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万军纵论中日关系未来前景当代中国文化实力远不如日本
主持人:那他现在是怎么看美国的,还把它当“大哥”吗?
程万军:这个依然由美国的实力来决定,现在来说,我可以说日本普天之下除了美国何患之有,他最忌惮的还是美国,美国人的实力还是决定了日本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起码在21世纪上半叶,还脱离不开美国人的手掌心,因为美国人领导世界的能力还在。
主持人:那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程万军:这里还涉及到日本文明的体系问题,现在日本文明很大一部分是和魂美才了,如果说明治维新选择的是和魂德才,但是二战之后他就重新拜大哥了,就是美国。
主持人:具体表现呢?
程万军:其实在二战之后,美国占领了日本7年,麦克阿瑟可以说重新打造了新日本。日本人为什么走向军国道路,原因就在于他的宪法,当时它学习德国也陷入一个误区,后来才暴露出来。它和德国陷入同一个隐患,就是它的民主体系、宪政体系不彻底,我形容为“半拉子宪政工程”。比如当时英国和法国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民主体系,但是在日本和德国的宪法过程中,它强化了君主的权利,君主不是虚君是实君,这是日本和德国最后走向军国化的重要原因。它的议会不是(国家权力)最高代表,但是美国占领日本制后,麦克阿瑟给它修改了宪法,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议会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代表,天皇只是虚君。
主持人:这是美国对日本政治的影响。经济方面很多人都说日本经济的腾飞发展,离不开美国的大力扶持,您觉得是这样吗?
程万军:我向来认为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之样,自助者天助,如果没有自助谈不到什么天助和他助。日本经济的崛起,内在的因素很重要,当然它也抓住了很多机会,比如朝鲜战争。它在太平洋战争失败才几年,就爆发了朝鲜战争,让它马上恢复了元气。如果朝鲜战争不爆发,可能美国对他还是一种改造和打压的态度,恰恰因为朝鲜战争爆发了,东西两大阵营铁幕拉开,日本的角色才变得非常重要,美国马上需要一个同盟伙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日本来重新崛起,成为它的军事伙伴,成为它后方的一个总后援。
主持人:这是日本的机会。
程万军:包括现在,为什么日本现在右翼崛起,重新军事化愿望抬头,同样跟美国的新亚太占领有关。美国现在从经济实力来说,已经进入一个渐衰期。从它整个国力来说,甚至有一些强弩之末。有些战争它自己打不起,它也不想死那么多人、花那么多钱,他需要一个先锋甚至总后的角色,日本当仁不让,作为第二经济强国。当然中国现在可以说是第二经济体,但是第二经济强国日本这个底蕴还是足可以帮助美国完成这么一个相当于东方北约这么一个角色。
主持人:所以美日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的。
程万军:对,他们在利用和互助当中壮大成长,这个对中国、对东方,甚至世界局势,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一厢情愿地仅从形态上藐视别人,还是要立足于本国,从真正的综合实力上、从文明崛起上,做大做强自己。
主持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程万军:从美国奥巴马总统新亚太战略来说,不可避免的钳制中国,现在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美国是总导演,日本可能是领衔主演,现在这么一个角色已经很清楚了。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不去分析它的国际和军事战略问题,我关注的还是文明的问题,我们中国的文明,包括我们现在反复强调中国梦,我们华夏文明的新生将要如何完成,这才是我们最后能不能在这种大的东方再次面临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原因。
主持人:您认为未来的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
程万军:去年,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曾经说过,中日关系他用“夫妻”来形容,说可以吵架,可以打闹,但是无法分开。我想他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从经济关系来说,中日两国可能跟他说的有些相似。中日从经济上来说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从文明角度来说,我们中日文明存在巨大的分歧和差异,相互不认可,这就是日本在海外做足文章打价值观牌的主要原因。日本一边配合美国搞新亚太战略,另外一方面搞自由繁荣之弧,打跟中国不同的体系和价值观,推动他在西方的影响力,中国和它这方面差异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无法弥合的,这才是需要我们做深刻思考的原因。华夏文明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最后得到新生,完成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的复兴就是文明的新生,我们如何借鉴日本的过去、历史和今天,包括美国的发展过程,给我们华夏文明注入现代的元素,从而实现华夏文明的新生,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在东方东山再起。
主持人:所以我们谈到的这些种种表现背后,都是有非常深刻的背景,就是两个国家文化的不同。
程万军:对,文明体系的原因。
主持人:差距主要是在哪里呢?
程万军:这种体系也可以分解,比如说从我们现在人的角度来说,就是文化产品,现在真正代表东方文化产品的是什么,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率不仅不如日本,甚至不如韩国。现在东方国家中出口量最大的就是日本,就是说它形成一种新的带有现代元素的东方文明产品,这个对世界、对东方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前些年韩剧在我们中国很流行,为什么韩剧会在中国流行呢?韩国和我们有同样的历史文化,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产品不能流行于韩国呢?因为我们没有像韩国一样给东方古代文化注入现代元素,起码是这方面元素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文化产品出口量大增,而中国竟然都不如韩国文化出口影响力这么一面的原因。通俗的说法就是软实力,这方面我们确实中国应该掩卷长思。我们现在哈韩,其实从文化大国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甚至是很令人心酸的事。过去韩国也好、日本也好,都在我们华夏文明圈,为什么现在反过来哈他们呢?因为(我们)很多东西缺少现代元素。韩国的文化产品跟日本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正因为我们90年代跟日本的关系冷却了,日本的文化产品我们不引进了,所以韩剧才火热起来。如果大家有记忆的话,80年代我们年轻的时候,恰恰是日剧最火热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哈日族是青年的一个主流,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等等这些人都被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正因为我们两国政治关系的冷却,才造成了对文化产品的交流也变得冷却了,所以韩剧在90年代才进到了中国,占到了这么一个角色。但是不管怎么说归根结底我们要反思,在东方文明过程中我们华夏文明主体圈的这些人,现在我们反过来要哈他们,软实力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对他们的影响大得多,我们确实应该想一想我们在软实力的新生方面应该做一些什么补足。
主持人:程老师您的分析这么透彻。我真的没有想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实力象征有那么大的重要体现。
程万军:是的,中国也一直在搞一些文化工程。国家也好、国民也好,希望中国有一些软实力的增长,也尝试着搞文化工程。但我觉得有些东西指标其实很简单,我们不要争论中国是不是文化大国,你只要一条标准就可以锁定,你的文化产品出口在东方排第几位、在世界排第几位,就一目了然了。
主持人:在我们节目最后,还是借用程老师的那句话,我们如果去抵制、如果去排斥(日本),还不如我们先去了解(它),知己知彼。
程万军:是的,我们知日,我们知文明的演进、知文明的新生,最后才能真正促进我们这个民族从根本上崛起。
主持人:谢谢您,程老师。
程万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