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大讲堂164:专家谈圆明园罹难150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5日13:00  新浪博客

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中)、瞭望周刊高级记者王军(右)和新浪主持人尹俊(左)
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中)、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右)和新浪主持人尹俊(左)

    1860年,六代皇帝苦心营建、被称为紫禁城外帝国心脏的圆明园被外来侵略者烧杀抢掠,150年后的今天,面对圆明园文化的遗存,让我们反思这段历史的细节。今天新浪网上大讲堂有幸邀请两位嘉宾: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和瞭望周刊高级记者王军,与网友们分享流逝的圆明园。

    访谈视频——专家谈圆明园罹难150周年

   精彩语录:

 

    于希贤:从圆明园的兴建到被毁150周年,到现在2010年又是150年,中国古代司马迁关于天道的循环,认为是300年、500年是大轮回的周期,我们站在历史的关头来回顾这300年来圆明园所承受的大喜大悲,大的动荡,到现在我们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圆明园文化这样的课题,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网上大讲堂,我是主持人。1860年,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所焚毁,在2010年,150年后的今天,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应该得到怎样的反思呢,今天新浪网上大讲堂请到两位专家,对这方面很了解的人士跟大家分享他们的心得,同时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段历史。马上介绍一下今天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于希贤于教授。第二位是《瞭望》周刊高级记者王军王先生,欢迎您。从今天的话题切入,今年2010年刚好是历史事件圆明园焚毁发生150周年,我们会看到有些地方也在做一些纪念活动。王先生,从您的角度,当今我们去回顾或者纪念150周年的这段历史,它有怎样的一些现实意义呢?

 

    王军: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重新认识那段历史。圆明园被毁到今天150年,圆明园从开始营造到它被毁也是150年,这两个150年,应该是构成我们现在重新梳理的历史记忆。中国在近代以来和西方的悲剧性的过程是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重新的整理和检讨的。 

 

    主持人:您觉得之前整理的不够?

 

    王军:我是觉得因为有很多事件我们没有掌握到更多更全面的资讯,这些年中国一些史学家,包括西方的史学家,西方的史学家在上个世纪上半年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中国的史学家在过去的十多年不断发掘档案,对那段历史,那个悲剧的过程看得更加清晰。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最担心的事情是大家心里只留下仇恨。这150年过去了,我们要更真切地看到事件发生的完整的过程,包括细节。 

 

    主持人:现在尽量抛开感情的因素,去思考一些感情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是您的见解。说到这里,问一下于教授,150周年之后,我们再去看这段历史,更多的是抛开情绪,要看一些它真正能代表我们很冷静的思考的东西。在您看来圆明园的悲剧存在哪些偶然的因素和必然的因素,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它给我们能够带来那些启示呢? 

 

    于希贤:首先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天报的循环,300周年,从它的兴建到被毁150周年,到现在2010年又是150年,中国古代司马迁关于天道的循环,认为是300年、500年是大轮回的周期,我们站在历史的关头来回顾这300年来圆明园所承受的大喜大悲,大的动荡,到现在我们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圆明园文化这样的课题,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 

 

    主持人:刚才说到圆明园被焚毁的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对当今的启示,简单概括是什么?

 

    于希贤:从中西文化传记,到中西文化互相认同,这个是历史的必然,在150周年之前,西方的文化是向东方入侵的文化。 

 

    主持人:两种文化的碰撞,擦出的火花就是圆明园。

 

    于希贤:于是造成了这样的悲剧。那么今天是转过来,就是西方文化首先认同东方文化,他们提出一个口号“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活的文化。世界需要中国,比中国需要世界更加迫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我们时代的意愿,圆明园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它。

 

    主持人:我们把它放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再去看圆明园事件。可能我们站的角度跟过去不太一样,过去站在自己民族的历史的角度,现在有人说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所以可能大家再次看的话,角度会有一些不一样。说到这里,圆明园毕竟焚毁了150年了,人的寿命最长也就100岁,可能现在大家了解圆明园,其实是通过一些别的东西,我来跟大家罗列一下,可以通过电视上的纪录片,电视剧,通过图片,通过史料的文字来了解圆明园,其实我们认识的圆明园。都是通过别人的表述和描述,在我们头脑中自己架构出来的圆明园,有点像《红楼梦》的太虚幻境,看曹雪芹的名著有太虚幻景。很多人认识圆明园也是这样的过程。在现阶段,从研究中更加客观,更贴近现实的认识圆明园的文化,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请教两位老师的一个原因,于先生您怎么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