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陶彦集藏
陶彦集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85
  • 关注人气:1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游记

阿里大北线

达则措

双湖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103

文布南村---双湖(文布南村---尼玛---双湖),全程约440公里。

早晨起来站在门口,当惹雍错也刚刚醒来,看上去是那么的文静,而周围的山上则渐渐披上金色的霞光。

吃好早餐后继续我们的旅行,今天我们前往双湖。

双湖特别区双湖特别区地处西藏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含申扎县面积)。总人口0.8万余人,辖2个区,4个乡,19村民委员会。双湖是藏文"两个湖"的意译。双湖特别区的前身是双湖办事处,它是为开发藏北"无人区"1976年新建的行政区域。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居住宅极度分散的县级特别区。该区地处羌塘高原湖盆地带。境内山势平缓,草原开阔。地势北高南低,多为干寒和半荒漠草场。平均海拔为4800米,境内主要有昆仑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冬布勒山等山脉。

这里湖泊众多,较为著名的有多格错仁其香错、多尔索洞错、多格错仁强错、美日切错、雅根错等。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其中美日切错湖面海拔5400米。属高原亚寒带干旱季风型气候。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四季不分明,冬长无夏,多风雪天气,年温差相对大于日温差,没有绝对无霜期,年大风日达250天,年日照时数2628小时,年降水量仅150毫米。自然灾害十分频繁,风灾、雪灾、和霜灾为主要灾害。

​

中午到达尼玛县,在尼玛县用过午餐后我们继续一路向北。从尼玛县出来不久,就看到达则措了,我们的车沿着达则措边上的山坡上走。

在山顶上,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大家用各种表情和动作来抒发美好的心情,我看了下高度表,这里的海拔是5200米。

去双湖的路尽管很差,但我们的心情却很好,沿路的自然风光真是美不胜收。

晚上7点,我们到达了双湖,我还在双湖自然保护区的碑旁留念,双湖这个地方不是个容易到的地方,可以说绝大多数到过西藏的游客都没来过双湖,因为交通太不方便了,据说如果包车来的话,单车是不敢来的。


 

阅读    收藏 
标签:

游记

阿里大北线

扎日南木措

当惹雍错

文部南村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102

措勤---文布南村(扎日南木措当惹雍措),全程约200公里。

虽然昨晚睡得很晚,但早晨还是6点就醒了,今天的旅程是到文部南村,文布南村位于当惹雍措湖畔,当惹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最为偏僻,最为神秘,也最为令人莫名悸动。

对我来说已经是第二次来到扎日南木措了,到扎日南木措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了,重新走了一圈,感觉还是昨晚夕阳下的扎日南木措更漂亮。

游玩后车队沿着扎日南木措沿湖的一条土路向文部南村驶去,如果不是当地司机而自己去的化肯定要迷路。一直走到上午11点左右,我们看到了当惹雍措,当时我们的位置在湖的西部,但我们的住宿地在文部南村在湖的东部,所以开过去还要约2个小时左右。1点时我们到了湖的东面一个村庄,吃午饭的时候看到一些村民,他们相当友好,我也给他们拍了照。

吃了饭后继续出发,从这里开始风景不错,我们也走走停停,领略当惹雍措的美丽景色。

当惹雍错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当惹雍错地处古象雄王国遗址附近,距尼玛县约150公里左右。是西藏著名的三大圣湖之一(另外两个是玛旁雍错和羊卓雍错),也是苯教最重要的神湖。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风景旅游区。

当惹雍错湖滨有一近百余户人家的小村落-文部乡。村里人多数半农半牧,在湖滨开了一些田地,种植青稞、土豆、油菜和小白菜等。在海拔4500余米的地方,居然还能种植这些作物,着实令人惊奇。这要归功于当地的湖区气候。

我们的住宿地面朝当惹雍错,站在门口,当惹雍错美景一览无遗。

当我走到湖边,也有大浪拍打着岸边,却似乎有到海边的感觉。

太阳快落山了,我爬上了文布南村背后的山坡,那里排着七座古老的佛塔,它们望着达果神山和圣湖当惹雍错,默默地承载传诵着文布南村的祈福,护佑着这里的人们。

从佛塔下来的路上,太阳已经落山了,但天空上的碎云变幻着形态,非常好看。

回到住宿地已经8点多了,而我们的晚餐才刚开始。明天我们要去双湖,哪里有地球冰川的第三极普若冈日冰原。

 

