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7 11:38)


这是一对对婚礼不太感兴趣的新人。若不是家长坚持,可能就没有这场婚礼了。所以当我联系尹麦的fiona,提出想要跟新人再见见面时,fiona说,他们到现在连我都不想见呢!随后她发给我一份新娘填写的《新人问讯表》。反复看了几遍,一无所获。
婚礼前四天,总算利用新人上班午休的间隙又见了一面。虽然蹭了一顿简餐,但还是没听到什么具体的信息。好在新娘答应,当晚会给我写个自我介绍类的东西。
等了近两天,杳无音讯。实在等不及了,便照已掌握的素材草拟了一篇台词发过去,倒逼新人参与修改。
新娘回复:李老师您好,可能之前我没说清楚,所以还是有几个地方请修改一下:
1、我们不是很喜欢煽情,所以倾向于不用排比句。
2、隔着1000公里成为同学我倾向删掉。因为大学里同学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这个感觉算不上什么缘分,同学这件事一笔带过即可。
3、我个人来说,从来不相信什么缘分这种东西。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首先是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通俗来讲就是三观一致。其次是我们双方对感情的付出和经营。例如生活相互照顾,工作上必须支持。我认为任何一个美好的结果(我们结婚)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而不是靠什么天意、缘分。
我的一些观点,麻烦您了。
我:理解,我再修改一下。谢谢。
新娘:这是我之前自己写的,但新郎觉得语言有点生硬。
新郎来自**资管,新娘来自**基金。两个人既算是同行,也是竞争对手;既是恋人,更是朋友。在一起8年,当中吵吵闹闹,彼此互为对方的打气筒,也是对方的撒气桶。最珍贵的是,双方共同的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乐观大于消极、努力大于懒惰、奋斗多过舒适、学习多过放松。在生活中带给对方的永远是激情满满,动力十足。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挑战。
李:你写得很好,我按你的思路改。
感谢新娘,让我茅塞顿开,思绪豁然。于是有了这样一篇台词。
改完再发新人。答曰:没意见。
亲爱的新郎新娘:
从初次相识到今天,你们已经共同经历了八年。八年中,你们曾是大学同学,也曾一起去美国留学。回到上
海你们都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一个在**资管,一个在**基金。工作中你们是同行也是竞争对手,生活中你们是恋人更是坦诚的朋友。
更为珍贵的,是你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直在共同学习、一直在共同努力、一直在共同奋斗;同时,也一直在彼此相爱!
今天,典雅的玫瑰园是你们婚礼的殿堂;在座的亲朋好友和蓝天白云一草一木都在为你们见证。
现在,请新郎带着新娘移步玻璃杯塔前;庆贺新婚,打开香槟。【新人共注香槟】
(注:新人只保留证婚人、注香槟、送捧花,其他诸如誓言、戒指、kiss等,一律不要。)
……。
各位家人、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見證了两位新人,从典雅端庄的玫瑰园,步入了他们的婚姻旅途。非常有幸,与有荣焉。
两天前,新郎新娘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下分享。两位新人说:任何美好的婚姻,既不靠天意也不靠缘分;而是靠两个人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靠两个人共同的付出和经营。
我想,这就是八年来他们互相牵手一路同行的精神指南,这也将是他们今后相互扶持风雨同舟的全部理由。
在此,让我们共同祝愿这对新婚夫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亲相爱,相伴一生。
证婚仪式礼成。请新婚夫妇*先生*太太携手前行,接受祝福。【新人退场,伴郎伴娘结对随行】
(2017-05-15 11:53)
5月14日,驱车浦东,又走进了一座开满鲜花的园林----梦花源。
园林是诗,园林是歌。作为2017上海市民绿化节主题活动之一,这里正举行着第三届上海家庭园艺展。而今天百来号人的聚集,只为参加由园冶文创公司策划主办的“在园林里读诗,在田野里放歌”。堪称园林版的“朗读者”。
我到的早了,便先四处走走、看看。诺大园子,姹紫嫣红;独我一人,与花弄影。
我诵读的网络美文叫“慢慢走,欣赏啊”。为了欣赏,我走得很慢、很慢、很慢……。




















附:慢慢走,欣赏啊!(节选)
人生真的就像一次旅行,走得太匆忙,就错过了沿途的很多好风光。
据说,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急转弯处常常发生车辆因为不减速而坠落山崖的事故。当局采取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成效,后来不知是谁在此处立了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从此那里便成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朱光潜先生在《无言之美》一书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非常美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有群山、河流、大海、草原…,它们在日月星辰的照耀辉映下,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又一幅美不胜收的风光画卷。祖先们在生存劳动之余,开始在陶罐、岩壁上涂涂画画,一代又一代,创造了许许多多瑰丽灿烂的诗文书画、优美动人的音乐舞蹈…当我们有幸站在这些美好的事物面前,怎能不驻足流连,去欣赏、去领略、去感悟这美丽的世界呢?”
