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校园

分类: 金蝶《散文诗的民族魂》

 

http://s15/mw690/001NwY6kgy6G2q6p7ie5e&690

海星

                 陆蠡

 

孩子手中捧着一个贝壳,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一半给他亲爱的哥哥,一半给他慈蔼的母亲。

他看见星星在对面的小丘上,便兴高彩烈的跑到小丘的高顶。

原来星星不在这儿,还要跑路一程。于是孩子又跑到另一山岭,星星又好像近在海边。孩子爱他的哥哥,爱他的母亲,他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献给他的哥哥,献给他的母亲。

海边的风有点峭冷。海的外面无路可以追寻。孩子捧着空的贝壳,眼泪点点滴入海中。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手中捧着贝壳的孩子的冰冷的身体。

第二夜,人们看见海中无数的星星。

 

 

柯蓝点评:这首散文诗选自《海星》,文化生活出版社1933年8月版,此篇哲理散文诗,十分巧妙的通过一个自然现象,满天星星映入到大海水中,形象地歌颂了一些个上天取星星,给别人以温暖的孩子。孩子死了,他的眼泪涌入海中,成了亮晶晶的星星。这是一个为别人牺牲的圣童。


 

金蝶赏析浅评陆蠡散文诗《海星》

 

圣童的星星

 

陆蠡这首散文诗以一个孩子无比善良的心愿为情节,展开了一段悲伤的故事,说明了人性的弱小而爱心的博大。这首散文诗以隐喻的形式述说着诗人对亲人的真爱,语言生动感人,诗汇重复不重调表达委婉悲切。

一个孩子手里捧着贝壳去摘大海里的星星,赠送给哥哥与母亲,这个简单的愿望是通过付出幼小的生命为代价,可是这个伟大的愿望是那么的崇高无私,使所有的一切都在悲痛中失去价值意义。快乐的孩子不能道前途的艰难险阻,他跑到小丘的高顶没有摘到星星,但是他没有气馁,继续翻山越岭的追赶星星,因为他的心里有爱,所以他的信念就坚定不移。他要摘取满贝的星星,终于魂断海边也没有摘到星星。 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梦想的孩子,即使梦想没有实现,为了梦想而付出了生命,他也是值得敬仰与爱戴的,所以诗人以“第二天与第二夜”人们的有目共睹来缅怀着那个为了爱奉献了生命并且执著于信念的孩子,这就是爱的真谛,也是爱的深刻内含,爱的付出就是生命的代价。

回首散文诗里面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与天真,他不知道爱的真正意义,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幼稚想法去追求无法追求的虚幻,虽然说有点不切合实际,但是也点出了旧文人的通病,爱国救国不是单单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忱就可以报效祖国或者亲人,人们看见了海中无数的星星就是对孩子的扼腕叹息。/2014年4月3日

阅读    收藏 
标签:

校园

分类: 金蝶《散文诗的民族魂》

 

 

http://s15/mw690/001NwY6kgy6G2q6p7ie5e&690

  面具
                      许地山

 

 

人面原不如那纸制的面具哟!

你看那红的、黑的、白的、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眦怒得欲裂的面容,无论你怎样的褒奖,怎样嫌弃,它们一点也不改变。红的还是红的,白的还是白的,目眦欲裂还是目眦欲裂。

人面呢?颜色比那纸制的小玩意儿好而且活动,带着生气。可是你褒奖他的时候,他虽然很高兴。脸上却装出很不愿意的样子;你指摘他的时候,他虽是懊恼,脸上偏要显出勇于纳言的颜色。

人面到底是靠不住的呀!我们要学面具,但是要戴它,因为面具后头应当让它空着才好。

 

 

柯蓝点评:许地山,中国著名作家,写了许多小说、散文,也写了不少散文诗。他这首“面具”,通过纸型面具,揭示人面的虚假、伪装,写法平易坦露,用文也近口语,浅入深出。容易为读者接受,通篇富有民族传统色彩。


 

金蝶赏析浅评许地山散文诗《面具》

 

无生命的面具

 

这首散文诗写得十分的简朴真挚,把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与非生命性的面具相比较研判,诗人美好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爱的无私,这种文人的文以载道从各个方面都揭示出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握性,不能够如面具一样永远是一副模样,面不改色一如既往。

起笔诗人就以感慨万千地喟然长叹来抒怀,“人面原不如那纸制的面具哟!”,人通常是以居心叵测的可憎面目示人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内心深处隐藏的丑恶目地是什么?原本看上去很善良的一个人,没有想到他竟然窝藏着险恶的用心,或许杀妻、或许害子,或许坑爹,或许屠弟,或许你的家人所代表的不是亲情手足,而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的殊死较量,当然了作为牺牲品的你还不知道自己命丧谁手呢?这就是面具与人面的巨大差别,也是诗人感叹的真正原因。接着诗人罗列了面具的表象形式,颜色与颜色的对比,面容与面容的对比,感觉与感觉的对比都充分显示出诗人对于人性的厌恶,因为所有的面具都是因人而异的,男女老幼喜恶归喜恶,却无法改变面具的形象,“红的还是红的,白的还是白的,目眦欲裂还是目眦欲裂”,这就是人性所要效仿面具的可贵之处,心口如一的不改变自己的本质。“人面呢?”诗人历数了面具的好品质后,笔调一转谈到了人,人是什么性质呢?人面是生动的,对于褒奖与指责都反映得十分的言不由衷,强作欢言地接受着原本厌恶的感觉,这就是人性的丑陋性,为什么不做真实的自己,却偏偏要虚伪的面对世人呢?这都是教育的罪过吗?上下五千年,中国人的虚伪教育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历史那鲜血淋淋的改朝换代都是从教育是祸患开始铲除,铲除的永远是文字上的毒草,而不是人心里的病毒,这个毒辣的社会传承下来的永远不会是使这个社会长期存在的法则,天天教育子孙万代的永远是那些“穷鬼们”劫富济贫的流氓无产阶级思想。因为千百年来,文字给世人带来的不是努力自己赚干净的钱,随遇而安的生活,而是巧取豪夺才可以拥有一切。看看这个世界上,戴着面具的那些人面是多么的可怕呀!道德被他们一丝一丝地抽走了道理的底线,只有那所谓的德行还在阳奉阴违地苟且偷生。结尾句诗人再次重复着他的感慨万端,“人面到底是靠不住的呀!”,说的真好,人面是个什么东西呀,说翻脸就翻脸,变脸比翻书都快得惊世骇俗。当然善良的诗人还是希望大家要学习面具,戴上面具并让面具后面的人面不变脸。诗人的希望固然是美好的,但是不变脸怎样才能够坑蒙拐骗偷呢?怎样才能够三六九等的划分阶级呢?这或许是人类最大的顽症和永存的悲哀,亘古未有改变就不能够改变的事实吧。

