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離迷離覺,常生般若
除真除妄,即見佛性
雲居山方便開示
六月二十五日(1955年8月12日)
地藏王菩薩發大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一切菩薩也如此發心。我們每天晚殿,也如此發願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凡佛弟子無不發此誓願。證果深淺大
虛雲老和尚:參禪念佛禮拜誦經,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參禪念佛禮拜誦經
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謂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說發菩提心,這個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一大藏教人只說此心。
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覺時,嘆曰:
(2021-01-15 19:50)
虛雲老和尚:內修則單單的的參話頭,外修則諸惡莫作眾善行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內修則單單的的參話頭
外修則諸惡莫作眾善行
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
次七第六日 正月二十一日
(1953年3月6日)
這次參加來打七的,以我看起來,初發心的男女們占多數,所以規矩法則都不懂,舉足動步,處處打人閒岔。幸常住很慈悲,成就我們的道業。諸位班首師父們,也發了無上的道心來
(2021-01-15 19:48)
虛雲老和尚: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
念佛將終開示
蓋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昔世尊住世四十九年說法,皆因時而化,對機而教,亦不離六種波羅蜜門。故而見貪心眾生,教之以布施;見噁心眾生,教之以持戒;見嗔心眾生者,教之忍辱;見懈怠眾生,教之精進;見亂心眾生,教之以禪定;見痴心眾生,教之以般若。所以,布施度慳貪,持戒度邪惡,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此乃六
(2021-01-15 19:44)
虛雲老和尚:掉舉與昏沈,都是失念的病源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掉舉與昏沈,都是失念的病源
(勝進法師命署燁居士錄)
當民國廿二年(1933)春季,閩省福建功德林居士,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由鼓山湧泉寺下省公幹,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剛好佛七止靜默念,大眾一聞虛雲老和尚駕到,大半離座迎接,叩頭禮足。當時雲老和尚大喝一聲說:
「你們學佛好多年,今天對這樣嚴肅佛七道場,給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門中,無論是禪是淨,
(2021-01-15 19:38)
佛祖那么了不起,都不敢说能度天下人,只敢说“佛度有缘人”。
原创 白先生 给自己一次机会
因此,千万不要试图帮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帮,不是每一个人你都能帮得了。
一个人能不能走出困境,最终看的是他的福报,看的是你们之间的缘分,两者缺一不可。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活着就是为了沉睡,而不是为了觉醒。
如果说大多数人都在努力的活着,那么也是在努力睡的更舒服。
(2021-01-15 19:36)
(2021-01-15 19:33)
虛雲老和尚:如何斷妄想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如何斷妄想
雲居山方便開示
閏三月十三日(1955年5月4日)
古人說:「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箇難。」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本具,個個現成,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一切世出世間,若凡若聖,本來是空,何生死之有呢?故曰:成道本來易,此心體雖然妙明,但被重重妄想所蓋覆,光明無由顯現,而欲除此妄想就不容易了。
妄想有二種:
(2021-01-15 19:31)
虛雲老和尚:一聲佛號有無量功德,只此一聲佛號就能渡無量眾生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一聲佛號有無量功德
只此一聲佛號就能渡無量眾生
雲居山方便開示
五月十七日(1955年7月6日)
昔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還可趣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州曰:「不擬爭知是道?」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
(2021-01-15 19:29)
虛雲老和尚:言下解悟為易,事上磨練為難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言下解悟為易
事上磨練為難
1944年八月十六日雲門寺開示
學佛一法,亦易亦難。從言教上解悟,此理甚為容易,所謂言下頓悟。如用功得當,即親見到自己本來面目,亦不為難。但要得到真實受用,不為一切境界所轉,隨時隨地自己作得主張,能夠解脫自在,造次顛沛都能如是,那就非年久月深、無明煩惱斷盡、習氣毛病掃清不可。
由事上磨練,確實證悟,此則為難也。又斷無明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