慢慢走,欣赏啊!
那在草叶上微微颤动的晶莹的露珠,那树林间静静氤氲的洁白的山岚,那天空中闪闪发亮的璀璨的星光,那秋风里飘飘舞动的飞旋的落叶。
那一片灿烂的朝霞,那一轮火红的夕阳,那一抹飘逸的白云,那一缕凉爽的清风。
那奔腾咆哮的江河,那寂寥荒凉的沙漠,那傲岸高耸的山峰,那广阔无垠的草原。
那泥土下种子悄悄的发芽,那草丛中小虫轻轻的呢喃,那岩石间泉滴清亮的叮咚,那清晖中小草静静的偎依。
慢慢走,欣赏啊!
那在春天的草地上撒欢的手里牵曳着风筝的孩子欢快的笑脸,那湖畔树阴间谈情说爱的少男少女们幸福的容颜,那黄昏夜色中相互搀扶着的老人说着乡音慢慢走向远方的剪影;
拜访莎士比亚,会晤托尔斯泰,与李白放歌,同鲁迅交心。
慢慢走,欣赏啊!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前俱空。”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慢慢走,欣赏啊!
(2017-04-13 12:56)
4月7日,紧随一场朝雨,我走进了位于老闵行临沧路上的古藤园。
明嘉靖年间,这里还是一片古海岸沙丘。据传一位叫董宜阳的诗人在此手植了一株紫藤。约五百年后,沙丘变为陆地;当年的幼藤,也长成了高3.7米、覆盖300多平方米的上海最老紫藤。1999年9月,有关部门以这株紫藤为本修建了古藤园,成就了浦江之滨的一段护绿佳话。
清明时节,万木葱茏;莺飞草长,柳绿桃红。园冶文化创意公司借此良辰美景举办“古藤曲韵”雅集。我受邀与会并朗诵了美文“紫藤花开”。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初见藤花,更觉满园清香。正所谓赏五百年古藤,聚四月天雅集;拾一地浪漫,怀一身紫气。美哉、快哉,快哉、美哉!














附:《紫藤花开》(节选)
作者:若雨花
当我第一眼见到这架紫藤时不由得呆住了。从没见过这样有生命力的紫色,深深浅浅的紫如瀑布如水银一路倾泻而下,没有源头没有终级。阳光下点点银光跳跃,似在欢笑似在吟唱,那样明晃晃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但见一根根柔条紧紧缠绕在灰白的长廊上,灰褐色的枝蔓龙形蛇步,一路蜿蜒,一直延伸至密密的花海。串串硕大的花穗挂在枝头,沉甸甸的似葡萄初熟压弯了枝条。
开得密不透风的紫色之间,绿叶依稀,鲜嫩明艳。这原本只是衬托鲜花娇媚的叶片,大抵也是物以稀为贵吧,在这大片的紫色中显得灵动可爱起来,也给紫藤花们添了风情。宛如一个个紫衣绿裙的婉约女子,低眉回首间羞怯可人。蓦然就觉得,纵然是姹紫嫣红开遍,三春好处尽现,也及不上眼前这春色如许。
李白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美人于归,宜室宜家啊。这清丽的可爱的小小藤花,让我如何不爱你?
还是第一次这样凑近欣赏一株紫藤。倦倚黄昏暮色,更易语低香近。这一架紫藤正是花事繁盛的时候。淡黄的花心,浅紫的花瓣略显丰厚。像是谁在花瓣四周点了那一滴紫墨,那紫色便浓浓淡淡的一路晕染了开去,只余花心四周浅浅的白。
多年前也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行车途中,一大片藤蔓缠绕的紫色匆忙忙的扑入眼帘,来不及惊艳又转瞬即逝了。那清甜馥郁的香气却在心底久久挥之不去。
多么纯净美好的气味啊,让人闻之心宁气爽,如饮美酒,如入梦境。仿佛时光也凝固在那清浅的香里,凡俗杂念一一褪去,只觉岁月悠悠,莫不静好。
(2017-03-23 10:54)

亲爱的各位家人、尊敬的各位来宾:晚上好!