总而言之,诗人提出一个社会性质的大问题,那就是人面与面具的关系,人性与物性的迥然不同却还有着相通的联系。诗文运笔纯粹精湛,语言平实通俗,把整个社会与人性的矛盾摆到桌面上研读,物本归真的理想或许为那些丑恶者的灵魂敲响了警钟,“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心怀鬼胎者还是要以史为鉴的好,在那些假面具后面保持一张纯净无邪的笑脸吧!无论为那个险恶者卖命都不能够失去真善美,失去做人的底线,失去心底里的那点点与生俱来固有的人性。/2014年3月26日

阅读    收藏 
标签:

教育

分类: 金蝶《散文诗的民族魂》

 

 

http://s15/mw690/001NwY6kgy6G2q6p7ie5e&690  三弦 沈尹默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它直晒在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边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一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响。

 

柯蓝点评:这首散文诗选自1918年《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此篇为中国散文诗最早的篇章之一,为中国典范的叙事散文诗。作者只用简短的白描,把一个夏日中午破院的寂静中,传来三弦声的闷热昏沉的意境反映出来。这种闷热昏沉的情绪,是当时知识分子苦闷的象征。


人力车夫 沈尹默

日光淡淡,白云悠悠,风吹薄冰河水不流。

出门去,雇人力车。街上行人,往来很多,车马纷纷,不知干些什么?

人力车上人,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望,还觉得风吹来,身上冷不过。

车夫单衣已破,他却汗珠颗颗往下堕。

 

柯蓝点评:此散文诗选自《新青年》1918年第四卷第一号。这首“人力车夫”叙事散文诗是中国散文诗中第一次用贫富对比,描写一种社会现象的散文诗,文字明朗,有受诗词影响的痕迹。

 

 

金蝶赏析浅评沈尹默散文诗《三弦》和《人力车夫》

萌芽的觉醒

 

沈尹默散文诗《三弦》通过琴声对静寂的穿透力来勾勒出卖艺人悲苦的生活。文字少而精,语句简而明,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和一个片段速写下来,没有诗人的臆想,只有现实的平铺直叙,充分体现出了生活里贫困人的简洁生存法则,他们“随遇而安”的苦恼着生活里的辛酸与愁闷。

诗人开始就以时间为主要的叙事条件,中午正是吃饭的时候,也是太阳最晒人的时候,长街少人行走的时候,风却无孔不入的吹动树叶,然而诗人却没有心情闲笔描述风与树叶的互动式,只是侧重描写着在这个场景里男男女女都不适宜出门。

第二段诗人在动中寻着琴声看见一户破败的院子里发生的事情,早已经没有人居住的院子杂草丛生,然而这些细草却在阳光下与这破败的场景迥然不同,细草叶却被阳光反射得“浮着闪闪的金光”,这种对比的反差使得这首短短的文字里增添了许多的惆怅和无奈,也就是“适者生存”的自然界现象。就是这样的状态却产生了异样的不寻常,土墙挡住了卖艺人,却无法遮挡那辛酸苦涩的琴声。诗人并没有去描述那个土墙后面弹三弦的是什么人,是男还是女,而把笔峰一转,结束了他的诗文,“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响”,在这动静相宜的氛围里,诗人没有世俗的邪念,只有诗人的善意,他眼里的老年人,破衣烂裳的老年人,抱着头不语的老年人才是他要怜悯的对象,为生活所迫而顶着正午烈日的这个穷困潦倒的老年人,正是诗人诗中的主角。人生的苦难就是把生活分为三个等份:少年,壮年,老年。当年老体弱时,悲苦的形态是那么的沧桑无助,岁月蹉跎了人性的弱不禁风,也埋葬了人性的懦弱。

回顾这首散文诗给予启迪的人生意义就是生命的脆弱,为了活着,为了吃饭,为了家人,这个老年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漂荡,他为什么被逼迫得离开家乡四处奔波流浪呢?就是这个吃人肉不吐骨头的黑暗社会,把好人逼上梁山,把美好的田园生活摧毁,到处都是弃儿和无助的老人,他们的家乡成为了荒芜破败的野草杂生地。扪心自问,好好想一想,这些人真的需要离开家乡,失去纯朴的民风,变成市井无赖一样的游民吗?这正是诗人心里郁郁寡欢的心结,细草在哪里都有阳光的照耀,都有雨露的滋润,不一定为了适应环境而邯郸学步后,爬着回家乡吧!落破却不敢在家乡落破,无脸回家,死要面子活遭罪。诗人面对落破的异乡人所给予的只是冷静的观望,或许他的心里正在盘算着离开家乡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江湖呢?所以无法表态,只有静观而已。正如柯蓝先生精辟的点评“这种闷热昏沉的情绪,是当时知识分子苦闷的象征”。

 

