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0-06-30 08:58)
标签:

杂谈

财经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第五次领导人会谈在重庆登场。陈云林和江丙坤在此次会议中完成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签署。ECFA的签署,作为台海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不仅将为台湾经济提供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同时也意味着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将更加深化和紧密。

在这份里程碑式的合作清单中,大陆将向台湾开放11个服务性领域,包括会计、IT、医疗和金融等关键领域,而台湾将向大陆开放9个服务性领域,这意味着两岸将在产业合作之外,进行更多的行业合作和开放,这将有利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健康和平稳发展。

而众所瞩目的则是一份“早期收获清单”,这份清单的提出,意味着两岸在实现自由贸易方面走出了第一步。这份清单详细列明了大陆和台湾方面将享受较低关税的各种商品,并提出在未来的两年内,针对这些商品的关税将最终降至零。细数这份清单,从数量上看,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约占台湾对大陆出口总值的16.1%,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约占大陆对台湾出口总值的10.5%。而从物品的行业属性上,大陆方面享受较低关税的商品,主要是原料商品和下游工业品,而台湾方面享受低关

标签:

杂谈

财经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关于房产税的讨论愈演愈烈。支持者认为,房产税的推出可以抑制房地产投机,从而有助于遏制不断飙升的高房价;反对者则认为,以往中国实施的多次房地产调控表明,行政性调控政策与措施的推出,最终结果往往可能是无法遏制住房价的上涨,反倒可能推高房地产的交易成本,并促使房价继续上涨。但笔者认为,我们最好不要从控制房价的角度来讨论是否要出台房产税。    /FONT>

这是因为,征收房产税仅涉及房地产的持有成本,这可能会对房价产生短期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构成国内房价上涨的基础,主要是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快速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引发对城市房地产的巨大需求。从这个角度分析,把房产税作为控制房价的一种政策手段,对房产税的调控效应寄予厚望,或许会让我们有所失望。    /FONT>

在讨论房产税之前,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引进房产税?从目前来看,对有没有必要引进房产税,这个答案是明确和肯定的,中国需要引进房产税。    /FONT>

 

(2010-06-01 21:46)
标签:

杂谈

财经

股票

    最近的几个月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速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在今年的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额仅为480亿美元,而2009年每季度平均的外储增加额约为1130亿美元,2008年季度平均为1040亿美元。

  事实上,中国外汇储备的季度增速已经在2009年见顶。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中国的贸易盈余出现了持续的下降,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欧美均面临着相对严峻的财政紧缩,同时,欧美的储蓄率也将逐步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盈余将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对外证券投资也将逐步增多,这也将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速度。不断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不断好转的国际投资环境,吸引着中国企业不断把自己的海外版图扩大。

  然而,外汇储备增速放缓、对外投资的增加,是否意味着进入中国的热钱也将出现下降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我们的计算公式,我们将外汇储备的增加额划分为“合理增加部分”及“不可解释部分”,在“合理增加部分”中,我们将其划分为贸易盈余以及外国对中国投资净值,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汇率因素,因为在中国2.4万亿的外汇储备中,一般认为,70%为美元资产,而其余的3

标签:

杂谈

市场已经开始预期人民币的再次升值,同时,各种外部环境也开始慢慢具备。

之所以这样判断:第一,中国的出口开始在近几个月快速反弹,并在1月份同比上升了21%,由于基数原因,加上外需正在不断恢复,预期中国的出口将在2010年保持较快的增长。不断增长的出口,加上高额的外汇储备,都将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在捍卫人民币兑美元相对稳定汇率的同时,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

第二,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正在不断上升,尤其在美欧各国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情况下,这种摩擦更为明显。在奥巴马政府将推动就业作为今年政府的首要目标的情形下,一个被低估的人民币,将成为美国政治家们在中期选举中的一个最好议题。

第三,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在中国需求的刺激下不断上涨,中国在进口大量大宗商品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入通货膨胀,让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标签:

杂谈

每一次危机,也都孕育着一次机遇。以希腊为首的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出现,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全面地衡量欧元区的这次危机,并且认真考虑是否应该将手中的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欧元资产。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机会。中国在避免美元陷阱的同时,也能帮助欧元区的“欧猪五国”(PIIGS)度过金融危机,从而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大国,中国如能购入更多的欧元资产,不仅能够帮助希腊避免其出现主权违约风险,也能够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信心,强化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中国的出手,也能为其他PIIGS国家提供喘息的机会,避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从而为危机的化解取得更多的时间。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在此时购买更多的欧元资产,有不少好处:第一,欧元目前处于相对低位,换句话说,欧元资产特别是PIIGS的债券价格处于相对便宜的地位。欧元区偿债危机爆发后,美元兑欧元的升幅大约为10%,对于任何一项投资来说,资产价格打上9折,已是颇具吸引力。同时,中国在近期开始大量减持美元国债,这也表明中国正在考虑将手中的外汇资产分散化。其实,将更多的外汇储备分散到以其

(2010-02-12 20:24)
标签:

杂谈

今晚19点20分,央行出人意料地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笔者对于上调并不感意外,但对于这次的上调时点,却颇感突然。本次上调在春节长假前夕,对市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同时,春节前夕央行一般来说倾向于释放流动性以保证春节期间的货币供应。但总体来说,相信这次的动作仍然是因为通胀上升的速度快于预期,央行需要回收流动性以保证通胀不至于在2010年失控。

