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北京城的传说

 

左安門小傳

 

安門為北京外城南之左()門,是明朝中葉北京建外羅城時,與外羅城一並建成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修築外羅城本就出於國家禦敵保持安定的初衷,城門名的選取想來也没有太費什麽心思,就以“安定”為先了。京城原已有安定門,所以外城南面三門,中取“永定”,左右就為“安”了。


  這明朝的城門還留了個破綻,等福臨住進紫禁城後,自然也是南面為王,可皇上坐在龍椅上,左右和後背都“安”了,就覺得南面不“安”。明皇城本已有了東、西、北安門,承天門外還有長安左、右門,加上外城的左安、右安,放眼望去,這南中軸綫上就没一个“安門”。皇上立馬坐立不安了,為了長治久安,遂把承天門就改名叫了天安門,這有天就得有地啊。嘚,北安門就叫了地安門吧。滿清倒是省事兒,不但不推倒重來,連城門名都懶得全改,就改了個“天安”、“地安”,還有“大明”得改成“大清”,別的門就是它啦。看來這求安穩是有傳統的啊。

  瑞典美術史家奥斯伍爾德
·喜仁龍(Osvald Siren)在其19201921年遊歷北京所著的《北京的城牆和城門》中描述(英文版1924,漢譯本1984):“左安門,亦稱江擦門,在建築和結構上與右安門毫無二致,但周圍的景物不如後者那麽豐富多采,所以給人的總印象有所不同。它是北京諸門中距離人口稠密的中心區最遠的城門,所以要到此門,須走比到右安门更遠的路程。這裏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原文如此,竊以為應是東南城角),北接開闊田野。田野上一部分種植糧食和蔬菜,一部分長滿了蘆葦。這裏除了遠遠可以望見的城牆外,簡直没有什麽城市蹟象。世界上有幾個古都可以提供如此開闊的無建築地面,可以在其城區內看到如此純粹的田園生活呢”。更被喜仁龍稱其為“村門”。其實就是剛解放的時候,左安門內也更像城外,進城後没多遠,東、西、北所面对的就是大面積的,後來被稱為“龍潭湖”的濕地和農田,其間散落着一些寺廟、墳地和村舍,絕無城市景象。修建外城時西部是將遼金故城納入城內,而東部則是將一直是郊野的地方包了進來,並因其遠離繁華中心,各個時期都忽略了這裏的建設。

  如前所述,左安門又稱江擦門。這“江擦”又是何意呢?有傳說是“將將擦過去”之意,可是總感覺傳說不靠譜。而另有一說法,左安門甕城門洞外側有石砌礓礤,故俗稱“礓礤門”。查“礓礤(
jiāng cǎ)”意為在坡度較大的地段上,本應設臺階,但是為了能通行車輛,將斜面做成鋸齒形坡道,就像現在好多車庫門外的斜坡,水泥劃成一棱一棱的,這種斜坡就叫“礓礤”。再說左安門內外原都是村野之地,修了城門,必然要用碎石鋪路,這路面坑洼不平,地勢也是深一腳溡荒_的,路面就像是一段一段的“礓礤”。总之是與“礓礤”有關,所以就謔稱左安門為“礓礤門”,礓礤寫起來過於怪異,就譌變成了“江擦”。竊以為此說還是挺靠譜的。

  外城東垣南端並不規整,不像西垣是南北笔直的,而是折向西。所以,外城東南角樓非常靠近左安門,相距也就一百來米。就像内城西北角向南凹进一样,外城的东南角是向西凹进的。庚子之變後,為了讓鐵路進城直逹正陽門,在天壇東,左安門迤西的城牆扒了豁口,鐵道破城而進,穿過外城大片的開闊地帶繞到內城根的正陽門下。至今這條鐵道仍是進京的主綫,已經有一百一十多年了。

  左安門城樓與廣渠門、右安門一様,是單層單檐歇山小式。這是在外城建成時的標配,清乾隆年間的城樓改建(在喜仁龍攷查北京城牆城門時,發現有乾隆三十一年燒製的城磚,這說明在這時期有過較大規模的城樓改建和城牆修補),没有獲得規制上的提陞,所以一直到它頽圮,以至被拆除,都還是保持了原形。左安門城樓是灰筒瓦頂,脊、鴟吻和脊獸都不是琉璃件,與筒瓦一様都是澄(
dèng)漿細泥的灰()活,與城牆同為一個色調,戧脊走獸5個。城樓帶迴廊,有廊柱16根。面闊三間,通寬16米,進深一間,通進深9米,高6.5米,樓連臺通高15米。城樓門洞為三伏三券式券洞門。城樓門洞內城臺內壁築有與內城反向(倒八字)的登城馬道。

  甕城呈半圓形,東西寬
23米,南北長29米。明嘉靖四十三年外城建成時,祇修了城樓和甕城,甕城正對城門處闢有甕城門洞,清乾隆三十一年之前外城七門均無箭樓,是年加蓋了永定門箭樓。這說明外城其它門的箭樓都是在乾隆三十一年後,參照永定門箭樓的規制陸續增建的。左安門箭樓與右安門形制相同,與永定、廣渠、廣安三門相比,箭樓兩側面箭窗各少2孔。卽南面2排,每排7孔,共14孔;東西兩側面2排,每排2孔,每面4孔,共8孔,箭樓總共設箭窗22孔。箭樓北面(背面,面向甕城內)正中闢過木方門,甕城門洞位於箭樓下方的城臺正中,為三伏三券式券洞門(門洞應是明朝之物)。箭樓為單檐歇山小式堡壘式建築,灰筒瓦頂,戧脊走獸5個。面闊三間,宽13米,進深一間,寬6米,高7.1米,樓連臺通高16.6米。

  據孔慶普先生《北京明清城牆、城樓修繕與拆除紀實》(
2004)載:“19509月中旬開始對城樓等古代建築進行初步調查”,其中“左安門城樓是一座單層三開間建築,其外牆和屋檐損壞不嚴重。箭樓已坍塌大半”。1953年,城樓、甕城和坍塌大半的箭樓被相繼拆除,護城河被取直。關於城磚的去處,據說19582月王昆侖提交給北京市委的一封信中說:“外城城牆是没有什麽歷史文物價値足資保留的,各區都在墘|坑窪,修浚明溝,改造厠所,需要土源和城磚。可盡先分區發動義務勞動,按必要地帶就近進行拆除”(本人未見原件,該引文來自網絡)

  在這“没有什麽歷史文物價値足資保留”的外城城牆上的左安門內外,究竟有什麽可圈點之處呢,當然這就見仁見智了。

  左安門內有个知名景點,那就是法藏寺彌陀塔,俗稱“乏塔”。法藏寺是當年有名的大寺院。建於金大定年間,原名彌陀寺。明景泰年間重修,改名法藏寺,額題“敕賜法藏襌寺”,俗名也叫白塔寺。法藏寺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築坍毀,而塔獨存。此塔內空可攀登,是京城周邊少有的樓閣式塔之一。過去每年九月九,京城各界人士來此登塔遠眺,稱為“九九登高”。由於後來塔身逐渐倾斜,又離鐵道較近,从安全起見,於
1967年被拆除。

  歷史上的左安門附近一直是比較荒凉僻静的地區,破舊民宅、墳地和大片的荒野。
1952年為改善左安門內一帶的環境,北京市組織群型诹巳齻人工湖,因“龍鬚溝”的水滙集於此,此處如龍頭,經梁思成提議定名為“龍潭湖”,就是後来的龍潭湖公園。1957年還在此平整大片土地,遷墳300餘座,建立了“龍潭植物園”。後來“北京遊樂園”也開於此。

  听聞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有“今後還將爭取恢復建設左安門城牆。與明城牆(內城)形成南北呼應態勢,與前門箭樓、內城東南角樓、永定門城樓四大城樓共同構成環天壇文化圈的外圍標誌性建築的格局,成為展示老北京城牆與護城河建築風格的獨特的新景”。原崇文區計劃復建左安門和外城東南角樓,並在
2013年完成。後來與東城區合倂,於2015年底復建外城東南角樓完工。但復建左安門之事就没了下文,若要重提復建左安門,可千萬別像復建永定門和外城東南角樓似的有太多缺憾,要修舊如舊,嚴格參照舊有形制,不能在這事上隨意杜撰、“創新”。

  目前,原左安門附屬建築中,左安門東値房在大規模拆建中,居然能神奇的保存下来,也實在是個奇蹟,這在全北京城的其他城門中是絕無僅有的了,國務院於
2013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左安門値房處於左安門橋東北侧,屬於明嘉靖年間之物。其建築為懸山式灰筒瓦卷棚頂(過壟脊)平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出廊。整体建築為木架磚瓦結構,建築面積148.35平方米。城門値房是城門守軍値守用房,左安門東値房的地理位置為研究北京城各城門、城牆的坐標點定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知為何?2010年後,重新修繕時把前脸兒推到了廊柱,廢了廊子,擴大了屋內面積。要是早几年公佈“國保”,可能就不至於毀改原貌了吧。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上的左安門圖
http://s14/mw690/001wSoZ7zy6ILAK4frDed&690
 