沈尹默散文诗《人力车夫》更是他的散文诗绝唱,仅仅四行就把一个人力车夫描述得生动而伟大。
首句依然是借景抒情把时间表述清楚,春寒料峭之时,河水还在冰冻未化开,诗人百无聊赖的想出去走走,看着人来人往的行人车马,他却沉思默想着“不知干些什么?”,生活并没有使诗人感到压力和痛苦,而他却在自己的安逸里看到了人力车夫的悲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车夫卖力的在大街小巷飞快穿行,而车上坐的人却冷得瑟缩着,这样鲜明的对比使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出一种非现实的残酷无情。车夫单衣破汗珠滚,而车上的人穿棉衣袖手望,如此的现实生活使得诗人内心深处对不平等的现实社会产生了沉默的抗议。或许这正是那时的文人对文明社会程度不满的自觉不自觉的反抗吧!然而,诗里面诗人却没有一点的个人思想表达,只是直观地直击现实而已。

总而言之,这首散文诗代表着旧时代文人的觉醒和呐喊,他们对“贫富悬殊”的现实社会发出了自己最直观的表达,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无法改变的永远是“弱肉强食”的大自然法则,诗人也不过是觉醒的先行者,觉醒后又还得面对现实,面对活生生的世道,面对无法改变的人类行走轨迹。但是人性的伟大就是敢于把心中苦闷渲染得无比动感,感染着、影响着、驱使着、改变着不合理的现实状态。/2014年3月19日

 

 

阅读    收藏 
标签:

文化

分类: 金蝶《散文诗的民族魂》

http://s15/mw690/001NwY6kgy6G2q6p7ie5e&690

梦见妈妈  ——在雪夜的战场上

作者:盛炯

 

我的妈妈,正在抚着我的额角悲啼,猛然一声礮(即炮)音,把我从梦中惊起!

妈呀!你刚才为什么这样凄惨?这样伤悲?莫不是风雪残年的寒宵,你切念着天涯飘泊的爱儿?

妈呀!儿此时正卧在积雪的战场,饱尝着人间艰苦的滋味,衣单被薄,腹内苦饥,朔风吹冻了儿的热血,积雪浸透了儿的征衣。

妈呀!儿现在所听到的,只有寒村的犬吠,午夜的鸡啼,枪声断续,战马长嘶。儿现在所看见的,只有明灭的灯火,飘荡的旌旗,树梢月冷,天上星稀,但不知明夜此身又在何处?

妈呀!儿岂是为着党国,便把美丽的故乡忘记,只因为这遍地的荆棘,挂住了我心头的万缕归思!谁不梦想着骨肉的团聚?谁不念恋着家庭的甜蜜?不过要实现小我的理想,必先补好大地的疮痍。

看啊!这原野上躺着的许多僵尸,那一个不是妈妈的爱儿?!

 

文秋点评:这是一首反对国内军阀内战的厌战作品。散文诗担任了反映重大题材的任务。短短几百字,从儿子在战场上梦见妈妈来抒写,描写了景物,人物心理。文字口语易记,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散文诗。(注,文秋为延安时期的老红军,柯蓝先生的夫人)

 

 

金蝶赏析浅评盛炯的散文诗《梦见妈妈》

 

这首散文诗全文都运用通俗易懂的口语来抒发对妈妈的爱恋,感情真挚,语言深沉,从小我的境界飞升到为了“必先补好大地的疮痍”的大我境界,但遗憾的是诗人却没有摆脱掉人性的脆弱和抑郁的束缚,没有展现出未来的美好。

首先诗人以一种思念穿越时空的梦境为我们展开了他对战争状态的惊魂未定。当他在梦中还沉浸在妈妈的爱抚时,一声闷雷似的炮火隆隆声粉碎了他的片刻的温馨。诗人一口气运用了四个“妈呀”,把整个年青人的心事化为了为国而战的豪情。这四个自然段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真实心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离开了自己的恋人,他们要实现美好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亲人们的平安,用年青的生命去战场上血雨腥风的撕杀格斗。首段诗人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凄惨和伤悲,暗自地想着是妈妈为了“莫不是风雪残年的寒宵,你切念着天涯飘泊的爱儿?”,这纯属正常的思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第二段里诗人便把自己在战场上不幸的处境向妈妈倾诉:一群衣衫单薄的青少年,瘦弱的身体里没有食物,天寒地冻的朔风积雪使得他们怎么行军打仗,打胜仗啊!艰苦恶劣的社会现实和环境,把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变得那么的不忍涂炭。第三段诗人以“不知明夜此身又在何处”来形容征战的无序,“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痛苦画面使战争的阴影成为恶梦,所有亲人们的恶梦,所有战士们的恶梦。无论战争的环境是如何的恶劣,诗人在第四段里还是以内心对祖国和民众的博爱来描述出他的思想,诗人不愿意为某个政党和某个政权献身和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他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和设问来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感慨万端“谁不梦想着骨肉的团聚?谁不念恋着家庭的甜蜜?”,在这人知常情的思想里,流动着平常人的心态,他真心是不愿意为那些军阀们献出年青的生命,他只是一个可怜的青少年,他不懂也不理解这些喜欢“逐鹿中原”的枭雄们喋血生命的意义,他只知道家里的妈妈对他的牵挂和溺爱,他无法从这遍地的荆棘中,这血腥的战场上回还,了却他心头万缕归思的乡愁。然而诗人突然间诗意急转,他要在实现乡思这个小理想之前要把祖国统一的大业来完成。最后结尾诗人为了加强他的爱国意识而诠释着战争的恐怖写道:“看啊!这原野上躺着的许多僵尸,那一个不是妈妈的爱儿?!”,是的,那尸横遍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母亲的儿子,都是鲜活的生命被残酷无情的战争屠戮的血证。“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战争使母子分离,恋人永别。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就是征战的真实写照。而诗人也无法逃离为了祖国而征战的宿命。

纵观这首散文诗的写作特点,除了口语化的白描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反问来反映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语言优美简练生动,无一处不打动人心,使之落泪悲泣。母亲的爱儿,身不由已的为了心中的祖国而走上战场,在随时都有生命凶险的征战中,只有用无限的遐思在漫游着寻找母爱的絮语,乡情的慰藉。

 

金蝶于2014年1月15日写于缔梦园

阅读    收藏 
标签:

