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新浪博客上演国内最大集体写作行动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9:59 东方早报 |
东方早报记者 潘妤 责任编辑 顾维华 2006年10月2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恰巧是“联合国日”,对于新浪网的百万博友而言,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键盘、图片、影像等记录下这一天中国的历史瞬间……昨天,新浪博客发起了“历史的一天”大型博客记录活动。该活动的策划者称,这将是有史以来国内最大的一次集体写作行动。 新浪博客副主编张国伟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由于大多数网友写博客都是在晚上,因而具体的参与人数要今天才能全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新浪博友的热情已经空前高涨。包括潘石屹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名人精英也均表示会参与其中。 对于挑选10月24日这个日子,张国伟表示这并非刻意,而只是一个随意挑选的工作日:“我们不希望选择一个双休日,因为大多人在这一天会选择休息,而不是日常的生活状态。新浪的用户群比较主流,我们希望能够最真实地记录这一天的历史。”有意思的是,10月24日恰巧是联合国日,这恐怕是主办方也没有意想到的一种巧合。 新浪为该活动开辟了一个博客平台,所有参与的博客作品都要求是纪实的,文字、图片、影像均可,但不能掺杂个人情绪。并且,每篇作品都被要求注明记录的确切时间和地点。 张国伟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之所以策划这一活动,是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集体的博客展示,能够反映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最真实的状态,它们可以构成这个时代的缩影,有很深的历史意义:“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平民记录的真实历史。” “目前,从征稿情况看,有几个显著特点:地域跨度大、网民年龄跨度大、视角跨度大、网民层次跨度大。这些跨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视角,虽然10月24日只是一个点,但是反映的却是立体的历史,全面而又生动。”张国伟说。 记者在浏览中发现,所有参与的博客几乎涉及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人自己为刚出生的儿子记录了成长的一天,有人记录下了自己一天内所有的QQ聊天语录,有人则记录了自己半天内最真实生活状态。首都旅游集团的朴学东为了参与这一活动,清晨5点就起床,抓拍了北京街头第一批出门劳作的人,他的博客里有东方的第一缕朝霞,有天安门前看升旗的人群,还有故宫门前晨练的老人…… “其实,征稿平台只是一个主要参与途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网友会在其个人空间内进行展示,并通过博客圈等传播。”张国伟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据悉,活动结束后,新浪会按照博客文章的地域、话题、年龄层等梳理出一些亮点。“现在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庞杂的信息库。信息的梳理会任务很重,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链接 本篇博客全部照片拍摄于2006年10月24日凌晨5:57至7:33,拍摄地点:北京。今天北京阴天,抓到朝霞实在不容易。2006年10月24日,清晨,许多人还在沉睡中…… 在飞机上看《亚洲华尔街日报》,才知道我们是个缺水的国家。我们平均每人的水储藏是世界平均的1/6,而北京是更加缺水的地方,平均人储藏水是世界的1/36。现在要南水北调…… 少年时猜过一则谜语:风平浪静,打一城市。我很快脱口而出:宁波。但这不过是一种小聪明,我关于宁波的知识,差不多完全是纸上谈兵。凌平影画(博主为知名广告人凌平):挑灯夜战的修路工人(组图) 政府加紧了对城市道路的改造,为了不影响白天的交通,修路工人基本上是凌晨才开始工作。今天拍摄的就是朝阳区大望路的改造工地上修路工人挑灯夜战的场景。 公元2006年10月24日,是我到这个世界上的第161天。我用懵懂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世界,认识着这个世界,经过我161天的观察体验,我觉得这个世界是美丽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有关心我的叔叔阿姨舅舅,有喜欢我的哥哥姐姐……还有那美丽的西湖。10月24日是快乐的一天,下面我就用画面来记录这一天的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