1900s,法藏寺彌陀塔,在左安門內(明信片)。
http://s12/mw690/001wSoZ7zy6ILAW38zV9b&690
 
1905年前後,法藏寺彌陀塔明信片。遺址位於今幸福東街南端鐵道西側,額題“敕賜法藏襌寺”,俗稱“乏塔”,位於左安門內,1967年被拆除。
http://s2/mw690/001wSoZ7zy6ILBrsujv21&690
 
1905年前後,左安門箭樓南面(甕城外)明信片。
http://s11/mw690/001wSoZ7zy6IOt2pCrg6a&690
 
1920s,左安門箭樓南面(甕城外)。
http://s3/mw690/001wSoZ7zy6ILAWYRLY72&690
 
1920年前後,法藏寺彌陀塔。
http://s13/mw690/001wSoZ7zy6ILAX7CZS4c&690

 
1920~1921,左安門箭樓北面甕城內,在城樓門洞内向南拍攝。選自《北京的城牆和城門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http://s2/mw690/001wSoZ7zy7gKvGbiEx01&690
 
19201921,左安門箭樓東面,甕城、石橋、護城河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http://s11/mw690/001wSoZ7zy7gKvTFpr4ba&690
   
1920~1921,左安門箭樓東面,甕城外護城河。在護城河南岸向西拍攝。選自《北京的城牆和城門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http://s16/mw690/001wSoZ7zy7gKvN3hJdcf&690
 
1920~1921,左安門箭樓西面,可見甕城西月牆與箭樓城臺銜接處的斜面雉堞。選自《北京的城牆和城門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http://s10/mw690/001wSoZ7zy7gKvWImJb29&690
 
1920~1922,左安門城樓西北面(城裏),可見西側値房,登城馬道已坍塌。選自《北京的城牆和城門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http://s4/mw690/001wSoZ7zy7gKw0bg0r83&690
 
1925
,左安門箭樓南面,甕城外關厢。
http://s6/mw690/001wSoZ7zy6ILAZ2ycRa5&690

1930s,左安門城樓西南面(甕城內)。
http://s13/mw690/001wSoZ7zy6ILAWqliccc&690

1950s,法藏寺塔,1967年被拆除。
http://s5/mw690/001wSoZ7zy6ILAZhBWc34&690

1950s,左安門內大街。
http://s6/mw690/001wSoZ7zy6ILAZmY3b15&690

1951年前後,左安門城樓南面(甕城內)。1953年,城樓、甕城、箭樓相繼被拆除。
http://s3/mw690/001wSoZ7zy6ILAWDq7Mf2&690
 
2009
,左安門値房前廊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照片-北京文物局网站]
http://s15/mw690/001wSoZ7zy7gKw8dBZI1e&690

 
2009,左安門値房內部,前脸兒尚未推出前廊,坎牆(窗臺)還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照片-北京文物局网站]

http://s16/mw690/001wSoZ7zy7gKw86mXd7f&690

 
2013
,左安門値房南側懸山。
http://s3/mw690/001wSoZ7zy7gKw8gKvUf2&690
 
2013
,左安門値房已公佈為“國保”。前廊已消失,前脸兒推到了前廊柱。
http://s2/mw690/001wSoZ7zy7gKw8oS8p21&690
 
2016-2
,左安門値房。
http://s9/mw690/001wSoZ7zy7gKw8s1eg98&690
 
北京市文物局
2013年7月立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北京城城牆遺存——左安門値房
http://s14/mw690/001wSoZ7zy7gKwCncf3fd&690
 
參攷:網上看到的左安門復建效果圖。在城樓位置卻畫着箭樓,没有甕城和城樓,大謬。這哪裏還是北京的左安門,總不能杜撰出个新式様,擱那兒當“古董”吧。這裏是首都耶。
http://s4/mw690/001wSoZ7zy6ILAZubibb3&690

參攷:這是从網上找到的一幅左安門復原效果圖。看畫面是參照喜仁龍的一幅左安門照片畫的。但是祇注重了形似,没注意細節,把箭樓側面的箭窗,由4孔畫成了6孔,不知是没注意,還是想當然。甕城牆與箭樓城臺相交處,雉堞矮牆是有一向上的斜度的,就像斜坡的扶手牆(可參照實物老照片),而畫中是平交。要是按照這種效果圖復建左安門,那不闹笑話纔怪呢。
http://s8/mw690/001wSoZ7zy6ILAZDukL57&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谈
(1882---1940)

張善孖(善子)先生生平


        張正蘭,號 澤, 字 善孖(善子),常署名 虎癡, 虎公, 虎知。1882年7月12日出生於四川省内江縣 1940年10月20日病殁於陪都重慶市享年59嵗。

        張善孖先生的父親張懐忠先生,母親曾友貞女士。

        張善孖先生有兄弟10人,他排行第二;成年只有四兄弟,其他早殁。

        張善孖先生是雙胞胎中的弟弟,其字 善孖就表明了他是雙胞胎。他的哥哥生下來就死了。所以,張善孖先生雖然排行二,實際上是兄弟中的老大。同時,他也義不容辭地承担起闗照和管理張氏大家庭的義務和責任,赢得全家人的信任舆尊重。特别是在其尊人張懐忠先生仙逝之後,“長兄當父”,張善孖先生就成為整個張氏大家庭的支柱和家長,一言九鼎,恩威并施,大家都很敬畏他和聼從他的指令。張善孖先生對幾個兄弟都很友愛闗心,但是更加疼愛和栽培學畵的八弟張大千先生。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qp89u6j30jg0rlq8i.jpg

        三弟張正齊,號 信,字 麗眨督涃Q,著名商賈。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qw09hdj30jg0sd445.jpg

        四弟張正學,號 楫,字 文修,四川四大名中醫之一。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r2oyb2j30jg0odahj.jpg

        八弟 張正權,號 權,字 爰,季爰,大千,天資超强,勤奮過人,精鍳賞,富收藏,擅詩詞書畵,世界著名書畵家。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r93vw7j30jg0t6q9f.jpg

        張善孖先生 崇尚中華文明國學六法,忠孝為本,仁愛為源,重諾輕金;禀性剛烈,任侠好義,熱衷公益,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有自信心,有魄力,庶民責任感强,民族自尊心强,國家尊嚴感强,國際正義感强。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rfbrztj30jg0tfn3f.jpg

        張善孖先生早年留學日本,参加孫中山组建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川籍首批會員之一,與黄興、廖仲恺、何香凝、于右任、張羣(岳軍)、許世英、張治中、熊克武、楊滄白等過從甚密。返國之後,積極参與四川保路邉雍头磳β宓母锩 而後,善孖先生追隨孫中山改组同盟會為國民黨,遂為國民黨元老之一;再後,参與反袁(世凯)稱帝覆辟的革命。曾被清政府和袁世凯通缉、抄家、追杀。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rk4dc8j30jg0thgsk.jpg

        在国民政府时期,曾风云军政,任过少将旅长、县长、总统府咨议等职。1926年,张善子弃官挂印而回归艺术,开始属于他真正意义的职业画家艺术生涯。

http://ww1/large/005YIUHIgw1euborq0tl0j30jg0viq92.jpg

        他与弟张大千共定画室名“大风堂”,为大风堂画派创始者。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rybb6kj30jg0zx12a.jpg

        張善孖先生一生倡導“尚武”和“勇猛精進”精神,崇尚“虎威”和“虎節”而愛虎,豢虎,馴虎,戲虎,伏虎,畵虎,乃至為虎皈依,

http://ww1/large/005YIUHIgw1eubos4n7tuj30jg0thn63.jpg

        建墓樹碑,常自號“虎癡”,“虎公”, “虎知”, 實為天下“虎癡 ”第一人。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sepaiuj30jg0iqafk.jpg

        张善子表现的抗(日)战情怀,应当追溯到1931年12月。据上海《申报》载,因1931年“九一八”事件,何香凝在上海为抗日而发起筹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时张善子被推为展览会常委,除捐画若干,还在现场与其他画家合作作画表演。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smwsz2j30jg10jtl6.jpg

        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发表有宣言:“日本帝国主义者袭我辽吉,陷我黑龙江,扰吾津沽,浪人横行都市。此而不抗,何以图存?将历年所作,举办展览,标价出售。所售之款,供反日扶伤工作之费用。”善子先生在给宗弟张目寒的信中提到:“丈夫值此时会应国而忘家。我生平收藏存苏州网师园皆弃之如土,以今日第一事为救国家于危亡。万一国家不保,则虽富拥百城又将何用?恨我非猛士不能执干戈于疆场,今将以我之画笔写我忠愤,鼓荡志士,为海内艺苑同人倡。弟居首都,万勿消沉,当蹈厉愤发,济此艰难耳。”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sttt60j30jg0wudrm.jpg

