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红警如何在敌方基地强建建筑?
 


 
 

  1.0版强行建造:等你要建的东西就绪后点1下它 再点下卖东西的那个“S” 鼠标不要松开 再拖到你想建的地方 松开左健的同时按右健 OK了地图不需要全开 没探过路的地方也能造 百分之百有效(只要是平地) 红色警戒2秘籍

《红色警报2》免费快速无限出兵法

刚开始,最好先把游戏速度调到最慢,展开基地后,点卖基地,这样基地开始往回缩,并出来了几个兵和1个工程师。在基地还没完全消失之前,赶快再点击选中基地,再点击旁边让它收成车。这样基地就没有被卖掉,而收成车,但已经出兵了。多来几次,就可以免费快速无限出兵了。

《红色警报2》之无限军队

首先用苏军,造出兵营和复仔(制)中心。再用围墙围实兵营,造兵,这样会发现复仔(制)中心会出兵而钱不扣的,这样就能造出飞仔我发现出来的红色警报2无限军队啦。

《红色警报2》空投建筑物之高级篇

以前的秘籍空投的只是防御建筑物,这个秘籍可以让你'随心所投'.你想一想如果那个地方有富矿,然后投个矿厂过去或者投个战车工厂在敌人附近不是很爽吗?
具体方法如下,美国或者

标签:

杂谈

 耐久能力:125 我安装了一个红警3世界大战中文版,可界面还是英文的,如何变成中文?
 目前所谓的《红警3》是《同盟国与轴心国》,真正的《红警3》还没出来。地址:
http://www.wowoy.com/index.html
 

官方根本就没有发布红警3世界大战,所谓的红警3只是红警迷们改动后的版本
红3其实跟别的版本大致一样 只是地图或电脑人的智商不同罢了
你下载个中文版的红2 再下载个红3世界大战的地图 就能玩了。

标签:

杂谈

1、武汉
2、西安
3、广州
4、深圳
5、杭州
6、长沙
7、合肥
8、南京
9、郑州
10、北京

 

 

标签:

杂谈


文/何江波
中国人五千年的文化,四千年的奴役史,造就了我们华夏民族特有的忍耐工夫。
没学会忍耐的分支早就随着历史的尘埃渐渐隐去,无论是楚霸王,还是明朝有点血性出的皇族,不是历史学家将他们的面目篡改的面目全非,就是在满清奴才的唾骂下成为了昏君和暴君。如今的中国,百姓依旧是生活艰难,统治者依旧暴虐,只是披上了为民做主的面纱。
小偷横行,盗贼偏地,连你带串钥匙上街,门禁卡也会被偷,这样的社会居然有仁人志士叫嚣着要对窃贼讲人权。你坐个飞机,行李可能转眼就不知去向。警方好不容易破了案,有人说偷窃的清洁工是捡了点东西不该抓。仁人志士在报纸上大叫保护穷人,却不知守法和甘做奴隶的穷人在火车站,在公交站,在街道上,甚至在自己家里都找不到一片安宁的净土。这样的社会,有人的倡导对窃贼忍耐,对小偷仁慈,每每得到一片喝彩之声。
网站上的各种闲人,显然大多是小偷、小偷的同伙,或者被收买的家属姘头之类,大声为小偷叫屈和叫好。传媒一向以良心和良知自诩,其实大多做了小偷的帮凶。媒体在强权面前,无非是讨好的婊子罢了,却偏偏以公正自居,他们所谓的公正就是小偷的人权高于守法公民的人权。小偷拿刀顶着
标签:

杂谈

盗窃300万女贼的背后势力横扫互联网
网络上小偷军团为何能操纵民意
文/何江波
笔者在搜狐上发了个打击河南女小偷的帖子,几万点击引来了不少回帖。在大量正义公民维护社会公义跟帖之余,许多小偷公然上网叫骂,为小偷抱不平,还威胁失主?
最近,笔者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小偷偷东西被打的,被重判的立马有人叫冤。猖狂的网络小偷军团横扫互联网,无人敢挡。
被偷盗东西的,不论你是规矩的上班族,还是帮公司办事,反正你只要被偷了,立马被叫做活该。警方好不容易抓住了窃贼,立马有小偷军团跳出来,说窃贼是无辜的。
现实生活中,没被偷的老百姓恐怕为数不多罢!可是网络上为什么是这样一边倒呢?
原因就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法发言。相反,闲得蛋疼的小偷家属和小偷不停的在发帖子,说小偷师冤枉的。好人抓了小偷,被捅死的没人同情。相反,小偷从你口袋里偷了东西就是冤枉。黄金被鉴定了,还说是玩具。真以为人都是傻子吗?
大家还是警惕一下罢!
那网络上叫骂的小偷,可都是在你我身边作案的小贼。而他们的家属也大声呼喊小偷是冤枉的,可是200万职业小偷,每天作案200多万起,每年作案近7亿件。每个家庭

标签:

杂谈

盗窃300万金饰的河南女清洁工为何被网友称作无辜
文/何江波
最近,深圳机场的女贼梁丽得到了广泛的同情。起因是她在工作中顺手牵羊拿了别人14公斤黄金首饰,因为网友们替她喊冤,所以这名盗窃犯也理直气壮起来。傻子都知道,带进机场的东西一般都是值点钱的。这名盗窃犯利用工作之便作案,不知为何得到公众的一片同情之声。
被捕后,她称自己不知道那是黄金。但在警方侦破途中,已经明确知道她参与分赃的两名清洁工同事将珠宝拿去鉴定时,已经知道了这是黄金。这样的盗窃行为,不被判枪决已经是法律的仁慈了。搞笑的是,许多律师和网友居然煞有其事的称其为无辜。这在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媒体的脑残,社会上有许多弱者需要帮助,有许多小偷需要打击,媒体不呼吁。一个顺手牵羊,故意隐瞒拿去别人300万金饰的盗窃犯居然被称作无辜。想到最近在看守所里死去的云南躲猫猫盗窃犯和在江西割电缆后做噩梦死去的武汉小偷,就不难理解网友这样的情绪了。中国有200万职业小偷,盗窃犯有1000万家属,他们的呼吁能让天地变色,所以我们糊涂的媒体就站在他们那边说话。
可是,在我神州大地,你自行车停在路边,如无人看守,几分钟内,就会被人捡走,你的电动车也
标签:

杂谈

给富家子一点人文关怀
富家子虽然撞死了一名浙大学生,不过网友的声讨也太过分了。
这是据说被人肉出来的赛车手信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声讨。既然人已经死了,那剩下的事情就是协商解决,富家子的父母赔些钱,这事情就算了了。并不是非要枪毙或者怎么着,有些网友的议论过分了。
反正,我建议给年轻人一个出路,哪个人不犯错呢?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罪人。
希望大家不过激,不要过分谴责。
人肉搜索的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43acf0100cvo6.html
 肇事者姓名:胡斌
肇事者身份:杭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大二,杭州江干区人
身份证: 330104198901202333
手机:13634162820
QQ:181199732 密码:608Z0
车型:EVO 9代 车牌号浙A.608Z0车主:陆红英
标签:

杂谈


有人让你花费10万元买一个红本本,那个本本不当吃不当喝,没有任何用处。你会怎么办,多数人会立即将他扭送派出所。
可是当今仍然鼓吹维持高考这一制度的人,让600万大学生上当受骗,花费了10万,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相反还有一批厚颜无耻的人大赞高考的公平性。有一批人故意大放迷雾,说什么湖北、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考生不公平,考分要比别的省的考生高几百分。其实,人家是好心,知道这些地方穷,不忍心让你上当,那些家长们悟不过来。还一个劲的逼着孩子读书,读书,你读吧!读个本科四年下来,你无法就业,或者和农民工抢饭碗。一些傻子却依然执迷不悟,鼓吹高考。
看看招聘会上挤破头的大学生,说明读书并不是通往幸福的车票,所以完全没有理由去争抢。
其实,高考和古代中国的科举一脉相承。当国家包分配的年代,高考时进门的阶梯,那时大学生事真正的天之骄子。可是,当国家取消分配之后,高考就是清朝灭亡后的科举一样早就应该取消了。但是,高考却阴魂不散,继续折磨着考生们。如果付出巨大代价有所收获,那还值得,可是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困难,还不如农民工吃香。大学生屡屡传出养猪、卖糖葫芦的传闻,或者动辄跳楼,在要不就是

标签:

杂谈

国家立法禁止传销了,以后那些搞传销的组织者恐怕要多考虑考虑了。
可是国家对于另一种变相传销,却没有禁止,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游说下,考研和高考大行其道。
以考研为例,国家基本上不太负责研究生的教育经费了,除了极少数有权有势的所谓公费生。
考研有考的必要吗?不知道那些垃圾知识对于考生们有什么用,其实你掏那三万多学费听一些不知所云的白话,还不如掏一百块在图书馆里办个借书证。当然,国图需要115元,不过那管三年,就汲取知识来说,基本上在教授们那里能学到的,在图书馆里和互联网上都能学到。
既然这样,面临着竞争的中国教育业就不应该再高高在上了,你应该放低身段才对。可是教育部门并不是这样,他还弄了个考研,还搞什么统一考试,说什么择优录取。这就如同房产商找托差不多的意思,大多数人的智力毕竟不高,于是很容易上当了,在考研班花冤枉钱,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学些没机会用的垃圾知识。
其实,既然要顾客掏钱。你就应该像意大利的学校和法国、德国的学校一样采取注册制,就是说你想上北大、清华、武大、复旦或者任何一所学校的研究生就直接注册好了。
你能够学到知识就直接毕业,宽进严出是根本,毕

标签:

杂谈

中国传媒大学的两名大学生跳楼自杀了,一些闲人纷纷出来说话。闲人们大抵是两种意见,一是不该自杀,有负父母养育之恩,二是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即使像狗一样活着也要活下去。
其实,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人终究是要死的。
死亡是我们都要到达的终点站,有人悟透了先下车没什么不好。
发达国家的人并不惧怕死亡,相反我们国家传统上不主张自杀,这恐怕是我们的一种糟粕文化,也是我们自明代灭亡之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汪精卫当年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清末在日本留学的许多抗击清朝的志士以自杀表达了自己抗议。汪精卫没死,结果成了汉奸。
只有清朝统治者是怕死的,比如溥仪当年宁愿被苏联人欺负,也不愿意学学友骨气的一些末代皇帝们自杀。
发达国家的文化将死亡视作必然,日本人将死亡当做一种美丽而不可避免的事物。日本人以樱花坠落之美,来形容死亡。对死亡的迷恋,成就了明治维新,而贪生怕死的满清帝国,最终让中国一输再输,最后成为了一个被人耻笑的国家。
德国文化中,有赞美死亡的成分。读过德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死亡是对压迫者的抗议。一个女人要自杀,她自杀成功了,想控制她的贵族则失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