阅读    收藏 
标签:

游记

阿里大北线

仁青休布措

扎布耶茶卡

扎日南木措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101

亚热---仁多---措勤(昂拉仁措仁青休布错塔若错),全程约460公里。

今天我们逐步深入羌塘无人区,一路会看见众多繁星点缀般的湖泊,感受一措再措的壮美,尽情的欣赏大自然的赐予。

早上我们告别了仁多乡,车刚开出去没多久,路边上有个小湖,虽说小湖但也有近2公里长,在初升的阳光下,湖面和山上的色彩不断变化,在蓝天映衬下显得非常美丽。

在羌塘无人区,路的概念有些模糊,比如这路,车开过去就是路。

离开小湖半个多小时,一个大湖就在眼前,她就是仁青休布措。湖中一个凸起的小半岛是这个措最明显的标志,湛蓝的湖水、尖顶的雪山、通透的蓝天,一个都不少,真是美得纯粹,美得醉人,美得妩媚。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扎布耶茶卡——世界第三大的锂盐湖,湖边这块石头上写有“扎布耶”。

扎布耶茶卡也称扎布耶盐湖、扎布耶措,位于西藏日喀则仲巴县境内,面积23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00米。

扎布耶茶卡湖分为南湖和北湖。这是北湖,北湖为卤水湖,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水深数米。

这是南湖,南湖固液并存,水深2m,湖面海拔4429m

扎布耶茶卡被分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池子,就像一片格子状的稻田,池子有的白色,有的红色,有的棕色,颜色绚烂多姿。

离开盐湖,继续今天的旅程,一路上小湖很多,湖在藏语称为措,所以有一措再措之说。

突然在左边山坡上出现一群藏野驴,大家相机一路扫射。​

回过头来再看右边,雪山、湖色、沼泽、野驴,真是风景如画。

不久又有个大湖展现眼前,她是塔若措。我们在湖边短暂停留,湖水非常清澈,远处牦牛在吃着草,显得安静悠闲。

翻过一处山坡后,已经可以望到山下的平滩中有一片白色的建筑群,那就是今天的目的地——措勤县城。在坡上还可以远远望到右前方一片辽阔的水面,那就是措勤县城东侧的美丽大湖——扎日南木错。入住措勤宾馆后,领队说今天的行程就结束了,明天早晨去扎日南木措。因为时间还早,同车的小芮说要不我们现在就去扎日南木措拍日落,这个主意好。立马我们3人向司机借了辆车,匆匆吃了晚饭后开车出发了。

出了县城,驶向扎日南木措。一路上看到很多藏原羊,夕阳下显得金光无限。

在公路上看到了去扎日南木措的路牌,我们就下了公路,一路行驶在仅有车辙的路上。

晚上7点半,我们赶到了扎日南木措湖边,这时太阳还没有落下,我们赶紧拿出相机狂拍美景

扎日南木错,国家级著名湿地。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东北部,距离措勤县城12公里。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500公里左右。在冈底斯山群峰之间,分布着阿里地区最大和位居西藏第三的咸水湖扎日南木错。它的面积有102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是一个东西长近54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大湖。

​天逐渐暗了下来,我们开车沿着进来的路上往回开,但不知如何开着开着觉得不对劲了,没看到进来时看到的标志点,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车窗外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迷路了。我们掏出手机看方向,我的联通没有信号,小芮的移动还有信号,但导航上看不到到公路的方向,我们只能根据方位朝措勤方向开,开了一小时后到了一条河边,从手机地图上看对面不远就是措勤县城,但晚上我们看不清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不敢贸然冲过去,万一陷车就麻烦了,我们只能往回开,而且只走有辙的路,并不断回忆进来时的标志建筑。终于我们在土路的右边看到另外一条车辙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往前开,渐渐路有些宽了,再过会儿隐约听到汽车马达声,我们知道离公路不远了,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的车终于走上了公路,想想真有些后怕,但我们在车上也已经想好了应急方案,如果再找不到路就睡在车上等天亮后再找路。回到宾馆已经是深夜1点了,不管怎么我们觉得还是很庆幸,否则今晚必定是个不眠之夜。