文化

分类: 金蝶《散文诗的民族魂》


http://s15/mw690/001NwY6kgy6G2q6p7ie5e&690  晓 刘半农

 

(7月10日沪宁车中),

天色渐渐明;不觉得长夜已过,只觉得车中的灯,一点点的暗下来。

车窗外面:

起初是昏沉沉一片黑,慢慢露出微光,——露出鱼肚白的天,——露出紫色、红色、金色的彩霞。天上是疏疏密密的云?是地上的池沼、丘陵、草木,是流霞?是初出林的群鸟?依旧模模糊糊,辨不出。太阳的光线,一丝丝的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朦朦的薄雾;雾中隐隐约约,有几墩绿油油的矮树;雾顶上,托着些淡淡的远山;几处炊烟,在山墩里徐徐动荡。

这样的景致,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

晓风轻轻吹来,很凉快,很清静,叫我不甘心睡。

回看车中,大家车横西倒,鼾声呼呼,现出那干——枯——黄——白——死灰似的脸色,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孩,躺在我手臂上,笑弥弥的,两颊像苹果,映着朝阳。

 

柯蓝点评:(选自《新青年》五卷二号),叙事散文诗“晓”是二十年代散文诗定型的代表作,作者摆脱了新诗的句法,又大大浓缩了散文的布局和描写,集中描述了黎明时天空中的云景和火车上的情景,诗境浓郁,取舍自如,技巧成熟。

 

 

金蝶赏析浅评刘半农的散文诗《晓》

向往朝阳的希望

 

这首叙事散文诗的写作手法是以日记的形式来进行借景生情的白描,语言简练直白,没有刻意的修饰和掩饰,通过对旅途的心情真实感触的记录而反映出中国文人的爱国情操。

 

诗人在当时的描述环境时竟然把心境里怀着的那种对那个时代的郁闷感附加上,很有创意:天明不觉长夜已过和只觉车厢的灯暗下来。诗人用“渐渐与点点”来比喻当时社会环境与自我处境的微妙关联,从大处着笔小处轻叹,实为历代文人墨客们忧国思已的通用写作方式,把自己放在国破家亡的情景中进行抒情言志。接着诗人开始描述车窗外面的景致,这一大段的描述犹如一幅油画,写实而浓密地把早霞的美丽细数笔端:从颜色的角度来分析,层次分明地由浓到淡的对比梳理,黑与白,夜与昼;紫、红、金的相互辉映,预示着未来的辉煌,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惊讶的疑问:这就是云吗?疏疏密密似乎是暗指老子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他祈盼着祖国强大和独立。诗人描述完天后接着描述地上的景色,他惊叹着祖国大好河山好似流霞一样美丽,他不敢确认如此美丽的地方是自己的祖国便用远处的林中鸟来形象此刻的忧愁。诗人又以光线来描述他眼前的景色,阳光与雾的结合,使一切都是在朦胧的动感中,显现出惨淡的生机,在失望的麻木里还存有希望的生气。诗人感叹着车窗外面的景色,是那么的生动而令他终生难以忘怀,生平中的第一次都是那么的难忘,在这种难忘中存在的感悟却使诗人的心情回转到车里的自己,他失眠了,睡不着不仅仅是因为晓风的怡人,而是车里的旅客们,他还是意犹未尽地运用色调来形容同车人“乱、累、干、枯、黄、白、死灰”这一组难民似的图卷,精彩的描写使我们更进一步看清楚当时的中国人是多么的悲苦,悲苦的生活使得他们变得如此的冷色调般的灰暗,没有生机勃勃的民生便没有强大的祖国繁荣。但是诗人在这群晦气的寒冬图中却发现了凌寒独开的一朵小梅花,“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孩,躺在我手臂上,笑弥弥的,两颊像苹果,映着朝阳”,这是一种内心里存活着希望的象征,诗人期盼着血色的霞光万道驱散中国上空的阴云和中国人身上的晦气,把一个美好灿烂未来无限光明的中国写意性地落笔诗尾,以此来唤醒国人的爱国情结,升起来的的希望是诗人心底里怒吼。

 

这首刘半农的散文诗是中国散文诗历史上鲜有的珍品,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对比”,运用天与地,人与人,色彩与色彩的强烈对比来抒发诗人的心里世界,没有刻意地夸张和渲染,更没有对当时社会大背景的强烈抗争,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使人在一种忧伤的心境下所能够生发出来的希望和力量,这种希望的力量如同是一针强心剂,使死死沉沉的中国人心里点燃了对未来的期盼和渴慕,诗人在稳健细腻中棉里藏针里抽丝剥茧般地厘清了烦乱的思绪,使希望驻守笔尖,为理想中的世界涂上一层神秘的红色面纱,值得深思品赞。/2013年12月4日金蝶写于小月馆

阅读    收藏 
标签:

教育

分类: 金蝶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140

 

 

本诗只有一个主题,即恶人的阴谋。许多诗篇──尤其是大卫的诗──常以此为重点。新约以诗篇作人性堕落的主要证据,主要是因为它暴露了我们里面这种恶意;有时并非因人的激怒,甚至有时对那些以爱心善待我们的人,这种毒汁也会分泌出来。节选于《丁道尔圣经注释》

“救救我吧!噢,圣主耶和华啊!从那个邪恶的男人那里救救我吧!从那个狂暴的男人那里保护我吧!在他们的心里想象着那些危害我的事情,因为战争他们一再地相聚在一起了。他们有利器,就像他们的舌头一样锋利,法器的毒药就在他们的嘴巴下,保守我吧!噢,圣主耶和华啊!从恶人们的那些手里面保守我吧!从那个邪恶的男人那里救救我吧!是谁有意地去打倒我呀?为了我,骄傲的人隐藏了陷阱、罗网和绳索,他们要在路边张开网了。为了我,他们已放置了杜松子酒来庆祝。我已对圣主耶和华说过,我的上帝,你造化吧!听听我的恳求、祈愿和哀求的声音吧!噢,我的上帝啊!”,第一至六节是大卫对于自己被那个暴君扫罗以莫须有的罪名追杀为题而展开的祷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处险恶的位置,他又无法与他们据理力争,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阴谋诡计中展开的,所以他不断地乞求着上帝赐给他力量,使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彷徨倾吐出来,呈现给上帝并请上帝帮助他摆脱困境。