欢迎参加新郎**、新娘***的盛大婚礼。
刚才在短片中我们看到,今天的两位新人都生于1988年;**生于上海的春天,***生于诸暨的初冬,前后相隔253天。2014年,26岁的他们初次相遇,相遇的地点就在离这儿不远我们诸暨的龙东坞。
两位新人私下里告诉我,其实早在九年前、也就是2008年,他们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有过一次可能提前相遇的机会。那一年,**在上海交大读大二。作为学校派往美国的交流生,他曾远渡重洋,到访过***正在就读大一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甚至还走进过***经常上课的那间教室。尽管当时他们擦肩而过,但谁说这不就是一个幸福的像征,谁说这不就是一段爱情的起源呢!
中国有句老话:缘定三生。正是有了九年前远在洛杉矶的擦肩而过,才有了九年后近在龙东坞的初次相见,才有了今天的这场盛大婚礼,才有了新郎**发自肺腑的动人心声。请看大屏幕。(求婚视频)
……
亲爱的新郎新娘:
九年前你们曾在美国失之交臂,三年前你们却在龙东坞欣然相逢。两年前也就是2015年的11月18日,你们不远万里,就像现在这样手牵手重返美国洛杉矶,一起走进了那间你们有可能提前相遇的教室。我想,这一切就是你们的命中注定,这一切就是刚才证婚人所说的你们前世今生的缘分。
今夜春风沉醉,今夜爱满诸暨。现在,让璀璨的星辰沐浴着春风,为你们送上结婚戒指。(星光送戒)
……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两天前我们刚刚度过了24节气中的农历春分。春分时节,植树造林。而对新婚夫妇来说,也恰逢孕儿育女的大好时光。衷心祝愿两位新人相亲相爱、婚姻美满,更期待他们春华秋实、早生贵子。
请全体亲友起立:让我们一起用掌声,伴随着新人走进春天,走向幸福。(新人退场)
(全场结尾词)
亲爱的新郎新娘:
在前面播放的你们自己制作的爱情相册中,你们用了“夏洛特烦恼”的插曲“一次就好”作为背景音乐。在这里,我想用这首歌的歌词来再一次地祝福你们: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世界还小,我陪你去到天涯海角……,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慢慢表老。”
……。
(2017-02-10 12:37)
(2017-01-16 20:26)
婚礼前一天,新娘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并写了上述一段话。
第二天,安麓酒店的古戏台,便有了这样一场拜堂大典。
结婚,就是一辈子相守过日子。
婚礼,就是那爱意氤氲的红色序曲。
(2016-12-30 10:46)
2016 12月28,农历丙申
庚子月 甲申日。
浙中金华,福地永康,黄寮尖麓,九龙湖畔。
吴越钱府公子**、中州邵府千金**,天作之合,喜结良缘。
值此吉时已到,首先有请钱府高堂登台进香、祭拜天地祖宗。
(新郎父母先上台行祭拜礼)
有请邵府高堂隆重登台;二府高堂,联袂请上座。
(新娘父母上台与新郎父母就座于供案两侧)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男婚女嫁,隆重端庄。
有情之人,终成眷属;花好月圆,龙凤呈祥。
新人 入喜堂。
(新郎执红绳引领披红盖头新娘自水榭入场)
(牵红绳)红绳相牵,姻缘相连;花开并蒂,人结同心。
(跨火盆)跃跨火盆,趋吉成祥;佳偶天成,火红兴旺。
(过马鞍)稳过马鞍,相随相伴;宜室宜家,岁月平安。
(螽斯门)新人入螽斯门。
(新郎母亲诵诗经“螽斯”,新人缓步入门至台中)
两千年前《礼记》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遵循古礼,新人拜堂:(面外)一拜天地;(面内)二拜高堂;(相对)夫妻对拜。
递送秤杆,新郎挑盖头:一挑吉祥富贵,二挑金玉满堂,三挑称心如意。
(新郎挑盖头)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春秋祭祀,都要举行“投龙祈雨”仪式;敬献三牲,宣读祭文,尔后向大江大湖跪投刻有祈雨祭文及皇帝年号的“银简”,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千多年来共发现五枚投龙银简。今日供奉在典礼台中央的,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开国国王、钱氏高祖钱镠六十七岁时即公元918年投掷的银简。此枚银简现由吴越钱王31世孙钱**先生(即新郎父亲)珍藏在府顶礼供奉。