        張善孖先生与其胞弟張大千先生懐着满腔的愛國熱情和極大的民族義憤,用自己的特長和畫筆積極参加抗日救亡宣傳及赈濟難胞等工作,由于张善子先生在美术界的威望,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张善子先生作为中國抗戰美術的領軍人物特邀代表参加了这个重要的会议。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sz7xjdj30jg0zlqe7.jpg

        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1938年6月6日在武昌举行成立大会。张善子先生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会议推举蔡元培、冯玉祥、郭沫若、田汉、何香凝、叶恭绰、高剑父等为名誉理事,张善子、徐悲鸿、孙福熙、吴作人、高龙生、叶浅予等43人为理事。

http://ww1/large/005YIUHIgw1eubot4aixej30jg0qywmr.jpg

        为了宣傳中國抗日戰争正義事業和東方文明兿術,争取國際友邦支持。張善孖先生决定走出国门,宣傳中國人民的抗日斗争, 呼吁各國朋友支持、帮助中國神聖的民族自衞抗戰,開以國畫兿術救國之先河。先後在 越南河内,比利時布鲁塞爾, 法國巴黎,美國紐约,芝加哥, 费城,舊金山, 波士顿, 華府 等地擧辦抗日義展或演講會,籌款募捐,取得極大成功。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ud5rbnj30jg0b1djt.jpg

《怒吼吧,中國》

        1938年底 至 1940年10月, 在林森,周恩来,和許世英等人赞助下, 張善孖先生由羅馬天主教中國教區于斌大主教和比利時籍梅雨丝教士陪同,前往西欧、美国。携带他自己以及舆其弟張大千先生两人合作的佳作一百八十餘件,包括著名的羣虎怒吼圗《怒吼吧,中國》,雄獅怒吼圗《中國怒吼了》, 蔣中正题词 “正氣凛然”和孔德成孔聖奉祀官撰冩序言的歴代忠孝聖賢仁人志士圗《正氣歌像傳》,巨虎怒吼圗《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歴代忠孝豪傑人物圗《二十八忠孝故事圗》和 林森主席 惠題 “寓意精深”的馬羊虎犬四德圗《忠孝節義》等宣傅儒家理念,弘揚民族信心,鼓舞抗戰士氣的經典作品 。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uj8423j30jg1di49s.jpg

《中國怒吼了》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upe4z7j30jg0wr7b8.jpg

《正氣歌像傳》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uu94dbj30jg095763.jpg

《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uzd9e2j30670i074s.jpg

《忠孝節義》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v4pbqrj30jg0tbtdl.jpg

        在展覧會或演講會上, 张善孖先生還常常即席揮毫畫虎,義賣捐款,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va1mrdj30gi0dr0tt.jpg

       他懇請主辦單位或者愛國僑社團體將所有善款直接滙撥重慶(國民政府)賑濟委員會, 涓滴歸公,為政府捐了二十多萬美金, 救濟中國難民,全力支持政府抗日。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vei43gj30g30m8jst.jpg

        張善孖先生的忠義言行得到人民的讚譽,稱其為 “真正的愛國大畫家”。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vjagfkj30jg0hogq8.jpg

       1939年3月,在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院擧辦《張善子張大千兄弟畫展》時, 盛况空前, 法國總統勒勃朗一反常例, 親往参觀, 讚不绝口, 并且頒授勳章, 高度讃揚張氏兄弟對國家民族無限忠盏膼蹏窈头e極宣介中華文化的精湛畫兿,稱其為“東方兿術之傑出代表”。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voxf12j30jg0rk10z.jpg

        1939年7月26日,美國總统羅斯福伉儷専筵邀请張善孖先生,禮為上賓,并且當場宣布廢止《美日商务通航条约》。 張善孖先生聞訊欣喜,為表谢意,即席揮毫冩了二十八隻老虎,或怒號,或雄視,或狂奔,或盤踞,神態不同,各具偉姿,寓意當時中國二十八省軍民團结一致,全力抗日,并題 “中國怒吼了!”,敬贈给美國總统羅斯福,令美國朝野動容。這是張善孖先生在歐美即席揮毫最為自豪最令人傳誦的佳作之一。羅斯福總统特命將此畫挂在白宫林肯像侧,展示于白宫大廰陈列室内。以中國平民畫家進入白宫受此殊荣者,張善孖先生實為第一人。張善孖先生多次對媒體和親友講,“如此殊荣,属於我中華民族,属於我大中華民國全體國民!”。

http://ww1/large/005YIUHIgw1eubovu0irzj30jg0sy7db.jpg

        同時,張善孖先生當場也精繪巨虎贈與國務卿赫爾,其後,張善孖先生又應美國國會圗書館之請,為促进中美文化藝術交流,增進人民友誼,作畫留作纪念。这是1939 年 10 月 10 日張善子先生繪贈給芝加哥安良工商會巨幅虎畫《虎踞龍蟠》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w38f6qj30jg0d0782.jpg

《虎踞龍蟠》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w88yvxj30jg0d8jui.jpg

        在美國籌款義展期間,張善孖先生還深入各地大學及群袌F軆進行演講,説明中華民族本性善良,酷愛和平,友愛鄰邦;當下正在被迫拼命同凶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博鬥,以挽救整個國家民族,捍衞世界和平舆國際正義。同時,張善孖先生也介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舆兿術,特别是以孔孟學説為基礎的儒家文化和禮儀規矩,以及中國傳统繪畫的渊源歴史和技法。張善孖先生呼吁各界朋友踊跃捐款,積極支持和帮助中華民族的神聖自衞抗戰。張善孖先生熾熱的愛國情懐和真盏挠焉谱鳛椋Z動了美國朝野,激起友邦人士發起《一碗飯援華邉印贰

http://ww1/large/005YIUHIgw1eubowd1i66j30jg0pxwi9.jpg

《飛虎圖》

        1940年4月初,正在美國紐约為抗戰義展募捐的張善孖先生獲知美國陳纳德將軍將组建美國空軍志愿隊援華抗日,非常感激陳纳德將軍,并且精繪一幅《飛虎圖》赠舆陳纳德將軍。

        圗中繪有两隻長着雙翅的猛虎飛翔於紐约的上空,象徵着美國志愿空軍的特别力量。陳纳德將軍非常喜爱此畫,視若拱壁,并且將其组建的美國空軍志愿隊易名為 “飛虎隊”(Flying Tigers )。“飛虎隊”的將士與中國軍民團结一致,狠狠地打撃日本侵略者,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傑出貢獻,享譽全球。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wiya45j30jg0d4wgi.jpg

        美國的各大報刊盛赞張善孖先生的愛國熱情和繪畫技兿, 尊稱他是“中國的民族英雄( The Chinese National Hero ) ” ,“全世界最偉大的繪虎大師 ( The Greatest Master Tiger in the World )”。

http://ww2/large/005YIUHIgw1eubowmw49tj30hi0o2jur.jpg

        1940年4月,時在美國紐约為抗戰募捐的張善孖先生為了感谢美國教會對中國人民神聖抗戰的支持, 同時争取更多友邦國家和人民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特别以工筆精繪两大幅聖畫 《 耶稣善牧圖》 ( The Good Shepherd ) 和 《 耶稣昇天圖》 ( The Ascension ), 捐赠给美國著名的天主教大学 ---- 佛丹大學。

http://ww1/large/005YIUHIgw1eubowsl9ccj30jg0cyael.jpg

        該校為了嘉獎張善孖先生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忠眨顡吹膼蹏鵁崆椋绺叩拿褡鍤夤潱 精湛的繪畫技兿, 特於 1940 年 6 月 12 日頒授名譽法学博士學位给他。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wyq7wnj30jg0u8n4l.jpg

        當時,佛丹大學僅给两位外籍人士頒授了名譽法学博士學位,羅馬天主教教皇 和 張善孖先生。

http://ww3/large/005YIUHIgw1eubox32phtj30jg0f5grd.jpg

       这是在世博会现场,张善子的虎图高挂在墙上。

        1940年5月, 張善孖先生取消他的返國日程, 在1940年紐约世博會上展出他自己以及舆其弟張大千先生两人合作的佳作一百八十餘件, 争取到更多的國際人士支持,籌募到更多的銭物,有力地支持中華民族神聖的抗日戰争。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box7r3lcj30jg0pe0zr.jpg

        張善孖先生為神聖的民族自衛抗戰和世界正義而逺赴歐美義展募捐,秉持中華民族一貫的忠勇仁愛,偉大堅忍的傳统精神,以“平民外交家”身份,维謢了國家民族的最高尊嚴和赢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友誼。

        1940 年9 月25 日,張善孖先生自美抵港,竟無銭購買自香港到重慶的飛機票。10月 4 日,張善孖先生承蒙許世英、葉恭綽等友人醵金捐助,購得機票返回陪都重慶,向政府和各界社團及民袦髨笏臍W美之行以及友好盟邦和人民對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戰争的堅定支持和無私支援。中外媒體佳評讚語如潮,人人皆知。

