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冷雨

文化

杂谈

分类: 收藏
“古二今一”型的词语之间要停顿。就是说: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恰好组成了一个双音词,词意也发生了变化,诵读时要分开,不要错把它当成一个词合起来读。

  例如: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 句中的“中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方位词,应该合起来读,但在此句中是两个词,“中”是名词,“中间”、“里面”的意思;“间”是动词,“夹杂”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作主语和谓语中心语,因此,诵读时两词之间要稍作停顿。 ]

  2、叶 / 徒相似,其 / 实味 / 不同。 (《宴子使楚》)
  3、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说》)
  4、可/ 以一战。 (《曹刿论战》)

 

 

 

表1.古诗词朗读停顿
  一.按音节划分。通常是两字一顿,五言停顿两次,七言停顿三次。
  五言 “2—1—2”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2—1”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七言 “2—2—1—2”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标签:

冷雨

古书读音

文化

分类: 收藏

一、古书读音的总原则

  用普通话的语音读文言文。

  1、用古音读古文的观点

  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古文是古人写的,不应当用后世的语音来读,应当用古时的语音来诵读。清代的学者顾炎武就持这种观点,他说:'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见《音学五书o序》)主张学者们大力研究古音,然后让人们用正确的古音来读古文

  2、用方音来读古文的观点

  有人主张可以用方音来读古文,他们认为方音中残留着许多古音,如一些南方方言中有入声,有的有全浊声母,总体来看与古音比较接近,因此,在用古音读古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认为用方音来读古文,能够读出古代的韵味,因此主张用方音来读古文。

  3、用'叶音法'来读古诗文

  用叶音法读古代的诗文,的确能收到押韵和谐的效果,但这种读法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错误的。用后世的语音读古时的诗文,有些原来押韵的韵脚不押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而叶音的做法,没有看到语音演变的现实,给人的感觉,好像前人写诗的时候这个韵脚就不押韵,当时也是临时更改其读音来押韵的。叶音的结果,是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让许

标签:

冷雨

诗词

七律

二七大罢工

文化

分类: 诗篇
 
 七律--纪念“二七大罢工”八十五周年

二七大旗飘眼帘,岁翻八五念详谦。
官僚腐败贫家国,军阀专横苦闾阎。
抗暴劳工趟水火,维权粗手举锤镰。
丰碑永似岱岳固,浩气长如湖海绵。
 
注:首句自救,尾联特拗特救句式.见<夜泊水村>[宋]陆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