。岁月拿走了我们的青春,乌黑的发已有了隐约的白,曾经饱满的胸,也渐渐像漏了气的气球。那又能怎样?每个人,不都要这样走过?不要一层又一层往脸上擦美白的粉,我们不是石膏像,再抹,皱纹也不会隐去。每天,除了伺候老公、孩子,请为自己抽一点点时间,看看养生的书,多参加户外,让自己和家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哪怕,我们已经六十、七十,只要,是女人,色彩就是我们装点这个世界的权利。只要你自己不肯服老,不把自己当做风烛残年的老人,任何人,都没有轻看你的资格。穿什么风格,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凭自己的喜好吧。人生,有几个十年能容我们放肆去还原自己的本性?
做一个风情的女人,做一个诗一样清新、自然,却又让人回味的女人。做一个本性的女人,不嫉妒,不盲目追从别人的女人。做万绿丛中那一抹别人永远羡慕的红,去装点别人的人生,也点亮自己的未来吧!
标签:
育儿 |
母亲离开,已经半年时间。
从先前的泪水涟涟,到如今的麻木不仁,我无法解释自己究竟是有心,还是神经。
活了三十几岁,一直很少和父亲有什么交流。结婚十年,和父亲说过的话,加起来总共也超不了五个小时。当然,这里部分原因是因为距离产生,更多的,却是一直以来横在我们中间的那些过往。维系我和那个家的,是母亲。自从她离开,连在我们中间的那根线,也生生被切断。
我再也没有了家的感觉,而父亲,也只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称谓,却和亲情、温暖毫不相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母亲走后,从没给我打过电话的父亲,忽然电话量猛增。这让我,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有点不适应。冷淡了三十多年,一朝之间突然要拉进距离,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一直在说服自己,发自内心去爱父亲,接受他,也原谅他过去的疏忽和冷漠。可是,一想到睡在冰冷、黑暗地下那个至亲的人,一切努力瞬间就都瓦解了。
朋友打电话来,说家里有人在给父亲介绍对象,问我有什么想法。我怔了半晌,不知如何开口。
母亲和他生活了三十多年,也辛苦了三十多年,可以说家里的一针一线,一砖一瓦都是母亲靠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想到那个夜夜梦回的地方,将被一个陌生人接管,说不出的别扭和难过。
婆婆说,你爸自己守着那么多房间,心里得空成什么样,没有老伴怎么行?一来有个说话的人,二来也能给他做做饭什么的,省得你们担心。话是如此,真要实行起来,又谈何容易?
他的孤独、难过,我都能想象到,可是,给自己找一个后妈,算我大度,还是变态?我回答不了自己。
给弟弟打电话,绕了好多个圈,始终不敢说出那件事。最后,只能拿话点他:如果爸爸决定了什么事,就让他按自己的心意办吧,我们不要掺和。这,算是我最大的让步。可是,我无法保证,后妈进了门,那个家我还有没有再归去的可能。我也无法想象,母亲那一院的花儿,在另一个人手里,会变成什么样。母亲那张黑白的照片,又将被他们放置在哪个角落?
想到这些,心就疼的难受。
可是,依然无法忽视父亲。不管他过去如何伤害了母亲,也不管他是否曾尽到了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他是我和弟弟唯一的亲人,这点,谁都改变不了。所以,不管我们有多不情愿,也不管我们有多少委屈,如果父亲执意再娶,我俩,只能是接受。至于将来会是什么情形,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标签:
育儿 |
再有两个月,我的小男孩儿就六岁了。
每次要求男孩儿干点什么活的时候,碰到他心情不爽,他就会扑闪着大眼数落我:生儿子难道就是用来干活的?我说,人哪有不干活的,不干活光吃饭,那叫吃白食。男孩儿板着小脸呼呼喘气:你这个女人,就会变着法的骂人。我说什么了?