 

阅读    收藏 
标签:

游记

西藏

阿里大北线

无人区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930

今天的计划是狮泉河---革吉---亚热---仁多乡,全程约400km

昨天晚上,大家在狮泉河进行了补给,因为从今天将进入阿里地区和羌塘广阔的无人区,所谓阿里大北线也是从这里开始,食品补给较为困难,住宿条件比较艰苦,而且行车皆为土路,行车较为颠簸,但可能会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如:野牦牛、藏羚羊、藏原羚、狼、藏野驴等都会出现在视线里。

狮泉河处于西藏的最西面,我们的车队出城后一路向东,开始阿里大北线的环线旅行,在广袤的藏北高原,没有宽大的柏油路,只有看似路实际到处都是路的碎石路。

我们的藏族司机屡次从山顶上沿着山坡往下冲,坐在车上真是心惊肉跳。

沿路不见人迹,但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今天没什么风景可看,满眼都是砂石路,只能自己找些乐子。

傍晚到达仁多乡,我们住在当地最好的宾馆。

明天,离开仁多乡到措勤,一路上将感受无人区的“一措再措”,领略无人区的美好景色,这都是领队说的,说得我好期待哦。

 

阅读    收藏 
标签:

阿里大北线

玛旁雍措

拉昂措

冈仁波齐

扎达土林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928

       今天计划是看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的日出,然后从拉昂措到扎达土林,全程约260公里。

       虽然昨天睡在简陋的屋子里,但人少安静睡得比较香。6点被闹钟叫醒,今天要去齐乌寺边上的那个土坡去看日出,在哪里可以看到早上第一缕阳光照到冈仁波齐,照到玛旁雍措。简单洗漱后6点半出发,到了土坡7点不到,土坡虽有些风,但还不算大。查了下墨迹天气,当地的日出大概在820分左右,大家把相机架好后就静静的等待。8点左右,天开始放亮,东边天空逐渐出现了蓝色,在天边散发出有些金黄的亮光,稍上面有一抹黑色的云带飘浮着山顶,周围山峰暗影幽黑。湖面在风的吹动下,微微泛着涟漪。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的色彩也慢慢变化着,我看着冈仁波齐也慢慢地在苏醒,阳光慢慢地照射到冈仁波齐的身上。

玛旁雍措也慢慢披上金色的阳光。

       周围的一切随着金色的阳光慢慢地照亮。金黄的阳光洒向湖面、山丘、雪山,整个大地都被一层金色笼罩着,还有我们也被这金黄色的暖阳包围着,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金黄澄亮的,非常非常的美与震撼!

      欣赏完美妙的日出,今天的旅行又开始了。鬼湖拉昂措就在玛旁雍措的西边,开车几分钟就到湖边。据说两湖原来是相连互通的,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它俩分开。现与圣湖玛旁雍措只有一堤之隔,只要圣湖的水位高2米,就能溢出到鬼湖拉昂措。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两湖的湖水是一咸一淡,而两湖的名字却被称为圣湖,而另一个称为鬼湖​

       其实拉昂措也是很美的,眼前视眼开阔、空旷,拉昂措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轻风吹着湖面熠熠生辉,清澈蔚蓝的湖水闪烁着片片灵光,湖岸是连绵的雪山静静相衬在湖边,拉昂措无比宁静与美丽。​

       离开拉昂措、玛旁雍措,我们向着扎达方向而去。在转到219国道后,近距离又看到了冈仁波齐,显得高大,神圣。​

在车的左边,又看到了纳木纳尼峰。​

看到公路旁的1234的里程碑,好玩!