“噢,主人的上帝啊!我的力量,我的救世主,在争斗的白天你已经覆盖我的头了。不要同意呀,噢,圣主耶和华啊!那些恶人们的请求。不要推动他的恶毒手段,以免他们提高他们自身呀!如同为了那些人的头,我周围的界限呀,让他们进入投掷的火中吧!进入凹坑深处吧!他们不会再从井里上升出来。在地球上不要让邪恶的说话者建立起来了,邪恶会寻找暴力的人去打倒他。我知道,圣主耶和华愿意保守受痛苦人的原因,并且保守穷人的正义。当然了,义者会向你的圣名给予感谢,正直人的会在你的圣灵前仔细思索”,第七至十三节是大卫泣不成声的祷告,他不愿意与那些人争斗,尽管上帝能够保护他一时,但是寡不敌众,他也是愁眉不展的,常言说,好汉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呢!处于人生的低谷,大卫真的是心力交瘁啊!所以大卫高喊着正义是属于正直的义人的,义人凭什么成为正直的人呢?就是凭着一腔的正气,这种与生俱来的正气使一切的邪恶都能够震慑住,把最美好的思想长存于人世间。

这首诗篇是大卫在精神上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作品,他以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悲苦得不到申诉为基点,展开了对那些恶势力的声讨,他不愿意自己的人生从此就走向了穷途没路,所以他要依靠信仰的力量打败自己身上的那些弱点,从而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其实也许他那时正在上帝的面前思考着他的人生应该如何的走过不幸的深渊,完美无缺地把他的人生奉献给上帝,为实现上帝的宏伟目标而时刻做好准备,准备为正义的事业努力寻找光明的未来。


 

《圣经》旧约 -- 诗篇(Psalms) -- 第 140 章 ( 本篇共有 150 章 )

 

140:1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耶和华啊,求你拯救我脱离凶恶的人,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

Deliver me, O LORD, from the evil man: preserve me from the violent man;

140:2 他们心中图谋奸恶,常常聚集要争战。

Which imagine mischiefs in their heart; continually are they gathered together for war.

140:3 他们使舌头尖利如蛇,嘴里有虺蛇的毒气。〔细拉〕

They have sharpened their tongues like a serpent; adders' poison is under their lips. Selah.

140:4 耶和华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恶人的手,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他们图谋推我跌倒。

Keep me, O LORD, from the hands of the wicked; preserve me from the violent man; who have purposed to overthrow my goings.

140:5 骄傲人为我暗设网罗和绳索,他们在路旁铺下网,设下圈套。〔细拉〕

The proud have hid a snare for me, and cords; they have spread a net by the wayside; they have set gins for me. Selah.

140:6 我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 神。”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恳求的声音!

I said unto the LORD, Thou art my God: hear the voice of my supplications, O LORD.

140:7 主耶和华──我救恩的力量啊,在争战的日子,你遮蔽了我的头。

O GOD the Lord, the strength of my salvation, thou hast covered my head in the day of battle.

140:8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遂恶人的心愿,不要成就他们的计谋,恐怕他们自高。细拉

Grant not, O LORD, the desires of the wicked: further not his wicked device; lest they exalt themselves. Selah.

140:9 至于那些昂首围困我的人,愿他们嘴唇的奸恶,陷害(注:原文作“遮蔽”)自己。

As for the head of those that compass me about, let the mischief of their own lips cover them.

140:10 愿火炭落在他们身上,愿他们被丢在火中,抛在深坑里,不能再起来。

Let burning coals fall upon them: let them be cast into the fire; into deep pits, that they rise not up again.

140:11 说恶言的人在地上必坚立不住。祸患必猎取强暴的人,将他打倒。

Let not an evil speaker be established in the earth: evil shall hunt the violent man to overthrow him.

140:12 我知道耶和华必为困苦人伸冤,必为穷乏人辨屈。

I know that the LORD will maintain the cause of the afflicted, and the right of the poor.

140:13 义人必要称赞你的名,正直人必住在你面前。

Surely the righteous shall give thanks unto thy name: the upright shall dwell in thy presence.

 

阅读    收藏 
标签:

教育

分类: 金蝶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138

 

本篇被誉为“测不透的美善”,从本篇开始,共有八篇为大卫的诗,这是他在诗篇最后出现的部分;他的作品几乎占全部诗篇的一半。在此我们又感受到仇敌的逼近,而献上特殊感恩的这位诗人,深知在严重的威胁中,他受到了格外的保护。选自《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愿意赞美你与我的全身心同在,在那些偶像前面我赞美向你愿意唱赞美诗。我愿意向你的圣殿跪拜,并且赞美你的圣名,因为你的仁爱和你的诚信,因为你放大你的圣言在你的圣名之上。在白天的时候,我哭求你回答我,并且请你加强和巩固我,在我的灵魂里与强大同在。地球上所有的国王们要赞美你啊,噢,圣主耶和华啊!当时他们听到了你嘴上的那些圣言”,第一至四节大卫王以无比虔诚的心情向圣主耶和华哭求着赐予他强大的力量,而那些伴随大卫走人生困苦的圣言就如同明灯一样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并使他不断地冲破世俗的偏见,走向他人生的最高峰,那是上帝期许以色列人的圣约,也是大卫必将成为伟大的国王的精神支柱。也是“测不透的美善”为何总是在矛盾中时刻地左右大卫的人生,他苦不堪言大英雄的人生。