都说“七八岁讨狗嫌”,我一直觉得自家孩子离那个“讨狗嫌”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没成想,不知不觉,他已经提前进入那个阶段了。
男孩儿总是把家里搞的一团糟,地下、床上,眼睛所触及的方位,全都是他的玩具。你一胎脚要收拾,他就说,妈妈,实在不好意思,我把家里又弄乱了,你累了一天了,别管了,一会我自己收拾好。这边我捂着嘴还没乐一分钟呢,男孩儿又开始自顾自玩上了,全然忘了刚才的许诺。
我上网的时候,男孩儿总是往身边挤啊挤,趁着打字的功夫,赶紧把鼠标动一动:妈妈,让我看看,你跟男的聊呢,还是跟女的聊,我得看看通话记录。我向来都不正眼瞧这小文盲,所以毫无顾忌就任他摆弄去了。“东北人很野蛮。”啊,我得告诉我奶奶去。奶奶,我妈妈跟他网友说呢,东北人很野蛮。得,就因为这一句话,老婆婆这脸拉了一个下午。这个臭小子,也不看看前因后果,就这么把我陷害了。
有一次我在看书,他要我陪他看动画片,我自然不愿意。男孩儿双手插腰,恶狠狠地说,你一点都不关心我的成长,我要跟你离婚。哈哈,离就离吧,WHO怕WHO啊!
男孩儿喜欢做实验。无论在电视上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他都会动手试一试。那天看了缆车,他突发奇想把风筝的线系在门上,另一端连着暖气,然后拿了窗帘的夹子夹在线上,再在下面坠上一个玩具,然后呼哧呼哧跑,一遍遍让那东西滑下来、接住,再滑下来,再接住。看他跑的满头大汗,我都纳了闷了,真的那么有意思?
男孩儿有两个月没去幼儿园了,据说是流感都传染给狗了,上学不大安全。这些我当然无从考证,他说是从电视上看的,还一个劲信誓旦旦,说自己没撒谎。还问我:你觉得是儿子的健康重要还是学习重要?我当然没法选择。在他的百般游说之下,家里人都一致同意,让他在寒冷的冬天窝在家里。
男孩儿很会玩,也很会寻开心。每次他都能伴演好几个角色,而且把自己乐的够呛。有一日我在写博,就听他在床上哈哈大笑。再看他,也没玩什么东西呀,就问他,你傻乐什么呢?男孩儿乐的捂个肚子半天说不出话,末了才知道,敢情人小先生自己挠自己痒痒呢。我在自己身上试了试,没什么感觉呀,至于笑成这样吗?男孩儿发话了,你不能挠身上,那样笑不出来,挠胳肢窝试试,一挠就笑的不行了。
男孩儿很爱干净。他的碗、勺都不愿意让别人碰,衣服也换的很勤。但是,他不爱洗脸。我一提洗脸,男孩儿就不愿意:又要去哪里?我说不去哪里啊,不出门就不洗脸了?男孩儿很不屑,又不出门,打扮什么呀,就这么着吧,谁不认识我啊。
男孩儿很爱钱。见到桌上放着钱,不管是多少,他都会收起来。但他对钱没什么概念,你要拿三张一块的换他一百的,他也会很高兴的换给你。理由是:一百的花着不方便。男孩儿最喜欢的事,就是查他爸的钱包。每天晚上,都会把他爸的钱包拿出来,看看里面有多少钱。数着数着,嘟个小嘴就开始生气:这个臭爸爸,有这么多钱也不说给我们点花。而后就开始挑拨,妈妈,你别跟他过了,他有钱都不给咱俩花。我说,那你买肯德基的钱哪来的?那不都是爸爸的吗?他不愿意了,那我就白给他当儿子呀,一点好处费都不给。看看,人家还觉得不合适呢。
男孩儿有点挑食。每次做饭的时候,婆婆和我都会先征求他的意见:你想吃什么?男孩儿仰个小脸,满眼笑意盈盈:随便做吧,你们做什么我就吃什么。等饭菜上了桌,他跑过去一看,哼,又是这些菜,得,我干脆饿死吧,不吃了。气得你啊,狠不得一脚给他踹出去。生气归生气,还照样得想法给他换菜单,谁让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男孩儿喜欢恶作剧。他爸躺在床上用手机看小说,喊:儿子,给我拿点零食,我饿了。他乐呵呵答,好的,爸爸。一分钟后,他眯着眼睛坏笑,爸爸你张嘴,我给你喂吧,要不你手机该弄脏了。老公张开大嘴,很快,一只臭袜子就这样塞到了他嘴里。
有天早上醒来,晚间换下的胸罩不翼而飞。找遍了屋子各个角落,还是没有。随口问他一句:看到我的内衣了吗?他捂着嘴只笑不说话。不用问了,他肯定知道下落。看我板了脸不愿意,他赶紧把放在客厅的大熊抱过来。好嘛,那胖乎乎的大熊身上正套着我的……
就在我码字的时候,男孩儿凑过来说,妈妈,你给我出几道题吧。看看我儿子,学习多主动呀。我赶紧乐不颠的出了五道两位数的加减法。两分钟后,男孩儿就把答案放到我面前。仔细核了核,还真对啊。这小子,最近进步不小呢,前段时间6加3还数手指头呢。这么快就……啊,不对,他另一只小手背在后面。臭小子,原来他用计算器算的!得,不写了,赶紧用我的九阴白骨爪收拾他去。
