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克孜尔尕哈烽燧:永远的“红色哨卡”(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2:52 中国网 苏向东
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岁月的痕迹
 

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奇特壮丽的地质景观

    在库车县城北12公里处的库车河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16米高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如同威严的武士,历经2000年的风雨,始终默默护守着近在咫尺的丝绸古道。

    克孜尔尕哈烽燧,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即西域都护府移设乌垒之后,是汉代的军事设施,晚上点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最古老、保留最完好的的一个烽燧遗址。

    烽燧底部是一个长方形,东西底长6米,南北底宽4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主体由黄土夯筑,每层黄土厚约15米,上部以胡杨等木柱为骨架,黄土与木柱间隙1米,顶部以土坯垒砌。因为烽燧所处地是一个风口,烽燧南面已被风吹出凹槽,远远望去克孜尔尕哈烽燧就像两个并肩站立的哨兵。而在古突厥语中,“克孜尔尕哈”恰是“红色的哨卡”之意。

克孜尔尕哈烽燧

因为烽燧所处地是一个风口,烽燧南面已被风吹出凹槽,远远望去,克孜尔尕哈烽燧就像两个并肩站立的哨兵。

(编辑:MoAZ)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