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大饥荒

《一九四二》热映,引发了一代人对饥荒年代的追忆。1956年到1961年,全国缺粮从农村蔓延到城市,一场由中央发动,各级代食品领导小组指挥,全民参与的代食品运动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这些特殊的食品,在从精神上缓解人们对饥饿的恐惧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它在填充肚皮方面的作用更大。现在的人们早已远离饥荒,温饱时不禁在思索,为什么饥饿一度萦绕中国近现代史?

新闻

VISION NEWS

一部电影引发的追忆热潮

许戈辉对话冯小刚:人的尊严是从肚皮开始的

       影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讲述的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一次大饥荒。这样沉重的历史题材使得影片审查过程不像以往作品那样轻松.终于得以通过的消息传来,冯小刚他动情地感谢了投拍此片的王中军、王中磊,感谢他们为了圆他这个梦所承受的压力。交谈中能体会到这样一部作品最终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颇为不易,冯导也略显疲态。
许戈辉:你想要通过这部影片实现的似乎不仅仅是尽可能地接近、还原一段历史,还有更多的思考,那么你希望这个电影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反思和冲击呢?
冯小刚:希望观众能对历史有新的认识,然后对我们的民族性也有新的不同以往的认识。过去我们说我们这个民族有很多像勤劳、勇敢、善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等这些优点,对于自身的那些弱点其实认识比较少,这个电影这两方面都有。民族性里黑暗的一方面也会慢慢发生一些变化,那可能是很漫长的过程。另外我觉得民族性也和人的那种生存条件有关系,张国立演完这个灾民的角色以后说了一句话特别好,他说人的尊严是从肚皮开始的。 [博客全文]

冯小刚为何要拍《1942》

名人

VISION BAIKE

看经历过的人怎么说

大饥荒时的苦难人们

饥饿成了主旋律

马未都:饿得连树皮都被扒光啃了吃

曾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我们民族百年来有多少“太惨了”的历史淹没在粉饰太平的史籍之中。我看见过一组民国时期西方人拍摄得流民照片,文字解释说:逃荒的灾民毫无目的地流动,所到之处树皮全被剥光,几万人不见一个笑容。
我原以为中国导演不喜读史也不具史观,拍不出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历史凝重感的作品,《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楞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 [博客全文]

饱汉怎知饿汉饥

梁晓声:饥饿年代的中国女性

六十年代前三年,是中国的灾荒之年,也是中国人的饥饿之年,更是逢此三年的绝大多数中国女性每忆心悸的艰苦岁月。从母亲怀中的女婴到老妪,几乎概难幸免。 我们这里既说的是绝大多数,因而强调了例外者的存在。某些成年人虽然在那三年里自己不曾挨过饿,但还是知道别人在挨饿的情况的。只有极少数六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那三年里并没挨过饿。以至于长大后,听许多同龄人或上一代人回忆起“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苦日子,自己却浑然不知,莫名其糊涂。仿佛非中国人,乃外国人。 他们是极少数的高干子女。当年的空军战士,曾节省下自己每月发的饼干和巧克力,送往他们寄宿的小学或中学。 “难怪学校里当年发过饼干和巧克力!”他们往往是在这样的联想下,才能证明那三年在自己的年龄中也确曾是度过的。 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如今都知道的,并不仅仅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也是政治因素造成的。 [博客全文]

“精神食粮”岂能当饭吃

《看历史》:那三年的“精神食粮”

1956年到1961年,全国缺粮从农村蔓延到城市,一场由中央发动,各级代食品领导小组指挥,全民参与的代食品运动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
经历过严重饥饿的人都知道,腹中无物的空荡荡的感觉使人心慌神乱,可以为了任何一丁点能够入口的东西去拼命。代食品的使用对处于饥饿中的人们来说,似乎看到了一线战胜饥饿的希望,有助于缓解因饥饿而导致的精神上的极度紧张。到1960年,全国缺粮问题不仅没有丝毫缓解,而且从农村蔓延到了城市。
代食品在救灾度荒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些特殊的食品,在从精神上缓解人们对饥饿的恐惧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它在填充肚皮方面的作用更大。蓖麻叶、枇杷籽……只要是能填进胃里的东西,饥饿的人不假思索,也不管它吃下去有没有可能要命 。由于人们饥不择食,在对一些代食品的性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没有经过试验就食用,因而中毒现象此起彼伏。 [博客全文]

故事

VISION STORY

面对灾难我们永远要追问——人祸还是天灾

一碗饭兄弟俩分着吃

该怎样正视历史

解玺璋:历史叙事所以称大者

从整体来看,影片已经具备了宏大历史叙事的规模。它虽从小处落笔,却能从大处着眼,看上去,它的叙事是零散的,但恰恰是这种散点式的结构,比较好地解决了线性叙事和历史时空构成的矛盾,不仅展开了宏观的视野,预设了更多的角度,而且使我们真切感觉到虚幻的光影之中历史真相质感的存在。
固然,历史片不能等同于历史教科书,惟其不同,历史片恰恰可以发挥历史教科书难以企及的作用。影片《一九四二》激活了这段曾被人为冷冻的历史,使之回到人们的视野之内,进而思考历史的经验教训,仅此一点,就无愧于人们对它的赞美。 [博客全文]

河南老百姓纷纷逃亡

《文史参考》:河南大饥荒 人祸铸就天灾

八年抗战,河南是中日对决的主战场,遭到战争的反复蹂躏。1942年的河南正在饥饿中煎熬。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统计,1942年,河南大饥荒造成300万老百姓饿死。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军队在抗战中死伤人数的总和。如此大的民族灾难当时却在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下湮没在历史深处。
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讲的正是这段时期发生的故事。河南历史上干旱的记载并不少,但饿死三百万人的惨剧却罕见。今天,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人祸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主因,是蒋介石在政治上的一场大失败。
河南历史上干旱的记载并不少,但饿死三百万人的惨剧却罕见。[博客全文]



    为什么饥饿一度萦绕中国近现代史?
        遭遇巨大的自然灾害时,政府救灾体系应该如何正确反应?
        在自由环境下,人们自然会努力收集有关材料,自由研究,自由讨论,弃伪存真,经验教训就会浮现,并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是把挫折、灾难转化为智慧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把这些事实和教训写进教科书,则是让这些苦难中得来的教训代代相传的最好途径。了解历史,了解“我是谁?”,了解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过去,是公民的正当要求。[参考阅读——袁伟时:怎样把灾难转化为智慧与共识]

出品:新浪博客频道 版权声明:新浪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往期回顾
悦博主张

这三年饥荒该写进历史教科书吗?

29,874
VS
2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