提起哈尔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寒冷。其次就是冰雕,还有它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群。今天,我不想赘述它的人文景观,因为这些,只要搜索一下,几百几千条的新闻就忽拉拉出来了。我想说说,在这里生活碰到一些事儿。
从北京到哈尔滨也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时间里,目睹了哈尔滨的诸多变化,心里也始终有些垃圾情绪在围追堵截。
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就先说说教育吧。这里的老师很有特点,那就是上课时间一律自习或复习,而真正的上课时间,却安排在校外辅导。您别觉得他们觉悟有多高,人家不会白辅导的。这个辅导费不知道比以前的学费高出多少。按说现在教师的待遇很不错了,但这也不能让他们满足,还得挖空心思想挣钱的门道。就这事,也有人试图往教育局捅。教育局的领导当然不能不管,这不,每次一要下来检查,先电话通知一声:同志们,我们要去检查了,看看你们有没有乱收费啊,课外辅导这类的违规操作。这感觉,是不是有点鬼子进村了,放倒消息树的意味?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责任在我们家长。如果我们不是上赶着求人老师,人家是不会给你补习的。可是,如果你孩子的老师打电话告诉您,您家孩子学习跟不上,需要补习,你补是不补?您自个有能耐,在家辅导孩子,是吧?那好,孩子在学校就得换来老师的另眼相待,你忍心让孩子在学校做个透明人?我们这些家长,自己再委屈都行,哪怕挨几句骂也无所谓,可谁家的孩子要是受屈了,再胆小的家长也会跳起来反抗,不是吗?咱毕竟没有郑渊洁先生的勇气,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育,所以,不想当墙头草都不行。
再就是医疗体系。
我们所属的这个区很有意思,那就是到医院看病能讲价。比如你去照个X光,医生就会问:报销不?如果你说是自费,人家就会问,如果不要票就80,要票120。你选哪个?要票的意思,也就是到收费处交费,不要票,自然是交给医生本人了。
有一回我去医院看病,一个老太太提着裤腰急匆匆从手术室出来,后面跟着的医生脸色铁青。原来老太太的女儿嫌这的手术费贵,说这个小毛病在别的医院也就一二百块钱,怎么到这收三百?医生嘴里也骂骂咧咧的,啊,本来380的,都给你优惠80了,还嫌贵!您说说,这哪是正规的医院,这不菜市场嘛。
还有就是在药店买药,特别是中草药。同样的品种,几家药店的价格差别很大,这也无所谓,或许人家的进货渠道不同呢。但是,同样的药,在同样的地点,去买的人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前段时间,我去给婆婆抓药,估计是我态度比较诚恳,那家药店的营业员给我的价格挺优惠,隔一周后,换了老公去抓药,价格立马提上去好几十。老公再三的解释,人家也不听,还信誓旦旦的:我们药价都是统一的。您说这叫什么事?
其次就是公共服务方面。
我们所在的区,基层干部,个个这叫一个牛。就拿小小的街道来说,在北京,街道就是方便群众办事的地方,去了那里个个笑脸相迎。到了这里,立马矮人一截。正常的盖个章,推三阻四的折腾你好几趟就是不给你办。有个朋友家亲戚要去当兵,需要到街道和派出所盖些章。结果去了几趟愣是没办成。有知情的就提醒,您得塞点钱,要不然谁给你盖啊。好,找到办事的人,一人给三百,二话不说,这章立马给盖了。
还有一同志比较固执,认为正常手续能办的事,凭什么给你钱啊,所以执意不交。结果,派出所居然在个人档案里平白的加了一条:您有不良记录,你说,就凭这个,你还当得了兵吗?要讲理是吧?讲吧,谁怕谁?反正你是赶时间要当兵,人家着什么急,又没地震又没海啸的。不服气,干一场?打吧,这一打更好,你更是证据确凿,再想去当兵,别说门,连缝都没有了。该同志没办法,乖乖塞点钱了事。好,钱到手,什么都好说,所谓的不良记录什么的,又平白就消失了。明白什么叫官字两个口了吧?
