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汝启
李汝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36
  • 关注人气: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萍乡历代诗汇  卷二  清代(上)(1645——1840)

▲清代(上)

刁之裔 一首

陈常  二首

简搴 一首

叶挺生  二首

叶绍祺  一首

王政光 十九首 附十八首

附:杨念哉  一首

附:谭三锡  一首

附:陈白石  一首

附:李左愚  一首

附:刘赤  十二首

附:赓笪  一首

史大成 一首

王夫之  二首

王宪章  一首

王岱  十四首

王咏瑶  十首

王相羲 一首

周寅亮 一首

周嗣旦  片羽集存诗五首  赋五篇  联四副

王邦彦(王彦邦)  二首

佚名  前后井蛙行二首

吴兴祚  二首

施闰章  二首

陈驄瑶  一首

陈德珝  一首

李来泰 一首

吕瑶曾 一首

陈恭尹  一首

罗淳祚(罗纯祚)  五首

罗淳玠  一首

严思浚  一首

查慎行  二首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有人在注曾国藩《题唐镜海先生十月行戎图》中“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诗句中将其中的“李”注成李泌,这是典型的诗盲回史盲。(见唐浩明选目《曾国藩诗文精选》李天点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唐镜海和自己许为“郭”“李”,对于“郭”指汾阳王郭子仪这没有谁会有异议,但这里的“李”是指谁呢?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祖籍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东京)、长安(西京)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很明显曾诗中所谓“手提两京”是指收复洛阳和长安。同时能与郭并称的收复失土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李光弼,一个是李晟,一个是李愬。

会是李泌吗?答案是否定的,史载李泌(722——789),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李泌虽然四次入相历仕四朝,但他却一直是文官,后以太子太傅身份走完人生的历程。虽然,李泌功大,但与以郭子仪相提并论“手提两京”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他。

会是李光弼吗?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从《诗经·豳风·七月》看周朝初年的历法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这个问题,摆在以前,对我来说不是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读“lùn”,四声。但现在不行了,电视讲坛,朋友交流都读成“lún”,二声。近来猛查资料。

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刘勰《文心雕龙》: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以前,经无“论”字。

基于“右文说”中“声近义通”、“义存乎声”等原理,我们也可对《论语》之“论”字的结构部件作一番简单的分析:“论”,《说文解字·言部》:“论,议也。从言,仑声。”段玉裁注:“论以仑会意。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当云从言、仑,仑亦声。”在此,段氏纠正了许慎的说法,认为“仑亦声”。

依所以上似乎真的当读二声。但我还不以为然,班超的意思只指出论有伦意,并未明确读作伦。

古化“论”就作为一种文体,如庄子《齐物论》、王充《论衡》等等,《文心雕龙》中有专论,演变到现在还有“论文”。同样

(2007-08-17 17:22)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随笔

 

一、缘起

 

萍乡市诗词学会前身是萍乡诗社。萍乡诗社成立于1989年元月10日,但是活动在1984年就已经开始了。1984年夏,榴花时节,学会创始人之一的钟亦先生,作为一个刚刚获得新生不久的知识分子,感到政治的清明,前途充满希望,于是在一次集会上即兴吟道:

输诚论政共清茶,爱国从来是一家。

欲问前程何所似,庭阶笑指石榴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