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凄美爱情的诗意咏唱
终于到了那个地方,已经是公元2006年了。
一次抗战之旅。
女儿在兴致勃勃地给朋友回电话。年轻的声音在空旷静谧的树林里回荡,清亮好听,又有点飘渺虚幻。
我不接任何电话。生怕一开口,会惊醒了在一个个墓碑下安睡的年轻战士。
风带着树和青草的清凉,抚摩着我的脸颊,上面有未干的泪痕,提笔匆匆写下了这些诗句,急促,跳跃,无法顾及是否押上韵——
2015年8月19日,阴历七月初六,星期三。
(气象信息:晴转多云。气温28℃~36℃。相对湿度53%~87%。东南、西南风1~2级。日出时间:06:04;日落时间:18:54.)
雨不下了。
早早有了阳光,时而明亮,时而暗淡。西边天际处压着一片乌云,不知是否还会来雨。
立秋一过,天天几场雨。骤雨。风急,雨也急,来势汹汹。不及关窗,屋内便一片狼藉。路人匆匆打起伞,也还是湿了半截衣裳。自然有些懊丧,却又窃喜。立秋了,让人难以忍受的酷暑终于过去了。
下过雨,果然有了凉意。清风拂面,十分惬意。树下的地面很潮湿,有小鸟落下来,左右顾盼,似在寻找吃食。泥土潮湿了,蚯蚓会爬出来,草丛里还会爬出一些不知名的虫子。一直不知,鸟儿都爱吃什么样的虫子。
夜里雨后,竟似听到蛙鸣。大为诧然。好多年都听不到蛙鸣了。问女儿,是蛙鸣吗?
不会吧?怎么可能?女儿的语气很坚定。
不觉失落
2015年7月25日,阴历六月初十,星期六。
(气象信息:雷阵雨。气温25℃到32℃。相对湿度69%--96%。东南风1--2级。日出时间:05:54;日落时间:19:12.)
前天大暑。下了雨。大雨。
民谚有说:'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又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南北不一,民谚也不尽相同了。
下了几日的雨,今天有阳光了。地面和树丛,还是潮湿的,阳光一照,蒸发出水汽。风拂面而来,也还是清凉的。云多,天空变得模糊。有的云,铅灰色的凝重,想来午后还是有雨的。
鸟啼声稀稀落落。听不到蝉鸣了,不知是否因为雨下多了。以前的校园,雨下多了,会有蛙叫。现在是听不到了。女儿常常怀念小时候能见到的萤火虫。夏夜里,流萤闪烁,灿若星辰,
2015年7月9日,阴历五月廿四,星期四。
(气象信息:中到大雨转阵雨。气温25℃到30℃。相对湿度56%--96%。东北风1--3级。日出时间:05:47;日落时间:19:16.)
午后,风一点点变大,树枝开始不断地摇摆。雨点零零星星的飘洒。台风姗姗来了。
小暑前一天下了雨。大雨,一扫酷热。雨匆匆过了,留下了风,北面来的风,带着难得的清凉。台风,或许是从北边的海面来的。
如今的台风似乎温和了好些,也少了。不知是不是与地球的变暖有关。
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也是吃荔枝的季节。
上个周末,女儿跟随小妹一行去了郊县,专门去吃荔枝。也带了回来,尝了,感觉不是太甜,大概还不是太熟吧?不过荔枝品种不一,有的就是不会太甜,总带着点酸。不似龙眼,甜起来很浓郁。女儿说,还吃上了荔枝菌,味道鲜美,与云南的鸡枞菌很接近。听来也觉得新奇,原来已经时尚吃这个东西了。荔枝菌,想想是有印象的,很遥远的印象。
2015年6月22日,阴历五月初七,星期一。
(气象信息:雷阵雨转中雨到大雨。气温25℃到30℃。相对湿度72%--96%。东南风1--2级。日出时间:05:42;日落时间:19:15.)
下雨的时候,是凌晨两点。
雨不大。雨声温和,静夜中听来十分的悦耳。朦朦胧胧的又睡着了,不知雨什么时候停的。
今天是夏至。已是连日高温,阳光暴烈。天气预报最高气温为35度,室内却测到了38度,空调停不下来,还是难受。昨日下午,刮起一阵风,远处传来轰轰雷声,隐隐闻到了潮湿的味道,那是雨的味道,带着水腥气。烈日炎炎,让人盼望雨的到来。
夜里下了雨,太阳还是早早出来,地面的水迹在迅速消失。天空蓝的蓝,白的白,十分干净。白的是云,大朵大朵的涌动,变换着各种形状。鸟儿似乎是不怕热的,依然叫得欢乐无比。蝉鸣如雨,洒落一地。一天,一只金色的大蝉停到了窗台的小树,其叫声粗犷响亮,很是骇人。想起祖母说,这样的蝉是成精的了,能像人一样说话唱歌。那时年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