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另外我们想请教您的问题是,您觉得您的内地同行们在新闻报道上称得上客观吗?或者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国的新闻报道的现状?
雷宇:这个问题好像有一些挑拨。(笑)
主持人:但还是想听听您的观点。
雷宇:我只是代表个人意见说一下。
主持人:您可以委婉一点,从鼓励的角度去谈。
雷宇:当然内地同行可能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一些,就像刚才所说的稿件的审查制。内地同行本身是一些非常有理想、非常有责任感,而且个人素质很高,但就是因为外界条件束缚,不可能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但是他们依然在努力,依然在争取让外界了解最真实的声音。我觉得这是我了解的现状。当然我们还是期待有更多外界的自由度、宽松度能够给予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客观真实的声音。
主持人:如果以新闻报道的作品本身来看。
雷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的突破都是非常可贵的,就像罗昌平是之前《财经》的副主编,现在换到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他就在种种压力之下做出了有关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腐败的现实报道,证据链非常扎实。而且正是因为他的报道,导致了刘铁男最后直接的倒台,为中国的反腐做出了很大贡献。像这种同行,这样的例子还是有很多的,就是因为他们还在坚持,没有放弃这份理想,没有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才能有这样的一份成绩。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记者的工作其实是可以改变中国,可以改变社会的,是有希望的。或者说记者在改变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雷宇:也许不能说是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报道就真的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小的力量的合力而导致最后的改变。就好象现在国家推行的“免费午餐”政策,其实也是在学界,包括媒体,还有法律界和一些知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合力的作用下,最后推动国家政策的改变。还有像劳教制度的废除,在今年是非常大的事情。也是之前有很多媒体人多年的呼吁,很多很多类似的报道而导致了最后国家出台这样一个政策。所以,不要忽视每个人的力量,我们每个微小的力量加起来都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力量,甚至能够推动国家的一些改变。
主持人:在您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郁闷的阶段,甚至很疲惫,想要放弃的阶段?比如真的不想做了,或者真的心灰意冷?
雷宇:还是会有的。像我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当时面临事业上一个瓶颈期,我不知道怎么能把我的报道做得更好,我只是能够把这些采访和报道很顺利地完成,但是我觉得距离我所想的那个目标还是有一些距离。
另外,每天都在做着一些非常琐碎的工作。凤凰的新闻要求采访完之后必须要马上把它制作成成片传给香港播出,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多晚发生的事件,多晚进行的采访,我都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把它给做出来。而且凤凰的记者们是要求必须是全能型的记者,前期的采访,包括后期的写稿还有配音和制作,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工作的繁重可想而知。
有一天晚上,我印象特别深刻,整个办公室都没有一个人,其它组的同事,他们都已经下班了,只剩我一个人,还在办公室里忙碌。我就有一种特别深的挫败感,我不知道我做这份工作意义何在,我难道每天都要这种工作状态吗?当时是有一种很强的迷茫的心态在里面。那段时间我甚至给自己说,如果三年之后我还是这样的话,还是没有任何起色,我干脆放弃好了。
真正有一个转折点是有一次我去做山西襄汾溃坝的报道,当时在村庄采访完事故之后下山,遇到很多死难者的亲属,他们围着车,把我们拦下来,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是记者,就希望我们把当地最真实的情况传递出去,因为他们怀疑当地可能有一些瞒报的情况。我就向他们做出承诺,在当晚的新闻中,我把这个情况如实地给播报出来,结果也获得了中央的重视,他们强调一定要彻查。很快真实的死难数据也传递出来,是200多人死亡,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也就是从这件事,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做一个记者真的是有这样的一份责任感,真的是可以帮到一些人。
后来在做完襄汾溃坝不久,我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天涯,他们说我被评上网民最喜欢的记者,因为我在襄汾溃坝中的表现很出色,网友觉得我当之无愧。我觉得真的非常感动,我认为我之前的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也许有的时候我的工作很晚才能结束,甚至很多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没人知道这些幕后的辛酸。但是就是因为我可以对某些人的生活确实是起到一些帮助作用,而且很多人也是在关注着我的工作,我觉得我的工作还是有意义的。从那之后,我感觉到我这份工作对我的吸引力还是依然存在的,还是值得用我整个生命也好,或者说我的整个青春去换的。
主持人:所以咱们的媒体记者不是因为金钱的诱惑才干这一行的。
雷宇:记者绝不是一个高收入的行业,真的需要有一些理想在里边。
主持人:现在真是从事记者的大多数都是靠着新闻理想撑着。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份理想,很多都改行了。
如果以他的能力开一个公司,或者在一个公司里从事某一个工作,可能收入更高。
雷宇:对。
主持人:对于学新闻,想当记者的学生朋友们,有什么忠告和建议给他们?
雷宇:其实我也不用说让这些未来的同行们怎么在业务上有更多的进取,书本的知识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不是来自于书本,还是来源于个人的阅历,包括体察外界的感知力,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南方一个地方旅行,在火车上遇到了两个大学生,那两个大学生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网络,白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我就问他们关于犀利哥这个事,因为那时犀利哥特别火,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而且这两个大学生所在的城市恰好是犀利哥的城市。可是两个大学生听到犀利哥非常茫然,完全不知道。我就很奇怪,你们不是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网络上,难道完全不知道犀利哥吗?而且是和你们一个城市的。这两个大学生就说,我们在网上主要是打游戏。我当时听到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之后感到非常失望,我不相信这就是天之骄子的现状,他们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和外界打交道,不了解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新闻的学生来说,观察世界、感知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了解外界发生的任何的资讯。
主持人:最后我还想知道,记者是不是也得有一种情怀,哪种情怀?比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社会不公的关注,或者对某一些社会现象有一种使命感在里头,必须得有这样的情怀?
雷宇:当然,我们刚才也说了,如果没有这个情怀在里面,可能早就改行了,一定是有这样一种情怀在里面。现在在这个时代,你再说所谓的情怀、理想,甚至有一些讽刺的意味在里面,但它确实是需要有这样一些东西,可能有些虚无缥渺,但是是值得奋斗的。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我们请到凤凰卫视资深记者雷宇,聊一聊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同时聊聊当前的新闻现状,同时也给想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学生建议。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新浪网上大讲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