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芮成钢:做一个有意思的人比什么都重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16:25 新浪博客
![]() 芮成钢:从一个成功人士到一个有意思的人,中间的差距其实也就是中国跟世界的一个差距。 精彩语录: 我觉得没有刻意的目标或者什么,这就是博客的意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我以后的博客也会想到什么就写出来。 我在耶鲁得到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网友(哈瑞):耶鲁世界访问学者计划是怎么回事呢? 芮成钢:跟那些同学在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日子,非常高兴。四年以前这些同学们已经毕业了,也成了很优秀的主持人,有的做了其他行业。在这点我很有满足感,耶鲁世界学者,耶鲁的定位是一个叫做博士后的项目。为什么说博士后项目?因为它的经费非常高,申请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是耶鲁校长亲自管理。 叫博士后项目,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很多同学已经有了博士学位,或者硕士学位,或者MBA学位等等。这样就意味着耶鲁大学要给你发工资,你要在耶鲁教书,不仅学习,费用非常高,基本上一个学生在耶鲁读一年,耶鲁大约要花二十万美金在一个学生身上。大家知道,耶鲁大学是培养美国总统的摇篮。耶鲁的校长和校董希望耶鲁能为世界培养各行各业的尤其是政治领域的未来领导者。所以主要选择的都是世界各地的一些政要,或者不太重要的一些人,比如我,一个中国媒体界的晚辈。同学里面有印度的农民NGO、有越南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者,还有菲律宾未来的总统,巴拿马的贸易部长,德国总统的首席幕僚等等等等。以这些人为主,也会点缀一些年轻人或者是不太重要的人。这个项目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程序,申请的时候需要有人提名,然后层层选,面试等等。 主持人:成钢用了几分钟时间解读了这位网友想问的问题。其实我想问你,在耶鲁学习这段时间,你刚才提到观念的变化,什么观念的变化? 芮成钢:在耶鲁期间好朋友经常打电话,在国内感觉不到,在耶鲁感觉到很明显。打电话就跟我说,成钢,我又买了一辆好车,什么什么车,哥儿们又买一套大房子,在北京什么什么地方,赶快回来看。我衷心的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但是我觉得在耶鲁就不会是这样。所以那时候为什么要感谢新浪博客,我除了一些博客之外,还有了一个叫“一个有意思的人”的称号。中国社会对人最高的评价,就是是不是一个成功人士。经常说这个人身价多少,是不是中国福布斯排行榜第几位。但是在美国,特别是美国所谓的上流或精英社会,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而不会说你地位或者财富等等。这个人很有观点,很有思想,很有才情,每次跟他在一起总能有一些新的启发,这是对人的一个最高评价。我觉得从一个成功人士到一个有意思的人,中间的差距其实也就是中国跟世界的一个差距。 主持人:差距客观存在着,尤其当你回到这个环境中,社会的评价标准确实不是那么统一,但是有的大势所趋你无法扭转,大家会看你身上他们认为你该具备的东西才认为是有意思的,回来以后有这种挣扎吗? 芮成钢:还好,主要看你自己的平静和平和。比如我今天回到北京以后,我还是开着我以前花八万块钱买的二手的国产品牌车:掉了漆,外型上不是很漂亮。我很喜欢这辆车,我对它也非常满意。在美国开另外一辆车,回国开这个车,我丝毫没有觉得有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我对于中国的品牌非常喜爱。但是我周围的同事朋友经常会很善意地对我这辆车进行冷嘲热讽。大家把车看的很重,看成一个身份的象征,甚至把车看成自己信用的象征,一种信用。 主持人:如果是从商的话,如果你不具备某种身份象征很难做事,这倒可以理解。 芮成钢:对,估计我要是从商的话,大家会认为我是一个皮包公司的农民企业家什么的。 星巴克事件的反响超出我的想象 主持人:除了车之外还有其他各个方面的东西,我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些观念的变化造成了,或者影响了你在博客上说的一些话,包括一些观点。大家最熟悉的,或者知道人最多的就是星巴克这个事件,有关系吗? 芮成钢:有关系。我从开始写博客以后有一种演话剧的感觉,跟观众的互动,我开始写的多一些,很长,我很感谢看我博客的所有互联网的读者,我的博客一般写的比较长,有的内容比较枯燥,可能好玩的事不是很多,所以写的更多是我一些个人的观点,星巴克这个事也是。这个观点我五年前就有了,在很多场合很多情况下都说过。但是博客的力量吧,新浪博客的力量,当然也有我们央视国际博客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它,然后甚至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它,讨论它。 主持人:这种反响我猜你没有料到。 芮成钢:我没有料到。对,没想到,尤其是我没想到,我特别惊讶它能成为一个全世界的文化事件。这个事因为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后来这一年里头我到世界各地去,几乎是从任何一家,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它在世界各地的到达率是出乎我想像的,大家把它看作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之间的一种对撞和对话,由此引发了很多讨论。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都很多很多,这点是我没想到的。 主持人:国内的媒体和舆论你看到的主流声音是什么?应该是正面的? 芮成钢:我觉得更多是这样的吧。 主持人:境外的媒体呢? 芮成钢:境外的媒体更多也是支持的。特别是美国的媒体,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我想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商业文明经历的时间比较长了,自己的传统不是很久,更懂得如何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 主持人:星巴克的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还有影响,因为芮成钢的名字和星巴克这六个字绑在一起,甚至我看到有网友说到,芮成钢下一个着眼点在哪儿呢? 芮成钢:首先一开始咱们也说了,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其实我的一部分工作是在国内,在中央电视台做国际财经节目——采访国外大企业,采五百强的CEO们,今年也做了很多这样的采访。我跟他们很多都是很好的朋友,这个事有时候把我树立成一个形象,外国品牌的一个敌人,这纯属是开玩笑的,还有人给我颁一个星巴克的年度员工奖,认为我是一个托儿,这些都是开玩笑的话了。我觉得没有刻意的目标或者什么,这就是博客的意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我以后的博客也会想到什么就写出来。 主持人:没有计划性。 芮成钢:对,不刻意。 主持人:但是一定要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说出来之后有没有反响,如果你刚开始没有受到关注,可能就活在自己的那个网络日志里;如果受到观众喜欢之后再落回来就难了。每个人都是这样,上坡容易下坡难,你有吗? 芮成钢:我还好。媒体人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我们有一些固定的读者和观众,我相信现在此时此刻在新浪网上跟我对话的,跟我打字的,有很多是我忠实的观众和朋友们。这些朋友们对我来讲像兄弟姐妹一样,从我1999年进入电视台开始做节目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一开始看我节目的时候可能还是中学生,有的现在已经结婚生孩子了。这么多年我也非常感动,有这样一些观众始终在关心我,爱护我,我相信不管我写什么东西,哪怕仅仅几行字,他们也会非常热情去读去看,给我反馈,告诉他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博客的反响大小,看的人多少,对我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我觉得作为一个电视主持人是我们特殊的幸运。 主持人:时间很快,一半时间过去了,看到一个朋友说。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