       在美國纽约期間,除了外出参舆活動,張善孖先生從早上6点 至黄昏,都在纽约的閣樓工作室裡為抗日義展繪畫。  由于長期在歐美募捐義展,非常辛劳,加上舟船劳碌;回到重慶,整天忙於向各方匯報或者参加抗日演講集會,没有聴從醫生的忠告去注意休息,回国才半月便造成糖尿病倂發症覆發,晕倒在活动现场。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於1940 年10 月20 日在重慶歌樂山中央醫院 ( 寛仁醫院 ) 逝世,享年 59 嵗。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csjv6kqwj30jg2z91kx.jpg

       1939 年 11 月 15 日,國民政府指令頒發褒章及娮C給張善孖先生。

       1940 年 11 月 2 日,张善子先生逝世后,國民政府頒發褒掦令給張善孖先生,使其成為享有此两項殊荣的唯一畵家。

http://ww4/large/005YIUHIgw1eucsk4bj03j30jg0k279s.jpg

       人們都稱贊張善孖先生對國盡忠,對長盡孝,對人盡義,對己盡節,综觀其一生,所成於己者,所益於人者,所貢献於國家者, “真善美”三字概可以大略盖之。张善子先生是第一个担纲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暨首席常务理事并领衔中华美术抗敌的画家;是第一个被誉为第四战线—国民外交斗士的画家;是第一个又国民政府两次颁令褒扬的画家。他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他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善子先生也逝世75周年。鉴于善子先生作为美术界抗日战线的领军人物,以及他对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和巨大成就,有关部门及海内外团体纷纷呼吁,要求将张善子先生列为第二批抗日英烈名单。

       张善子先生永垂不朽!

阅读    收藏 
标签:

娱乐

分类: 八一厂大院
http://s1/mw690/001b5uxjzy6Rci02PS010&690
八一厂演员剧团最早的一批女演员:
前排:师伟、田华、安琪、刘帼君、金青云。
后排:马晨曦、鲍梦梅、曲云、薛俊(剧团政委)、袁霞、关素真、王晓棠。
时间:1960年夏。

阅读    收藏 
标签:

军事

分类: 装甲兵工程学院

一晃,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已经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对这里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三十年里,装甲兵工程学院也变得越来越美丽,我发几张照片,请大家欣赏。http://s2/mw690/001b5uxjty6GI50zdW991&690
学院大门
http://s15/mw690/001b5uxjty6GI5cTp1k1e&690
科技部大楼
http://s3/mw690/001b5uxjty6GI5hjTWid2&690
办公楼

http://s15/mw690/001b5uxjty6GI5l9Tauce&690
教学楼,可以供7000人同时上课,最大的教室可以容纳550人。

http://s5/mw690/001b5uxjty6GI5x0mEIa4&690
http://s7/mw690/001b5uxjty6GI5zlQGO16&690
学员宿舍

http://s10/mw690/001b5uxjty6GI5D4pPXa9&690
车队停车楼,小车可以停到3楼、2楼,一楼停大车。

http://s6/mw690/001b5uxjty6GI5Tih6d05&690
警勤通信大队的战士楼。

http://s6/mw690/001b5uxjty6GI5ZB7tX65&690
学员旅的楼

http://s11/mw690/001b5uxjty6GI6bXgjU2a&690
学院山上公园。

http://s5/mw690/001b5uxjty6GI6wCfyc94&690
山顶公园的古建。

http://s13/mw690/001b5uxjty6GI7ddpuI5c&690

花园里的楼台亭阁

http://s9/mw690/001b5uxjty6GI68Qvywf8&690
坦克驾驶训练场

http://s8/mw690/001b5uxjty6GI7krf4He7&690

驾驶场里荷花香

http://s14/mw690/001b5uxjty6GI6hNCYlfd&690
花园式的驾驶场,虹桥飞架,豪情满怀。
http://s8/mw690/001b5uxjty6GI6pGuvJa7&690
大操场上的水陆训练架。

http://s7/mw690/001b5uxjty6GI6u0uj436&690
学院院歌墙。

http://s11/mw690/001b5uxjty6GI6CCAr08a&690
创新石

http://s13/mw690/001b5uxjty6GI6FS5NW4c&690
砺剑石

http://s5/mw690/001b5uxjty6GI6IQs9C24&690
纪念石

http://s16/mw690/001b5uxjty6GI6LUajJ5f&690
进取石

http://s13/mw690/001b5uxjty6GI6Ozeagfc&690
拼搏石

http://s3/mw690/001b5uxjty6GI6VBrGy62&690
忠诚石

http://s8/mw690/001b5uxjty6GI6YgzhZ67&690
学员毕业赠送的雷锋像

http://s14/mw690/001b5uxjty6GI72Td01bd&690
晚霞中的坦克

http://s1/mw690/001b5uxjty6GI75zyXC50&690
将星会从学员牌里冉冉升起。

http://s11/mw690/001b5uxjty6GI79XPK2ca&690
年轻人会逐渐成为新的长城。

http://s13/mw690/001b5uxjty6GI7tKHZq0c&690
他们才是初生的太阳,

http://s9/mw690/001b5uxjty6GI7Bql8kf8&690
他们会接过我们的旗帜

http://s5/mw690/001b5uxjty6GI7ydw7q24&690
希望,在他们身上。





 

阅读    收藏 
标签:

娱乐

http://s10/mw690/405f35f1gd7ba4ec82b19&690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

我要问你,北极熊什么颜色?

你一定会奇怪的盯着我说:色盲都知道,白色呗!

还真没说对,北极熊是无色的。
http://s13/mw690/405f35f1gd7ba50073dbc&690
开始, 大家一直以为北极熊是白色的,但一天,美国科学家马尔利姆·亨利在研究北极熊时,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北极熊的白毛,没想到这一看不要紧,亨利竟惊奇地发现,北极熊的毛不是白色的,而是一根根无色透明的小管子。这种毛好像一根根石英纤维,但实际上是一个个空心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这就是北极熊捕集温度的“工具”。

至于人的眼睛看到北极熊的毛色会呈现“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且每一根毛都能把射入的太阳光散射开来,就使毛看起来是白色的。

正如冰是透明的,而一堆冰碴子看起来是白色的。http://s3/mw690/405f35f1gd7ba5178cd22&690


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们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上就能看见皮肤的原貌。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
http://s1/mw690/405f35f1g7bf9083837e0&690
 一头北极熊畅游兰开斯特海峡水下。

至于有的人说,见过北极熊的毛成了黄色和绿色,其实是因为毛的中空管里寄生了菌类形成的颜色。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一厂大院

http://s6/mw690/405f35f1tccc89bde9f35&690

  “小白鸽”的扮演者师伟阿姨的女儿、八一厂大院子女滕易,10月20日上午从八一厂骑自行车到晓月苑,学习戏曲健身操之水袖操返回的路上,被一辆水泥车转向时刮倒,并从两腿碾过,滕易当场死亡。

http://s7/mw690/405f35f1gccc9126bdc96&690

电影表演艺术家师伟阿姨原名:孙宗洵 
1928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书香世家。爷爷曾当过民国的县长,父亲解放战争入伍,曾当过军委翻译局的翻译,解放后在清华大学当教授。

http://s2/mw690/405f35f1gccc9cb5d0181&690她祖籍山东平度。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双弟妹,唯独她跟母亲姓师(其母师玉成),『九.一八』事变后,举家南迁。在北平就读于女师附小和女二中,中学毕业后,考取中国大学生物系。上学期间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了革命宣传和进步戏剧演出活动,1947年的9月参加了中共北平城工部领导的祖国剧团,从此投身革命。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大肆搜捕进步学生,师伟被捕入狱。不久,取保获释,地下党组织安排她骗过敌人岗哨,进入解放区正定接受培训。在正定参加华北大学,1948年底随解放大军进城演出《红旗歌》。后服从组织调动,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导演。曾获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奖特别荣誉奖。主要代表作品:话剧《北京人》、《霓虹灯下的哨兵》,电影《吕梁英雄传》、《儿女亲事》、《一场风波》、《林海雪原》、《不夜城》、《秘密图纸》等。

http://s3/mw690/405f35f1gccc9cd6b3982&690
40年前师伟和祝新运(潘冬子)、刘继忠(椿伢子)
 1973年,八一厂拍摄影片《闪闪的红星》,师伟担任副导演,从此以后,除了表演,她又开始做导演和写电影文学剧本,艺术创作愈加丰富。最让师伟乐道的是,她曾用一双独具的慧眼,挖掘培养了一批表演人才。如果是来到学校,她会和孩子们一块儿聊天,做游戏。来到部队,她先和战士们一起唱歌,在自然轻松的接触中寻找演员苗子。师伟选人的成功率很高,而“伯乐”相中的孩子们也不负众望。当年被师伟识出的潘冬子祝新运和春伢子刘继忠,如今已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室的副主任和演员剧团的团长。曾导演《走出亚马逊》等影片并多次获奖的导演宋业明也是当年师伟选中的小学员。还有著名演员宝珣、洪学敏、“亮剑'中楚云飞的扮演者张光北、空政的“炊事班长胖洪”洪剑涛,都是当年师伟发现的好苗子。

http://s16/small/405f35f1gccf1f9c98b6f&690
师伟阿姨的老伴康玉洁,原是八一厂科教片室的主任,1960年组建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时,任科影的导演,79年任创作副厂长,2006年8月去世。