吴越钱氏、千年望族,忠孝盛大、始终一脉;家风严谨、人才兴盛,书香绵延、薪火传承。
有请钱府高堂携领新郎,敬诵《钱氏家训》。
(钱氏父子诵读“家训”)
“上承祖祢之泽,下广子孙之传”。《钱氏家训》根植深厚,饱含修身处世治家智慧;是钱氏高祖珍贵遗产,更是吴越钱氏传家宝典。
值此拜堂大典,钱府高堂秉承家训精髓治印一方,上镌“永固安康”四字,对新郎新娘寄予了无限的期待与希望。
有请吴越钱王31世孙钱**携孙媳***,向吴越钱王32世孙钱**、孙媳**,传授《钱氏家训》和“永固安康”印信。
(新郎父母向新人授家训和印章)
“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勤俭为本,忠厚传家”。钱氏后人秉承祖训,绍续家风,吴越钱氏渐成“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恪守家训家风,传承有道有方。掌声向钱府高堂致敬。
岁属丙申,新人好合如花美眷;天赐良缘,钱邵联姻喜结秦晋。
请钱邵二府高堂移步新人身边,为一对新人送上新婚祝福:
有请邵府高堂;有请钱府高堂;
(双方父亲先后致词)
诸位家人、诸位来宾:
承蒙诸位亲临见证,钱府公子**邵府、千金**,今日拜堂成亲择吉完婚。
此刻洞房花烛,正合燕尔新婚。请递杯盏,有请新人合卺共饮。
(新人合卺共饮)
请再为双方高堂递上喜酒,也请在座诸位共同举杯;
让我们一起祝福新人:“百年夫妇百年恩,两情一命永相怜。”干杯!
(全场干杯)
拜堂大典圆满礼成,有请钱邵二府高堂和新郎新娘 联袂入席。
诸位家人、诸位来宾:
钱邵联姻盛大喜宴现在开始,请在座诸位:
共享新婚夫妇幸福甜蜜,同赏天人合一美景良辰。谢谢大家!
(2016-11-08 10:31)
11月6日,携夫人赴位于江湾的共青森林公园,参加由园冶文化创意公司举办的“秋韵菊诵”雅集。
雅集设在湖畔古朴的茶社内,千姿百态的菊花将整个院落妆点成菊的王国;花影相映,暗香浮动。
整个活动共分“访、忆、吟、画、对、种、簪、供、咏、品”十个章节。我应邀在第二节朗诵了闻一多的长诗“忆菊”,又在第九节与另外两位嘉宾合唱了一曲“中华民谣”。其间,饮菊花茶、尝菊花酥,赏名贵菊种,不亦乐乎。
天高气爽,逸兴飞扬;平分秋色,尽染菊香。----是为印象。
(2016-11-07 10:20)



亲爱的各位家人、尊敬的各位来宾:晚上好!
欢迎来到香格里拉,欢迎参加新郎***、新娘***的结婚典礼。
说起新郎,我们首先会想到他强壮的体魄和爽朗的笑声。说起新娘,我们首先会想到她温柔的目光和腼腆的面容。但大家是否想到,为了今天的婚礼,他们居然破天荒地拍了一部爱情大片。这部大片分为上下集,两位新人自己演自己,讲述了他们从互不相干到狭路相逢,从不打不相识到有缘来相会的爱情历程。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说实话,没看这部大片时,我觉得他们就是一对安安静静的新郎和新娘。看了这部大片后我发现,原来他们还是天生的一对影帝和影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微电影走进他们的爱情故事。
请看大屏幕。(播放爱情短片上篇,约10分钟)
(请新郎登台诉说心情,新郎邀请新娘入场;父携女入场行托付礼,新人至典礼台)
(播放爱情短片下篇,约4分钟)
(请新人互诉心声)
(交换戒指)
(切蛋糕、倒香槟)
各位家人、各位来宾:
新郎的英文名字叫“马丁”,微信上他自称“小马君”。新娘曾经对我说,她要给新郎这匹马套上笼头和缰绳,骑着他走遍天涯海角。所以今天我们在婚礼现场,可以看到旋转的马车和许很多马的造形。
刚才,我们共同分享了新人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他们正式结为夫妇。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福新人:扬鞭策马纵横驰骋,共同奔向幸福人生。(新人退场)
(2016-11-05 10:22)

婚禮即將開始, 請各位家人和来宾入座。
(宾客入座,新郎率伴郎团至仪式区就位)
歡迎各位家人和来宾蒞臨**和**的婚禮。证婚儀式現在開始。
(音乐起,伴娘团進場,至仪式区就位)
請各位家人和來賓一起,歡迎新娘入场。