       在一处山顶上,看到远处五彩斑斓的山脉,中间还有个翠绿色的小水塘,就像镶嵌在五彩石上的翡翠。​

       我们的车队继续行驶在空旷的原野上,突然司机说:看山上的藏岩羊,在路边的山坡上,果真有一小群藏岩羊,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相机,一阵咔嚓咔嚓的声响后,我们带着满意的心情继续着旅行。​

       去扎达的路上很荒凉,除了旅游者的车外基本看不到人,中午的时候,正当为午餐而担忧时,看到一个东北饺子馆,真是喜出望外了。和老板娘聊天室她说她们是连锁店,在西藏阿里地区共有5家,我看了下贴在墙上的5家地址,看到在扎达也有一家,我说到扎达再去你们饺子馆,想不到第二天这句话真的应验了。

       午餐后再出发,到了巴尔兵站检查站,哪里真的有部队驻守,所有人员必须下车绕过检查站再上车。​​

看到远处的雪山,司机说离扎达不远了。​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经漫长时期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个扎达县内。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有的宛若一字排开的罗汉。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生动富丽。县城边的狮泉河和土林绚丽异常。河边的陀林及附近废圮的佛塔在暮色之中神秘而庄重。扎达土林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

       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近前观瞧,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道不尽天工巧夺。那举世所无的奇观,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像古朴威严的欧式城堡,也有的或如万马奔腾、昂首啸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诚静坐,天工万象,无可尽数。

       我们现在所在的扎达土林观景台,看到的只是扎达土林的冰山一角,明天我们去狮泉河还要经过扎达土林的中心地带,还有更多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欣赏。由于时间还早,领队说我们先到扎达县的酒店,晚饭后再来拍日落晚霞。

晚餐后,我们屋如约来到土林的另一个观景平台,观赏土林的晚霞。​

远处的雪山也日落金山

       明天我们将去古格王朝遗址,也是我十分向往的一个地方,因为我对西藏的向往,就是从古格王朝开始的。​

 

阅读    收藏 
标签:

西藏

阿里大北线

冈仁波齐

玛旁雍措

纳木纳尼峰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927

       今天的计划是从萨嘎-齐乌寺(仲巴-帕羊-公珠错-霍尔-玛旁雍错-远眺冈仁波齐)。今天的路程是500公里左右,是距离最远的一天,但由于今天走的基本是柏油马路,所以要比前两天轻松。

       萨嘎地处219国道上,是一般来往车辆的主要住宿地,由于到齐乌寺之间基本没有加油站,所以我们的车队出发前都去加油站加油,加油站内车辆众多,排队等了近40分钟才加到油。

       车队出城还是一路向西而行。今天早晨有些云,天上的云彩随着阳光而不断变幻,照射在大地上而显得多姿多彩。

西藏的空气真的是干净通透,就是路边水塘映射出的山影也显得那么的漂亮。

车队绕行在群山之间​

在西藏的山顶上常见的就是做成塔形的经幡

       10点左右,我们到了仲巴境内。在休息的间隙看到几辆藏民的车,估计也是去什么地方朝拜的,我试图拍几张身穿鲜艳服饰藏族女同胞的照片,但她们看到我们的相机都转过身去,无奈只好在远处用长焦拍了几张。

​       在到达仲巴沙丘的路上,一处大水塘深深吸引了整个车队,塘水的倒影着远处的山脉,加上天上有些云彩,真是美丽无比。

       一阵长枪短炮之后,刚走了十几分钟,又一处沼泽在向我们招手。只见蓝天下朵朵白云低低地轻抚着雪山,山腰际上飘着一缕白丝带似的云带浅红的沼泽、背面的雪山、悠闲的马儿吃着草,此景仿佛就是人间仙境的乌托邦。​

       近12点,我们看到了沙丘,这就是闻名的仲巴沙丘。在沙丘远处有条河,叫马泉河。马泉河水流平缓,江心湖和汊流发育,两岸大片沼泽地内栖息着许多水鸟。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宽谷中的马泉河就像一条银色缎带在烟云飘渺的雪山脚下。马泉河最大的支流—柴河,弯弯曲曲把无数晶莹夺目的小湖泊穿缀在一起,一起挂到那条缎带上。无际的河谷草地上,散布着排排巨大的黄灰新月形沙。沙丘垂直于风向,多的地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形成了高原上雪山丶河流丶草原丶湿地丶沙丘构成的特有的美丽画卷。成为该县一条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       远处的雪山是杰玛央宗冰川,杰马央宗,藏语的含义是排列成万字形的沙石滩,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曲,是雅鲁藏布江的正源,它的源头。杰马央宗地区有116平方公里被冰川和永久积雪覆盖,地势高寒,海拔5590米,地形平坦,周围是险峻的高山,条条冰川横在山谷之间。

