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蓝色花朵
蓝色花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935
  • 关注人气:10,1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梁旭

三时

敏感之花

朱哲琴

萨顶顶

摩登天空

沈黎晖

冷血动物

谢天笑

左小

《三时》:走向世界的中国顶级New Age唱片

――专访中国New Age音乐家梁旭

 

文\蓝色花朵

 



2011年6月,原迷幻摇滚乐队“敏感之花”主创梁旭,在2000--2010深入西藏、云南、青海、内蒙古、新疆、尼泊尔等边缘少数民族部落采风后,倾力打造的New Age音乐专辑《三时》在全国面市。

 

说到New Age音乐许多人也许有些陌生,但提起德国的英格玛,中国的朱哲琴大家想必印象深刻。New Age音乐是一种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音乐形式,原本的用途在于帮助冥思及作心灵的洁净。由于其丰富多彩、富于变换,不同于以前任何一种音乐:它并非单指一个类别,而是一个范畴,象征时代更替、诠释精神内涵的改良音乐都可归于此内,所以被命名为New Age,即新世纪音乐。

 

新专辑在“摩登天空”企划总监丁太升先生的大力推荐下被沈黎晖先生高度认同,邀其签约“摩登天空”。被中国音乐老前辈――北京世纪星碟老总王晓京称为“中国的英格玛”。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音乐水准超越许多世界音乐大牌,有望在继享誉世界的朱哲琴、萨顶顶之后再次绽放世界乐坛。

 

《三时》的录制团队由国内各顶级录音师、缩混师、音乐家们共同录音完成。编曲时尚而国际化,融合世界各地原生态音乐元素,使用特色各异的民族乐器及大自然各种音效原始采样,采用非常规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以电子乐器和高技术的录音手段为特色,开创了崭新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形式。

 

现场演出阵容庞大,乐团编制包括电子采样,现代电声部分,民族乐器及原生态吟唱,演出效果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神话般的音乐内涵,让聆听者得到心灵净化和精神安慰。它的诞生必将为世界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将听者带入一条广袤净透的旅途,唤起人们对精神世界深邃的返观和沉思……

 

音乐世家

梁旭祖籍北京,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六十年就职于北京航天部,父亲为航空仪表高级工程师,母亲为化工机械工程师,1966年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北京支援西北建设。

 

父亲精通俄语及各种民乐,最拿手的是手风琴和笛子,早年师从俄罗斯老师学习巴杨(俄罗斯手风琴)。喜欢收集世界各地的黑胶唱片。

 

母亲年轻时是个漂亮且思想前卫的姑娘,民歌唱得很棒,年长后受儿子影响喜欢上“Guns N' Roses”、“ Nirvana”、“Pink Floyd”

 

80年代的陕西与当时的北京有着巨大的差距,当地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匮乏,基本上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染旭一家的到来给居住的小城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

 

生性乐观的父母没因生活条件的艰苦而失去生活的乐趣,因为喜欢音乐,经常在周末邀请当地的苏联专家,知名音乐人和附近的邻居到家里聚会,聚会时人们弹奏着乐器,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梁旭的家常被挤的水泄不通,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小时候的梁旭是个典型的淘气男孩,在教室里搞恶作剧,放了学带着一帮小朋友“骑马打仗”,并未表现出有音乐天赋的迹象,父母也没强迫他接受任何的音乐教育,在童年的记忆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家里的留声机常常转动着的黑胶唱片和留声机里传来的美妙音乐……

 

音乐历程

梁旭说,自己在十六岁之前都没喜欢音乐,走上音乐之路很大原因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家庭影响,真正接触音乐是高中时因为赶时髦学了吉他,后来又学了架子鼓。

 

高中毕业后进入爸爸所在的工厂,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演出的生活。随着演出的增加梁旭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为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在22岁时辞去工作组了乐队,开始了到处演出的生涯。

 

1994年春天来北京,跟左小诅咒认识后,参与“NO”乐队,后又跟谢天笑组建“冷血动物”乐队,开始在北京各大摇滚派对上暂露锋芒。XX年组建了“敏感之花”乐队,担任节奏吉他和词曲主唱,并在2000年发表首张迷幻摇滚专辑--《敏感之花》,因缺少宣传经费,这张在中国摇滚史上占有重要份量的作品并不为太多人所知,在某音乐网站查看《敏感之花》的用户评论时,会看到“被严重忽略的经典之作!”“当时中国少有的绝佳录音。”

 

<<敏感之花>>是融合中国古典宫庭音乐曲风之精髓,纯粹的东方迷幻音乐。是一种真正可以将人带入幻境的音乐。乐曲配器手法与众不同,注重和声实际效果,不去理会从理论上怎么解释,而是运用最直接的手段体现某种意境。作品不刻意去赞美什么、叛逆什么,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用灵魂创作最为严肃的作品。

 

据朋友回忆,当年《敏感之花》首发时,他穿着一个到膝盖的马靴,光着膀子,身上脸上画着彩绘,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将摇滚的叛逆与宣泄在嘶吼中演绎的淋漓尽致。

 

<<敏感之花>>不论是从音乐风格还是在制作的水准对梁旭来讲都是张很成熟的作品,继续摇滚乐的创作,对他来讲也许更加容易,只是后来觉得,摇滚乐不再是他最好的表现方式。自2000年起他开始探索新的音乐形式,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做我们民族骨子里精髓的东西,但是方向在哪里并不明确。

 

也许音乐是与神灵沟通的最好方式,也许冥冥之中得到上天的指引,XX年在一次平遥古城旅行时,听到一个旅馆里传出如密雾森林般的音乐,当时被深深吸引,问了店里的老板说是Deep Forest的作品,回到北京查阅资料知道它的音乐分类被称之为“世界音乐”,后来又找到一个关于New Age的网站,几乎听遍了里面所有的音乐。终于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这才是自己想要做的音乐。