自诗曰:献身革命六十年,追求信仰志弥坚。一生烽火荆棘路,为民为国不怨天。

       人生苦短悲鹤发,甲子党龄喜童颜。英雄岂在俸禄高,布衣却是好党员。
诗祭之:烽火岁月赴征程,渤海军中一书生。戎马闲隙不释卷,彩妆扎靠扮罗成。

        风云变幻人依旧,黑夜不掩骨铮铮。谈笑世态由它去,举杯放浪纵歌声!

http://s16/mw690/405f35f1gccc9f4a3240f&690
师伟阿姨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滕晨、二儿子滕昱、小女儿滕易

http://s2/mw690/405f35f1gcccbe8eda7e1&690
大儿子滕晨到美国洛杉矶已经二十年了,是个钻研学问的人,整天埋头书本、写文章,生活方面没有任何奢望要求。是那种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的男人。http://s11/mw690/405f35f1gccca13cfbf4a&690
1970年5月的滕昱(右)与费小弟(中)、景春寒(左)。

http://s9/mw690/405f35f1gcccbf7d502d8&690

二儿子滕昱,原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工人,大学毕业后,进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做编导,后调中央电视台四频道。
1998年12月8日,滕昱因猝发心脏病不幸死于家中。时年才四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

http://s4/mw690/405f35f1gcccc0e99d413&690
滕昱的墓地(滕易摄影)
http://s16/mw690/405f35f1gcccc238b8a9f&690
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能不让老人倍加伤心?康玉洁叔叔为爱子滕昱扫墓。(滕易摄影)

哭小昱
不踰矩矣,万般悲愤骂昊天!
不惑而逝,我再如何见娇儿?
                        父 哭诉

2006年8月,康叔叔去世,和亲爱的儿子相会了。
http://s7/mw690/405f35f1gcccc24196c96&690
师伟阿姨在为爱子滕昱扫墓:(滕易摄影)
哭昱儿
四十四年前喜迎你降临尘世,
四十四年后难舍你惨离人寰。
你,潇洒行迹,来去匆匆,可知老母无助的哀号、伤痛?
欲与你同行。
                         妈妈

http://s2/mw690/405f35f1gcccc38028001&690

谁能想到,如今,母亲的爱女也离她而去?在天堂飞舞,与父兄相见!却撇下了孤独的老母!

http://s16/mw690/405f35f1gcccc4084adff&690
前不久,我们还为八一厂的庆典欢欣鼓舞,今天,却要为我们离去的故人怀念哀悼。

熟悉她的一个兄弟说道:“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舞姿体态,以往不精意的瞬间突然强烈的在我们眼前反复荧绕,现实生活在给我们带来无尽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它的冷酷无情。
珍惜今天的生活和友谊吧!因为再美好的东西也要从我们身边悄悄的留走。这是大自然的法则,生命在永恒的延续中也在不断的消亡,世上万物生灵都无法抗拒,只能遵循这一法则重复这伟大的循环。想想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发小,一切也就释然了。

天堂需要美女、需要舞者、需要长袖扶云、需要媚姿如朵。

让我们用浪漫的情怀,纪念滕易吧

http://s10/mw690/405f35f1gcccc78c6a459&690
http://s3/mw690/405f35f1g7ae140ba4432&690

小易一路舞好!八一厂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会永远怀念你!!

http://s14/mw690/405f35f1gccccb963e7bd&690
也请师伟阿姨节哀保重,请相信我们,八一厂的孩子们会像您的孩子一样,惦念您,慰藉您,为您的晚年做出我们的孝行。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我一来到安宁温泉,就听说这里有个崖壁石刻,可是我一是见到过有石刻的地方多了,如泰山、大同云崗石窟等,二是对书法兴趣不大,三是我开始觉得温泉石刻大都应该是三五好友泡过温泉的澡堂子后,把酒临风,才思泉涌而作的人生抒怀,估计所题的词语意境应该都是迷迷糊糊的醉言酒语,所以对小小的安宁温泉石刻并不在意。

闲时溜过去一看,很惊讶,不看不知道,一看有奥妙。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00d8cfcf9&690

安宁崖壁石刻就在安宁温泉公路右边的石壁上,一处处、一片片的石刻诗言映入游人的眼帘,这些石刻诗文断断续续的一直延伸到安宁温泉浴室庭院壁间。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00e1f565c&690
安宁石刻中文人墨客、绅士名流、书法名家所题的诗词书画、留言隽语还不少,楷、草、隶、篆书体均有,甚至还有岩画。

这些分布在崖石上的题刻,大多为明清以来文人雅士留下的诗章,现存总数达150多处,这是昆明地区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凝望着温泉石刻,我感到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题词刻字者对温泉风景的一份难舍难分的情谊;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http://s5/middle/405f35f1t799668b24354&690
据我看到的安宁温泉题刻,最早始于明朝正德年间,

这里有明正德十六年右副度御使,巡抚云南的何孟春(1474-1536)(字燕泉)的“听泉”,

http://s5/middle/405f35f1tbfe01e77d4f4&690

“听泉”是安宁温泉的第一处题刻。徐霞客评品为“字甚古拙”,指出燕泉乃都宪何盂春号。据《云南通志·名宦传》载,明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何盂春挂衔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在任期间,平定了危害边民的十八寨动乱,奏请皇上恢复永昌府的设置,增设长官司、守御所多处,为国家的安定、边防的巩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昆明文庙早年有先圣遗像碑,何氏写有《题记》。《题记》刊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驾崩,明世宗继位,嘉靖元年,何氏调任北京兵部侍郎,赴任途中又改任吏部侍郎,到京不久,升任吏部尚书。因此,“听泉”之题,应该在他离开云南的公元1521年之前。何盂春因参与了“议大礼”之罪,被处以庭杖后,去官返回湖南原籍老家。

有明代文学家三大才子之一正德六年状元杨慎(14881559)杨升庵的“不可不饮”,

http://s8/middle/405f35f1tbfe01c0624b7&690

杨升庵也因“议大礼”而获罪,被廷杖后,后配云南,第二年年初抵滇,前往戍所永昌(今保山),此后他漫游三迤大地,滇中、滇南广大地区,均留下了他的足迹,中原文化,也随着他的足迹,在云南广为传播。公元153311月写有《重修曹溪寺题记》,公元1544年,杨升庵再度来到安宁,又为曹溪寺写下了《宝华阁记》。“不可不饮”即在这段时间书就。

有历史年代可考者为云南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李焘(15441625年),字若临,号斗野焘在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春在摩崖大书“虚明洞”,

http://s9/middle/405f35f1tbfe0216e4a88&690

和“九曲龙窝”,

http://s7/middle/405f35f1tbfe023c87a26&690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徐霞客游历温泉。《游记》中记叙:“危崖云上,有大书虚明洞三字者,高不能瞩其为何人笔?”而今,李焘所题抬眼可见。“听泉”,则已降至地平之下,所幸当年平整场地时,在旁边留有空隙,还能让人看见,安宁温泉最早的第一处摩崖始未被破坏。

由此可知,历年疏浚螳螂川,所挖河中淤泥沿路堆积垫路后使路基抬高。如“飞岩”二字被土埋了大半,

http://s8/middle/405f35f1tbfe721322017&690
而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安宁知州钟万璋刊刻云南巡抚姜思睿所作《题醒石》和《题醉石》,原刻于环云崖前醉石之顶,此石现已大半埋入土内,只露出石头而不见一字。

http://s1/middle/405f35f1tbfe73a63ead0&690
姜思睿在崇祯六年任巡按御史。他在云南期间勤政爱民,为开发昆明的水利,他曾亲自沿盘龙江到松华坝,又从松华坝顺金汁河而下,进行沿勘、视察,他对昆明的水利建设和水患治理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姜氏因后来劝谏皇帝不可宠信太监而被罢官离去

http://s3/middle/405f35f1tbfe75a2b3dd2&690

徐霞客的可饮可浴。

在天下第一汤浴室的外壁还镶有两处明代石碑,一个是明嘉靖廿五年(公元1450年)前后,安宁知州郑桂谿书《安宁温泉》五律一首,
http://s7/middle/405f35f1tbfe7979e8ea6&690
另一个是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陈用宾书《安宁临温泉》七律一首,陈用宾时任云南巡抚。