“是呀,他们要在圣主耶和华正义的路上唱赞美诗,因为伟大是圣主耶和华的光荣。虽然圣主耶和华是至高无上的,但他仍然要对底层的子民给以尊重、尊敬、关心和遵守诺言,但是那些傲慢的人他知道后就停止了施舍。虽然我走到麻烦中,你使憔悴的我恢复了,你伸出你的手愤怒地攻击你的仇敌们,并且你的右手会解救我。圣主耶和华将完成与我相关的任何一次烦恼的救赎,你的仁慈,噢,圣主耶和华啊!永远长存直到永远,你胜利的双手行的那些圣迹不会被放弃、舍弃、摒弃和遗弃”,第五至八节里大卫十分感恩上帝对底层民众的垂怜,那些站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所谓上层社会的肥脂肉膏们,他们享受着荒淫无度的糜烂生活,还要变本加厉地剥削和迫害贫困人,在他们的无耻生命中是不讲究羞耻的,任何一个迫害贫困人的机会都不肯放过,他们就是导致这个社会动荡的不稳定因素,一边当娼妓一边立着贞洁牌坊,根本就不会顾及穷人的感受,直到被推翻后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他们才会被公众们的蔑视打上耻笑的烙印。然而大卫不会想到自己恰恰就成为这样的人,他的人生就是在他的这种惧怕的思想中度过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大卫的宿命。

纵观这首诗篇可以透析出大卫当时的心态,他就是想要战胜所有的苦难,永远依赖着上帝的力量,同时也是他真诚的力量,他打败了那些使他深陷痛苦的仇敌们,但是,我不认为他是成功的大英雄,因为每一次的困难面前,他总是无法战胜自己懦弱的人性,从而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悲恸,这种悲恸的代价是那么的沉重,沉重得使整个大卫时代都满了血腥的怪诞,产生了许多许多不应该发生的故事。历史无法重写,人生还会如此地在喜怒哀乐悲恐惊中寻找着生命的真谛!

 

《圣经》旧约 -- 诗篇(Psalms) -- 第 138 章 ( 本篇共有 150 章 )

 

138:1 〔大卫的诗。〕我要一心称谢你,在诸神面前歌颂你!

I will praise thee with my whole heart: before the gods will I sing praise unto thee.

138:2 我要向你的圣殿下拜,为你的慈爱和诚实称赞你的名;因你使你的话显为大,过于你所应许的(注:或作“超乎你的名声”)。

I will worship toward thy holy temple, and praise thy name for thy lovingkindness and for thy truth: for thou hast magnified thy word above all thy name.

138:3 我呼求的日子,你就应允我,鼓励我,使我心里有能力。

In the day when I cried thou answeredst me, and strengthenedst me with strength in my soul.

138:4 耶和华啊,地上的君王都要称谢你,因他们听见了你口中的言语。

All the kings of the earth shall praise thee, O LORD, when they hear the words of thy mouth.

138:5 他们要歌颂耶和华的作为,因耶和华大有荣耀。

Yea, they shall sing in the ways of the LORD: for great is the glory of the LORD.

138:6 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他却从远处看出骄傲的人。

Though the LORD be high, yet hath he respect unto the lowly: but the proud he knoweth afar off.

138:7 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我的仇敌发怒,你必伸手抵挡他们,你的右手也必救我。

Though I walk in the midst of trouble, thou wilt revive me: thou shalt stretch forth thine hand against the wrath of mine enemies, and thy right hand shall save me.

138:8 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耶和华啊,你的慈爱永远长存!求你不要离弃你手所造的。

The LORD will perfect that which concerneth me: thy mercy, O LORD, endureth for ever: forsake not the works of thine own hands.

阅读    收藏 
标签:

旅游

分类: 金蝶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浅评赏析《圣经》诗篇129

 

这首诗篇十分委婉地道出了诗者不堪回首的往昔,那种在战争年代颠沛流离的苦难岁月使他黯然神伤。

“以色列人可能现在说,从我青少年时代起,许多人,他们给了我一次痛苦的经历;他们仍然没有说服我,没有反对我,从我青少年时代起,许多人,他们给了我一次痛苦的经历”,第一至二节里诗者描述了以色列人所受到的那一次最大的伤害,这次历史事件大约可以追溯到“以色列历史中一个充满祸患的时期”。当灾难过去后,一切都要在痛苦和废墟上建立起声讨战争和罪恶的历史档案,诗者正是抓住了这种百感交集的心理状态来描写出青少年时代的心路坎坷历程。

“犁耕者在我的后背上犁耕,他们造成了长长的犁沟。圣主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要切碎恶人们的绳索”,第三至四节诗者运用了恰当的隐喻来形容岁月使他年轻的容颜变老,留下了沧海桑田的历史烙印。或许他已经苍老得背驮腰弯直不起来了,这就是身为奴隶而饱受折磨的样子,如同那老纤夫的后背遗留下深深的痕迹。随后他的笔峰一转,高声地祷告着,在主的座前祷告着,一切的苦难终将过去了,上帝大能的手把侵略者的绳索砍断了,以色列人重新又获得了自由和新生,这是对上帝的敬畏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啊!

“让他们击败所有憎恨锡安的敌人并且后退吧!让他们如同房顶上的青草一样,那些青草呀,在它们长成前就枯萎吧!割草人的手里既没有一片草,割草人的怀里也没有一根藤”,第五、六、七节是诗者发自于肺腑的呐喊,他愤恨地谴责那些侵略以色列的敌人们,希望入侵者们就像这遭受天灾的房顶草一样,因为缺少雨水的浇灌无法生存下去而干枯萎缩。是的,每一个热爱自己家园的爱国者都希望自己的家国平安,谁愿意在自己的故土上做异国他乡仇敌们的奴隶呢?没有做人的尊严而痛苦地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呢?上帝赐予所有的人一切都是公平相等的,阳光、空气和生命都是永远无法复制的,你有我有所有人都会拥有这一切美好的生命空间。诗人都从心底里发出痛苦的恸哭,你们侵犯了上帝赐予我的人生宝贵时光,应该速速远离我的人生,从我的故乡离开,回到你们自己的家园里好好地生活。

“当圣主耶和华正在赐福你的时候,他们既不做什么也不说什么,我们在圣主耶和华的圣名中祝福你”,最后一节诗者在描述一个盛大的场面,一个人正在接受着赐福和祝福。这个人就是把以色列人从苦难的深渊里拯救出来的人,也是上帝所拣选的人。

这首诗篇所描述的是一位从战争的动荡里走出动乱的以色列人,他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上帝所赐福的这个人的身上,他想着祖国要从战争的阴影里走上繁荣昌盛的时代,他对于人生充满了新的希望。


 

《圣经》旧约 -- 诗篇(Psalms) -- 第 129 章 ( 本篇共有 150 章 )

 

129:1 〔上行之诗。〕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Many a time have they afflicted me from my youth, may Israel now say:

129:2 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

Many a time have they afflicted me from my youth: yet they have not prevailed against me.