 

采风之路

梁旭说,“决定做世界音乐后,开始了采风之路,本来预计三年的时间走完计划中的行程,三年过后专辑的制作并没按计划执行,内心充满焦急,主要原因就是采风完一个地方后,总是期待着下一个目的地,总是想着走完下一个地方心中有了更丰满的积淀,作品才能更符合自己的要求。

 

采风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不是简单的录音采样,主要是深入民间部落生活,了解他们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存状态,同时也对生命是一次重要的洗礼。西藏、云南、青海、内蒙古、新疆、尼泊尔,一路走来看到大自然的美景,也饱尝艰辛,了解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你会觉得与自然的融入的越多越让人摆脱内心的桎梏。

 

2005年我去西藏采风,看到拉萨曲珍孤儿院的孩子们经常到街上乞讨化缘,特别想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没想太多就自发组织当地百姓,经过20多个部门的审批,历经一个月时间,于2005年圣诞节在布达拉宫广场成功举办了一场募捐义演,由拉萨市民政局监督,现场为曲珍孤儿院捐得善款2万元,当时受到西藏很多媒体的采访。

 

在搞募捐义演时有缘结识我的上师“密宗仁波切”。他是一位在西藏阿里修行的级别很高的大师,他的音乐、绘画、哲学、瑜伽、佛教理论都是超一流的,曾两次闭关修行(在山洞里打坐,每次三年)。大师当时为我灌顶加持!还赐名字与我“桑秋次仁”-- “桑秋”意为“热爱每一个生命”,“次仁”意为“长寿”。

 

采风之路有时也会遇到危险,2005年11月我从青海的格尔木坐长途汽车到可可西里,在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的地方突然高原反应,头疼欲裂,呼吸困难,恶心,浑身无力,感觉自己要不行了,还算有福报,有辆车上下来拍照的游客把他们的氧气袋给我吸上,有个喇嘛给我吃了一袋藏药,又把我送上了去拉萨的长途车,才算度过险关。后来几次到藏区,又发生过类似的事,都是喇嘛们给我买的药,没有他们我可能从高原上就回不来了,后来跟他们都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2010年的尼泊尔之旅更加惊险,飞机途经喜玛拉雅山口时因受气流影响出现剧烈的震荡,高空中飞机上下降幅度有XX米之多,飞机上所有的人吓的痛哭,感觉到了生命的终点,后来有惊无险飞机安全着陆,再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都会非常的后怕,感叹生命的无常。”

 

《三时》诞生

“十年的采风之路为《三时》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极大的提升,眼界的开阔,心境的开阔,只有自己站在足够高度的高度时才有把握制作出具有世界级水准的唱片。

 

有时去了采风的地方当时也什么都写不出来,回到北京后有时突然特别的想念那个地方,有了感觉就立即合成。

从前期编曲到后期录音缩混用了三年多。前期编曲过程中一般的一首歌至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几乎每天都泡在工作室。时间最长的,一首歌的前期编曲用了三个月,有时找不到理想的音色,为找一个满意的音色往往跑好几天。高水准的要求细节就是想每一首作品都做的完美,不想留遗憾。

 

参与录制这张唱片的人员有60多人次,基本上都是来自各自领域的顶级音乐人。乐手我都熟悉,但录音前也要进行好几天的沟通。在北京要找到唱的到位的原生态歌手非常难,四处奔波最后终于一个个的都找到,跟她们交朋友,沟通,教她们用感觉唱,融入我的音乐气场里再唱,直到有一天歌手唱对我的要求才能进棚,录到我满意为止。”

 

我问他,有过打退学鼓的时候吗,他特别坚定的说,没有,每一件都很困难,就看你硬不硬拼了,你强它就弱,再加上个人的修行会带来好的运气,许多困难也就解决掉了。

 

2011年5月20日晚,专辑所属唱片公司“摩登天空”在北京“愚公移山”作了首发现场演出。没做过多的宣传,现场已暴满。舞台上主唱、和音、马头琴、吹奏乐、古筝、打击乐、键盘、贝斯、鼓等乐手齐齐待命,神秘而空灵的音乐响起时,舞台下的人们自发的跳起欢乐的舞蹈,恍惚间现场的人们仿佛跟随深邃辽远的音乐重新走上了充满了异域风情的采风之路……

 

1、新专辑为什么叫《三时》呢?

专辑的名字是在青海塔尔寺里看到三尊佛像,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一时,过去;一时,现在;一时,未来。三时也指时空概念,过去已过去,未来不可控,现在稍纵即逝。放下过去的遗憾和眷念,舍弃未来的忧虑和恐惧,活在当下,全身心投入此刻,细细体会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收获生活的智慧。 感受属于自己的三时,体会“当下”即“永恒”。

 

2、在音乐风格方面受哪些人的影响多些?

在音乐方面对我影响多的大多是国外的NEW AGE同行,其实他们的作品中的许多元素是采风于中国民间,比如英格玛的作品《Cang Ding》就取材于中国的《康定情歌》,影响有时是相互的。

 

3西藏是许多年青人的向往之地,西藏给你怎样的感触呢?

西藏是许多艺术家的灵感之地,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以西藏为背景创作出来,在西藏采风时感受到藏传佛教的大成和神秘,在有灵性的雪山之颠,感受到天籁,地籁,人籁合一的状态。建议大家有机会去西藏看看。

 

4、采风许多地方,专辑里的音乐是否都源自哪里呢?