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7d627c0d9&690
这里还有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江南人甘国壁出任云南巡抚时在雍正年间题刻的“太和元气”,

http://s6/middle/405f35f1tbfe7dada7055&690
这个甘国壁后来受到李卫的整治。 雍正康熙末年,盐务废弛,百弊丛生,尤其是云南盐政之弊为天下之冠。官员侵吞盐课,中饱私囊。雍正责令李卫到云南任云南盐驿道后,首先由吏治着手,整顿盐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各官分摊此银;原巡抚甘国壁私自挪动盐课,李卫令仍在云南的甘国壁的儿子替父还债。

安宁崖壁石刻里清代石刻更多。

康熙廿年(公元1681年),平定吴三桂反乱之后,各级官员及其僚属相继来游安宁温泉,大多数人都留有题刻。

这些题刻,或就景色抒情,或借泉石发感;书法各体皆有,其中不乏名家手笔。

http://s1/middle/405f35f1tbfe825d33000&690
如许弘勋题“清啸”(许弘勋于公元1686年任云南按察使);

 http://s2/middle/405f35f1tbfe76d2e7d21&690

时任云南布政使于三贤有“桃源可问”;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88f28e4cc&690
有清代云贵第十一任总督王继文(?—1703)字在燕,汉军镶黄旗人的“十洲分胜”,

http://s12/middle/405f35f1tbfe76a3238db&690

康熙25年任云南按察使许弘勋的“溪山秀错”,

http://s12/middle/405f35f1tbfe805b0a0fb&690

属汉军镶黄旗的抚顺人,第九任云贵总督范承勋(1641-1714)字苏公,号眉山,自称九松主人。,于公元1690年题写的“玲珑玉”, 

http://s2/middle/405f35f1tbfe7521230b1&690

安宁知州高珍“龙气蒸云壁 春风卷雪涛”,

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74e1f5169&690
云南巡抚石文晟“云窝 钟乳石”,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863451dcc&690
云南文化名人袁嘉谷(18721937年),“有太古意”等。

http://s2/middle/405f35f1tbfe86c0d90d1&690
云南名人周钟岳(18761955),“秘探龙威”,

1937年,滇军60军出省抗日前夕,http://s14/middle/405f35f1tbfe9f13ce2dd&690
籍贯为安宁的该军183542旅旅长陈钟书,
在温泉题书了“飞岩”和“活泼泼地”,

http://s16/middle/405f35f1tbfe811b1312f&690
http://s11/middle/405f35f1tbfe815df5fda&690
次年,陈钟书在台儿庄战役中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7岁。遗体由火车运至徐州,埋葬在东关外乱葬岗中。抗战胜利后,被追赠中将衔。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钟书为革命烈士。他留下的这两处题石,成为了抗日英雄的千古绝唱。

http://s14/middle/405f35f1tbfe80de5365d&690

安宁温泉的石刻者历来全是男性,民国时期,安宁连然镇的女士李刘红蕖题书了“亦蓬莱”,把安宁温泉视同蓬莱仙境。题刻为楷体书写,娟秀工整。所题虽无纪年,但以自己的姓名前冠以夫姓,乃民国年间的事情,证明了环云崖间这唯一的女性题刻者,生活于民国年间。

温泉的多处题刻,大多是名官、幕僚、学者所为。民国年间,个别小学教员,也附庸风雅,记事留题。

在安宁执教了2年的李辉文,离开前题书了“山高水长”,对杨一清表示景仰;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7766eba1c&690

老教育工作者、英文教员冯梦竹,题有“听涛”。

http://s8/middle/405f35f1tbfea38ba74b7&690
后来,云涛寺小学教员袁加夫等四位老师,说自己常徘徊于螳螂川畔,虽朝夕不饱,亦相乐无怨,而每思及人老飘零,奔波无定,莫不凄泣,因而“刻石留念”。

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8e1f80069&690
  19398月,安宁特大水灾,云南女企业家刘淑清于1941年建成温泉宾馆。1942年初,刘女士请省主席龙云题词留念,龙云题“天下第一汤”五字,后附跋语,叙述了温泉的历史,并对杨升庵表示景仰。所题由安徽书法家王景茀书写,刻石立于浴室庭院内的碧玉池上。

http://s12/middle/405f35f1tbfe782ef830b&690
任何优秀的题书,都离不开石刻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辛勤劳动。安宁温泉的多处题刻,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出滇中石刻工艺的卓越。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我喜欢历史,对古城墙和城门感兴趣,如老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

而且内城的九个门的作用各不同。

比如: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走运木料的车。这些木料主要是从大运河水运而来的。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走粮车。 明清时北京的粮食多是从江南地区用船只沿大运河运到通州,再将粮卸船装车运到北京朝阳门内的海运仓、东门仓和禄米仓,所以朝阳门也有"粮门"之称。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走酒车。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走囚车。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崇文"是崇敬文化的意思,"宣武"是宣扬武威的意思。两座城门并列东西,是取"左文右武"、"文治武安"的涵义。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东方为木,主生;西方为金,主死,所以进北京赶考的举人要进崇文门,死人出殡要走宣武门,死刑犯押赴刑场在清代也是出宣武门到菜市口刑场。明清两代从南方运来的各种货物经大运河到通州后,都要经陆路从崇文门进城,在崇文门接受检查,交纳税金。所以专走酒车。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走水车。西直门则多走水车,因为当时北京城内的水井的水质不佳,宫廷的饮用水要从西郊玉泉山用水车运到城内。

阜成门多走煤车,因为当时北京西郊的门头沟地区产煤。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正阳门是国都的正门,在元代名叫"丽正门",是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中得名。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瓮城门。

我到了杭州,不免对杭州的古城门和作用感起兴趣,研究一番。可惜只拍到了几个遗址石碑。

城门最多时有21座

  杭州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逃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大量修建城墙,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命,抵御金兵入侵。

  赵构刚来杭州那会,还特别穷,只能把皇宫定在凤凰山上,一来这里风景不错,二来这是当时杭州的制高点,方便他控制全城。赵构完全是省钱省力的做法,沿用早些朝代的皇宫遗址修筑,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如今,在万松书院这一带还能找到当时城墙的遗迹。

  杭州作为当时的首都,人口倍增,于是只好把城区往外扩张。杭州外城的城墙共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的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

http://s9/middle/405f35f1ta2f598510638&690

  修建水门,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杭州古时的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

自明朝起有了如今流传的十门

  南宋亡后,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军阀张士诚占领了杭州,于是更换和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余杭门、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北新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永昌门、候潮门。

  后来自明朝起,杭州城门名称又有了更改: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7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改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后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赏钱江潮的佳地,故改称“望江门”。

  改名后的这几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如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杭州十门。

  光绪年间,沪杭铁路从东城墙穿城而过,清泰门城墙被拆毁,接着武林门、凤山门也因筑路而拆除。民国之初,也因建设之需,钱塘、涌金、清波等门拆毁,纳西湖与城市为一体,修筑湖滨路、延龄路马路。1959年,因建环城东路,最后一段城墙被拆去。

话说杭城十门

  杭州十大城门已消失了半个多世纪,所有的辉煌都随之灰飞烟灭,但每个城门背后的故事却是永远的。

从前人们把十大城门及各门的物产编成杭曲小调:

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

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螺蛳(清泰)门外盐担儿,

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

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

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庆春)门外粪担儿。

几经沧桑,随着杭州城池的不断变迁,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门均已湮没,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门遗址的石碑。

http://s12/middle/405f35f1ta2f4b9afff4b&690
 武林门外鱼担儿
    武林门是杭州老城区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约公元589-610年),
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五代吴越国(公元983年)时筑罗城,建北关门(谐称百官门),在今夹城巷;宋高宗时移城门于此,明代改称武林门。 
武林门外自隋代以来一直是沟通我国南北京杭大运河的起迄点,樯帆卸泊,百货登市。每当夜晚“篝火烛照,如同白日”,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人影杂沓,不减元宵灯市”。这就是古时被称为钱塘八景之一的“北关夜市”。从武林门至湖墅一带,历来是杭嘉湖淡水鱼聚散地,因此杭谚有“百官门外鱼担儿”之说,卖鱼桥也由此而得名。
    如今的武林门一带高楼林立,一派现代都市气派。虽然没了“北关夜市”的景象,但这里依然是杭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http://s12/middle/405f35f1ta2f4ba3fe32b&690
http://s5/middle/405f35f1ta2f4f5a1feb4&690
拆除武林门现场

http://s8/middle/405f35f1ta2f4f83c7207&690
武林门遗址

http://s2/middle/405f35f1ta2f4be042021&690

艮山门外丝篮儿   
艮山门是杭城古代的东北门,五代吴越时筑罗城(外城),为十城门之一的保德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移门址于菜市河以西,改名艮山门(艮为北,艮山,为城北之小山。北宋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思念故国之意)。艮山门内有顺应桥,俗称坝子桥,艮山门因而也名坝子门。  
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进占杭州城,艮山门被毁。元末至正十九年在保德门故址重建艮山门。艮山门一带,宋元以来就为驰名中外的“杭纺”主要产地,这里个体丝织户与机纺作坊遍布,机纾之声,比户相闻,因此杭州民谣有“坝子门外丝篮儿”之称。艮山门于民国初期(1913年)因筑路被拆除,故址上立有石碑。
    艮山门如今是杭城的东大门,进出杭城和到沪杭甬高速公路都可由此出入。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长途汽车站——汽车东站也坐落在艮山东路上。
http://s16/middle/405f35f1ta2f50481531f&690

