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0-04-16 16:00)
标签:

心情随笔

杂谈

  写过“旅美散记47,点滴之处见诚信”(见左侧标题),今感言犹未尽,续写之,是为“点滴之处见诚信2”

   8,进超市购物无须寄存提包,出来也不会检查。

   9,露天长椅、窨井盖由优质钢铁和铸铁制造,没有人会偷去卖钱。

  10,高速公路上被车撞死的鹿、兔等野生动物,被放到了路边,由路政人员处理,没有人会拿回家或拿到农贸市场去卖高价。

  11,池塘边野鸭、天鹅大摇大摆地漫步,没有人捕捉。

  12,电影院放映厅门口没有人检票,相信大家都在售票处买了电影票。

  13,公共厕所设有洗手液、成卷的手纸、以及洗手后揩手的再生纸,无人乱拉乱扯,更无人拿回家。

  14,终止租房都要将所居居室彻底打扫干净,特别是橱房,损污的配件自觉换新。

  15,宁停3分,不抢1秒,礼貌行车,尉然成风。

  16,尽管座座独立住所(中国叫别墅)散布在森林之中,但没有防盗门、防盗窗,甚至前庭后院也无栅栏。

  17,绝无随地吐痰,随地扔瓜皮果壳,随处大小便现象。

  等等。

  那么,是不是老美“五讲四美三热爱”学得好呢?非也,老

标签:

杂谈

心情随笔

美国:

 

洗衣机洗好衣被后(美国有可放洗衣机洗的被子),哪怕外面是六月天大太阳,也不能拿到外面晒,而放到烘干机里烘干。烘干机一开75分钟,有时75分钟还未烘干,就继续开几十分钟。浪费巨大。为什么衣被不能拿到外面晒,据说是有碍观瞻。

 

中国:

 

不用烘干机,放到太阳下晒,既卫生又省能。

 

美国:

 

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大楼走廊等公共建筑,夜晚空无一人,甚至长假,也灯火通明;而停车库,大白天也不熄灯;公寓卫生间镜子上方电灯设置有5盏之多,楼梯间吸顶灯达10只,公共走廊隔几米就有1只壁灯。长明灯普遍。

 

中国:

 

绝少有长明灯。不过又过头了,楼道一片漆黑。

 

美国:

 

炊事多采用电能,上部4只电灶,电阻条绕制而成;下部为电烤箱,小“钢筋”多次弯折于底部;24小时热水供应由小型电炉加热;中央空调在设置温度以上或以下,常年自动开启,敞开使用;电冰箱功率大,耗电多。全国生活用电超过生产用电,其中不乏巨大的浪费。比如,很多出租公寓

标签:

杂谈

心情随笔

文化

休闲

  1,美国自来水可直接饮用,在公园、学校、超市、医院、侯机厅、公寓休息厅等公共场所,都设置有自来水笼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水口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并且经过一小块不锈钢板阻挡,水流变成抛物线状,饮用者只要低头张嘴就可方便喝到。不象我们要脸孔向上,自来水很容易溅到脸上、衣领上,甚至流到脖子里。当然,我们自来水还不能直接饮用。

  2,公厕小便池高低配置,那低的显然是给儿童使用的。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可对儿童方便不少。并配有大便纸、洗手后揩手纸、以及洗手液、且无异味、无积水、照明充分,一尘不染,水龙头都是不锈钢制作,银光闪亮,洗手台上方还普遍有镜子供整容。即使临时公厕也备有手纸,洗手液。特别是美国大部分地区好象中国的乡下,地广人稀,但举行橄榄球比赛等大型活动,仍设置很多临时公厕,人们不会认为这里是“乡下”,就在树林里、拐角处随意大小便。

  3,医院侯诊室设置了大屏幕电视、以及报刊杂志等,使患者更好地打发枯燥的侯诊时间。

  4,橱房水槽下水管内安装了刀片,只要一摁电门,刀片就高速旋转起来,将堵塞在水管里的菜根菜叶等固体切碎,下水管畅通,解决了水槽下水管易堵之

标签:

家庭教育

育儿

教育

读书生活

杂谈

    今人比文字出现以前的先人优越,就在于可以通过读书认识世界。每一个大学问家、大作家都无不学贯中西、博览群书。现在的孩子们,仅凭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更不可能培养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创新不断的跨世纪人才。

那么,家长可以做什么呢?答案就是吸引孩子热爱书籍,有效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孩子畅游浩瀚的书海。

建议之一:“趣”、“广”、“精”。

“趣”,就是有趣。味同嚼蜡、读了一页还不知所云者不要。特别是低幼儿童,要选择有趣的中外童话、民间故事

(2009-09-19 08:19)
标签:

走进肯塔基

旅游

休闲

杂谈

  美国住房房型大致分4类,别墅(HOUSE)、排屋(TOWNHOUSE)、公寓和豪宅。一般人都选择前2类,公寓少有人买,大多用于出租;而豪宅多在百万美元以上,只有富人买得起。

  别墅(HOUSE),这是国内的说法,美国称HOUSE,单独的房子。多是1层、2层,3层都不多,且主要为木结构,最多基础和外墙贴1层砖。面积大致200-400平米(车库、阳台不计面积),2厅3室或4室1橱2卫或2.5卫,加上餐厅、活动室、储藏室等。前面是可停2台小车的车库、正门、边房,不少住户还利用车库前的硬化地面,竖起1只兰球架,美国人喜爱兰球运动可见一斑。而边房前面一般是草坪、花木。后院则是100-300平米的草坪,有的在此安置了滑梯、秋千等儿童玩具,甚至还有小型绷床,以及长椅、吊床、烧烤架等。没有安全门、防盗窗,很多地方前后也无栅栏,完全是敞开的,说明少有偷盗、比较安全。

