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产的市长湘潭产的钢 江西新余情牵湖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22:42 红网

从这里生产出的钢绞线,很大一部分取原材料于近邻湖南的湘钢。

  红网新余11月17日讯(特派记者 谢伦丁)搭乘和谐号动车从长沙往东,过了湖南地界的醴陵,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江西新余。有着1740年建城史的这座人文古城,素有“钢城”之称。其中产钢量居全球第57位的新钢公司所生产的预应力钢绞线,很大一部分原料来自于邻省的湖南湘潭。

  凑巧的是,2006年刚调任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的王平,正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伢子。在新余市为第四届网络媒体江西行的记者们所设晚宴上,王平与红网记者用长沙话唠起了家常。

  “湘钢就是我们重要的原料提供商”

  “地处南昌、长沙两座省会城市之间,总面积3198平方公里,人口112万。”新余市委市政府所提供的有关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概述。和当下中国所有向前的中等城市一样,“设县于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的这座古城,今天同样放快了它曾经平缓的步伐。

  “截至2006年,新余的工业化率达到了49.6%,城镇化率达到了51.2%。”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新余人生活在崭新的城区。2001年11月挂牌,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的新余经济开发区,经过六年发展,已成为了名列江西第三的工业园区。

  其中以各类预应力钢绞线为核心产品的的新华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带动了开发区的支柱产业。“1986年公司成立时,国内还没有这一类的厂家,当时的原料得从国外进口。”在新华股份的铝包线厂生产车间,一位负责人介绍,高价进口原材料的时代已经过去,除了新余自产的钢材,国内很多知名炼钢企业都是新华的原料提供商,其中就包括不过一城之隔的湘潭钢铁。

  “产品的销售也遍布了国内外,我们在湖南设了一个点,很多产品销往湖南去了。”这位负责人说。

  “来,湖南老乡一起来喝杯酒,说两句家乡话”

  新余市政府的招待晚宴过半时,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也赶了过来。举杯的时候,这位长沙出生的湖南伢子带着乡音,邀请来自家乡的记者一起干杯。

  “湖南的媒体,更是要多报道和宣传我们新余呵。”亲切地询问记者的籍贯,来自于哪个媒体后,王平高举酒杯以示谢意。出生在五十年代的王平,自读书时期起便来到了江西,从江西省计划委员会基建计划处副处长,到今天的新余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王平的每一步成长都在这片土地上。

  过去和现在的新余,与湖南都有着说不出的渊源。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此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并写下了《兴国调查》这一光辉著作。近百年后的2006年,湖南伢子王平又被调任至这里任一方父母官。紧邻湖南的新余,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来自湖南的优秀人才参与这里的重点工程建设。

  不常回湖南的王平,还是会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家乡的情况。“网络媒体影响的面更广,年轻人也最喜欢看,希望你们写出精彩的报道。”王平说。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