正像我们此前提到的,中国在2010年遇到的最大风险仍然是通胀,从目前的流动性状况来看,如果想保证通胀率保持在3-4%的区间内,仅考虑存款准备金率一项指标,中国很可能需要上调8到10次、每次0.5个基点以保证通胀不至于失控。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尽管时点让人意外,但动作却在笔者的意料之中。

笔者想再次强调目前通胀的压力,尽管同比而言CPI上升的速度稍有下降,但环比上升的趋势并未得到任何改变,反而有加速的迹象。同时,PPI的环比趋势也明显上升,我们预期这种传导效应将达在未来三个月逐渐显现,对CPI的传导效应会达到0.7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出现了明显的工资上涨压力,对于社会需求的扩大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通胀指标来说,却无疑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我们

标签:

财经

上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2月份的房价涨幅等系列数据,由于环比上涨达到1.5%,同比涨幅也因此出现了快速上涨,达到7.8%,笔者此前也预测过,按照目前的环比增长速度,房价同比涨幅将很快超过10%。

从历史上来看,2007年房价同比涨幅也达到了双位数,监管层也因此出台了“二套房”等相对严厉的调控措施,最终房价的同比涨幅在2007年逐渐见顶,并回落到2009年初的负值水平,在此期间,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又相应出台了刺激房地产的措施。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上涨趋势已经形成,房价涨幅超过两位数只是时间问题,这也将导致监管层出台相对严格和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措施。

笔者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开始,但政府需要吸取前几轮调控的教训,保障供应,退出房市的刺激政策,同时需要考虑“4万亿”刺激政策的顺延效果。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房地产调控针对房地产商的多,针对购房者的相对较少。多次房地产调控的经验表明,监管机构倾向于收缩“地根”和“银根”,同时由于考虑到“自住需求”和各种货币政策的因素,往往不愿意或者较晚对利率水

标签:

财经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10日公布了去年12月份以及全年的贸易数据。总体来看,中国1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远高于预期。

    从出口情况看,出口增速在一年内首次转正,按年上升了17.7%,远高于11月份的-1.2%,也好于市场预期的5.0%左右的增长。进口增速上升迅猛,按年上涨了55.9%,几乎是11月份的两倍,同时也远好于市场预期(32.5%)。由于进口增长更为迅速,贸易顺差也小幅缩小至184亿美元,比11月份低7亿美元左右。

    从分国别数据来看,对亚洲的出口表现更加抢眼。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和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33.4%和50.1%。与之相对应的是,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仅为15.9%和10.2%。亚洲日益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市场,这一趋势在今年相信会得到更多的巩固。

中国的进口更为强劲,12月份的单月进口值已经达到历史新高。在强劲铁矿石贸易的带动下,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几乎翻番。从东盟国家以及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进口增速则分别达到78.8%和67.8%,同样十分强劲。

    尽管12月份的贸易数据表现不错,但从全年情况来看,2009年全年中国出口下降了15.9%,进口则下滑了11.3%。贸易

标签:

财经

房价的前景如何,相信是2009年底到2010年的一个最热门话题。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亚洲的房地产市场却不断上涨。这其中,中国内地很多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也已经超过2007年的高点。在这个过程中,“泡沫”说渐渐发酵,中国官方的做法也耐人寻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定下了“基本不变”的调子后,却又在随后的12月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政策,相信迪拜拖欠债务事件对官方的“转向”还是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事实上,就像经济预测不会改变经济的走势一样,任何的怨言和谩骂也不会对房地产的走势产生本质的影响。但理性的分析可使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让我们回到房价本身。中国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公布一个房地产的价格指数,目前这个指数同比上升约为5-6%左右,环比在0.5到1个百分点之间,按照这个趋势,房地产价格指数同比超过10%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出现双位数的增长,不管从任何角度说,都会对官方的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此外,这个同比指数是基于全国的统计产生的,抽样的偏差,权重的组成和地方数据可信度,都可能影响这个指数。换句话说,很多人怀疑的“低估”很可能是存在的。与此同时,在一个大样本中,北京、

标签:

财经

今年以来,中国的房价和股价不断上升,中国央行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膨胀进行反应,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会否在2010年显现。由于今年以来货币增长速度较快,与去年底相比,目前的M2增长了约27%,比年初设定的17%的目标高出10个百分点,也远远快于8—9%的名义GDP增速,所以很多观点认为严重的通胀必定会在明年出现。但是,通胀的产生受到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制约,从目前的供给看,产能过剩仍然会严重制约终端产品价格的上升,而由于工资水平被压制,需求也很难快速显现。因此笔者认为,通胀率在2010年不会出现失控的状况。

但是,由于资产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信贷投放的过度增加,由信贷催生的、杠杠效应“放大”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的膨胀最终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出现。尤其是在中国现在的条件下,一旦货币政策转向“中性”,目前的资产价格将很可能失去支撑。这是因为一方面,收入水平在目前的就业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很难有效上升,对资产的基本需求将会被压制;另一方面,浮动按揭贷款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