       下午1点半我们到了马攸木拉山口,这个山口海拔5211米,和珠峰大本营海拔差不多,特在此留念(不小心踩到经幡了,向藏族人民深表歉意)。​

​       下午3点不到,在转过一个山口后见到了一个大湖,司机说这就是玛旁雍措,因为是在湖的边缘关系,所以看上去不怎么大,与以前看到的图片相差很大,司机说到了齐乌寺就可以看到真正的玛旁雍措。在一个观景台上,有很多藏民的地摊,商品琳琅满目(在车内偷拍的)。

​       在观景台的右边,我第一次看到了神山冈仁波齐,因为距离较远,只能用长焦拉近拍照。

       冈仁波齐峰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南侧断层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玛旁雍错及拉昂错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冈仁波齐峰在玛旁雍错之北,峰顶四季冰雪覆盖,山峰四壁对称,呈圆冠金字塔状,峰上空常常白云缭绕,愈发显得神秘莫测。转山一圈距离为51公里,周围有八座寺庙。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该峰四壁分布极为鲜明对称,形似圆冠金字塔(藏民称像"石磨的把手"),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

       冈仁波齐峰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印度人称这座山为Mt.Kailash,也认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而印度的印度河、恒河的上游都在此发源,所以,在冈仁波齐峰可以见到大批的印度朝圣者。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峰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

       在观景台的左边是纳木纳尼峰。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神女峰。西面的山脊呈扇状由北向南排列,东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蚀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相比而言,西面的坡度则较为和缓,峡谷间倾泻着五条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满了冰裂缝和冰陡崖。

       有关冈仁波齐峰、纳木纳尼峰、玛旁雍措之间有段传奇的故事。相传,喜马拉雅山系和冈底斯山系是两个很有名望的家族,纳木那尼是喜马拉雅山系中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一天黄昏,纳木那尼在草原上赶着放牧的羊群回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渐渐听出这是唱给她的情歌,她不知不觉地朝着歌声的方向走去,走到跟前一看,他就是冈仁波齐(神山)于是,她和他度过了一个美好甜蜜的夜晚。第二年,冈仁波齐带着重礼到了喜马拉雅家族求婚,迎娶纳木那尼为妻,结为幸福的姻缘。

       这样过了不久,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开始了。参加赛马的有冈底斯山系、喜马拉雅山系、昆仑山系、唐古拉山系数百名骑手。冈仁波齐以精湛的骑术夺得了桂冠,观众们一齐欢呼他的名字。就在他接受姑娘们献来的鲜花时,突然被一个姑娘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睛迷住了,从此,他再也忘不了那双眼睛!为她朝思暮想,一天黄昏,冈仁波齐坐在湖边因思念而伤感的时候,这个女子出现了,原来这个美丽妖娆的女子叫玛旁雍,她是特提斯海龙王的女儿,她因为厌倦海里的生活,喜欢冈仁波齐魁梧英俊,对他施展了所有的魅力,后来他们常常在湖边幽会。纳木那尼始终对丈夫体贴入微,爱之深切、忠贞不二,刚开始她不在意丈夫的每晚外出,可是这段时间,她发现冈仁波齐郁郁寡欢,脸色很难看。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去寻找一只丢失的羊来到湖边,发现冈仁波齐正和一位陌生的女子相拥相抱。刚开始她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事实,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心如刀割。纳木那尼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来感动他,可是冈仁波齐已无法控制住自己,纳木那尼无法挽回丈夫的心,但对他的爱恋丝毫也没有减少。纳木那尼在极其痛苦中产生了这样的信念:出走,回到娘家去,回到喜马拉雅山系的大家族中去。可是要通过巴嘎尔大草原必须在夜间,如果到了黎明还没有走出大草原,黎明神会施用点穴法,收去她的灵魂,使她变成一座山,还原成本样。就在她在巴嘎尔大草原上一步一回头,泪如泉涌,恋恋不舍时,天色渐亮。纳木那尼只觉四肢僵硬不能动弹,胸脯开始被冰雪包围,全身都变成了石头,都凝固了,她又还原成了白雪覆盖的山峰,孤零零地屹立在天地之间,人们为纪念她,就把此山取名为纳木那尼峰。

