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短片小说文华杯许峰李天琪杂谈 |
分类: 我读小说 |
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一只老鼠:一只毛色发亮,上蹿下跳,自己豢养的老鼠,她被永远关在自己心灵栅栏里,守护着内心的空茫。别的宠物,都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或者移情别恋的对象来张扬,唯恐天下人不知,唯有这只老鼠,被作为内心的珍藏而秘不示人。
不管你承不承认,她都日夜撕扯着你的心绪,啃噬着你的心灵,让你不得安生。甚至,有时候,你感觉自己就是那只老鼠。这就是作家许锋《美丽的老鼠》指涉给我们的现实。
当夫妻生活在庸常的日子中越来越平淡,当一成不变的性爱变成例行公事的家庭作业时,哪个男人心里不会豢养一只这样的老鼠?哪个男人的内心不被这样一直可爱又恨的老鼠不断的折磨?这也许就是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内心生活的裸现。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到:琥珀趴在20楼的窗口看天,因为空气的对流,他感觉到后面有力量在推着他,而且他突然觉得脚下有毛茸茸的东西跑过,他一慌,脚抬的很高,然后身体失去了重心。他从窗口飞出去了,像一只风筝,或者像粘着板子的老鼠。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我不是吃了鸡蛋,还要一定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的好奇者,即使是在网上搜索一下作者的真面目也罢,也懒得动手,一是看了,有可能会有种美丽被打碎的感觉,另外一点,对于自己真正心仪的作家,由于自己辈分太小、名分太低、资历太浅,尚无获得大师们垂顾的资本。
当然,要获得与那只下蛋的母鸡缘铿一面的机会,并不像坐上航天飞机去太空旅游一样那样难以实现,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力,自有人帮你打点和运作。
不记得是那一年,被誉为首都地产大亨的潘石屹去了一次北大朗润园,不仅见到了国宝级的大师季羡林先生,还获得了季老的墨宝。季老去世后,儿子季承在其博客披露了自己生前不能膝前尽孝,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不要说膝前尽孝,就是与自己的父亲见上一面也难。
做名人难,做名人的儿子更难。许多人只看到名人光鲜的一面,却无法体会他们心灵深处的孤独。儿子见不上自己的父亲,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能顺利见到自己想要见到的那只下蛋“母鸡”,这是多么的吊诡和稀罕?当然,潘石屹不仅见到了季羡林这样的大师,还见到了隐居阳明山上的李敖先
标签:
故乡春雪记忆李天琪文化 |
分类: 随笔 |
明明昨天还是冬天,但雪落在今天的土地上却成了春雪,我想起了意义,象征,本质这些词语,突然觉得这些平时看起来有点大而无当的词语居然那么的具体和真实,就像这场初雪一样。
标签:
租书店记忆年代李天琪文化 |
分类: 随笔 |
刚盘下租书店那会儿,生意并不怎么景气,于是自己安慰自己,也许是刚刚起步,万事开头难吧。强硬着头皮撑了半年,虽说不是有大转机,但凭着对图书的爱好和用心经营,总算认识了一些老顾客。等手头积攒了一点余钱,赶紧去书市购进了一大批新书。有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苏童的《米》、《城北地带》,刘恒的《苍河白日梦》,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都是我喜欢的。
印象最深的是一套整整七大本的《贾平凹文集》,几乎囊括了自贾平凹出道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鸡窝挖的人家》、《野山》、《商州三录》以及获得美国天马文学奖的《浮躁》,仅我所见,在中国在世作家中,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出过如此规模的文集,大多数已故作家的全集也没有这么厚。
除了这些所谓的纯文学作品外,当然还购进了不少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比如《天龙八部》、《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九月飞鹰》、《浣花洗剑录》,这些大部头动辄就是三四本一套的,尤其是《鹿鼎记》,厚厚的五大本,丢掉其中任何一本,整套书就会残缺不全,严重影响借阅的频率和次数,必
标签:
随笔李天琪文化 |
分类: 随笔 |
弟弟打来电话,新房子终于盖好了,准备近期搬迁,就在一切收拾妥停之际,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父母不愿意过去。
