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2-07-05 10:05)
标签:

育儿

王嫂

青岛

洗衣费

交给

分类: 杂谈
近日“妻子给孩子喂奶要求丈夫先缴费”的新闻吵得沸沸扬扬。青岛罗先生称:老婆每个月要其交生活费、按酒店标准的洗衣费,怀孕之后还增加了孕妇营养费。生孩子之后,又要求给生育奖金、减肥经费等等,最后竟连母乳喂养也收钱。

在这个事件中,表面上妻子要的是:生活费、洗衣费、喂奶费等,实际是妻子争的不是各种钟的钱的问题,而是权的问题,也就是家庭中的“财政大权”的问题。如果老公把工资收入都交给老婆来管理,她不会要这钱那钱吗?
我真的有点不理解新闻当事人中的这位丈夫,已经闹成了这样,为什么还是不
(2012-06-27 09:35)
标签:

女性

头脑发热

决定

头发剪

小辫子

育儿

分类: 育儿教育

听说我给女儿理了平头以后,我一个同事非常气愤,在QQ里面给我留言:

“你是怎么搞的,语函的小辫子不是很好看吗?怎么说剪就剪了?”

“当家长的权力就是大呀,你怎么自己不剪呢,这让孩子多伤心呢,在家你就是王法了。”

“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只可惜了我们小语函变成小男孩子样了。”

其实给女儿剪成了平头,也只是我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行为,剪时我的心就已经开始疼了,但已经晚了,剪了一半能停下来吗?女儿头发剪了以后,我难过的半夜没睡着觉,后来只能自己发慰自己:再过两个月头发就能长成小青年头了,再过半年头发就能留起来了,到明年夏天就能扎小辫了!

今年春天,女儿因为在学校里老师扎辫子扎的太紧了有点疼,就把头发剪成了学生头,但由于她的发质太硬并且头发太多,总是理不顺,所以就进一步前成了青年头,可能因为理发师的水平问题,她头顶总是有一缕头发向上翘,不太美观。就这样剪着剪着就变成了平头。

为这,女儿在

标签:

少儿

东北

户口限制

深圳晚报

公办学校

育儿

分类: 杂谈
近日,关于“一对母女在教育局下跪求公办学校学位”的新闻被各大网站转载。据悉,当天(14日)深圳市南山区南头片区,有上百名家长涌进南山区教育局,询问“为何自己条件达到,却不能上公办学校”,要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学位上学。(6月15日《深圳晚报》)  
生在小城市的我不知道大城市里孩子上个学竟是这般的不容易。不过,我想,如果没有媒体的关注,即使下跪问题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孩子上学划片,和要求户口限制,真的是相对来说很公平的一件事情。如果你非得跑到别人的区里上学,肯定就占用了别人的教育资源,同样,对于你所在的片区来说,也是生源的流失。
真的很庆幸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不用费那么大的周折。只要到了报名的日子拿着户口本和单位证明信就可以去报名了,虽然户口也不在这个片区,但是房子和孩子她爹的单位都这在这片区。
当然了,在市区中心的那些“挤破头”的小学,咱也没打算去挤。孩子应该在哪一片上学就让她去哪一片,咱没想过搞特殊。
(2012-04-13 21:49)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教育
记得那个周二的下午下着濛濛小雨,北方早春的雨天,潮湿着、阴沉着,我急匆匆地去园里把女儿接回来了,顾不上整理被雨水淋湿的衣服和头发,硬着头皮带着女儿往会议里走去,那里校长正激情四溢地讲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每个周二下午的第四节课,校长都会坐在主席台上,对我们进行一番说教,或引来阵阵笑声,或引来阵阵掌声,不管事大事小,他总会讲到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过再宣布散会。
而我接女儿的时间正好与学校里每个星期开会的时间冲突着,先去接女儿,回来领导就会给记上个“迟会”,学校里什么事情都是与“分”挂勾的,“迟会”一会扣三分。后来,我一思量,还是先去点明开会,中途再溜出去把女儿接回来。
当我带着女儿悄悄的再溜回会议室的时候,坐在门口的政教主任把我们娘俩拦了下来:你先把孩子送到办公室,别带到会议室里了。在众多同事地注目下,我灰溜溜地带着女儿出来了。
那天的会议开的特别长,好像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校长楞是放学铃响过十几分钟后才宣布了散会,那时开已经完全黑了,雨也大了
(2012-04-11 20:04)
标签:

育儿

房子

羡慕

工资

高考制度

分类: 情感记录

能“啃老”是福气。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没有这个福气。我也是80后,我也想活着轻松些,看着身边能与婆婆或是娘一起生活的同事朋友同学,我真的很羡慕。虽然他们生活在一起也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但一家人嘛,住在一起才会产生感情。

我没有那个福气。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4ZH00SIGG.gif结婚

自从我们小两口打算结婚时,我们就把工资本放到了一起,每个月只花一个人的工资,留下另一个人的工资存作结婚的费用。我们两人都来自大山,感谢有了高考制度,我们才能走出大山,吃上了“公家饭”。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攒下了五千元,一直觉着结婚是个件很简单的事情,买了一张大床就算是结婚了,同学同事的份子已经够我们办婚宴了。结婚后,一算帐,竟余下了二万元,生平第一次有这么多的存款,是结婚挣下的。真没想到结婚原来是一件能挣钱的事。双方父母收下的份子钱也各自贴补了家用。

