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唱片史话上海老歌黎锦光夜来香周璇便条 |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
啊!我为
标签:
配乐诗朗诵子蕴作品共和国同龄人心声 |
标签:
唱片史话合同原始文本黎锦晖 |
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他于1927年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人面桃花》等爱情歌曲,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诞生的标志,而他一手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则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
有研究者统计,在1927-1937年的10年间,黎锦晖至少创作了400首歌曲,如此数量,在中国作曲家中实属罕见。黎氏作品通俗清新,因适应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而广受欢迎,其中的很多作品更是借助唱片,迅速从上海流行至全国,影响甚广。
在中唱上海公司的老唱片(新中国成立之前)模版数据库中,检索“黎锦晖”,有“290个单元格被找到”,虽然290个单元格并不直接等同于290
标签:
四行保卫战八百壮士电影《八佰》 |
昨天去看了《八佰》。在看到电影上映消息的那一刻,就想好一定要去看。
第一次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在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
标签:
子蕴湘姐姐海河之滨皇城根下过去的事情 |
2017年4月15日,子蕴在博客上发了新博文《风儿也吹不散的记忆》,我读后在下面留评:
“姐姐又要开始讲故事了?好期待!
那个刚从天津返回故里的小女孩儿,忽闪着一双清澈明媚的眼睛,打量着皇城根下的四合院,打量着四合院内外有声有色的家常日子,日复一日,一个个故事就这样映入眼帘,印入脑海。然后,沉淀,累积,发酵;然后,涌出来……
标签:
唱片史话安娥百代歌曲合同通信 |
在百度中搜索“安娥”,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中国近代著名剧作家、作词家、诗人、记者、翻译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至1937年,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
安娥一生中有许多“传奇”:初中时即带领同学罢课,反对女学监对同学的辱骂和不合理校规,迫使学监引咎辞职;因“愿意用我的一切去换取自由”,就读于北平国立美专西画系的她不惜为自由结婚而逃出家门;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奉周恩来之命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
标签:
唱片史话董事会会议记录簿详细确凿 |
在百代唱片公司留下的原始文档中,有三本厚厚的黑色硬面簿,开面大于4A纸,厚度足有2-3厘米,封面分别印着烫金字:“PATHE
ORIENT, LTD. MINUTE
BOOK”“
1930年,上海的东方百代公司因法国的母公司被英国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兼并,由法
标签:
唱片史话发源发展上海之缘 |
标签:
唱片史话法商百代平面图金属模版小红楼 |
“法商百代”,指的是上世纪初在上海挂牌成立的法商百代唱片公司,它是中国唱片业发展历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不少关于唱片史的文本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二十世纪初,法国人乐浜生(E.Labansat)在上海南阳桥(现西藏南路)一带设摊,播放唱片《洋人大笑》,一时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钱。于是他开设了法商百代唱片公司,正式经营唱片、唱机业务。这个说法可能源自1980年代末的一篇关于唱片公司历史的回忆文章,回忆者中的多数人,是1940年代百代公司的在册职工。但这个说法目前缺乏原始文档作为佐证,所以有研究者称之为“错误的
标签:
展览纪念签名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