《三时》采风于西藏;《升腾》采风于西乌珠穆沁草原;《泸沽水韵》采风于云南女儿国泸沽湖小洛水村;《般若自在》采风于西藏拉萨小昭寺;《萨嘎达瓦》采风于云南香格里拉;《走过呼伦贝尔》采风于内蒙额尔古纳右旗;《高地的月亮》采风于云南宁蒗彝族地区;《悠远腾格里》采风于内蒙阿拉善左旗;《游牧太阳》采风于宁夏贺兰山,内蒙乌兰布和;《朝圣之路》采风于唐古拉山、安多、那曲、可可西里。

 

5、现在内心最关注的是什么?

最关注的是中国流落民间的万年流传下来的经典音乐。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好的音乐需要传承与发扬,目前的现状是许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眼睛总是向外看,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自己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6作世界音乐后你本人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原来做摇滚乐时心里充满了愤怒和不平衡,眼睛总盯着生活和环境的阴暗面或负面,而现在心态十分宁静,平和,感悟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感恩,感激,珍爱,珍惜。

 

7这张唱片对你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对我个人而言,我比较满意的一点是:填补中国这个领域的空白,并且让国外的同行知道中国早就有这种音乐,而且做的很国际标准。另外一点是希望在延伸人类眼界之余,也企盼能缩短存在于世代与民族之间的鸿沟。

 

8《三时》是你的颠峰之作吗?还是以后的作品将会比这张更好?

这张唱片应该说是我比较满意,至于以后的唱片会不会比这个更好,我觉得没有可比性,只能说追求卓越。

 

9、下一个采风之地希望去哪里?

非洲。

 

 

 

 

 

(供稿 摩登天空)

ps:下图为老梁在为牦牛唱歌^_^

专辑《三时》  http://www.xiami.com/album/449998

染旭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liangxu3shi/

还是希望大家能去买他的专辑,音乐人制作一张专辑非常的不容易!

阅读    收藏 
(2010-11-14 21:54)
标签:

杂谈

N年前记得有一次从北京返家时因为赶时间去火车站,在路边打车,一直打不到,直到一辆无牌的轿车停在我旁边,那时我还不知道那叫黑车,因为小心索性也就问了一句,您的车怎么没有出租的牌子的呢?开车的小伙子说,因为要收车了就提前摘下来,放后备箱里了。

 

因为要赶时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进了车里,快到车站的时候他忽然说,您看车钱您能先结一下吗,一会怕是会有人检查,我寻思着早晚都是要给人家的,也没想太多,就掏出了钱,正交到他手里的时候,忽然看见两个警察直奔车这边跑过来,小伙子快速从我手中接过钱,慌忙嘱咐我说,要是警察问你,你就说我是你朋友送你来火车站的。我正眼前的状况搞的不知所措的时候,两名警察快速打开车门坐进车里,质问着开车的小伙子,开黑车的吧,跟我们到警局走一趟。小伙子谎称着说是送朋友,眼睛充满期待的看着我,我忽然缓过神来,说他是我朋友,因为急着赶火车他是送我去火车站的。警察不想罢休又无可奈何,只得打开车门,走时还放了句狠话,说下次别让我逮到你,不然你这车就别想要了。

 

车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小伙子看起来是个很老实的人,他说谢谢我,因为母亲生病才出来拉点私活儿。我不知道他说的真假,只觉得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到站时他给我留了个电话,告诉我再来北京时有需要可以打电话给他,我见他这样,也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他说,他有机会去秦皇岛的时有需要的话可以找我。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到家后又接到了他哥哥的电话,在电话里说了许多感激的话,也说到因为母亲的生病兄弟两人轮流在外找点私活儿。事后我才知道警察走时放的狠话是真的。

 

还遇到过另一个的哥。今年2月份的时候去参加电视台晚会的录制,结束时已近十二点了,待拥挤的人群散去,我从演播室出来的时候发现天空已飘起了雪花,地面上已是白茫茫一片。漆黑的夜里,除了电视台院子里的的几个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附近的居民楼里也几乎无灯光闪现了。我走在尚无人踩过的雪地里,小心翼翼的留下一串串脚印。

 

饥肠辘辘而又疲惫不堪的我,站在马路上长时间的打不到车,开始责怪起自己为什么不早点离开。终于一辆车停在我身边,我像遇到了救星一样,急忙坐到车里,车内空调终于让我快冻僵的身体开始有了一点暖意。我有气无力瘫软在坐位上告诉他我的目的地。

 

“看你怎么这么累啊,不是刚下班吧?”司机大哥随便一问。我说,“刚参加完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早走还不方便,这一大下午的我还没吃过饭呢。”“这么晚了你还没吃饭呢?女孩家家的这怎么行呢,我先给你找个饭馆,吃了饭我再送你回去,不多收你钱。我一下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对他说不用了,我回家随便吃点就行,耽误您收车我会很过意不去的。司机大哥很坚持,我想当时的样子一定是虚弱的不行了,才执意要带我先把饭吃了。

我不再坚持,跟着他一路寻找车终于停在一家小饭馆门口,进去前想着都这点了想是会非常冷清的,进了屋发现小屋里几乎坐满了人,敞开式的厨房里热气腾腾,食客们大口喝着啤酒吃着羊肉串,兴致高涨的三五成群聊着天。我很纳闷为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会有这么多的人,他告诉我说,大部分都是开出租的夜间刚收车回来的。

 

两人各要了一碗热汤面和一些羊肉串。席间两人随便聊着些家常,问我怎么这么晚还在外面,我说刚参加完电视台的节目。他说你们这些小年青儿的生活真光鲜,不像我们每天就只能围着车转。我问他怎么选择开夜间车呢,他说单位效益不好,早已买断工龄了,白天老婆要上班,孩子小没人照顾,他就负责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晚上得出空来就跑会车,日子没多富裕到也蛮温馨。