(音乐转换,新娘手挽父亲入場,至仪式区行托付礼;父亲入座,伴娘接过新娘花球;音乐再转换)
今天,我們欢聚在一起,見證**和**的婚禮,分享他們的喜悅。
新郎和新娘从小生长在合肥,都是庐州的孩子;这是一種緣份。
2008年,他们考入同一所大学,成了同班同学;这是一种缘份。
2012年大学毕业,他们又进入同一家公司,在同一个部门工作;这是一种缘分。
2015年,他们携手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从无到有,逐步成长;这是一种缘分。
共同的学习,他们相识相知;共同的工作,他们相恋相爱。
共同的创业,他们相辅相成;共同的决定,他们相依相伴。
亲爱的新郎新娘:
今天,你们将步入婚姻,开始共同生活。你们的结合,将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而家庭需要你们相互扶持,共担责任。在此,请你们郑重宣誓。
(音乐停,督导递上话筒)
**先生,請你宣誓:
(司仪无麦提示,新人持麦诵念)
我請在場各人見證 / 我**/ 願以妳**為我妻子 / 共建家庭
不論富贵貧窮
健康疾病 / 我都會對妳不離不棄
相互扶持 /
我願意永遠守護妳 / 愛護妳 / 與妳偕老 /
**小姐,請你宣誓:
(司仪无麦提示,新人持麦诵念)
我請在場各人見證 / 我**/ 願以你**為我丈夫 / 共建家庭
不論富贵貧窮
健康疾病 / 我都會對你不離不棄
相互扶持 /
我願意永遠守護你 / 愛護你 / 與你偕老 /
請新郎新娘互诉心声。
新郎:
亲爱的**,我的新娘。我们相识八年了。八年来我们曾共度大学时光,也曾做过同事;现在,我们又一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谈恋爱的时候你曾对我说:你要的只是一份情感;尽管它平淡、单调、朴实无华,有时还会带来一些烦恼;但它犹如空气,无处不在;犹如灵魂,须臾不可失去。
你的这句话,让我认定了你就是我的终身伴侣。因为我就是你的空气,你就是我的灵魂。
(督导和伴郎伴娘领掌)
新娘:
亲爱的**,我的新郎。上大学的时候,觉得你很用功、很聪明。一起工作时,觉得你做事认真,能力也特别强。后来我们一起开始创业,我又发现你的判断总是特别准,克服困难的办法也特别多。总之,你有很多很多的优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你的朴实无华。你的为人,就像我们身边这幕单纯的背景,不张扬;就像这些简洁的线条,不奢华。
刚才你说,我们相识已经八年了。现在我想对你说:我要跟你再过八十年!
(督导和伴郎伴娘领掌,随后督导收麦)
真情相诉,朴实无华;无悔承诺,坚定永恒。
請新郎新娘交换婚姻信物----结婚戒指。
(音乐再起,主伴郎送戒,新人戴戒;随后新郎吻新娘,督导和伴郎伴娘领掌)
婚姻神圣,戒指为凭;爱如圆环,永无终点。
亲爱的各位家人和来宾:
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了一对新人步入婚姻,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
衷心祝愿新婚夫妇:共建家庭,共担责任;相互扶持,相伴八十年。
(督导和伴郎伴娘领掌)
证婚仪式礼成。请新婚夫妇携手前行,接受祝福。
(音乐转换,新人退场,伴郎伴娘结对随行)
这个场景的舞美设计给这个作品起了个名字,叫“单位”。策划师在场景平面图的文字注解中写道:
“你拥有的只是一份情感。它平淡、单调、朴实无华。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如工作般让人烦恼。但却让人不可失去”。
婚礼是什么?婚礼是婚姻的前奏,婚礼是婚姻的缩影;婚礼是婚姻的态度,婚礼是婚姻的DNA。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夫一妻共同生活,共建家庭。
家庭是什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
大道至简,朴实无华。
----“单位”婚礼秀演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感谢中华司仪网委以重任;感谢安徽喜来也婚礼机构和安徽金话筒司仪团队全力支持;感谢诸多同行现场观摩。本人作秀的指导思想是:扣主题、接地气,可复制,宜推广。欢迎指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