艮山门遗址
http://s5/middle/405f35f1ta2f4bd316704&690
凤山门外跑马儿 
凤山门是古时候杭州城的南大门。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把杭州改为临安,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又筑外城,城门十三座,此地为大内北门和宁门所在。元初(1276年)元兵进占杭城,不久,南宋皇宫大内毁于战火,凤山门也遭毁。元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墙,在此处筑城门名凤山门(因位于凤凰山麓而得名),又名正阳门。  
凤山门为南宋御街南端,它的旁边有六部桥,是南宋朝廷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为南宋时的政治中心。凤山门外万松岭一带,是连接江干一带和游览西湖的交通要道,风景优美,成为游人骑马踏青之处,因此杭州人有“正阳(即凤山门)门外跑马儿”的民谣。在古凤山门的遗址处立有石碑。如今,凤山门附近被杭州市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有中山南路传统商业街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南宋太庙、三省六部遗址保护区。
http://s8/middle/405f35f1ta2f50c817a47&690
民国时期烟标上的凤山水城门

http://s10/middle/405f35f1ta2f52414f6e9&690
修复后的凤山水门

http://s16/middle/405f35f1ta2f527669f3f&690
古凤山门遗址
http://s12/middle/405f35f1ta2f4bab83f5b&690
庆春门外粪担儿 
  庆春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为杭州古代东城门之一。原名东青门,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宋末元初,元兵进占杭州城,城门被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东拓展三里,新门临近太平桥,改称太平门。明初,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由此门入城,故而改名庆春门。
庆春门内的庆春街,历来为杭城繁华街道之一。门外为郊区农民的菜地,菜农运菜进城,担粪出城,均由此门出入,故民谣有“太平门外粪担儿”之说。庆春门残存城墙于1958年筑环城东路时拆去,在贴沙河西边的庆春立交桥旁立有“古庆春门”石碑。
如今的庆春门外已难觅郊区的迹象,随着城市东扩,这一带将是未来杭城新的城市中心地带。

http://s7/middle/405f35f1ta2f5310148a6&690
古庆春门遗址
清泰门外盐担儿 
    清泰门是杭城古代的东门,南宋初,在其南面另辟一门叫崇新门,门近荐桥,因此亦名荐桥门。南宋末元初时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占杭城,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往东延伸三里筑门,名清泰门。
   清泰门俗称螺蛳门。因清泰门外水网交错,河中多产螺蛳,故有螺蛳门之称。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是古代煮海盐之处,沿江多盐,因而民谣有“螺蛳门外盐担儿”之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清泰门内,铁路自城外而入,于是拆城门及城墙数十丈,这是杭城最早拆的城门。
http://s10/middle/405f35f1ta2f534a20e39&690
古清泰门遗址
http://s12/middle/405f35f1ta2f4bb3458eb&690
涌金门外划船儿 
  涌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五代天福元年(936年),吴越王钱引西湖水入城,在此开筑涌金池,筑涌金门,门濒西湖,东侧有水门(亦称涌金闸)。传说西湖中“金牛涌现”即在此地,因而得名。 
涌金门历来是杭州城里到西湖游览的通道,为市区繁华地段。涌金门也称小金门,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涌出小金门”就是写涌金门。涌金门早在古代就有游船码头,西湖游船多在此聚散,因而有“涌金门外划船儿”之谚。涌金门在1913年与清波门、钱塘门同年拆除,从此西湖与市区连接。

http://s16/middle/405f35f1ta2f53b6f8b5f&690
英国女旅行家毕晓普夫人于1898年来到杭州,拍下了这张“杭州西城门”的照片。这个门就是涌金门
http://s4/middle/405f35f1ta2f543a06593&690
古涌金门遗址
http://s9/middle/405f35f1ta2f4bbc1d038&690
清波门外柴担儿 
    清波门在五代吴越时为涵水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杭城,清波门是西城门之一,门楼濒西湖之东南,取“清波”之意名门,为历代沿用。清波门因有暗沟引湖水入城,俗称暗门。

http://s11/middle/405f35f1ta2f58996bcaa&690
清波门老照片
    清波门一带古迹甚多,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及书画家寓居之地,又因门通南山,古时候市民需用柴炭多从此门运入,故有“清波门外柴担儿”之民谣。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挖地道破清波门城墙数丈,进占杭州。民国二年,杭州开始拆城,继拆“旗营”之后,清波、涌金、钱塘三门及城墙均被拆除,改建南山路、湖滨路,于清波门故址立有石碑。
    清波门一带向来是休闲赏景的好地方,“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就在西边,附近还有“聚景园”、“钱王祠”遗址,它的东边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吴山天风”和河坊街。

http://s2/middle/405f35f1ta2f4bdaa2871&690
候潮门外酒坛儿 
    候潮门始建于五代吴越时,当时名竹车门。因筑城时以竹笼盛巨石,用车运去以定城墙的基石,故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竹车门旧基重建候潮门。因城门濒临钱塘江,每日两次可以候潮,故而名候潮门。
    南宋时,候潮门以北有保安门、保安水门,它的南面是便门和南北水门,西面是六部桥,东临钱塘江。古代,杭州城内的绍兴老酒都由候潮门入城,因此,杭谚有“候潮门外酒坛儿”之称。候潮门于民国二年(1913年)杭城拆城筑路时被拆除,在原址上立有石碑。
    如今的候潮门一带建设日新月异,钱江四桥也在候潮门以南连接钱江两岸。
http://s7/middle/405f35f1ta2f5538c5186&690
古侯潮门遗址
http://s10/middle/405f35f1ta2f4be7b5179&690
望江门外菜担儿 
    望江门是杭城古代东南部的城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名叫新门。因为它的东面有茅山河草桥,又名草桥门。宋末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进占杭城,望江门也毁于战火。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东城三里,在此建门改永昌,因在此登城楼可远望钱塘江潮,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名望江。
    望江门外原为郊区,这里乡民以种菜为业,然后挑到城里来卖,因而有“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之民谣。望江门早在元代起就是“观赏钱塘八景”之一的“浙江秋涛”所在,“秋涛路”也因此得名。
http://s5/middle/405f35f1ta2f55ae2e694&690
古望江门遗址
http://s9/middle/405f35f1ta2f4bee44608&690
钱塘门外香袋儿
    在杭州庆春路和湖滨路交叉处,立有一块“古钱塘门”的石碑,这就是古时杭州十城门之一的“钱塘门”旧址。 
钱塘门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为杭州西城门之一。而杭州有“钱塘”之名,始自秦朝。自宋以来,钱塘门外多佛寺、楼台。出昭庆寺(今青少年宫)、看经楼(望湖楼)直通灵隐、天竺。古时往灵隐天竺进香之人,必由钱塘门出入,故有“钱塘门外香篮儿”之民谣。民国二年,当时杭州拆除钱塘、涌金、清波三门的城墙,改建湖滨路、南山路,从此西湖又与市区连接。如今这一带已是游览西湖的最佳地段。
http://s11/middle/405f35f1ta2f5627266aa&690
古钱塘门老照片

http://s4/middle/405f35f1ta2f564fafbd3&690
古钱塘门遗址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一厂大院

据说,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92-9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王晓棠将军在八一厂的人缘和口碑都不好,无论是老前辈绯议她年轻时的性格张扬,风流轻佻,还是当代人议论她当将军厂长后的刚愎自用和怪戾乖张,反正说她好的人不多。


在部队体验生活的王晓棠。
  王晓棠,原籍江苏南京。1934年1月4日生于河南开封,其父为国军高干,幼年时代随从军的父母迁居重庆。因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拜师学唱京剧。初中时已学会“铁弓缘”、“惊梦”等许多唱腔。1948年举家随部队迁居杭州。次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专,继续自学京剧。解放军解放宁沪杭后,其父被俘入狱,病亡于浙江狱中。王晓棠1952年参军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京剧团,

在总政京剧团时的王晓棠

次年调入总政话剧团。

在总政话剧团的王晓棠

1958年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1961年八一厂演员剧团到21军搞两忆三查时的王晓棠

“文革”中受冲击,被双开除(开除军籍开除党籍)复员到北京远郊怀柔县北台上林场劳动6年,1975年平反。1982年自编自导自演,自词自曲自唱的拍了一部失败的电影“翔”,被人批评为“沉重的起飞”。1984年起任导演。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起任厂长,后兼任党委书记,1998年8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少将。 1998年退休。