我忽然想起兜里还有三张票,就掏出来送给他,说明儿你们三口也可以去现场玩玩。司机大哥有点意外,笑着说从来没参加过这种活动。

 

结帐的时我要付钱,被司机大哥拦住,他说第一次和女生吃饭怎么能让女生付钱,扭不过他我更加的过意不去,想着下车时多付些车钱给他。

 

吃了东西身体暖和了许多,精神也好了起来。大片的雪花依然在飘飘撒撒,落到车玻璃上瞬间化成小水珠。路上也聊到他不开心的一些事,他说经常开车落下了腰椎肩盘突出的毛病,一直托着没去看医生,有一次被媳妇逼着到医院检查了一次。医生说具体不好下结论,需要做一系列的仪器检查。怎么也得花去好几千块钱,他啥也没说就从医院出来了。

 

我不知该说什么,沉思了片刻,车内出现了短暂的安静,忽然收音机里传来中岛美嘉的《雪の華》,我若有所思的轻轻哼唱了起来……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吧。

 

到家时我执意要多付些钱给他,又被他拒绝,于是我就要了他的名片想着以后需要用车时可以再打他的车。只是后来都没再有这样的机会,屡次的搬家早已不知他的名片遗失在哪儿了。也不知那次晚会他们一家去没去,不知他的腰好没好些。

 

生活就像各种故事片轮番上演,与第一个的哥的相遇像上演了一部警匪片,与第二个的哥的相遇像上演了一部温情片,悲喜无常,结果也无常,希望他们都是幸福的。

阅读    收藏 
(2009-10-25 12:41)
标签:

小时候

美好

记忆

三、四岁的时候,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大山沟里。记得那是个黄昏,我下山的时候夕阳就跟在我身边,远处军营的大喇叭里传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挺着小胸脯,仰着小脖子,雄纠纠气昂昂的,一副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样子。

 

六岁的时候生病,每天爸爸陪我去换药。卫生所在一个山坡上,旁边就是个很大的湖,换完药我和爸爸就会玩打水漂儿的游戏。爸爸很厉害,轻易就能在水面上飘起四五朵水花来,我学他的样子,也就能飘起一两朵水花。在山坡上常常会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绿军装的男人手牵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上小学的第一天妈妈给我穿上了胸前带花边的粉色小衬衣和膝盖处缝着两只小熊的紫色裤子,从那天开始我才觉得自己象个城市的小姑娘了。

 

二年级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小朋友们在楼下玩,看见卖冰棍的来了就扯着嗓子喊:姐!姐!我姐从三楼的阳台探出头,问我干啥。“给我五毛钱,我要吃冰棍!我姐望了望楼下的冰棍车,转身回屋,不大功夫就从阳台扔下一个火些盒来。拿到钱,买到冰棍还高兴的向姐姐晃了晃。

 

升入三年级的那年秋天第一天返校,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们的校园很小,只有几排尖顶房子,但树木很多,校园的地面上落满了金黄色的叶子,要等老师,好多男生就在操场上嘻戏打闹,女生就会在地上拾起梗粗的叶子互相拔着玩。

 

三年级的暑假和姐姐去汤河边玩,东走西走的就走到了草丛深处,忽然发现几个男人脱了光光在河里洗澡,白花花的屁股就对着我们,姐姐看到了拉着我快跑,还叫我不许看,我却好奇的偷着看了好几眼。

 

五年级时隔壁班转来一漂亮女孩,留着童花头,很象《城南旧事》里的小英子。学校文艺汇演时她穿着白色的纱裙独自一人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从童话里走来的小公主。

 

动乱那年学校号召我们给解放军捐款,其他同学都捐个一两块,大队委员捐了五毛,我一下就捐了十块。那时老师很喜欢我,觉得我捐太多了有点亏,就偷摸退了我8块,呵呵!

 

小学毕业拍毕业照,拍完解散时,我被照像的叔叔叫住,他说,我单独给你拍一张吧,我点点头站在那里,那天天气很好,风吹着我的头发。照片洗出来很大,我眯着眼睛,几缕头发被风吹在脸上。后来这张相片被贴到学校的宣传栏里。

 

升入初中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在当时很拉风的红色斯普锐克公主车,同学间谈起时常常会出现羡慕的表情。

 

初一我的文章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念了一遍,我高兴的不得了,得到的7块钱稿费给了我妈。

 

初二的时候漂亮的班长开始和班里那个打乒乓球的高大男生恋爱,放学的时候常能看到他们并肩回家,那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初三那年上语文课,老师滴溜起一些同学背古文,站起一个不会,站起一个不会,我心说肯定是要叫我的,我赶紧跟前桌的那个男生耳语了几句,叫她把语文书放在位斗里展开,这样我一站起来就能看到。果然老师叫到我,我站起来瞟了一眼前桌的书很流利的背了几句,心说背几句就得,太显眼会遭人恨的,于是故作断断续续状。没想到老师看只有我一人背出,就不断鼓励我,继续,继续。就这样我假模假式的通篇背了下来。老师高兴的不行,我却窘的不行。作为回报我把整张“忍者神龟”的贴画给了他。

 

高二上化学课,老师给大家对答案,A、C、D都有同学碌碌续续举手,念到B时举手的只有我一人,同学们的目光都齐聚到我这里,瞬间我被僵在那里,心里默念着,要是错了就糗大了,老师望了教室一周,沉默了几秒,然后说选B是对的,瞬间,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安然落下,我既骄傲又略显矜持的抬起了我的头。

 

大一时参加了一个美术班,认识了那个长头发的男生,每次下了课两人都会搭伴走一段路。聊了什么早就不记得了,只觉得那段日子好开心开心!

