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日月译解
灞陵桥上诗兴大发,刚刚吟成,猛见峰峦林木已经浩茫一片;
镜湖曲边野趣盎然,独自漫步,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令人陶醉。
日月评谭
古人热爱游历,文人士子更热爱游历。古人喜欢写诗,文人士子个个能写诗。揣着一颗诗心遍游天下,游玩山水,拜访师友,开拓视野,增长识见等等,当真是诗情画意,意兴横飞。你看这位先生屐痕到处,又是灞陵桥,又是镜湖曲,塞北江南,雪泥鸿爪,又是吟诗,又是漫步,令当今社会我们这些忙人们神思杳
菜根原文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日月译解
财富积攒越多,往往失去的就更多,所以富人不如穷人无忧无虑;
官位攀爬越高,往往摔下来就更惨,所以高官不如平民心安梦稳。
日月评谭
《老子》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也就是说,贪爱心过重的人,必定劳心劳力,大费精神,敛藏财富过多的人,所失去的也就更多,带来的灾祸就越大。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往往会想起西晋的石崇。此人家财亿万,府中奇珍异宝无数,经常与国舅王恺斗富
标签:
杂谈 |
第二百一十七夜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日月译解
有节义操守的人,如果能够增加一些圆融的修为,就不会产生忿怒争端;
已取得功名的人,如果能够保持一点谦恭的态度,就不会引起别人嫉妒。
日月评谭
节义之人,一般都是个性比较刚直,作风比较激烈,该痛骂的时候要痛骂,该反对的时候要发对,该舍身成仁的时候也不会吝惜头颅。节义之士的不妥协,节义之士的直性子,往往引发激烈的人事、政局纷争,同时也往往给自己带来不利,坐冷板凳的坐冷板凳,贬官的贬官,杀头的杀头。所以谭主说,要是
标签:
杂谈 |
第二百一十一夜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日月译解
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别人,用冷静的耳朵来听人说话。
用冷静的理性来处理感受;用冷静的头脑来分析事理。
日月评谭
这个冷字,不是冷漠,而是冷静。
标签:
杂谈 |
第二百零八夜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工。
日月译解
一个宴饮作乐过多的人家,不是好人家。
一个喜好声色之娱的文人,不是好文人。
一个看重名誉地位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日月评谭
一户人家能够经常摆酒设宴寻欢作乐的,必定是小康或者富贵之家。偶尔设设家宴招待宾朋或同僚,是
标签:
杂谈 |
第二百零七夜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日月译解
不要对事不如意忧心忡忡。不要对赏心乐事欣喜若狂。不要对长久的安定有恃无恐。不要对初遇的困难畏惧害怕。
日月评谭
毋忧拂意。佛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是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如总为不如意忧愁,人生真的是何趣之有。其实,不如意事要一分为二看待。首先,没有不如意的忧苦,哪有如意时的畅快?苦乐相对待,欲感受快乐,必经历苦况,所以人生
标签:
杂谈 |
第二百零五夜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日月译解
老鹰站立时如同睡着了一样,老虎走路时如同生了病一样。而这恰恰是它们猎杀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的君子不要显露自己的聪明,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这样才能够有担当重大使命和任务的力量。
日月评谭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和老虎,属于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食物链中的高端者,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但为何还要这么装?一是为了养精蓄锐,二是为了麻痹对手。这是他们成千上万代先辈们在无数次猎杀行动中,在无数次爪到擒来的快意或葬身敌腹的悲摧中,总结出来的狡猾,或
标签:
杂谈 |
第二零三夜
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日月译解
为人既不可以媚俗,也不可刻意脱俗;
做事最好不得罪人,也不刻意讨好人。
日月评谭
俗世,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人世。俗与雅,随俗还是脱俗,先要考察考察俗与雅的内涵。
从出入世来说,自然无为,是“雅”,积极入世,是“俗”;从道与器来说,形而上的道是精神层面的,是清,是玄,所以是“雅”,形而下的器是物质层面的,是浊,是实,所以是“俗”;从人生修养来说,人品好,
标签:
杂谈 |
第一百九十九夜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日月译解
受人之恩,尽管深厚,却不报答。受人之怨,尽管微小,却也报复;
闻人之恶,虽不明显,却也深信。闻人之善,尽管明显,却也怀疑。
这实在是刻薄到了极点,应该切实加以戒除。
日月评谭
别人为我做了什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觉得欠了别人什么,别人若对我有不恭不敬之处,我一定耿耿于怀,碰到合适的机会一定要以牙还牙,这可能就是曾国藩九不可交之“恩怨颠倒者”吧,也有些像野史中所描
标签:
杂谈 |
第一百九十三夜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惠要包容得。
日月译解
为人不可太过清高,一切污浊屈辱的事情,都要容忍;
处世不能太过计较,一切好坏善恶的人物,都能接纳。
《易经》讲阴阳,一切事物都是分阴分阳,但同时又阴阳合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体以为和;庄子讲齐同万物,讲泯灭是非、人我、善恶;佛教讲慈悲,讲怨亲平等,好人要度,坏人也要救;基督教讲“博爱”,耶稣说,爱你的敌人。
《五灯会元》有两则公案。一是,僧问云门文偃:如何是佛?文偃回答:干屎橛;二是,如僧问归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