  排屋(TOWNHOUSE),有人音译成“烫耗子”,也挺有趣。烫耗子也有自己的天和地,只不过是2户或4户靠在一起。通常为3层,前面同样是停2台车的车库、正门、边房,后面是约20平米的木结构阳台。排屋占地面积比别墅小,所以多是三层,向空中发展。

 

标签:

又见北卡

旅游

教育

文化

  最近杭州接连发生两起富二代在市区飙车撞死人,以及撞死斑马线行人的悲剧,轰动社会。假博客在美生活一年,现将在美乘驾的点滴见闻,作一简介,以飨同好。

 

  1,美国考驾照的最小年龄16岁,上限不限。先是理论考试,主要考交通规则等,费用$12元;在什么地方学、跟谁学不管,也无国内那种驾校;后是路考,免费。理论考试和路考都合格后,即可拿到驾照。

  2,美国车让人。看到横道线有人,车子老远就停了下来,摆手示意你先过,你若让他先过,他会抬手表示感谢。有的横道线口还有按键,你按后,红灯会亮,车子停下,行人安然横穿马路。

  3,礼貌行车尉然成风。看到STOP路牌,前后左右不管有没有车有没有人,也要停几秒然后再开,遇红灯哪怕深夜空无一车空无一人,也要等到绿灯亮才开动。

  4,美国交通规则是横路让直路,无论是小车还是大巴,直看到没有来车,或来车很远,才转过去。在我们看来明明可以抢过去,司机就是不抢,真正做到宁停3分不抢1秒。

  5,遇到红灯,一个个顺序排下去,绝无扎堆向前挤现象。

  6,州际高速没有红绿灯,这意味着全立交;也少有收费站,

标签:

又见北卡

旅游

游记

文化

  由于外孙已上小学学前班,中饭也在学校吃,我们自由时间较多,加上有2路免费巴士T和NS,途经“老年中心”(SENIOR CENTER)附近,于是,今次来美我们就经常去“老年中心”活动。打乒乓,交朋友,喝咖啡,聊大天,度过许多快乐时光。

  特别是当我们听说,中心有美国老师义务教英语口语,每周二上课后,就兴致勃勃一头栽了进去。

  老师是两位美国老太,一位叫Dorothy,还有一位叫Janet。都灰白头发,凹眼高鼻。虽分别是85岁和82岁高龄,但都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鸵、腰不弯,还自己驾车(美国驾照年龄没有上限)。Janet涂着口红,而Dorothy更是精神弈弈,看上去仅70岁左右。

  虽然义务授课,但并不马虎。编印教材,认真备课,准备教具,搜集图片,条理清淅。

  注重情景教学。第一课让每个学生自报姓名,来自哪里,结婚与否,有几个孩子,来美国干什么等,使大家相互熟悉融洽;经常运用你问我答,互问互答的形式,增加大家听、说机会;为使我们听懂,一位老师板书,一位老师比划,一位画图,一位示范。Dorothy 主讲 , Janet辅助。如指着身体各部位学单词,头发、眼睛、眉毛、鼻子、耳

标签:

又见肯塔基

  可能是受好来坞电影,以及媒体的影响,没有到过美国的国人对美国日常状况有很多认知误区,正象美国人对现代中国存在很多认知误区一样。笔者在美生活不过一年,所到之处有限,试归纳以下10个方面,抛砖引玉。

  1,以为美国城市都是高楼林立,金碧辉煌。错,其实美国除纽约、芝加哥等少数大城市外,大多数中小城市、特别是县、镇,多是一、两层建筑。

  2,以为美国城镇都车水马龙,煦煦嚷嚷。错,其实美国地广人稀,大多数地方能看到上千人的场面,只有在国庆节这一天,平日看不到人,非常冷清。

  3,以为市中心地带最繁华。错,高楼林立、中心地带往往最不安全,是犯罪率高发区,而富人都住到郊区、农村。

  4,以为美国人都西装革履,衣冠楚楚。错,美国人除正式场合外,都怎么舒适怎么穿,夏天多是T恤、人字拖,冬天穿得很少,甚至还穿拖鞋,一件羽绒衣而已。

  5,以为美国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灯红酒绿。错,美国人下班多回家,电视、电脑、家务而已,非常单调。请客吃饭也是静悄悄的、甚至AA制;且不上酒,因为都开车来去,酒后驾车是绝对不允许的。被请客人参加Party也要带点小礼物,或自制拿手饭

标签:

又见北卡

体育

教育

游记

杂谈

经过2个培训期的训练和入夏以来一系列的比赛,小外孙游泳训练成果累累。

 

 

共获2个第一;5个第2;3个第3;1个第4;2个第5;4个第6。见上图。4个深蓝色奖牌是进步最快奖,譬如25米自由泳加快多少秒云云。2个浅蓝色的是小组第一。
奖牌

标签:

教育

家庭教育

书法

育儿

旅游

校园

 

 

 

外孙,六龄童。以上3片是暑期中文学校中国图画老师所教;而以下5片是美国图画老师指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