退而不休的王将军

无论别人怎么说王晓棠,但她办了一件事,则是现在人人赞誉,无论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还是现实的经济眼光看,都是个大好事。

就是王晓棠于93年亲自勘察和拍板,花钱500万在北京郊区买了700多亩地,为八一厂搞了一个影视基地。就像老人给孩子买了一套房子一样,王晓棠给八一厂留了一块固定资产,而且是增值的固定资产,在房地产翻跟头涨价的今天,那七百亩地如果要卖出去搞房地产,估计可以卖出几十亿的天价。

八一厂影视基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始建于1993年。占地700多亩,十七年来,已有各种建筑833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家多功能军事影视生产基地。可为影片摄制提供外景拍摄场地及使用道具,并供游客参观。


八一厂影视基地东区-文戏区

八一厂影视基地西区-武戏区

基地东区和西区,东区分为文戏区、文戏区占地200亩,区内设有“双清别墅”、“江南水乡”等景点,并规划建设“丰泽园”、“南方小镇”等。

西区为武戏区,占地500多亩。武戏区建有“咸阳城”、“市井街”、“西洋楼”、“监狱”等景点。


监狱,小兵张嘎就是在这个监狱里和日本兵比赛的。

车炮库里有各个时期的轿车、汽车、坦克、装甲车等道具车辆。

坦克道具车,可别小看,这些可是能开能跑的真家伙。

武戏区设有"战场区"、"军事训练区"、"特技表演区"、"战车展览区"等。

战场区里坑道纵横,碉堡林立,战争时期的陈设建筑十分齐全,能让用户有置身于上世纪硝烟弥漫之战场的感觉。体验战争气氛,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去处。

在该基地拍摄出的电视剧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新中国前进》、《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团长我的团》、《隐形将军》、《我的兄弟叫顺溜》、《乔家大院》、《决战浦东》、《太行山上》、《小兵张嘎》、《激情燃烧的岁月》、《闯关东》、《亮剑》等;电影则有《大决战》、《四渡赤水》、《虎贲常德》、《投名状》、《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

 

 

 

附录:关于王晓棠父亲的报导:

年逾九旬的汪霖老人嗜书艺,也恋书册。拒绝受聘“德清县老年书画协会理事”的他,现于德清上柏街一深宅里颐养天年,依然诗情酒意,烟书相伴。记忆力极好,神情举止颇机敏,兴致处抖露:自己曾与张大千亲侄、王晓棠父亲一起蹲监,练精书画之艺。
老人的一生充满传奇。抗战前在国立西湖艺专读了两年半,时任校长林风眠,同学有朱瑞英、徐天许等,“我算是天资最差的,学的是工艺美术。”后考取津浦铁路职员,在南京浦口站上了四年班,从售票员升到了列车长。抗战时老人参军,加入王牌98师,参加凇沪会战。……后任浙江省政府直属政治工作大队一中队队长,“解放后的杭州市委书记等当时也是我下属的队员。”
抗战胜利后,汪霖回上柏办了个学校,还创办了一小报《武康新闻》,任总编。
……解放军渡江,善美术、书法、音乐、古诗词的文士投笔从戎,“我拉起1000余人占领武康镇,迎接解放军的到来”。
……后劳改了20多年,在浙江省第一监狱,1970年代才特赦出来。……
老人乐说“蹲坚”生活:同监的国画大家张大千一亲侄张剑雄,教汪霖画画;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王晓棠的父亲教他练书法,“你的字必须练,不然配不上你的画”。“由此,我决心练字”。“我跟他们学了不少真正的东西。”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破五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请吃饺子。

破五的来历

  1. 第一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其实,这是“破五”的变种,是由于不知“破五”的由来,慢慢的演变出来的

  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还没听说有谁是喜欢穷神的是不是?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

  2. 第二种说法:

  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既然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所以各店铺都选择在正月初五开市。

  3. 第三种说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4.第四种说法:

    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你知道吃饺子的讲究吗?

包饺子。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饺子馅的讲究

包饺子首先是调拌饺子馅。饺子馅有荤有素,有的地方是严格区别的,但更多的是荤素搭配。年三十包的饺子,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的。除夕夜的饺子馅一般是荤素料相配合,用猪肉或羊肉,切成小肉丁,加调味料腌好,然后把大白菜嫩叶用刀剁成粗粒,挤去部分水分,加人肉馅和调味料调拌而成。

在制馅的过程中,最讲究的是剁馅,就是用刀细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时,刀与案板撞击,发出锉锉有力的“嘭嘭”声,由于用力大小在不断地变化,这声音便发出了富有韵律感的强弱节奏变化,像特别优美的乐曲,传到四邻八居。人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声音是全村最响的,也是时间最长的。肉加菜调馅,谐音“有财”,剁馅声最响且时间要长,美其意曰“长久有余财”。剁菜的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就多,象征着日子红火富有。

饺子形状的讲究

年三十包饺子的形状也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有的农家,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但更多的是把饺子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能财满屋,粮满仓,生活蒸蒸日上。

饺子摆放的讲究

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形制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定规。首先是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包饺子,横排竖摆,皆随其意,年三十包的饺子则不行。山东等地盖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99个,且要布满盖帘。

因此,只能靠调节饺子的间距和行距来实现,谓之“久久福不尽”。关于这个习俗,民间传说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个贫困的山村,有一户人家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家里没有白面,也没有菜,听着四邻的剁菜声,心急如焚。无奈,只好向亲友借来米面。和好面后,又胡乱弄了点杂菜凑合成馅,就包起了饺子。因为面是借来的,所以包的饺子就格外珍贵,摆放时,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齐,也很美观。刚刚从天庭回来的灶王爷看了很高兴。

同村有个财主,家有万贯家产,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惯了,根本不把饺子放在眼里。大年三十这天用肉、蛋等料调馅,包成了饺子,乱放在盖帘上。小料饺子下锅煮熟后,一吃味道全变了样。猪肉馅变成了萝卜菜。而那户穷人的饺子却变成了肉蛋馅的。原来,是灶王爷对财主家包饺子的态度很不满意,为了惩罚他,就把两家的饺子给暗中调了包。

第二天,这事便在村里传扬开来。从此,人们再忙,年三十的饺子也要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口彩。但是在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农家,饺子却不能摆成圆圈。据说把饺子摆成圆圈,会使日子越过越死。必须横着排成行,这样方能使财源四通八达地涌来。

饺子煮吃的讲究  

大年三十不仅要包饺子,也要吃饺子。俗语云:“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说明年夜饭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这天的饺子,要在除夕的时候吃,不仅有家人团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义。除夕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至少在元明时已经形成。《明宫史》就记录过过年吃饺子的食俗。

“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后经传承完善,便形成了后世民间除夕吃饺子的习俗,以为辞旧更新之义。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的响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煮熟捞出后要先供诸神、列宗,然后伴着其它食品吃饺子。

年三十夜煮饺子也有讲究。烧火用的柴草,要用豆楷杆或芝麻楷杆,寓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锅里煮饺子,不能用铁铲乱搅动,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与摆放饺子之义相同。在山东东部,煮的饺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挣”了或“涨”了。

因饺子内有菜,菜谐音“财”,故饺子“挣”了,是“挣财”,图个吉利,讨个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欢乐气氛。在甘肃中部一些地方,除夕夜煮饺子时,还要加入少许面条共煮,同食,美其名曰“银丝缠元宝”。面条要细,饺子要包成元宝形,喻意长寿发财,也是图个吉利,寄托人们的美好希望。

吃饺子时,也有俗规。第一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诸神。这上供的饺子也有讲究,河北民间有“神三鬼四”之说。就是给诸神上供3碗,每碗3个;给列祖列宗上供用4碗,每碗盛4个饺子;唯有灶王爷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饺子,碗里只盛1个,但有的人家过意不去,就随便盛几个。有的地方,饺子端到供桌之后,家里老人还要虔诚地念上一段祷告式的顺口溜,如:

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饺子要端给牲畜,以表示对牲畜的爱惜。旧时,大牲畜如牛、马等是农家的主要劳动工具,人们也希望牲畜像人一样迎来平安顺利的一年。第三碗家人才开始食用。除夕的年夜饭,本来种类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饺子必须要吃。吃时还要记清,以吃偶数为佳,不能吃单数。

有的家里老人边吃边口中念念有词说:“菜(财)多,菜多”等古语。饭后盛饺子的盘、碗,乃至煮饺子的锅,摆放生饺子的盖帘上,都必须故意留下几个(偶数),谓之“年年有余”。

儿时包饺子时,我母亲在包完时如果是皮剩了,就说今年有穿的,如果是馅儿剩了,就会说今年有吃的,以至最后我们干脆剩一点皮和馅不包了,以图有“余头”的吉利。

祝大家吃上最好吃的饺子。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