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我的手头有两本《楚辞》,一本是中国和平出版社的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理论中心审定图书并号称为“经典珍藏本”的,(红皮版)一本就是中国文联出版社的翰墨国学馆的所谓的翰墨文库的之一(灰皮版)。
我想谈一谈的就是这翰墨文库的《楚辞》。
先看封面。有文字,有配图。仅说文字。右上部竖写“古典文学 全注全译”,多好啊,全注全译,给人的帮助多大呀,可是,纵观全书,怎么也看不出全注在哪里,那么多的生僻字让译注者忽视掉了,连个注音也没有,甚至查《新华字典》也查不到。再看左侧表明“战国  屈原  著”,可是一看书里的作品,竟有一半是汉朝人的作品,译注者置那些汉朝人的知识版权于何地呢?著者的旁边又表明“弘丰  译注”。
再看其版权页。最下方有黑体字八个“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看完全书,这八个字竟然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种书,想去翻印的恐怕只有傻子才会去做。这一页的大名出具的不少,且看一看都有谁:出版人:朱庆   终审人:奚耀华     复审人:蒋爱民    责任编辑:  陈若伟   责任印制: 陈晨    装帧设计:余微
标签:

杂谈

    据说《举起手来》是中国版的《虎口脱险》,出于对《虎口脱险》的喜爱,也看一看《举起手来》。又是著名导演,又是两大笑星领衔主演,能不值得期待吗?

    然而看过之后呢...  ...

     说《举起手来》是中国版的《虎口脱险》,也不知丢人现眼!

    首先,《虎口脱险》是艺术,《举起手来》是杂耍,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真是高者仰之弥高,低者附之弥低。艺术讲究的是艺术真实,,《虎口脱险》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符合历史的真实,经得住推敲;而《举起手来》故事情节荒诞不经,违反了历史的真实,这种故事的发生只存在于编导的头脑之中,胡编乱造,和那些所谓的戏说的历史剧是一丘之貉。缺少了真实,哪怕你编的再搞笑,也缺乏从内心里打动人的力量。

     第二,同样是著名笑星,《虎口脱险》表演自然到位,不但让人们发出会心的笑声,也会让人为他们的命运紧张得捏一把汗;《举起手来》表演夸张做作,也能让人笑一笑,但也仅仅就是笑一笑而已,看个热闹,就好像那种被人咯吱胳肢窝发出的笑,绝不会出自内心。特别是潘长江表演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