       冈仁波齐清早发现妻子不在身边,寻找纳木那尼时也被定化成了山形。与纳木那尼峰隔着巴嘎尔大草原遥遥相望,像是在召唤自己的妻子,又像是在诉说自己的悔恨。玛旁雍也没有逃脱厄运,变成了一个湖泊,即玛旁雍错。她就在纳木那尼峰和冈仁波齐大雪山之间,她很想把冈仁波齐峰的目光吸引过来,但醒悟过来的冈仁波齐,不再理她,只是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地目视着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出走、离他而去的纳木那尼峰。

       离开观景台不久,我们到了玛旁雍措的湖边(还是在湖的边缘地区),纳木纳尼峰倒映在玛旁雍措,显得十分安静。

      车队继续驶向齐乌寺。突然在车旁看见西藏野驴,这是第一次看到野驴,扛起长枪短炮又是一阵狂拍,野驴也被这阵势吓到了,马上奔跑溜走了。​

​       在到齐乌寺的岔道旁有个加油站,司机们忙着加油,我也下车到处走走,看到一个老汉,但看看样子好像不是藏族人,倒像南亚人,人挺客气,随手照了几张相。

​在加油站的另一边,又看到了冈仁波齐峰。

       5点半左右,我们到了齐乌寺。齐乌寺虽然只有几间藏式佛舍,但齐乌寺的建筑布局却和布达拉宫同出一辙。据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处降魔伏妖时逗留过七天,并在岩石上留下其脚印多处。在山丘洞的西南面至今保留著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齐乌寺在它繁荣昌盛的时代被称为吉乌莲花城堡,不仅有庄严雄伟的经堂和殿堂,还有奇妙瑰丽的各种宝塔,风光绮丽秀美,是历来众多圣徒们的朝拜胜地。

       在齐乌寺你可以俯瞰圣湖玛旁雍措。玛旁雍错又称玛法木错。藏语意为无能胜湖,位于中国西藏普兰县境内。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雅最大的淡水湖,藏发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神山、圣湖周围各教派的寺庙林立,古迹众多,平均海拨4500米。​

       在齐乌寺边上的另一个山头上,有着众多信徒留下的玛尼石,这些玛尼石刻着咒语,涂着鲜艳的色彩,在阳光照射下别有一番景色。​

在这个山头上可以看见冈仁波齐,在这里我们等着日落。​

       我们住宿在齐乌寺边上的民宿,紧邻玛旁雍措,民宿条件非常简陋,没有生活用水,电力也没有,晚上仅靠发电机供电几个小时。有队友开玩笑说:在珠峰大本营的住宿以为是最差的,可现在还有更差的,还有队友打趣:珠峰大本营是地狱,到这里才知道地狱还有十八层呢,哈哈哈!

​

 

阅读    收藏 
标签:

西藏

阿里大北线

羊卓雍措

卡若拉冰川

宗山古堡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924

今日行程:拉萨-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宗山古堡-日喀则,路程约360公里

       今天是阿里大北线出发的日子。这次我们共有14位团员,加上领队和导游2人,司机6人,整个团队有22人。我们的领队西罗是个美女,导游旺堆是个和蔼的藏族同胞,我们的团队共有6辆车,一辆是后勤保障车,5辆是团员座的车,我们每车3个人加上司机共4人一车,这样每个人都有个窗口,给旅行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

      早上9点半,我们收拾好行李就装车,我座的是1号车,司机是位藏族小伙,富有大北线的行车经验。10点我们准时从集合地西藏鸿罡养生酒店出发,开始了阿里大北线之旅。

这是去阿里大北线的行程图

       我们的车队穿过市区,走上了去羊卓雍措的公路,今天天气很好,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能见度极好,这种天气是西藏地区的标配哦。我们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雅鲁藏布江伴随我们一路而行,在一处观景处,我们领略了雅鲁藏布江的美丽风光,江水、远处逶迤连绵的山壑、蓝天白云、远处色彩斑斓的树,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图画。

       在上面第一张照片的右边山坡上有个寺庙,寺庙叫夏珠林寺。夏珠林寺在文革期间严重损毁,上世纪80年代由色拉寺的钦则活佛重建。夏珠林是藏语的译音,意思是讲修洲,属于格鲁派寺院,发展最盛时有显密二院,500多僧人,讲辩,修学佛法,至今保存有五世达赖喇嘛的法座。经过了岁月的沧桑,十年浩劫后,色拉寺的钦则活佛重修了该寺,把原供于山下的肉身吉祥天母像迎至山顶的寺中,供信众观瞻。于是,此千年少女得以与夏珠林一起重现于世人面前。​

