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1、

    春天出行一次,整整一个月。

    应福建霞浦真如寺海参老和尚所请,为寺院写通碑和联。原本觉得智慧不够,难以胜任。

    后来电话里听得老和尚慈悲和蔼,便想着去拜见,听听开示。

    加上大理的人和事颇为杂乱,一时半会理不出头绪,便收拾行囊,在花雨天里出发。

    飞到福州,先去湄洲岛拜妈祖娘娘,妈祖也姓林,我随母姓,祖上也许也是从福建迁来大理。

    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妈祖的信徒已经超过两亿,遍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我去拜访时,受到隆重接待。很是感恩那碗美味可口的妈祖平安面。

    去拜访广化寺,还去厦门,妙一馆主带我转一些地方,喝着几泡吉祥的茶,还得着一个茶盏。

    厦门还遇到老朋友黄十九先生和贤彦法师,也知道了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与厦门的因缘。

    一座城市和一位老僧的关联,在这里有着极为生动的展现。

    后来去霞浦,拜见海参老和尚,

(2015-06-16 15:37)

http://s8/mw690/001ljiW2ty6T6QqopAXb7&690
 雷泽宽   刘德华饰


 

——《失孤》观后

 

 1、

    刘德华先生主演的电影《失孤》,我已看过两遍了,也不知道为何纠结于此,为此,想写点文字。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叙述了一个寻找儿子的普通父亲雷泽宽,他是个果农,承包一个果园,儿子在四岁时被人贩子拐卖了。伤心欲绝之余,他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旅,骑着一匹摩托车,一走就是十五年。

    电影从第十五个年头开始说起,彷如撕裂了一道伤口,一个家庭,无数个家庭,一个国的苦厄被逐渐剥开,最后借助宗教关怀得以超越。我们可以从电影叙事里,看到

(2015-04-16 21:41)

http://s10/mw690/001ljiW2ty6RxWN4XQB19&690
杨福昌长老给我们烧水,他是永远不许人打下手的。

他说过一句话:老天不养闲人。
http://s4/mw690/001ljiW2ty6RxWNeaS763&690

 雨中的白雀寺

http://s9/mw690/001ljiW2ty6RxXunqsgc8&690

 去年,和两法师访问白雀寺,与杨福昌长老合影。

(2015-03-25 23:12)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496021eejw1eqicof0mq2j20k00c00ts.jpg

夜暮,古城,烟雨骤歇。

与如济先生、茶人妙菩提到禅思茶社饮茶。

茶斋主噶玛依昔师兄,满面春风,置茶相迎。

噶玛依昔唱了两首歌,其中一首《楞严一笑》,打动了我。

这首词,相传是宋代法常法师于入寂前的清晨,依《渔父词》声律写下的,写完即就榻收足而逝。

清凉寂美,意境无穷,五分苍凉,五分欢喜。

http://ww3/large/496021eejw1eqicvbzgfhj206y0ge3zc.jpg

词曰: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禅者之境,悟透山河大地,法界幽冥,无非梅花雪月,光光错照,却一体如如。

庄周梦蝶,内外一体同辉,朗月彻照,大千生机盎然。丰干绕舌,跨下虎啸龙吟,却如暮色江山,不可执持,无处安立,无处下口。

忘却来时路

(2015-01-11 23:50)


http://s7/mw690/001ljiW2ty6P6AeEFXo26&690

 2015年1月,苍山落雪。
 

 1、

  在苍山下寄居,听雪算是缘由之一。

  苍山曾经终年积雪,“苍山雪”为大理名胜之一,古城曾有“六月卖雪”的旧俗。

  六月,当地人上苍山采来积雪,撒上蜂蜜或糖,卖给商旅行人,消暑解渴,风行千年。

  洱海水、十八溪水都是苍山雪消融后的天工造化。

  古人曾以无数美好的诗句礼赞过苍山雪,

  我能记得起来的,诸如:“苍山有雪峰已老”这样的名句,

  还有惜墨如金的担当禅师也曾写下:“囊中带得苍山雪,盛暑归家也觉寒”的诗章,

   苍山雪,还担当了另外一个角色——吊客。

  唐朝和南诏,天宝争战,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元帅沉江。

 

标签:

佛学

 

-------纪念鸡足山佛教团成立一百周年

 文:鸡足山佛教协会提供    图:兰若山居博客

 http://s7/mw690/001ljiW2gy6NTwjt8bk66&690
                                                           光明世界大迦叶尊者道场鸡足山



http://s11/mw690/001ljiW2ty6Mhdhv7iW6a&690

(图片:来自网络)

 

(2014-07-14 13:05)
标签:

佛学

 http://s1/mw690/001ljiW2zy6Krk0jOYo10&690

 担当禅师舍利塔  位于点苍山感通寺大殿后



  1、

   穿行于苍山与鸡山的丛林已多年,有位老僧的诗文,一直打痛我的心眼。

   读大学那会,就从滇池跑回洱海,专程寻到点苍山清碧溪旁的感通寺,打听到老僧的舍利塔。

   时值秋暮,黄叶飘飞,古塔长满青青黄黄的苔藓,被落叶裹得严严实实,相仿搭着一件天缝的袈裟。

   彼时,我还不信佛,在老僧塔前叩三个响头,用树枝扎个扫把,把塔扫得纤尘不染。

   因为偶然读过他的诗,黄沙扑面地赶来。

   老僧就是担当禅师,法名:普荷。世称“三绝和尚”,诗、书、画三绝。

   其实还有一绝,才是正枝:禅。

   担当禅师是开悟的大德,他的诗文对联里,

标签:

杂谈

1、

    来沙溪古镇庆慧庵,见到一幅长卷,布画,长4776厘米,宽95厘米。无画卷题榜,无落款。原画据说有落款,后来残损。

   此布画原由村民珍藏,后来听明眼人指点,供奉到庆慧庵旁边的本主庙,后来果仪法师,号无真,2011年来庆慧庵常住,兼带管理本主庙。见此画长年悬挂,风雨剥蚀,遂在村中耆老的建议下,移藏到庆慧庵。   

     走访庆慧庵年长村民,据是一位补锅匠于上世纪70年代带来村里留下,不知作于何时,作者何人,根据老年人回忆,根据村中长者回忆,此画应作于民国至文革前这段时期内。

    画中内容是典型的白族佛教密宗阿吒力的风格,杂糅了佛、道、和白族本主信仰元素,为白族画师所作。

2、

  此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相较于目前广泛流通的台湾画师江逸子于2005年所著《地狱变相图》,此图至少提前面世近50年。

3、

  白族佛教密宗信仰从《南诏中兴画卷》、《大理国梵像卷》、直到这幅《十八地狱果报图》,信仰一直延续,内容虽有变化。

  叹为稀有。

 顶礼历代阿吒力上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