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腕?大腕就是她不在江湖,江湖仍有她的传说。林青霞,就是这样的大腕——《重庆晨报》如是说。而林青霞复出了,以一个作家身份。香港书展上,林青霞与她的《窗里窗外》一枝独秀,成为书展的最大热门,几乎横扫了国内媒体的重要版面。9月18日,林青霞在北京的讲座,我们共同期待。

写轻博客,获林青霞9月18日北京讲座门票:

1、时间:8月25日-9月5日

2、奖品:林青霞9月18日北京讲座门票100张(活动现场领取门票,路费自理)

3、规则:a、发布含“林青霞”或“窗里窗外”标签的Qing文;b、文章被网友like次数前100名得门票

4. 公布获奖名单时间:9月6日。3日内微博私信@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告知姓名、联系方式。

发布轻博客点此进入


     《窗里窗外》是林青霞近5年所写的46篇散文结集,虽是旧作,但该书记录她19岁以《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经历,字字真实深刻。

     《窗里窗外》共分为六个章节:


     “戏”里说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戏的甘苦、对于作品的内心话;“亲”谈她的家人亲情;


     “友”则书写她与挚友的交往,细谈她与三毛、黄霑、张国荣、龙应台、琼瑶、徐克等人的往来互动;


     “趣”是她的生活记趣,有旅行见闻,也有她与影迷的邂逅;


     “缘”则书写她一生难忘的相遇,像是和记者的友谊,和季羡林的会面之缘;


     “悟”里记录了她对人生的体悟和感动,以及她向圣严法师求道的故事。此外,书中还完整收录了林青霞一些未公开的照片。


金庸:青霞的美,是无人可匹敌。


徐克:五十年才能出这样一位大美人。她的高贵,其实带着一种英气,比男人还英俊。


亦舒:甘心拜倒在她脚下,做她的群下之臣。


亦舒:一个女孩子,美成这样子,而她自己却完全不自知。


周星驰:当青霞穿起女装时,在他眼中就是最美丽的女人,当青霞穿起男装时,就是最靓的男人。


张国荣:青霞在他眼中,是最靓,最有气质,最有品味的一个。


刘德华:在五个人(演员)当中,你第一眼看到必然是林青霞,而这就是明星气势。


合作的化妆师:她是不化妆就能直接上镜演戏的女演员。


     正如林青霞对自己“作家”身份的强调,息影整整17年,此番重出江湖,并不是作为明星跨界玩票出书那么简单——林青霞是个能写之人,书中作品是她在《明报》、《南方周末》等华文报刊中专栏的结集。


     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作者是林青霞。


      这位在电影圈中传奇了大半生的绝世美人,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着别于其他任何一位作家的独特角度;她提及的一些过往细节,本身就是珍贵的影史轶事。推荐这本书,却也不仅仅因为它的作者是林青霞。那有如行云流水的流畅文风,以及对人生与世情入木三分的体悟,即使把它们当做纯文学作品来阅读,也足够令人回味悠长,唇齿留香。


     如同作家琼瑶在序言里说的,“这个窗里窗外的青霞,正在用成熟的心态,走进另一个境界。她不再饰演别人,她开始找寻自我,甚至是在‘发掘’自我。在发掘的同时,她也发掘着人生的真谛。这样的青霞,我实在喜欢。”


     世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实人生这场戏,比虚构的剧情更富有戏剧性。

                            ——窗外的风景


     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九四年的二十二个年头里,我从飘逸的纯情玉女,演到刀里来剑里去的男人,见证了人世间的浮浮沉沉和电影潮流的起起落落。拍过一百部戏,演过一百个角色,其实,林青霞最难演的是林青霞。

                            ——七十,八十,九十


      经过这许多年,自己开始写文章才体会到,原来摄影机对导演来说,就好比他手上的一支笔,他要下了笔之后才知道戏怎么走下去才是最好的。他要演员拿掉自我,走进角色。他像雕塑一样,把那些多余的、不好的去掉,剩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精华。

                            ——重看《东邪西毒》


      现实的世界有时比电影演的还残酷,比戏剧还要戏剧。

                            ——八百壮士 戏里戏外


      我的二十二岁女儿嘉倩,在情路上兜兜转转受了一些苦。我跟她说:“亲爱的,在情路上我也有过刻骨铭心的苦,今天看来,都成了如烟的往事,何须在意?你年轻,你爱过,这不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吗?”