       下午2点,我们到达了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相传在很久以前,羊卓雍湖是一潭碧玉似的清水。湖边有一个叫白地的村子,村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每天夜里都要到湖里洗澡,因此,她的肌肤像白玉一般洁净。村中有一个农奴主看中了这位姑娘,要把她霸为己有。但姑娘已有自己的心上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农奴主。有一天夜里,农奴主躲在湖中,乘姑娘下水洗澡时,一把将姑娘抱出水面,要把她抱回家去。这时,天上飘来一朵彩云,云端站着一位仙女,她用佛珠将凶残的农奴主打死,但农奴主还是死死抱着姑娘不松手,结果两个人都沉入湖中,姑娘也被淹死了。第二天黎明,人们来到湖边寻找她,呼喊她的名字。突然,从湖中飞出了一只白色的水鸟。这只水鸟就是姑娘的化身。从此以后,水鸟总是在湖里戏水,在湖面上空飞翔。白云似的羊群,白色的水鸟,加上这个神奇的传说,使羊卓雍湖成为一个神秘圣湖

这是羊卓雍措的第一个观景平台看到的美丽景象,湖水蓝得如蓝宝石

​这是羊卓雍措的第二个观景平台看到的美丽景象,也是最佳的观景平台。

       这是羊卓雍措的第三个观景处,就靠近湖边,远处的雪山在白云的环绕下时隐时现,与之前在观景台所看到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景象炯然不同,圣湖边上都是藏民堆的玛尼堆。低矮的朵朵白云飘浮在圆润的山峦上,羊湖在蓝天白云衬托下蓝得干净而通透。

       而后我们沿着羊卓雍措的盘山路一路蜿蜒行驶,全程穿越羊卓雍措,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赏羊湖,自然美景也是百看不厌的。下午接近5点左右我们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来到了卡若拉冰川。​

       在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 从羊卓雍措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带,属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乃金岗桑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乃金岗桑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四大雪山之一。乃金岗桑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附近有冰川约116多条,冰川面积达118.82平方公里。卡若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

​       看过了卡若拉冰川,车队继续前行,在经过满拉水库时在对面山崖上看见一个像个大猫的图案,立马拿起手机拍摄,由于车速快而略有模糊,事后问导游说是个纯自然没经过人工的天然图案,藏族同胞视作狮子图,看看也像。

       今天要到日喀则投宿,我们沿沿318国道经江孜到日喀则。在路过江孜时,在江孜的宗山古堡下仰望了一下就匆匆离开了,因为现在已经下午6点多了,到日喀则还有100公里左右的路程。​

​       晚上8点到了日喀则,今天住宿日喀则的扎西曲塔大酒店,酒店很大,设施也很好,在酒店的餐厅我们享用了藏式火锅。明天以后的住宿就差很多了,赶紧享受今天吧!

明天要到珠峰大本营,近距离接触世界第一高峰,很期待哦!​

 

阅读    收藏 
标签:

游记

西藏

阿里大北线

哲蚌寺

分类: 我的旅游活动

游玩地点:中国-西藏自治区

922

      今天计划去哲蚌寺,哲蚌寺在拉萨市西郊,约有十公路路程,还好在平措国际青年旅舍附近有公交直达,在娘热南路的民航局站上25路车,到当巴居委会站下车。下车后往前走到第一条路口右拐等哲蚌寺的班车(按公交停车站应该是过了路口后到走左拐,但我乘的公交车在路口前停车下客),哲蚌寺的班车是寺庙的车,一般上午开行,如果下午去只能走上去或乘私人小车。班车一到,人们蜂拥而上,一下子把车厢挤满,开车后到哲蚌寺大门售票处停车,但全车算我一起只有2个汉族人买票,其余均为当地藏民,藏民们是免票的(藏民除布达拉宫外所有寺庙都免票)。

​

       门票60元一张,买好门票后又挤上车,班车一直开到哲蚌寺停车场后全体下车,哲蚌寺到了。

​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寺内有措钦大殿、甘丹颇章等大型建筑,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芒、德扬、阿巴四大札仓。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       哲蚌寺海拔约4000米左右,我沿着山路慢慢走。