标签:

育儿

沂河

淤泥

河水

分类: 育儿教育

刚刚,在深秋夜晚的8点30分,我把女儿从满是淤泥和烂藕叶的小河里拉了出来,她冻的哆嗦着,全身上下已经湿透,衣服上全是黑黑的淤泥,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只有头部还是干净的。

直到现在我的心还在嗵嗵乱跳,压抑的难受,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在后怕,我在深深地自责。我怎么就没有好好看着她。

晚饭后,一家三口散步归来,女儿说还要在楼下玩一会,我就先让孩子爸爸上楼了,我说,我陪她在楼下玩一会吧,反正是周末。就这样,孩子爸上楼了,孩子跑到小桥上了,我刚要在楼宇下与楼下的大姐,对门的大婶,楼上的美女妈妈说上几句话,就听到了女儿的呻吟声!我急忙跑过去,看到女儿正在往河岸上爬!

老公责怪我:不是你说要陪她的吗?她去桥上了,你怎么不跟着?

是呀,我为什么不跟着呢?对孩子怎么老是这么粗心大意?女儿出现这么危险的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怎么就这么粗心大意呢?我怎么就一点记性也不长呢?

标签:

星座

中国

婚姻法

买卖

非诚勿扰2

育儿

分类: 杂谈

电影《非诚勿扰2》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婚姻不成买卖在。场景是声势浩大的离婚典礼。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离婚并不是闹的不可开胶的,而是“友好”协商的。协意离婚在离婚中还是占很大比例的。刚刚离婚的霆峰与柏芝也是通过协商还不是走法律渠道。但凡理性一点的人,但凡不是想“占对方点便宜”的人,不会走到去法院离婚这一步的,走进法庭,用到了《婚姻法》其实是两败俱伤的事情,那真是婚姻不成了,买卖也不在了,两个人都会伤的很重。

“婚姻不成买卖在”,原来婚姻就是一场买卖。婚姻在的时候,是用感情来维系,但是感情不在了,婚姻就变成了纯买卖了。既然是买卖,那就要来个公平,那就与感情无关了。不要再说你的感情付出,婚姻都走到了尽头,感情又值几个钱呢?来点实在的吧,付出了多少劳动力,你的劳动力又值多少钱?你给家里带来了多少收益,你能带走多少?这些都要放在心里的秤上称一称。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不管什么事情都会讲究个,你付出多少,又能收回多少。就说这个最普遍的“人情往来”吧。你结婚里,收了多少“份子”,都得在

(2011-08-18 08:21)
标签:

舒婷

一棵树

致橡树

大肚子

如果爱

分类: 杂谈
张晓梅曾提交过“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提高社会幸福指数”的提案,当时很不理解,自从上了新浪博客,才知道这个提案是有市场的,是有“社会调查”实际可行性的。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女性回归家庭。其实一部分“有条件”的女性不用鼓励也自觉的回归了家庭。很多“有条件”的女性生了孩子或者是从刚怀孕开始就已经回归家庭了。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在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记得高中时语文课本上学过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女人不是生孩子的机器,女人不是家里的保姆,女人不是婚姻生活中的弱者。
(2011-08-17 08:21)
标签:

王濛

青岛

速滑队

运动员们

国家队

育儿

分类: 杂谈

短道速滑队打架事件谁是最后的赢家,今天算是已经初见分晓。

青岛打架事件的受害者、短道速滑队的领队王春露被调整出队伍。她在队工作期间没有搞好与教练队员的关系,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有时干涉主教授的一些工作,把她调整出去对她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青岛打架事件的主要责任人王濛,被调整到地方队,禁止国内外的一切比赛。体育总局的领导说了,王濛回国家队是“水到渠成”事情。对她的禁赛也是没有规定时间的,何时能比赛要看王濛的表现。

如果王濛回到了国家队,那短知道速滑队将成为一个什么地方?难道国家队只要金牌不要脸面了吗?

一路从丽江打到青岛,欧打教练、打砸宾馆、体罚队员,处罚出来以后,要以“曝黑幕”以威胁领导。这样的队员再回去那这个短道速滑队真成了个“威武之师、勇猛之师”。但又怎么去创建“文明之师、团结友善之师”呢?

如果王春露也要“曝黑幕”那处理结果会不会不同呢?

我一直不太赞同“更高

(2011-08-16 09:13)
标签:

育儿

小女孩

流星雨

小公园

听话

撒谎

分类: 育儿教育

女儿很乖巧,很听话,这也是让我担心的,因为她什么人的话都听。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撒谎。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动不动就要表扬:“你真听话,真是个好孩子”,作为妈妈我觉着应该对她进行学会撒谎的教育。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74ZH00SIGG.gif事件一:

周末老公带女儿参加一个同事的喜宴,席间一名女同事问女儿: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女儿回答:喜欢妈妈。

女同事又问:为什么不喜欢爸爸呢?

其实这个女同事已经偷换了概念,女儿不是不喜欢爸爸,只是更喜欢妈妈而已。女儿已经被那个女同事“带到沟里”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为什么不喜欢爸爸。

女儿只好答:谁送我上学我就喜欢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