这里的警察也很厉害。前段时间开车出去,没小心和别人撞在了一起。常在路上走,哪能不撞车,是吧?撞就撞了,又没伤着人,打电话找交警开单子,然后找各自的保险公司报销就得了呗。被撞那位,也是个警察。我还心想,警察比一般人好说话吧。等交警来后,一听我这外地口音,再看对方是同一战壕里的哥们,立马态度不一样了。就像训自己孙子一样训我,这车怎么开的?然后告诉我,你们私了去。凭什么私了,不有保险公司吗?警察怎么着,这马路是你们家开的?你牛是吧,我打电话直接投诉。一听投诉,被撞那位不言声就回车里了。交警气焰也下来不少,但依然板着脸说要扣车。没办法,只得搬出老公的同学,那位在交警队任要职的同志,这下,交警立马歇菜,挤着笑脸直说,怎么不早说呀?早说,什么时候说?去年?结果,车也没扣,各自拿了单子找保险公司理赔、修车。
现在清洁工也成了公务员。以前上网聊天,爱跟人开玩笑,人家问起工作,总说我在长安街扫大街呢,现在连这话也不敢说了,人家还是公务员呢,你算什么?按说清洁工很辛苦,当公务员也是情理之中的,奇怪的是,这里的清洁工只拿工资不干活。人家们工资都高,拿出三分之一请别人去扫,而自己再找份工作或是做别的。冬日的哈尔滨格外冷,那些清洁工辛苦自然不必再说。最可气的是,他们辛苦的背后,是有人在享受。我们这个区扫大街的,我观察了一下,都是些老头老太太,一个个脸上饱经风霜,您说,看着他们在雪地里的背影,会是什么心情?
最后就是社会服务。
这里有相当一部分营业窗口,态度很那个。比如买衣服,你试好了又不买,等着吧,服务员不把你骂个灵魂出窍不算完,东北人大多都随本山老师,嘴那叫一个能说,骂上半小时都不带重样的。当然,在大商场,这种现象会少一些。还有就是吃饭的那些地方,态度也非常好。如果你是初来乍到,我劝你还是谨慎些,不买的东西最好少问少摸,省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为一个东北人的媳妇,我也很想宣扬一些它的好。可正因为是家里人,更希望它去掉身上这些污点,像这冬日里的冰雕,干净而透明。让更多的人爱上它,并且留下来建设它。
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关系中最紧张、最微妙,也最重要的。一个家庭的和谐、美满与否,婆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起着主导作用。婆婆这个角色,虽称不上一语定乾坤,但却也举足轻重。
十年的婚姻生活,七年的婆媳相处,让我也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归纳起来,就是以下三点。
一、要搞清定位问题。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是因为它最关键。一直在想,究竟把婆婆当什么来看?当妈,那似乎不可能。因为你已经有一个妈了,这种感情无法取代。思来想去,似乎当“姨”更合适些。姨,是次之于妈,又在很多时候近似于妈的一个角色。
妈妈,一提这个词,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一个永远不需要伪装,也无需费脑筋去思索的一个词。她的含义,就是付出,无条件的付出,爱护,无限度的爱护。没有一个当妈的不疼自己的儿女。所以,和妈妈相处,你永远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顾虑什么。因为即使你做错了,妈妈永远会一如既往的担待。
而姨,则不同。虽然她也是你的亲人,但在感情和生活上,却有着距离。她是你的亲人,有着和妈妈一样的特质,但她又是亲戚,因为是亲戚,总免不了一个“客”字。这也就提醒你,你可以和她亲近,也可以吐露心扉,但是任何时候,记住了,要适度。你偶尔的一个无心之过,或是一句话,就有可能毁掉你辛苦几年建立起来的感情。
二、全心全意的付出。
全心全意的付出,指对这个家庭,也指对婆婆的私人感情。不要一开始就在心里种“婆婆就是外人“这个概念。这个,跟刚才的第一条,有点冲突,但绝不矛盾。只有你全心全意的付出爱,才有收获爱的可能。这里面,有个很可笑,却也很实际的现实:很多时候,你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如果你不付出,连回报的可能都没有了。