看到转经筒当然要转下。

在一个平台围墙上看见一只可爱的猫咪。

​在山坡的石头上看见画着的佛像。

       远处是哲蚌寺晒佛台藏历六月三十日是雪顿节,先是以哲蚌寺为中心,举行晒佛仪式,清晨在山坡上展示一幅巨型佛像唐卡,接着举行藏戏会演,实为僧俗同乐的乐节日,引来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祷福,场面壮观。

​建筑角边上不知是什么动物的塑像。

高高的寺庙围墙

往下看到倒塌的寺庙遗址

       在去甘丹颇章的路上可以看到洛色林扎仓。洛色林扎仓是哲蚌寺最大、僧侣最多的僧院。洛色林扎仓所属的大经堂面积约有1100多平方米,整个经堂建筑由108根方形大木柱子构成,经堂内的设置以及僧众的座位排立与哲蚌寺的措钦大殿基本相同。洛色林扎仓的后殿是强巴拉康,供奉的佛像主要是强巴佛,在殿堂两侧的木架上还供奉着许多古老的长条经书,其中最宝贵的就是《丹珠尔》大藏经和《甘珠尔》大经等。

​       从这个门进去就是甘丹颇章了,甘丹颇章位于哲蚌寺前部左侧,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单元。四周围墙高耸森严,房顶装饰豪华富丽,呈现一种古城堡的建筑风格。从平面上可分为3个部分:步入前门是一个小院,左侧是两层数间的办公用房,右侧有一棵古树。沿小院拾级而上即登临颇章大院,院落场地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每年的“雪顿节”,都要在这里演戏跳神。大院左右和前部是上下两层的明廊建筑和住房,后部为颇章大楼。大楼地平高出大院两米有余,楼高3层:一层经堂佛殿较多;二层是达赖喇嘛处理政教事务的主要地方,左侧经室中央靠后安放五世达赖喇嘛宝座;三层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之所,有达赖喇嘛的经室、卧室、讲经说法堂、客厅,并设有卓玛殿、护法神殿等。卓玛殿内供有一具少女干尸,据说这具干尸原是丹巴林一个农奴的女儿,后被寺院以妖女为由剥皮挂于殿中,以示降魔,并将尸体风干后塑为吉祥天女神像。后宫“贡嘎热”庭院内设经堂,哲蚌寺的文物都在此陈列。甘丹颇章是达赖喇嘛的寝宫,由二世达赖喇嘛于1530年兴建。在重建布达拉宫以前,五世达赖喇嘛一直住在这里,并在那一时期执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权,“甘丹颇章”也就成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同义语,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的中心,史学界因之称其为“甘丹颇章政权”。

​在哲蚌寺远眺

       措钦大殿位于寺院中心。措钦,是全寺性的组织,住持称“墀巴堪布”,拥有很高的权力。下设两名“协敖”(执法者),俗称“铁棒大喇嘛”,主管全寺僧众的纪律。措钦大殿是全寺活动中心,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殿前有石铺广场,面积达2000平方米。登上17级宽广的石阶,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内的经堂规模宏大,有房屋221间、立柱183根,面积约1800平方米,可容纳700010000名僧人诵经。

​措钦大殿前的经幡柱

这个建筑不知是什么扎仓​

       哲蚌寺有四大扎仓,扎仓既是格鲁派寺院的学经单位,也是措钦大殿以下的一级管理机构,其建筑也仅次于措钦大殿。扎仓的建筑基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该扎仓僧人聚集的大经堂,一是各佛殿。果芒扎仓分为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面积985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柱子排列均与罗赛林扎仓相同,共有102根柱子。佛展部分由三个拉康组成,即且巴拉康、敏主拉康、卓玛拉康。果芒扎仓下属有16个康村,有的较大的康村下面再分设米村,米村是以更小地域范围划分的僧团组织。

​       这个房间里面非常狭小,里面有个小窗,可以看到文殊菩萨,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告诉文殊菩萨。

​       哲蚌寺走一圈约3个小时,返程到停车场有私人小车到市区,我乘的全顺小巴到市区10元,价格非常良心。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