                            ——花样年华二十二


     青霞很美,美是负担,可能也是修行的开始。在吴哥窟时,青霞已经开始随手做一些小品笔记,我陆续在报章杂志看到。多年不见,青霞要以文字开始修行了。

                            ——蒋勋


     她的文字流畅,简洁,许多小品,写得亲切感人,我这才惊觉到她在写作上的才华。她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描写,而是自然而然的。

                            ——琼瑶


     纵然不是同一辈的人,她字里行间的执着和操持我不再陌生,偶尔灵光乍现的感悟甚至给过我绵绵的慰藉:我们毕竟都是惜福的旧派人。

                            ——董桥


     曾有许多个凌晨深夜,我和美枝听见传真机呜呜响声吵醒,不必查看即猜得到是她传来稿子;第二个晚上,又是凌晨深夜,稿子又来了,原来是修订版;再来往往又有第三版第四版,林青霞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待写出的每个字词,好坏美丑,她都尽了力去承担。

                            ——马家辉


     她的美,是由内心焕发出来的,唯其真,唯其诚,方能有诸内而形诸外。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Keats)曾谓: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观乎青霞其人其文,的确是这句名言最佳的体现与诠释。

                            ——金圣华


     花样年华二十二


     我那花样年华的继女芳龄二十二,别人单眼皮眼睛又细又小,她的单眼皮大而有神,我经常凝视着她,见她那有如黑色缎带的长发,从肩膀瀑布似的流泻到腰际,总是忍不住地赞叹:“嘉倩,你好美。”她有时会轻声叹息:“唉!我觉得我老了。”她这样说我一点也不惊奇,我也是从二十二岁走过来的人,很能了解她的感受。想起这个年纪的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同学的妈妈跟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也跟我说同样的话:“年轻真好,都这么美。”而我的回答竟然也跟嘉倩一样:“唉!我觉得我老了。”同学的妈妈很讶异:“你都说老了,那我怎么办?”


     二十多岁的我经常愁眉深锁、眼神迷惘、多愁善感,不知道为什么愁,也不知道有多少愁。朋友说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回看当年的照片,才发现少年时我的美,深深地慨叹当时为什么不懂得欣赏,反而让最该欢乐的岁月荒废在无谓的闲愁中。我跟嘉倩说:“你到我这个年龄,反而会觉得自己年轻,所以,为什么不好好活在你真正年轻的时候。” ……阅读全文


     宠爱张国荣


     拍戏的幕后工作人员称呼我“姐姐”,称呼张国荣“哥哥”,我猜想他们也许认为我们两个是特别需要被宠爱的。


     一九九三年我们一起拍《东邪西毒》和《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那个时候我们俩都住在湾仔的会景阁公寓,总是一起搭公司的小巴去片场。有一次,在车程中他问我过得好不好,我没说上两句就大颗大颗的泪珠往下滚,沉默了几秒,他搂着我的肩膀说:“我会对你好的。”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了朋友。


     二零零三年三月的一个晚上,我吃完晚饭约施南生看电影,她说她刚好约了张国荣看电影,她要先问问“哥哥”再打电话给我,我心里纳闷,干嘛要先问他,就买多一张票一起去看好了……阅读全文


     《东方不败》甘苦谈


      “用力!用力!再用力!”梦里我用尽全身吃奶的力猛地一甩头,才从梦魇中醒了过来。“撑着点,别再睡着了又醒不过来。”我告诉自己。眯着眼睛往窗外望去,漫山的烟雾,许多光着膀子的大男人,手里提着装满点燃稻草冒出大量轻烟的水桶,一边叫嚷着,一边漫山遍野地跑,制造出烟雾弥漫的气氛,摄影机架在高台上,特大号风扇在摄影机的后侧,摄影师正在试镜头,导演用大拇指和食指托着下巴,微皱着眉,正在跟摄影师交换意见。我坐在破旧的七人小巴(小型汽车)里,穿着东方不败的戏服,在那荒山上也算是个男人。唉!这是何苦?大姑娘家的,三更半夜混在这些“臭”男人堆里扮男人,累得差点醒不过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