……

 

许多美好的记忆就象心里那一亩田中的种子,随着时间的久远会慢慢的发芽开花!

 

 

 

 

这张小卡片是1987的,特别喜欢这个小姑娘,一直留到现在。

 

小时候的贴画和音乐课的笔记。

阅读    收藏 
(2009-09-25 23:15)
标签:

秋天

方家胡同

鼓楼

岩岩同学的公司要投拍电影,他已经累到流鼻血了,还好前几天他们公司已在某饭店举行了胜大的开机仪式,各路媒体,各大明星,各高官,纷纷到场。我问他,你们这是真繁荣啊还是假繁荣啊,此君非常不屑的说:不论真繁荣还是假繁荣那也是繁荣啊。

 

岩岩同学的公司领导为了能使电影顺利开拍,到雍和宫拜佛,送给公司每个员工一串佛珠,佛珠绕两圈戴在他的手腕上有些大,绕三圈吧还紧,于是岩岩同学就把佛珠送给了我,绕三圈戴在我的手腕上正合适。

 

我很喜欢这个礼物,以前总觉得瞑瞑之中有个神秘的力量在保护我,每每快要跌入低谷的时候,都会很及时的递一根绳索给我。对上苍我充满敬畏,但却不知如何感谢,后来遇到一个算命的,她说有佛祖一直在保护我。只是我不是佛教徒,我不知应该朝拜谁,这串佛珠的到来让我与这个神秘的力量更近了。

 

除了得到这个礼物,公司还发了一盒好利来的月饼,做工很精细,里面还包括塑料的小刀叉,回到家吃饭的时候我拿了一个豆沙的切成4瓣,用小叉子叉了一小块尝了尝,果然味道很好,比楼下京客隆超市里那个点心专柜里卖的月饼好吃很多。

 

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公司在央视一投放的广告在今天晚上7:50--8:00播出了,下午的时候办公室里的同事就通过网络提前欣赏了,大家七嘴八舌,说选的姑娘不够漂亮,说那个男主角好帅却不肯给个正脸,反正在我们这帮挑剔的人眼里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不过说归说大家还是挺高兴的,纷纷一传五,五传十发给自己的朋友们抢先看了。

 

下午的时候看到“精品购物指南” 纪念国庆60周年的特刊,整整有一月饼盒子那么厚。里面有我们的光头CEO的报道。

 

还有一件需要捏着鼻子提的一件事,就是午饭时间同事一行四人在大米的带领下坐着他的车前往鼓楼,吃了一顿大便饭。此饭店充分发挥了大便文化,墙上画着各种大便造型的画,门口的餐桌上放着一个大便模样的毛绒玩具,盛饭用的器具也是马桶形状的。很早以前曾在网络上看到日本的一家大便餐厅的相关图片,逼真到没看几张恶心的我就将页面关掉了。N年后怎么也没想到会亲临这么个“恶心”的餐厅。好在它盛食物的器具很仿真厕所,食物并没有做的那么恶心,只是吃到最后满桌的狼藉,成坨成坨的纸巾,“马桶”里吃剩的黄色汤汁已彻底击破心理能承受的底线了。此地就此一次图个新鲜,以后是再不会去了。

 

回来时坐在同事的车里,车窗外闪过一家家的各类特色饭馆与各种服装店,看着熟悉的街景,我想起了镝镝,今年的整个大半年,每到周末我和镝镝都是在鼓楼附近度过。去江湖听歌,去热力猫玩,去猜火车看电影,逛南锣鼓巷和烟袋斜街,夜游后海,进进出出一家又一家的小服装店和小吃店,常常是走一路吃一路。鼓楼留下了我们共同的美好记忆。

 

镝镝已平安到了意大利,在QQ上留了言给我,言语间稍稍的感觉到她的不开心,面对陌生的环境她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适应,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定是会落下泪来的。可是我好想对镝镝说,能到意大利留学不是你这个秋天最大的收获吗?

 

国庆马上就要到了,每天早上上班时看到路旁边的树上高高悬挂的红灯与随风飘动的彩旗我心里还是挺激动的。一个人60大寿都要好好过一过,何况一个国家呢。十一那天我要早早坐到电视机旁和爸妈一起看阅兵式,边看边听爸爸的详细讲解。

 

最后我想说,秋天真美好,生命真美好,感慨完了!

 

摄影:蓝色花朵    地点:方家胡同   时间:09-8-30

 

(09-9-24)

阅读    收藏 
(2009-08-17 00:29)
标签:

杂谈

从小到大我几乎没过去集体生活,一直以来象金丝小鸟一样被爸妈宠爱在“笼子”里面。小的时候不觉得什么,长大了越发的向往外面的世界,终于07年年初的时候我离开了家,来到了北京。

 

初到北京的时候没有亲朋,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不过好在生性乐观,遇事不慌不忙。来北京也并非要实现什么宏图大志,凡事不过当是一次人生体验。租房前心里早有了标准,房间不论大小要能照进阳光,能有地方晾晒衣物,哪怕贵一点都行。看过多处房子后,最后敲定了位于安定门安德路西营房小区里一处房子。房间在十一层,带阳台且面积有20多平米。那里离我上班的地方非常近,9点钟上班,8:50下楼都来得及。在阳台上都能很容易的看到我公司的大楼。

 

