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永学长篇小说《天边的彩虹》出版
2017年4月份,东永学少儿长篇小说《天边的彩虹》出版发行。
作品主要写一位叫琪艳索的土族小姑娘,通过她的一个寒假,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全书借她的眼光,写一个叫琼隆沟的纯土族村落里的土族民俗,展示土族传统文化,例如传统的婚丧嫁娶,节庆文化,也写到了土族人的现代新生活。全书主要展示土族传统文化的原因是,青海人民出版社马非老师约稿的时候就强调要写出土族民俗文化生活,反映土族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这本书的成书
和出版,第一个应该感谢西宁市作协副主席阿朝阳先生,是他把我推荐给了出版社的马非老师
肖勤创作谈:文学的给予
有人问我,文学对你来说是什么,年少时我觉得它是幸福的旋转木马,现在,它是我的镇静剂和蒙汗药。
多年杂乱又繁重的基层生活,让我觉得自己的神经几乎快要崩断,每天都在期待明天有时间休息和玩耍,然后这个想法又拖到第三天……在这样的状态下,创作便成了一件很伤神也很伤感的事,时间被诸多事务切割得七零八碎,写起稿来便经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像背着东家在山坡上偷种土豆的长工,借干活后休息的空当,一有时间就往山上跑,气喘吁吁挖几锄种几行,然后又赶紧往山下跑,边跑边想,明天后天或再后天,我偷偷种下的土豆会长成什么样子——那些文字,就是这样在天色渐白的清晨或夜风渐凉的深夜一锄一锄拼命般抢出来的。很多时候累得想放弃,但转头看到山坡上盛开着一片青青白白的碎叶碎花时,又觉得无比沉醉,那样的美妙感觉,仿佛喝过曼陀萝花制成的蒙汗药,自舞翩跹。而当锄头接触泥土时,心又无比宁静,烦和累都远了,只有和文字有关
银川,山河之间湖泊荡漾
和诸多的城市一样,银川是一座山水之间的城市。“黄河臂挽贺兰山,共护明珠耀玉盘。”位于西面的贺兰山像一幅巨大的屏障,阻挡住东侵的腾格里沙漠,留给银川一方安宁与平和,而从东侧奔涌而过的黄河以慷慨的姿态,赐予银川丰美的一面。
依山傍河,山河呼应,正是这一座山、这一条母亲河,孕育了银川一派江南的风光,修正着不少外人以为银川广袤荒凉、甚至飞沙走石的固有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