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
星期四
据说电子杂志居然是中国的原创?说这样的话肯定遭人耻笑,如果说杂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形式,那么早期的电子杂志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经滥觞于美国、流行于世界。不过,今天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记起这类以Html页面为主,内容良莠不齐的电子杂志。
现在的电子杂志是一类很酷的东西,国内的几家企业为争夺首创的权利时有口角。其中一种说法是,这个玩意儿是一个广东的创业团队开发的,由Flash、视频、音频和文字组成,让人看来就心里喜欢。
据说现在的电子杂志已经开始赚钱,我得到的几个数字是,一本从某经典时尚杂志电子化而来的电子杂志,月广告销售已经达到接近40万人民币的水平;而另一个干脆是没有传统品牌做为背景的杂志,每月的下载量已
胡喆专栏周7月24日:个人博客时代的血酬定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胡喆,26岁,男。北方血脉,长于江城。
少时性格柔弱,为人随和;及长,入文学院四载,广涉群书,志气稍长。 而后迭经曲折,屡经锻炼。闲时长日以读书自遣
间或远近行走。因为相信信息改变社会而进入科技报道领域,浸润六年收获良多,其中较多致力跨国公司、互联网和信息立法。现供职于《电脑报》新闻中心,为副主任、高级记者。
个人博客时代的血酬定律
7月24日 星期一
百度裁撤企业软件事业部,在网上被迅速炒热,仔细观察整个事件,让人感到在Web2.0时代的劳资纠纷中,博客,以及博客带动的个人发布信息,个人点对点的寻找博客内容、以及广泛而自觉的参与以博客为发布中心的内容讨论的这一传播形态的形成。尽管几位身份待查的“百度被裁员工”的博客上似乎有些可以炒作的痕迹。但综合看来,更多的网民们不再停
评论:愿王选不再寂寞
文/胡喆
有人问过王选:“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王选立刻回答说:“最大的苦恼就是大多数人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产品,不相信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能由中国人独立完成。”
1980年前,对于王选等提出等跨越式发展的独特技术方案,大多数人的评价是“根本做不出来”;1981年激光照排原理性样机鉴定后,直到1989年前,多数人的估计是“即使做出来,也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
最后的结果是王选做出来了,他还总结说:“其实,在高新技术领域,赶超外国产品的机会是很多的。”
可惜的是,类似“大多数人的评价和估计”,还在中国IT界不断继续着、蔓延着,在CPU
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时常过来做客,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与你分享。也希望你记住我的BLOG地址,你可以把她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也可以把她复制下来告诉你的朋友们。
:)
我的BLOG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10484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