那里地处北京的二环,紧邻后海、鼓楼,南锣鼓巷与中戏都在那里,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娱乐休闲之地。每到晚上各色酒吧夜店都会点亮幽暗的烛火或是灯光,三五朋友小聚或是情侣互&#59460;忠肠,空气里飘散着咖啡的香气,街道上不时会有悠扬的歌声传来。是许多文艺青年喜欢光顾的地方。

 

小区紧邻一条林荫小道,平时除了少量的车辆经过都会显得很安静,附近有个很干净的小菜市场,下了班走不了多远就可以买些时令蔬菜瓜果带回家。远一点的就是城皇庙小吃、永和豆浆和三利百货,各种生活设施非常的便利。

 

在安定门住了有一年的时间,此后期房东不再续租,我也因为换公司搬到了天通苑小区。这次租的房子比在安门时要大些,也带阳台。这个小区不再有安定门那里的小资小调,而是典型的市井民巷,周围大小超市就有四个,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天通尾货市场。每天下了班从地铁出来时满眼的小摊小贩,卖水果的,卖烤串的,卖麻辣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广场上老人们在跳交谊舞,孩子们在追打戏闹,让人有种生在

人间的热闹。

 

不论是小资的安定门还是市井的天通苑我都很喜欢,两个不同的住处让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也让我对群居生活有了更多的亲身体验。

 

1、
许仙和她女朋友是紧随我其后搬进去的,两人大概二十五六的样子。女友在新华社工作,染着金黄色的卷发,画着很浓的妆,个子不高却穿着鞋跟很细筒很深的长筒靴。虽然对人也和善,但与也常常露出飞扬跋扈的一面。许仙是个很健谈的人,中等个儿,肌肉很结实,大大的眼睛。他初次见面他就很大方的介绍着自己,说他在一家网站工作,希望以后能多多关照。

 

许仙对他身边的人很好。女友从来不下厨房,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常常由他打理。他还喜欢宴请朋友,虽然是租的房子,可有时到了周末他还是会请一大帮朋友到他家来,通常会闹的很晚,也很吵,不过看在大家很熟的份上也就不大计较了。对我这个厨友也常常是聊着聊着就会从冰箱里拿一只雪糕给我,或是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分给我尝尝。

 

处的熟了,我说你对你女朋友真好,每天都给她做饭吃。他叹了口气说,从小娇生惯养的,什么都不会做。我说你们要是结婚的话你父母会给你们买房子吗?他说他父母早年是知青,他上初中的时候才随爸妈迁回北京,靠他们买房子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女朋友的妈妈说她们结婚的话可以住他们家多余的那套房子。他也在犹豫想辞了网站的工作自己开家小店,这样可以多赚些钱可以自己贷款买房子,总之面对未来,面对现实,他也表现出外人少见的那种忧郁。

 

对邻居他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很阳光的一大男孩的样子,可隔着一道门常常能听到他女朋友对他大吵大闹的发脾气,有时还在电话里口不择言骂着各种不堪入耳的脏话。有一天夜里我正熟睡着,忽然被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巨响惊醒,那次我真的被吓坏了,以为发生了地震,以为在自己清醒后的下一秒就会死去。第二天早上洗漱时透过他们虚掩的门,看见满地的狼藉。

 

许仙在屋里屋外完全是俩个样子,我们碰见时他坦然的仿佛屋里的那些事从没有发生过。我们聊天时我也象从来没听到过那些响声似的,从没触碰过那个话题。我总觉得象许仙这样的男人应该找个更适合他的女孩,而不是找个姑奶奶每天的伺候着。只是感情的事哪里是外人的评判的了,有些人有些事也许外表欲光鲜,内心越不堪。


2、
马是跟许仙两口子一起搬进来的,只是他不常回来。感觉他工作时间不定时,多数是趁小俩口上班的时候回来洗洗澡换换衣服,在他们下班前再出去,偶尔因事情耽搁了就会留下来过夜。他长得瘦小,常常穿一件白衬衫,松松垮垮的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装。刚开始不知他们是怎样的关系。北京虽然开放,可这样三个人住一起还是让人有些反感。我不太理解他的生活,也不想过多的了解,因为我知道在北京追求自己梦想的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只是偶尔遇到马,见了面就打个招呼。

 

有段时间我辞职在家,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投简历与写东西。他偶尔回来看到门口有我的鞋子就会敲敲我的门,和我有意无意的聊上一会儿,那时正是夏天,午后的阳光很充足明晃晃的从阳台的窗户射进来,其他人都去上班,整个房子里显得很安静。遇到我吃水果的时候我也会顺便拿给他一个。我们聊天的方式很有意思,通常我站在门口,他会拿个小凳子,坐在他的门口,聊聊彼此的生活。马开始时说他是做金融的,后

来熟悉了知道就是帮人办保险业务的。他很喜欢跟我讲一些他做过的好事,比如他每年都要献一次血,在以前住的地方会经常的照顾一个独居的老人。我生性单纯,听他说这些也会觉得他是个好很的人。

 

因为卖保险,他的客户多是一些富婆或是一些年纪大的单身女人。这些女人多是钱多情少,有事没事的都喜欢找他聊天,打发寂寞,聊熟了,好几次有几个女人都想跟她成家。他的故事我不太喜欢听,不过他喜欢讲我也就时不时的搭下腔。他说他不喜欢那些女人,一想到要跟那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他就会浑身起鸡皮疙瘩。他喜欢向我讲起年少时的青春往事,和她喜欢过的姑娘。

 

渐渐的我们越来越熟,忽然有一天他提出要向我借五块钱,我一愣,心里有些反感,可是我不忍心拒绝别人,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到最后该借还是借的。他说好下个月发了工资还我。开始时也并没太在意,想500块钱也不算多,到时自然也就还了,可是一个月过后他没有还钱的意思,我心里虽不快,但也不好意思崔。到了二个月他仍没提起这件事,思前想后的总象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


