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健康

     《四时刺逆从论》明确指出:人的气息,也就是元气,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元气随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运行。骨髓是人体最深的一层,冬天元气已经藏在骨髓。并且深藏而不露,犹如动物之冬眠。
     
既然已经收藏,《
四气调神大论》又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冬天的三个月里,都不要去干扰它,不要去干扰我们的元气,让它安静的在藏养,发酵,
(2014-11-25 08:20)
标签:

健康

     没去过北方以前,总认为那边北风呼啸,大雪纷纷的气候,人在北方生活会比较容易得伤寒,所以认为那边用的四逆汤或者麻黄汤的辛温药物比较多。去过北方之后,我的观念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北方人大多数人病内热,非寒症。
     
     不少文章批评夏天的空调容易造成人体内寒,各种寒症的文章层出不穷,宫寒啦,胃寒啦,感冒了就伤寒啦,,,,,中医里的致病因素有六: 风、火、热、湿、燥、寒.。而寒症只是六种因素的其中一种。见过养生家描述空调,冷饮制造的寒症体质。没见过相关文章批评暖气也会造成内热。北方家家户户有暖气,尽管外面的世界零下几度二十几度,大雪纷飞,室内的温度依然调到20几度,室内可以穿短袖仍然会流汗。现代化就是不同,可以人造夏天,长期生活在北方,由于在室内的温度太高,跟夏天混合一体,不分春夏秋冬,人体的元气春夏生长,秋冬收藏的这种规律受到破坏。人就会容易得病,冷饮会造出寒症体质,暖气同样会造出内热体质。
(2013-07-11 08:11)
标签:

健康

分类: 伤寒金匮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一整个下午,我都在反反复复小声念诵着这几句伤寒论的条文。朋友问我,在念经吗。我只是笑笑,不做回答,继续念。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多么简单,不问大小便如何,胃口如何,只要见到太阳病,头痛发热,有汗出怕风吹,就用桂枝汤,多一句也不说,下一句话就是其他症状了。如此可见,张仲景当真是惜字如金,惜纸如玉,几千年来世世代代探索他的境界者多如牛毛,却总是个个如痴如醉。
       桂枝汤就五味药,桂枝,白芍,甘草,生姜
(2013-02-13 09:05)
标签:

健康

    一说胃下垂,有一味药是重中 之 重,黄芪。补,升,提。犹如掉到悬崖下面的人,用物件把他托起来,升起来,提起来,逃出升天。

    黄芪,神农本草记载: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黄芪的力道很是雄厚,跟附子的辛辣见长又有所 分别,附子像原子弹,从里开始爆炸,一炸就炸到通透百脉,所以附子走12经,破陈寒,温通之力犹如关羽过 五关斩六将。快速无比。而黄芪的雄厚,就像元帅,沉,稳,猛,他不像将军横扫千军万马。倒像元帅指挥有度,如朕亲临。黄芪也走12经,他缓慢中不失雄厚,从人体的最深层发到体表,从深渊中提出下垂的脾胃。恢复常道。

    最早运用黄芪的记录在伤寒杂病论,用量最大的用到5两的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此方治疗,身体肿,发热有汗,全身性的浮肿,本人常用黄芪治疗水肿病人,效如桴鼓,特别是下肢浮肿,肌肉松软,体形肥胖,患者常觉得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敏,关节疼痛,如桂枝黄芪五物汤,张仲景用于治疗血

(2013-02-12 21:58)
标签:

健康

   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大吃大喝,大凡鸡鸭鱼肉,糖饼水果,餐餐都不能少的了,加上各种年会,同学聚会,送礼,请吃请喝。三亲六戚,大姑小姑大姨小姨难得大团圆。非常时期也出现非常的病症,闹脾胃病的特别多。吃吃吃,没有节制就吃过头了。

   腹胀,腹泻,呕吐,消化不良大行其道。

   现介绍几款救急名方,帮助各位解救燃眉之急。

   ,又呕又吐,并且出现拉肚子,肚子咕咕叫得像打雷一样,肚脐周围有痞悶感。但按压反而很软,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舌苔薄腻,厚腻。

       半夏泻心汤证: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人参,大枣

   ,以拉肚子为主,一日数十次,或有完谷不化,肚子噜噜有声。肠鸣声音比较大,肚子有痞悶,且有抵触感,心

标签:

健康

分类: 经方临症

   中医里的看病方法基本上分为四大类:望闻问切四种。说着简单,实际上还真不简单。

   望诊:望,就是看,看体型胖瘦,看高矮,看一个人的精神,看五官,比如,肾开窍于耳,看到他的耳朵就知道他的肾气如何了。肝开窍于目,看一个人的双目,也知道他的肝功能如何。还有很多,皮肤干燥柔润啊,面色苍白还是红润,牙齿嘴唇,舌苔舌象,舌苔是黄是白是红是黑?都能显示身体的疾病所在,面部的白斑黑斑青红皂白都一目了然。如果没有望,这些许多证据就收集不到,看病也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大凡判官判案,吃喝拉撒也离不开望。