只有在心里,完全的承认这个人,肯定这个人,你才会真正的接受她。爱婆婆是天经地义的事。人家把养了二十多年的宝贝给了你,那个她疼了那么多年的人,转过头去疼你了,哪个当母亲的会是甘心情愿?所以,你得尊敬她,感激她。因为她,你才有了被爱的机会,因为她,你才有了做公主的可能。这样一想,心里的那些疙疙瘩瘩也能磨平不少。
你对家庭的付出,是应该应份的。谁让你进了这个家门,做了这个家的一份子?所以,即使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也不要觉得委屈。每得到一样东西,总是要有付出的,不是吗?要得到鲜花,你得流汗,要得到果实,你得收获,同样的,要得到婆婆对你的另眼相待,你就得尽心尽力的付出。
当然,很多时候,想和做不可能达到一致。你想了,也去做了,就是尽了你的本分,再达不到要求,或者是预期的效果,也不必自责。但如果一开始就不去争取,有一天你肯定会后悔。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能做到婆婆和妈一视同仁吗?我不知道别人的答案,但是在我,那是否定的。
你认可了婆婆,也把她当妈一样孝敬,那是最佳答案。
三、财务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家庭。有些开放的父母,不会管孩子生活的细节,这样一来,对我们做儿媳妇的,是一种解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死死把着财政大权不放。总觉得孩子长再大也是孩子,我也得管着你,为你操心。
我有一个朋友,小夫妻初婚时感情很好。后来因为婆婆把持老公的工资,闹的很不愉快。按理说,结婚了就表示我们成人了,也应该给我们机会过自己的生活。但,好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很多人把家庭不和都归到老公名下,是,我承认,老公确实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个男人,他本身就是粗枝大叶,你怎么可能要求他和我们一样,做到面面俱到?很多时候,男人的行为,会给我们制造障碍,但请你一定谅解,那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他们的特质决定的。
如果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就适当地交部分钱。咱给自己爸妈钱的时候,心疼过吗?没有吧,那给公公婆婆的时候,也不要皱眉头。用几千两碎银,换来家庭的和睦,换一个和你厮守终生的人,不合适吗?如果没住在一起,更得表示表示。都说“养儿防老”,不能让父母太寒心。有些时候,老公考虑不周的,我们做媳妇的更得想在前面。
但是一定记住了,不要可爱到分文不留的上交。对别人不存心机是好的,但丝毫的防备都没有,那就成了傻子。坦坦荡荡是没错,不管是做人还是感情问题。但坦荡的过头,反而会伤害到自己。女人,不能不留一点私房钱。现如今的社会,人的思想跟六月的天一样,说变就变。必须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别辛苦N年以后,一朝闪失,让人家净身踢出户,那时候,哭都来不及。
综上所述,婆婆对儿媳而言,是一个重之又重的人物。所以,你得小心伺候着。不管你夫妻感情再好,如果失了婆婆这个靠山,有一天你们之间还是会出现裂缝。诚然,有的男人会为了妻子抛弃一切,可那样的男人,实在太少。多数中国男人的心里,还存在着,“妻子如衣服,父母乃血肉”的观念。不管你枕边那个人说多爱你,也不管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到了婆媳论剑的时候,你就清楚,什么叫背信弃义了。
因此,想过上舒心日子,就别抱怨婆婆偶尔的挑三挑四,或横眉冷对。最好的方法,就是劝自己想开些,我们不能决定别人的态度,总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不是吗?
