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心情日记

2012年最后一天,我发出了我在这家公司最后一封邮件,没想到引起了许多同事的感慨。他们纷纷写邮件给我,祝福,羡慕,期待,感伤,惜别,不一而足。已有同事在网络上将我的告别信发出,索性我自己在博客里发了,让读者们看看。我自己亦是颇为感伤,在这家公司这么多年,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从今天开始,与混迹十年职场的自己告别,走向一条未知的路。

 

“致我共事多年的朋友们,

 

 

标签:

萨迦寺

不负如来不负卿

萨迦派

元朝帝师八思巴

文化

分类: 《不负如来不负卿-蓝莲花》

2008年9月底,我二次入藏。那时,《不负如来不负卿》上下册刚刚上市,我正在为下一本书寻找灵感。那时想要写仓央嘉措,所以拉着朋友一起进藏。此次西藏行,基本以佛寺为主,从青海塔尔寺一路南下,再到山南的雍布拉康、昌珠寺,江孜的白居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萨迦的萨迦寺,拉萨的三大寺,可惜没去夏鲁寺。朋友后来苦着脸说,看寺看到吐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9ZH00SIGG.gif

http://s7/bmiddle/5342c060gc4dda0b5e166&690
去遥远的萨迦寺,是为了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那时我对他就挺感兴趣的,但没想到会真的动笔写他与他的家族。在萨迦寺,看到那些肃穆的萨迦法王灵塔,看到信徒们虔诚地为寺庙背珍贵的经文,心中莫名感动。

标签:

不负如来不负卿

萨迦派

八思巴

蓝莲花

文化

分类: 《不负如来不负卿-蓝莲花》


阔别四年,再度回归晋江,写《不负如来不负卿-蓝莲花》,心中感慨万千。这故事早在2008年9月第二度入藏时就已形成,但因为要查阅的资料太多,要懂得太多关于藏人和藏传佛教的知识,所以不敢随便下笔。四年磨一剑,四年间断断续续总算写出了这些。于我,也算是个坚持的结果了。


阔别四年,当年看《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在校学生如今都已走上社会,当年青春正盛的女孩们如今都已当上妈妈。在生活中,四年能改变许多,我却一直想要描画心中的故事。那些不为人所知不被人熟悉的历史和人物,他们存在过,贡献过,希望他们借着我的笔,再活一次,让更多人知道他们。
所以,希望看小春文章的读者,请静心阅读,让自己暂时抛却都市生活的烦忧与焦躁,在一杯茶中放缓脚步,且看雪域高原上那朵盛放的蓝莲花,静静开放......

 

本文上册已经出版,7月13日起当当卓越京东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晋江连载从7月6日起,会放7万字左右的内容,然后根据出版商要求停更三个月后再将上册发完。

 

晋江地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563618

标签:

不负如来不负卿

结局

同人小说

鸠摩罗什

文化

分类: 我的心情日记

看到晋江的《不负如来不负卿》文下有已经看过下册的读者留言,说不喜欢喜剧的结局,认为还是应该以悲剧结尾。看了评论有些不解,我知道悲剧虐心,早十年我肯定以悲剧结局。可是,现在的年龄,反而不喜欢悲剧了。生活中本来就有太多不如意,现在的我,自己经历过悲欢离合,不想为虐而虐,多一份美满,即便是在小说里,不好么?我是那么深爱我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他们跟我一起生活过,呼吸过,我希望能尽量让他们幸福。

 

如果不喜欢这个结局,我也没办法,但我绝对不会因为某些读者的意见改变这个结局。写这篇文,结局如何早就构思好的。大的方向,我不会受读者影响,一直是坚持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在写。还有读者说后面有些仓促。我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因为出版社催促而赶稿,你们看到的情节,都是我认为应该这样发展而写。

 

有读者认为后面没有前面悱恻缠绵,可我认为,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年龄段的感情表达方式。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我都尽力去体会去写出这个年龄段该有的心智与思维。如果读者不认可,那是我自己的功力不够,但这个框架,我不会更改。

 

其实我能理解读者的心情,一千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不负如来不负卿

鸠摩罗什

龟兹

文化

分类: 我的小说-《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是小SU为《不负如来不负卿》画的插图,可惜磨铁没用。这张图的创意来自我的一张照片,当时我背对着约旦杰拉神的罗马广场废墟,我自己的那张照片在博文《我的小说——十年爱情风华》里大家可以看到。这幅图里,艾晴在鸟瞰的是克孜尔千佛洞和千佛洞前的罗什雕像,当然,比较小,不太看得清。)

 

2007

标签:

爱在中国行

318国道

新都桥

理塘

旅游

分类: 在路上-景观大道318川藏行纪

7.10号从康定出发,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虽然不高,却是汉族和康藏的地理分界线。在折多山口有块碑,立着“海拔4298”。五色经幡在风中呼呼作响。我们下车拍照,已经在冲锋衣内穿上了抓绒衣,还加了秋裤,还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想起不过两天前在成都,跟沿海的气温没两样,现在已经是完全两个季节了。

(折多山口的经幡和佛塔)

 

一个藏族老人守在这个佛塔前,对每个下车拍照的嚷嚷着“收钱收钱”。给了五块钱,没有票,结果还跑来问我们要收停车费。车夫有大汉族主义思想。一路上,一直喜欢摇头,用拖长的语气说:“藏族,不行~”我跟他说,咱汉族的旅游景点不也是如此?还更黑呢。车夫又摇头:“藏族居然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不负如来不负卿

鸠摩罗什

龟兹

杂谈

分类: 我的小说-《不负如来不负卿》

2006年央视拍摄的大型记录片《新丝绸之路》第四集《一个人的龟兹》,介绍的便是龟兹名僧鸠摩罗什。挺喜欢纪录片里挑的演罗什的演员。是个老外演的,很儒雅帅气。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纪录片里说罗什的妈妈——龟兹公主叫罗什。记录片在罗什母亲的名字上有处理不对的地方。

鸠摩罗什的名字本来就是根据天竺人的习惯,用父姓,母名。鸠摩罗什的梵文名是KUMARAJIVA,KUMARA是姓,JIVA是名,所以也翻译成鸠摩罗耆婆。典籍中称他母亲为耆婆,而非罗什。KUMARA是天竺一个很大的婆罗门姓氏,玄奘在印度时,就曾经得到过鸠摩罗王的盛情邀请。

标签:

《晋书》

鸠摩罗什

龟兹

杂谈

分类: 我的收藏

 继续贴资料。这是《晋书》里的鸠摩罗什传,给喜欢《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朋友参考。

 

 鸠摩罗什,天竺人也。世为国相。父鸠摩罗炎,聪懿有大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渡葱岭。龟兹王闻其名,郊迎之,请为国师。王有妹,年二十,才悟明敏,诸国交娉,并不许,及见炎,心欲当之,王乃逼以妻焉。既而罗什在胎,其母慧解倍常。及年七岁,母遂与俱出家。

  罗什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义亦自通。年十二,其母携到沙勒,国王甚重之,遂停沙勒一年。博览五明诸论及阴阳星算,莫不必尽,妙达吉凶,言若符契。为性率达,不拘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然罗什自得于心,未尝介意,专以大乘为化,诸学者皆

(2008-06-18 19:3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十年爱情风华

晋江文学

文化

分类: 我的小说-《十年爱情风华》

每个人的十年都是一本书。

这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阿达和她身边朋友们的十年。

二十岁到三十岁,女孩到女人,十年爱情风华,如绚烂花开。

青涩与稚嫩,执着与彷徨,悲伤与喜悦,那是必经的过程。

感悟过后,人生还要继续。我们昂头微笑,等待下一个十年。

 

 

小春的现代都市言情文,会从1998年开始,一直写到2008年,共十年。期间发生的故事,有很多真实的人物与背景。当然,是做过艺术加工的。

 

选择在晋江文学网上首家独发,一个月后会搬到博客里来。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333488

请大家多多捧场啊,谢谢!

暂时还没有《十年爱情风华》的封面,就用一张我在约旦杰拉什古城的照片吧。我个人挺喜欢这张照片的意境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收藏
带领着一大群扈从和他的美丽的妻子,走在空旷的山谷里的时候,高坐在骆驼背上的大智鸠摩罗什给侵晓的沙漠风吹拂着,宽大的襟袖和腰带飘扬在金色的太阳光里,他的妻子也坐在一匹同样高的骆驼上,太阳光照着她明媚的脸,闪动着庄严的仪态。她还一直保留着一个龟兹国王女的风度。她在罗什稍后一些,相差只半个骆驼,罗什微微的回过头去,便看见她的深湛的眼睛正凝视在远方,好像从前路的山瘴中看见了蜃楼的幻景。再回过头去一些,在一行人众的身后,穿过飞扬起的尘土,便看见一带高山峻岭包裹着的那座乌鸦形的凉州城。那是在一个大山谷中,太阳光还未完全照到,但已有一部分最高的雉堞、堡垒、塔楼、和浮屠上面给镶了一道金色的边缘。有几所给那直到前几天停止的猛烈的战争毁了的堡垒的废墟上,还缕缕地升上白色和黑色的余烬,矗起在半天里的烽火台上,还涌上余剩的黄色的狼烟,但这是始终不曾有效,没有一个救援到来,连那个管烽火的小卒也早已死在台下,但无理智的残烟还未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