   闻:就是听,或者是嗅。听到病人肚子在响,听到病人在打嗝,听到病人在叹气,听到病人在咳嗽,听到病人的呼吸有罗音,听到病人的呻吟,小声或大声,都是判断疾病的走向。闻到病人说话有口臭,可以从酸臭腥腐来诊断疾病的发展,比如大出血后有腥臭,湿温病人有汗臭,黄鼻涕如脓腥臭异常等等。

   问:问年纪,问职业,问婚姻,问

(2012-10-04 18:01)
标签:

仲景

秘方

麻黄汤

大黄附子汤

治疗方法

健康

    (1)发汗法:也叫解表法,解肌法;是用药物开泄毛孔,驱逐病邪的一种方法;体表受寒,麻黄桂枝祛表寒。体表受热,用连翘薄荷发之。体表受湿,藿香佩兰宣发。受寒的怕冷,受热的恶热,相同的症状或有汗或无汗,或咳嗽有痰无痰,黄痰白痰,鼻塞。辩证用药。

   (2)催吐法:是利用药物能引起呕吐的作用,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吃错食物,或食积,或中毒。或病邪在上。吐之使邪气外出。常用瓜蒂散,或盐汤涌吐法。
   (3)泻下法:也叫攻下法,是利用药物有攻下.润下的作用,以清除体内积滞一种治疗方法;吃的太饱了,或大肠水分不足至大便干燥堵住了,有寒下法,如大黄芒硝。有温下法,如大黄配附子,有润下法,如大黄配生地。。。代表方剂如调胃承气汤,大小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大黄附子汤。十枣汤。辩证用之。
   (4)和解法:是用药物的疏通.和解的作用,以消除疾病的一种方法;寒热相争,忽冷忽热,表里不相通,或上下不通,代表方有小柴胡汤,有大柴胡汤,有四逆散,辩证用之。
   (5)温里

(2012-08-21 10:40)
标签:

生活

人体

思维

流水滚滚

睡眠

健康

    劳累了一天之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最累的工作做完了之后,最希望的是什么?饱餐一顿,还是马上购买补品补身体?

    小的时候上山砍柴,一回到家,累的要命,随便糊弄点东西垫饱肚子,然后就倒头大睡。先睡一觉再说。

    睡觉就是最好的补品,不管吃什么山珍海味,不管什么人参燕窝,也比不上即刻睡一觉补的快。

    通常劳累之后,最希望休息睡觉,休息完了,就精神抖擞,比吃人参快速。

    人体工作着的时候,抬东西,或者走路或者运动,就是坐在电脑边,大脑都是在高速运转,你仔细观察看看,你的思维什么时候停止休息过?把分分秒秒散在外面的思维收回来,观察自己的身心,就回发现自己的心没有一刻不在滚动,想东想西乱七八糟。而自己的肌肉也处于坚实的状态,细胞活跃也

(2012-08-10 17:26)
标签:

健康

    男,40岁,务农,建筑工人,他说胃不舒服,我问他多久了,他说好几年了。胃口心窝处隐隐作痛。人比较瘦。说话的时候明显有一股臭气,就是口臭。胃口不好,吃饭消化也不好。一医认为他内有伏寒,用过附子干姜类,反而吃饭更觉饱闷,他说他寒气重。

    我说你没有寒气。不是内有伏寒,是内有伏热。我给他分析,

    第一,脉跳强劲有力,伏寒脉岂会如此? 

    第二,舌胎黄色的,厚腻,假如内有伏寒,舌苔会是白色。现在舌苔黄色,深入一些就是焦黄,再来就是焦黑色出现裂纹舌。

    第三,有寒证,会出现手脚冰冷,口鼻气冷。如今没有口鼻气冷,是口鼻气热,爱饮冰冻水,饮冷而安。更没有手脚冰冷的寒冷症状。

 

(2012-08-04 08:15)
标签:

健康

能食而瘦,肾阴不足,熟地,当归,白芍之属。

不能食而瘦,脾胃有亏,党参,炙甘草,大枣之属。

能食而不能消化,胃没有问题。脾有问题,干姜豆蔻之属。

瘦人相火容易妄动,宜静养,远离闹市人事。清心寡欲。有动就有耗,瘦人没有东西可以耗了。心动相火则动。静养能培先天。肾有收藏的功能,静养期间,肾脏不断的吸取天地精华,不断的收藏天地精华,收藏越久,收藏就越多。但相火容易妄动,非修真之士不能为也。心一动,元神就飞越。所以瘦人一般都有睡眠障碍,睡不安稳,魂魄常在外面不能归元。静下来,慢下来,缓和下来才是符合休养之道。

肥人水湿容易附身,宜动养,动能生火,火能消水。有动就有耗,久久自然能把一身肥肉耗去。观察大地被洪水浸泡的时候,太阳一出来,洪水不久便渐渐退却是一样的道理。减肥犹如大禹治水。所谓瘦人以湿为宝,肥人以火为贵就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