129:3 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沟甚长。

The plowers plowed upon my back: they made long their furrows.

129:4 耶和华是公义的,他砍断了恶人的绳索。

The LORD is righteous: he hath cut asunder the cords of the wicked.

129:5 愿恨恶锡安的都蒙羞退后。

Let them all be confounded and turned back that hate Zion.

129:6 愿他们像房顶上的草,未长成而枯乾。

Let them be as the grass upon the housetops, which withereth afore it groweth up:

129:7 收割的不够一把,捆禾的也不满怀;

Wherewith the mower filleth not his hand; nor he that bindeth sheaves his bosom.

129:8 过路的也不说:“愿耶和华所赐的福归与你们;我们奉耶和华的名给你们祝福。”

Neither do they which go by say, The blessing of the LORD be upon you: we bless you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阅读    收藏 
标签:

情感

分类: 金蝶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126

 

这首诗篇描述了以色列人终于看见圣主耶和华伸出他大能的手把侵害他们的恶魔赶出了他们的家园,他们回到故里,回到养育他们的这片热土。

“当圣主耶和华再一次带回锡安的被俘的囚徒时,我们就像在梦中一样看见他们”,第一节诗者谈到了被俘走的囚犯获得自由回到锡安时的情景,那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又衣不蔽体,他们在痛苦的煎熬中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又看见了圣地、圣山、圣所、圣殿、圣主,他们睛里含满了激动的泪花,他们要把一切的烦恼向圣主诉说。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又到处流动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了。

“那么我们的嘴里装满了开怀的大笑声,我们的舌头开始放声歌唱。那么就有异教徒中的人说到他们,圣主耶和华为了他们做出了伟大的事情,行了大大的圣迹了”,第二节是诗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窃听到异教徒们的反映,异教徒们对上帝更是无比的称赞,是上帝行了大圣迹把以色列人救出了苦难的深渊,使他们重获自由并点燃起他们对新生活的美好希望。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放声歌唱呢?赞美诗的优美旋律回荡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和圣徒们的心上和脑海里,多么美好的人生最辉煌和灿烂的时刻,今夜无人入眠,今夜就是一个梦幻的夜晚,酒不醉人人自醉的不醉不归。

“圣主耶和华为他们做出了伟大的事情,我们是以什么为欢乐呢?”,第三节是重复咏唱第二节的最后一句,可见诗者的心情是多么的感恩,他们以什么为快乐呢?说、唱、跳都无法尽情地表达出他们的喜悦之情,他感谢着圣主的垂怜,不离不弃的护佑着以色列人,承诺的圣约宛如这首圣歌一样,荡气回肠。

“我们的囚徒们,再一次回转了,噢,圣主耶和华啊!如同是在南面流动的河水”,第四节是诗者用河流来比喻对圣主耶和华的敬爱。“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这代表着囚徒们从阴间地狱般的世界里回到圣主的光明荣耀中,对于这样场面宏大的庆祝盛会中所呈现出来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完美的,所以诗者以“南面的河流”喻意彰显出圣主耶和华能够扭转乾坤的无穷神威。

“他们,他们播撒在泪水里的快乐会有收获的”,第五节诗者非常自信地说,今天播洒的泪花,收获的是喜悦,是欢乐,是他们对上帝的敬畏和崇拜。凡事有失就有得,有快乐就会有悲伤,所有的不幸属于昨天,昨日之日不可留,诗者以无比畅快的心情为今天的收获欢呼着胜利的喜悦。

“他,他自从离开锡安山后就哭泣着,忍受着与珍爱的子孙们的分离,他要确定回来后再次快乐相聚,带着他的这一群珍爱的子孙们与他同在”,最后一节是诗者激动地看着他的子孙后代们随着岁月的流逝已长大成人了,自己却在异地的囚牢中也已是白发苍苍了,所有的时光都消磨在那可悲的战乱悲苦中,生命是不能够承载着这无情岁月的蹂躏,他或许老泪纵横地高唱着赞美圣主耶和华的圣歌,他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能够与后代欢聚一堂,共同沐浴在圣主的圣恩里,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喜乐和幸福。

这首诗篇集中描写了囚徒得到自由回到锡安圣地朝圣时的快乐情景,从诗者的描述中我们体会到了圣主耶和华的奇异恩典给圣徒们所带来的喜乐,使人们的心里产生了更加敬畏的虔诚。

 

 

《圣经》旧约 -- 诗篇(Psalms) -- 第 126 章 ( 本篇共有 150 章 )

 

126:1 〔上行之诗。〕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

When the LORD turned again the captivity of Zion, we were like them that dream.

126:2 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

Then was our mouth filled with laughter, and our tongue with singing: then said they among the heathen, The LORD hath done great things for them.

126:3 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

The LORD hath done great things for us; whereof we are glad.

126:4 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

Turn again our captivity, O LORD, as the streams in the south.

126:5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They that sow in tears shall reap in joy.

126:6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He that goeth forth and weepeth, bearing precious seed, shall doubtless come again with rejoicing, bringing his sheaves with him.

