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温儒敏谈语文教育改革(2)

2012年01月12日11:28  新浪博客 微博
温儒敏认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重要温儒敏认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重要

    精彩语录

  教材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老师要是有水平,随便拿一份报纸、一篇文章,可以把“语文现象”讲清楚,学生也爱听。

  应试教育大家都知道不好,但是很难完全除掉它,因为我们的国情就是这样的。我的想法是逐步地来改。

  让学生既考得好脑子又不被搞死

  主持人:虽然语文是非常基础的学科,但是语文的学习过程也是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小学的时候我们是从最简单的拼音、识字学起,慢慢就有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包括大学有大学语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我们如果想改革语文教育的话,如下是从哪些方面入手?

  温儒敏:课程改革搞了十年了,不光是语文,整个收效不是特别大。

  主持人:为什么不大?

  温儒敏:因为这十年中国社会变化太大了,整个社会竞争加剧,焦虑感加剧,普遍的焦虑弥漫整个社会,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家长道理上明白孩子要素质教育,要全面发展,要健康、快乐,但应试教育没有改变,又只能不断地给孩子加重学业负担。学校按规定不再布置重的作业了,家长却又安排上这个班那个班,现在孩子的学业负担比十年前加重了,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主持人:(学生的负担)反倒是加重了,之前一直在说减负。

  温儒敏:也在一直想办法,最近要出台新的课程标准,16个学科都要出台,包括语文,最近要公布。课程标准里面有一个核心理念,还是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尽量做,能做一点是一点。

  主持人:如果想改革的话,教材应该也是一方面,因为现在我看到的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和我当时上学时候的版本比起来,已经不知道更新了多少代了,现在整个语文教材也是在不断地修订、不断地推出一些更适合现在学生学习的篇目,也是在不断地改革。现在语文它还是出现问题了,这个问题和教材有关系吗?还是和现在的学生包括教语文的老师们有关系?

  温儒敏:应该说都有关系,教材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老师要是有水平,随便拿一份报纸、一篇文章,可以把“语文现象”讲清楚,学生也爱听,所以老师的水平是关键。当然教材也重要,应该说十年来各个学科的教材有很大的改革,不像报纸上说的那么糟糕,动不动就拿民国时期的某些教材来比较,这是不合适的。时代不同,很多问题没有可比性。现有教材还是有很大的改进。它有问题,可以改,但问题主要不是什么篇目之类,而是教材梯度不够。

  主持人:是所有的篇目都在同一个梯度上?

  温儒敏:倒也不是。这些年的教材比较追求内容人文性的体现,所以普遍采用单元结构。比如说初中的教材采用的单元主题有家国情怀、历史星空、热爱自然……,等等。要照顾单元的主题来选文,主要是考虑内容方面,对于深浅程度,学习语文习得过程需要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可能就难以照顾到,这是目前要改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像某些批评说的,有些选目怎么样,选目问题都好办。

  主持人:在现有梯度不是很够的情况下,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一位教师应该怎么样上一堂语文课,他想教给学生的语文应用方面的技巧怎么能更好的传达?

  温儒敏:教无定法,老师有涵养、水平,还要有心,愿意对学生下工夫,因为每位老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城市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是不一样的,连一个班里的学生都要考虑不同的情况,所以没有一通百通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设计教案。现在要紧的问题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应该说很多老师的水平还是达不到要求,他只能按照别人提供的教案去教,比如说出版社给一个教案光碟,或者是哪个报刊设计好的方案,很死板的按照这个来讲,没有针对性,确实比较僵化。

  主持人: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不能让学生在语文方面有多大的提高,但是说不定可以让他们在考试的时候有好成绩。

  温儒敏: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应试教育大家都知道不好,但是很难完全除掉它,因为我们的国情就是这样的。我的想法是逐步地来改,在应试教育还存在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学生既考得好,脑子又不搞死了,这就行了,至于什么方法大家来想办法,千万别把脑子搞死,搞得讨厌学习,败坏了胃口,那就会终生受损的。

  主持人: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语文特别好,每次考试基本上差个两三分就满分,语文经常拿第一,后来被我们选成语文科代表。后来我问他说你语文怎么学得这么好,他说我最讨厌的就是语文,当时我挺惊讶的,我说你语文这么好你怎么还不喜欢,他说不知道,就是为了成绩好一点才去学的。怎么让现在的学生除了应试之外真正地喜欢语文学习呢?

  温儒敏:这就看老师的水平了。如果不考虑考试的话,不现实,家长也不干,但又不能完全陷进去,从初中、小学开始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多读书,不要限制读闲书。儿童、少年有他们的“语文生活”,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喜欢一些闲书,让他们读好了,读多了,语文水平就上去了。不要限制他们读课外的书,要鼓励他们,他们有阅读兴趣语文水平才能上去。不然的话考分再好,上了大学都还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一生都要受损失。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是没有味道的。

  主持人:有人认为我们可以在教材当中更多加入一些中国古代诗词方面的篇目,您觉得合适吗?

  温儒敏:合适,现在高中、初中课文中古诗文不少,高中占的比重更大。新的课程标准马上要公布了,规定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要背诵熟读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0篇。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

  主持人:这个要求会不会有些高呢?

  温儒敏:一点都不高。你想想小学到初中有多少年,甚至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要背古文也背了不少,这是可以的,要求并不过。

  主持人:古诗词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最能锻炼他们哪方面的能力?

  温儒敏:一个是对中国文化的体认,他通过朗读、学习自己会有感触,会作为一种审美的积淀,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是语感的习得,不学古诗文就难于形成语感,文章不漂亮。这是很重要的,从了解文化和语文学习都需要背诵一些古诗文。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