愿天下婆媳都能和平相处。
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情感 |
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随笔/感悟 |
标签:
随笔/感悟 |
标签:
随笔/感悟 |
标签:
随笔/感悟文学/原创 |
我的朋友,你发来短信问:如果婚姻到了尽头,为了孩子是否要继续下去?像千百个该回答的模式一样,我只能以一种答案确以回复。其实连我自己都搞不清那种千篇一律的回答能否对你有所帮助。
你可能不相信,作为一个三岁孩子母亲的我,近日脑里也不断在演绎这个问题。就在今天,在老公的陪同下去见了一位中医朋友。这些日子因为种种的原因,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疲惫和烦躁。那种感觉无法用文字完全地表达出来。唯一能说明的一点就是,我感觉自己快疯掉了。
朋友号完脉后很诧异地说,你的心里,除了一肚子的气,似乎没有别的了。朋友对面的医生听见话茬搭了把手,然后很平和地告诉我:你的脉象就像北京现在的交通。朋友问,你的心里难道真没有一件可以高兴的事?难道孩子和家庭连最起码的快乐感都给不了你?一时间,我有些语塞。
老公在旁边悠悠地说了句:她这段日子就像疯狗,逮谁咬谁。难道这就是我给他的印象?这一瞬我才明白自己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给他和孩子带来了伤害。我太把自己当回事,也过分地把他当自己人。所以才把一切的委屈、压力、不快都宣泻到他身上。我只考虑到自己不能这样压抑情绪,却没考虑他该如何接受并化解这些。我一直在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却没想自己竟然是这个家的不安定因素。
朋友说,每个人都有压力,且不同程度都需要发泄。但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不应该是承受你眼泪和愤怒的对象。如果心里有气,应该通过别的渠道得到缓解,比如锻炼身体,让压力通过汗水得到减轻;还可以就近去游玩一番,也会让心平静下来。但绝对不能让老公和孩子感受到这一切的不愉快。
言归正传,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然后考虑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徒劳地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我们每个人对婚姻都有一个底线。我的底线就是,只要他不在外面乱搞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忽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片面想法。
你所说的到了尽头,也无非两种原因。一是他达不到你的期望,二是出现了致命的硬伤。如果是后者,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都支持你。但如果是头一种情况,我希望你能斟酌再三。假若因为他给不了你想要的物质生活,因此生了这种念头,我劝你赶紧收起这份心思。男人也是人,凭什么要求他就得做人上人?你和我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婚姻是和一个人过一辈子,而不是和他的钱过一辈子。
再有一种可能,是你对感情本身产生了怀疑。婚姻没有了爱情,没有了激情,就像白开水。我体会得出那种喝下去的平淡味道。但是,某种程度上说,白开水对身体还是有益的,不是吗?爱情或许可以燃烧一生,自始至终都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但那只是少数人的爱情。更多的人都是在它的另一形态下生活,那就是亲情。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平凡得走到大街上找不到一个回头率。所以对老公这个来之不易的呵护,很在意。我也渴望那种生死相许的爱情,期许人生由爱贯穿。但这只是想象,并不可能实现。况且以我的心脏,也承受不了那种整日的心跳和兴奋。
婚姻走到一定时候,爱情就会变得温和,有时候你甚至感觉到它已不存在了。其实不然,在你病痛时,爱人为你递过来的药里;在你伤心时,爱人为你抹去眼角的泪;在你疲惫无助时,爱人温暖的怀抱,这些都是爱情存在的见证。都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他对你的好,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你是他的老婆,是他要相守一生的爱人。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而婚姻这段戏的编剧就是你自己。幸福和不幸只取决于你对这场戏的改动。一切的主动权都在你手里,一如当年他向你求婚时,YES OR NO的答复。自始至终,你的快乐和幸福都握在自己手里。
以前我总抱怨,青春和爱情就那么轻易给了一个木讷的男人。他也反问过我,那他的青春和爱情喂狗了吗?当然没有,因为爱是互相的。你不可能让一个男人在和你结婚N年之后,还要他保持从前的激情。就像我们家那位,每次我说“我爱你”,他只会诧异地望上一眼,然后从鼻子里嗯上一声。这就是他的答复,他甚至不明白我为什么会生气。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只会生闷气,而不是积极去消除这种不快。现在我会明智地选择不说那三个字,如果说了,而他又没有反应,就会直截了当地说:切,你就不能回应一声?此时,再木头一般的男人,估计也不可能胡乱应付了吧。就算他回答得不真诚又如何?关键你自己心里痛快了,那不就得了?成年累月在一个锅里吃饭,还天天粘在一处说那三个字,那不是普通人的生活。那种情节也只存在于极少数人或者是电视剧的情节里。
说这些是希望你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多对婚姻寄于厚望。日子就是日子,只需每日三餐过下去,别总和自己较劲。只要没有那种大事大非的情况出现,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孩子不是婚姻的砝码,他不应该决定你对婚姻的去留。但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轻言分手。因为父母离异不同程度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孩子还那么小,换一个后爸或者后妈,他能得到本应享受的呵护吗?他是我们十月怀胎,经历生死线从老天手里接过来的恩赐,你忍心孩子得不到本应得到的亲情吗?孩子是我们的命根子,是放进眼睛里都不觉得疼的宝贝。有什么比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
我不知道你对婚姻的理解是什么,也不清楚对你而言婚姻的底线是什么。只想告诉你,如果没有非离不可的理由,那就继续牵了他和他的手。一家三口的风景,就是婚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