 

阅读    收藏 
标签:

教育

分类: 金蝶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赏析浅评《圣经》诗篇 84

 

这首诗是可拉后裔写的赞美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十分的诗情画意。

有时我们渴望见神,有时候就未必了,不是吗?作者渴望离开繁忙的世界来到神的殿中会见神。我们可以同神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见面。我们知道,走进教会可以帮助我们撇开生活的繁忙,安静地默想和祷告。我们的乐趣不仅在于教堂的美丽,而且在于祷告、唱诗、教训、讲道和团契。“流泪谷”,多么忧伤凄婉的名字啊,里面埋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朝圣者要到圣殿必须经过“流泪谷”,并没有一个山谷叫“流泪谷”,这是个象征说法。所有来朝见神的人都要在路上挣扎和流泪。我们往往在生活中走过这段荒凉的旅程,才能在神的面前茁壮成长。喜爱花时间同神在一起的人会视逆境为再次经历神之信实的机会。如果你正走在“流泪谷”中,要清楚你的目标是奔向神而不是背离神。神将好东西都给我们了,只是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你所希望的好东西……神没有给我们人认为好的东西,但神绝不会把永久佳美的东西留着不给我们。神要给我们走神的路的方法,但我们必须要走才行。我们顺服神,神就不会留着能帮助我们来事奉神的东西不给我们。以上选自《圣经灵修版》

“在你的圣所里我是感到多么地亲切啊!噢,主人们的圣主耶和华啊!我的灵魂长久地在这里栖息,是的,因为圣主耶和华的庭院永远是那么地柔美。我的心和我的肉体早已哭求出我是为了神而活着。是的,麻雀虽小却找到了一个躲避风雨的房屋,燕子也为她自己筑了一个小巢,在那里她要产卵并且孵化出她的年幼燕子, 假如我在你的圣坛上,噢,主人们的圣主耶和华啊,我的君王和我的上帝!”,第一至三节诗者用小燕小雀来比喻自己找到了可以相依为命的靠山圣主圣所作庇护。在向圣主耶和华高唱着赞歌时,他为自己的主人们能有这样的圣神庇护而感到快乐无比。一荣俱荣,他能够被圣主所庇佑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呀!他的祖先可拉因为不听从摩西的劝告,他们不虔诚地敬畏圣主耶和华而被击毙了,他们现在能够做到被圣主耶和华庇佑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要世世代代地珍惜和荣耀啊!诗者就是以一颗感恩的心盛赞着上帝的宽容大度,他就象小燕小雀一样很真诚和纯洁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敬畏着大能的圣主耶和华及他给予的慈祥仁爱。

“在你的圣所里居住并被赐福是他们的荣幸,他们愿意一直赞美你。这个男子在你的圣所里被赐福并且得到了力量,在这些人的心是装满了他们敬爱你的方式。无论是谁通过穿越巴卡峡谷都会使用这口水井,而雨水却会使水池里的水充满”,第四至六节是诗者在歌颂着锡安山上的山谷里的泉眼和井水,他在这个河谷里沐浴后就会力量倍增,在这里繁衍生长的万物是生生不息的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他们来到山上,他们的力气不断增强,在锡安上上帝显现在他们的每一个人面前。噢,主人们的圣神啊,请听我的祈祷吧!伸出耳朵吧,噢,雅各的圣神!瞧啊!噢,上帝啊!我们的盾牌,看在你受膏者的面子上”,第七至八节是描述诗人祈祷时的语气,他是以国王和王子们的名义祈祷,看在他主子们的面子上请上帝倾听他的诉求。这是一种典型的祈祷形式,因为那时的礼节是非常的严明,他没有资格直接与上帝通灵,只有求助于以色列的皇族名义乞求达到自己要求告的目地,这也是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规矩。

“因为在你的庭院里等待了一天要比呆在其它地方一千年更好,我宁愿在我的圣神圣所里做一个看门人也比住在恶人的帐篷里心里踏实。因为主神是太阳和盾牌,圣主耶和华愿意给予我极大的荣耀。他们带来不好的事情他将会阻挡并且行正义的事情。噢,主人们的圣主啊!你已经在你的圣所里接受了这个被你已赐福的男子了”,第十至十二节是诗者坚信上帝对他的救赎,他得到了上帝的赐福,他的心情十分的愉悦和快乐。

这首诗篇描写了一个男子在锡安山圣所里被赐福后的快乐经历,全诗虽然短小但是内容十分丰富,阐述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就是无论是什么人都会得到上帝一视同仁的垂怜,在心里面得到喜乐的满足感。

 

《圣经》旧约 -- 诗篇(Psalms) -- 第 84 章 ( 本篇共有 150 章 ) 

 

84:1 (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用迦特乐器)万军之耶和华阿,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How amiable are thy tabernacles, O LORD of hosts!

84:2 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或作欢呼)。

My soul longeth, yea, even fainteth for the courts of the LORD: my heart and my flesh crieth out for the living God.

84:3 万军之耶和华我的王,我的神啊,在你祭坛那里,麻雀为自己找着房屋。燕子为自己找着抱雏之窝。

Yea, the sparrow hath found an house, and the swallow a nest for herself, where she may lay her young, even thine altars, O LORD of hosts, my King, and my God.

84:4 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为有福。他们仍要赞美你。(细拉)

Blessed are they that dwell in thy house: they will be still praising thee. Selah.

84:5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

Blessed is the man whose strength is in thee; in whose heart are the ways of them.

84:6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Who passing through the valley of Baca make it a well; the rain also filleth the pools.

84:7 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神。

They go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every one of them in Zion appeareth before God.

84:8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求你听我的祷告。雅各的神啊,求你留心听。(细拉)

O LORD God of hosts, hear my prayer: give ear, O God of Jacob. Selah.

84:9 神啊,你是我们的盾牌。求你垂顾观看你受膏者的面。

Behold, O God our shield, and look upon the face of thine anointed.

84:10 在你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

For a day in thy courts is better than a thousand. I had rather be a doorkeeper in the house of my God, than to dwell in the tents of wickedness.

84:11 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

For the LORD God is a sun and shield: the LORD will give grace and glory: no good thing will he withhold from them that walk uprightly.

84:12 万军之耶和华阿,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

O LORD of hosts, blessed is the man that trusteth in thee.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