有一次我和许仙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聊到了马。他说年少时他们曾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次他骑摩托车出事,差点连命都没了,那时医药费很高,他为了救他的命不惜卖掉自己的影楼,他说他现在能活蹦乱跳的幸亏有他。不过话语中也感觉到他的些许无奈。马现在混的不好,靠卖保险为生,每月的底薪也就一千多块,无力自己租房子,只到同他们租住在一起,每月只出很少的房租,女朋友虽然很有意见,可也是没办法的事,经常向他借钱也不还,而且花钱还很大手大脚。他说马到北京后改变了许多,虽然有些事情他做的不妥,可是向他伸手要钱的时候他还是会借给他,有时女朋友问起时,他也是撒个谎搪塞过去。

 

马的故事让我心里有了落差,忽然觉得马并没有象他自己说的那么好。第三个月的时候他把钱还给了我,此后我渐渐回避与他见面,直到搬离安定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陆续的发短信给我,大多是节日祝贺,天冷注意加衣,下雨记得带伞推销保险的行话。我不喜欢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哪怕他自己能写点什么,他的短信我没有回过。


3.
她搬来的时候住在我隔壁没有窗户的隔断间里,面积大约只有五六平米的样子,她东西很多,除了日常用品外还有一架古筝和一个巨大的书柜。书柜实在在屋里放不下只好放在走廊里。

 

她个子很高,身材苗条,剪着齐留海儿埃及艳后式的长发。衣着打扮典型的高级白领。

 

她不太爱讲话,平时见到了也就是打个招呼,让人觉得很清高冷漠的样子。不过她人还是很好,有一次晚上我做菜往锅里撒盐时,她告诉我盐不要放太多,每人每天食两啤酒盖的盐就好。后来聊天知道她是一家知名报纸的编辑部主任,因为这里离公司近就暂时搬进这间小屋子里。喜欢学习,有国际营养师的资格证书,古筝8级,周末的时候进修着研究生。生活习惯规律,不进夜店,早起跑步,平时的饮食要严格的按照营养搭配。

 

她在我眼里就象个机器人,所有的一切都严格的按着程序,与我的随意是那么的不同。我很好奇这样的女子会有怎样的感情经历,没想到有一次我们聊到男朋友的事她跟我讲了许多。她说以前有过一个男朋友对她非常好,只是机缘交错俩人并没在一起,现在那个男人已经结婚了,不过他还是隔一两个月给她打个电话问她好不好,她从来不给他打电话,因为他已经结婚了,害怕打扰到他。不过他还是那么的了解她,有好几次电话过来的时候都是她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是她从来不说什么,电话里只是说自己很好,然后就简单的聊聊。只是一放下电话她就哭的稀里哗啦。

 

两人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各怀心事的切着自己案板上的菜,静静的听着灶台上煮沸的粥锅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她大概住了有小半年,在我们房子到期以前搬进了自己买的房子里。我曾问过她,你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你要是有男朋友了会让她帮你月供吗?她说不会,自己的房子要自己供。


4.
这个女孩是我搬到天通苑后不久搬到我隔壁的,她租的是价钱比较高的带独立卫生间的单间,平时独来独往,碰到了也就点点头打个招呼,不象我跟其他邻居那样空闲时会聊聊家常。

 

她也就一米六多些的个子,长头发带着些卷儿,眼睛笑着来的时候眯成两条弯弯的曲线,她不化妆或者只化浅浅的淡妆,近看时皮肤显得光滑细腻。她并不是个美人胚子,不过看着却很有味道。

 

感觉她应该是不上班的,她养着一条白色的小狗,名叫奔儿奔儿,在我们上班或是下班的时候常能见到在小区里溜狗。有时她会开着房门,我去卫生间的时候我顺便看一眼,屋里打扫的很干净,家具全都是自己购置的,尤其是那张大床,一看就舒服的要命。

 

有时我会猜想她不会是个小姐,不过我离她那么近从来没在她房间里听到怪异的声音。倒是有几次看到不同的男人从她的房间里或是从电梯里同她一起出来,其中还包括一个高大英俊的外国人。我注意了一下都是看着很有型且气质很好的那种。

 

有一次我俩在卫生间洗衣服,说着说着话就聊到一起,我有点不太敢同她讲话,怕问到一些不该问的东西。她到很自然,聊着聊着同我讲些一些她的家事。她说她刚二十出头,家在北京,因为不习惯同父母一起住,自己在外面租房住,她说她平时不上班,也不喜欢上班,有个外国的男朋友,定期会寄钱给她。

 

那时的我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累的要死,真的无法想象身边竟有这样的女子,不用上班,每天溜狗看电视过着悠闲的日子,感觉对未来不曾有些许的担心,即使有一天男朋友突然离去也不会令她怎样。

 

后来好久没见到她,有次是屋里没电,邻居去楼下买电字,她刚好从电梯里出来,知道屋里没电了,同我一起在门外等。她手里拎着一袋零食,拿出一盒柿饼给我。我拿了一个,她也拿了一个,两个姑娘边吃一边聊天。她又向我述说着心事,说不久要去香港,因为她男朋友的签证问题来北京不是太方便,只好她过去,言语间流露着些许的不情愿,她说并不是很想去,到那边人生地不熟悉的,什么事都要重新开始。

 

然后有一天下班的时候见她搬家,客气的寻问了一下她说要去厦门,因为急着出门没再深聊,仅仅互道到了一声再见。此后她就象飘散在空中的肥皂泡,美丽着就渐渐的消失了。

 