弟弟盖的新房在村东头的自留地里,与早几年前分居出去的三哥、四哥的院子紧邻,而老院在村子的最中央,来去大约五六分钟的距离。
弟弟做不通父母的工作,请至今还生活在村里的大哥二哥来帮忙,做了半辈子木匠的二哥一言不发,无人能猜摸到他的心思,而大哥的态度和弟弟是一样的,要搬一起搬,将年迈的父母留在老屋里,不仅没人照顾,主要的是会让村里人笑话,好像没有儿子养活似的。
无奈之下,弟弟打来电话让我做父亲的思想工作,我口里应允着,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父亲决定了事情,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他的性格。
父亲不愿意搬迁,生气的弟弟说了许多气话,诸如今后不再养老父母了,或者是早知道你们不愿意搬迁就不盖那个院子了等等。
其实,我觉得还是沟通的问题,早在去年春节期间,在大哥的家里曾述及此事,当时在场的父亲就表
标签:
诗人死亡事件李天琪文化 |
分类: 随笔 |
当诗人之死不再成为一个事件,当诗歌不再因为事件成为一个话题,诗人才能走的安心,诗坛才会恢复一个常态。
今年以来,陆陆续续有多个诗人离世,与他们在诗界的声名和地位相比,却走的格外平静和安宁,除诗人所在单位和亲朋故旧在小范围的祭奠之外,许多受他们影响和得到他们诗歌泽被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更多的用诗歌的方式)进行了祭奠和怀念,但也只是所谓的“业内”人士的一种情理之举,并没有超出人们想象的视野。
标签:
2013年诗人凶年李天琪文化 |
分类: 随笔 |
今年似乎是诗人的一个凶年,2月14日,诗人雷抒雁在北京逝世;7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纪弦先生在加州逝世; 9月29
标签:
土豆诗歌李天琪文化 |
分类: 诗歌 |
1
把目光放低
低到土里面
你就看见
土豆是多么的幸福
2
其它果实都挂在树上
只有土豆埋在土里
大小
只有自己知道
3
天很蓝
紫花苜蓿一样的颜色
让每一块土地都成了
普罗旺斯
4
其它果核都在果肉里
让我成为你的全部吧
是果肉
也是果核
5
“我们都是有源头的人”
有些话被说出
不是因为胆量
而是因为底气
6
蒸、煮、煎、炸、烤
酸、辣、甜、麻、辛
兵来将挡
水来土屯
7
果实与果实的距离
不仅隔着风
隔着雨
还隔着地皮
8
挂在树上的
尽力挥霍着前世的阳光
埋在土里的
等待着今世的辉煌
9
只有与泥土
亲密过的果实
掉在泥土里
才不会腐烂
10
即使把身上的皮拔掉
也洗不净身上的一个土字
有些东西
是与生俱来的
11
一个伤疤
就是一次疼痛一个破绽
标签:
报纸新闻秋天坚持文化 |
分类: 诗歌 |
一枚果实要落了
在秋天的最高处
它已经不能把持自己
成熟,让它摇摇欲坠
秋风宣布了这个消息
人们纷纷聚拢在一棵树下
谈论着,等待着,分享着
就像谈论一张刚刚出街的报纸
一枚果实挂在树上
就像一枚果实
放在篮子里
一样的不安全
一枚挂在树上的果实
已无退路
前面是刀剑相逼的严霜
身后是万丈深渊的深秋
它的坚持
就是一个人
内心的强大
须仰视才见
分类: 读书 |
60年前,目击了战争的野蛮和它巨大的毁灭力量,并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张爱玲,在一本小说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其时张爱玲正值一个女子青春妙龄的花季岁月,即使按现在的年龄计算,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也不过是一个刚刚迈进大学的女大学生而已,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上大学通常是为了寻得乘龙快婿的一种途径的旧中国来说,张爱玲的成名的确是破了天荒的。
让张爱玲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被人们奉为经典,甚至影响到了一个个无辜的孩子。出名要趁早呀,在今天看来,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已经是浮世绘里的凄凉人生了。
自从年仅3岁的张欣怡成为春晚舞台上历年来年龄最小的孩子后,全国不知有多少孩子在他们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的时候被家长剥夺了他们的童年和远离了他们应该拥有的快乐。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被当代人解读和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个个咿呀学语的孩童在镁光灯下跨步扭腰,比鸟叔还牛。
说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