在我眼里她是个神秘的女子,她不工作,好象也没工作的一技之长,可是她仍能过着她想要的生活。

 

 

我的邻居里有过小木匠、程序员、动画师、设计师,还有一些住的很短暂,还来不急相识就搬走的人。常常是今天还聊着家常,明天就不见了人影儿,或者在某天下班的时候突然遇到某个人搬家。人们就象消失在大海里的小水滴,此后再无缘相见。开始的时候面对这样的离别情绪会比较低落,经历的多了也渐渐的习惯了,知道这就是北京,这就是在北京要经历的生活。

 

不知道租房的日子能有多久,或许这些人里有的返回故乡,有的会在北京买房,不论最后选择哪里我想租房都是一段别样的经历。

阅读    收藏 
标签:

张北音乐节

谢天笑

左小祖咒

后海大鲨鱼

重塑雕像的权利

杂谈













 

 







 

 

 



 

 

摄影:蓝色花朵    时间:2009-8-7至2009-8-9    地点:张北草原

阅读    收藏 
(2009-07-16 16:35)
标签:

写字

记忆

杂谈

小时候看爸爸画作战地图时常用一种红蓝铅笔,我也常常顺便拿了一支在白纸上画自己喜欢的花朵与小动物,虽然只两种颜色却可画满孩子想象中的整个世界。

我很喜欢红蓝铅笔,甚至于痴迷。记得有一次我去爸爸的办公楼找他,在院子里看到两个小战士象担柴和一样,一人一头挑着一大捆的红蓝铅笔,我站在那里简直看呆了,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红蓝铅笔,我幻想着这些要是都归我该多好啊,我久久的站在那里一直目送着两个人消失在办公楼里。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就从没向爸爸提过,我想别说是几只,就是要一捆他也会满足我的。看来从小我就是个不善于向人索取的孩子。


后来上了小学开始用铅笔,最好玩的一件事就是用转笔刀把铅笔屑转下来,螺旋状如花朵一样漂亮,把它们积攒在一起,用胶水粘成各种图案,空闲的时候会拿着厚厚的本子一页页的翻给小朋友们看。这些东西早已不知去向哪里,可多年后想起它仍然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除了喜欢用转下来的铅笔屑贴画我还喜欢上毛笔字课,每周都会带毛笔与墨汁到学校里写大楷。全班小朋友象上私塾一样,铺好宣纸,悬着腕子,战战兢兢的一笔一划写毛笔字。每次下了课手上脸上衣服上都会沾上墨汁,淘气的男生还会在中午午休时偷偷的给午睡的看门老大爷的脸上画上小猫的胡子:)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还有没这样的课,有估计也是兴趣班了吧。


使用钢笔的时候大概上到五六年级的时候老师才肯让用,据说是这个年纪的学生大脑发育的差不多了,不会动不动就写错别字了。能用上钢笔还是很兴奋的,它多多少少的标志着你已经成为大孩子了。那时全国特别流行庞中华,人人写钢笔字都要以他为楷模。尤其是到了寒暑假,家长都要逼着在家里练习写钢笔字。小孩子没耐心,写烦了就把钢笔水大滴大滴的滴在纸上,然后把一边脸贴着纸,撅着嘴吹画玩,在不同的方向,轻轻的吹下去,钢笔水就会顺着力流向不同的方向,它是一个未知的“艺术”,在胡乱吹一通后,它就会在纸上呈现出让人无法预知而又非常自然的画面。很多个寂寞的假日就被吹成了一幅幅抽象的钢笔水墨画。


不过玩归玩,练字还是很有成效的,在后来的学校钢笔字比赛中我都取得过很好的成绩,而且还无意间获得过我姐姐老师的夸奖。那是她拿我写过的本子当演算纸时,被她老师无意中看见,然后非常欣赏的表扬了我的字。我想她有我这个妹妹脸上还是很有光的。只是后来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上了初中后我的字就再无进步,而且不可理喻的是越写越倒退,这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钢笔字再未给我的生命增加过半点光彩,反而成了我难以启齿的一件事。


字虽不好可一直对笔怀有迷恋,每到一地看到特别的笔就会买下一只。在我众多的笔中我印象较深的是在桂林时在一家小店里淘到一只树棍笔,它就是利用树棍的原有形状削尖了一头儿,装上笔芯。它形状不规则质地又粗糙,可就因为它的原始我喜欢的不得了。


后来电脑的普及让我兴备无比,打出的字规矩清晰比我手写的看着顺眼许多。曾经为了速度快狂练过一阵的五笔,至今多数人用拼音输入法时,用五笔还是让我骄傲的一件事。现在写什么都在电脑上敲,家里找到一张白纸都困难。


我还是羡慕写字好的人,觉得那是用情感与思绪在纸上画出的最美的图画。只是有这种本事的人不多了。现代人总是在哪儿标榜着自己有多么多么有“个性”,不客气的说,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服饰,和让人讨厌的怪脾气,什么都没剩下,雷同的每个人就跟流水线出来的一样。看看人家古代人,基本上受过点教育的在现在都能算个书法家,刺绣活好的女人在现代都算得上艺术家。现代人除了会打那些机械的字,把许多的美好都抛弃了。


每个人的笔迹其实都暗藏玄机,人家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都说了:“笔迹学是一门被高度使用的科学,因为它不必见面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只是现在的人们都会很好的掩饰,他站在你对面你都无法知道他在想什么,更别奢望想看到他的字。


我好怀念小时候过年时姥爷带着我去村里“秀才”家写的对联,怀念中学时那个转学后的同学依然常常给我写的信,更怀念年少时班里那个成绩最好的的男生给我写的情书......这些美好还能再重现吗,我这么想是不又在异想天开了:)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