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七周年 |
标签:
东方利中国尼雅遗址织锦文化 |
分类: 至尊国宝 |
对中国文物有所了解的朋友来说,名气大一点的国宝都能说上好几件,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以及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等,但位列于中国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首位的却是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件名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膊,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国宝,能名列众多国宝的首列,细细读来,定会解开答案!
http://s2/middle/4e5f2e39xb1334d6b8b11&690
http://s2/middle/4e5f2e39xb1334dec46c1&690
标签:
汴京《虞美人》《浪淘沙》问君能有几多愁南唐后主李煜 |
分类: 随笔杂谈 |
http://s9/middle/4e5f2e39xb00a8b33be78&690&690
标签:
郎世宁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朝院画录石渠宝笈文化 |
分类: 至尊国宝 |
《十骏图》画的是十匹骏马。根据《石渠宝笈》及《国朝院画录》的记载,乾隆八年(1743),郎世宁奉命恭画《十骏图》十轴,画的是蒙古外藩所进贡的骏马。
这十大骏马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雪点雕
http://s3/middle/4e5f2e39xa9803c106112&690&690
大宛骝
http://s6/middle/4e5f2e39xa9803bf7ec05&690&690
霹雳骧
标签:
溥仪咸丰帝道光帝年号 |
分类: 随笔杂谈 |
一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
http://s12/middle/4e5f2e39xa1e1a46242ab&690&690
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二、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
http://s16/middle/4e5f2e39xa1e1a30a37bf&690&690
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
标签:
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墓浙江省博物馆朱雀国宝神灯 |
分类: 至尊国宝 |
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灯的历史是悠久的,战国时已很精美,到汉、魏时,灯的种类越来越多,有铜灯、铁灯、陶灯等。
下面就列举一些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的国宝神灯!
1 刻花陶灯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浙江省博物馆
标签:
国宝神灯平山县战国南京博物院铜牛灯 |
分类: 至尊国宝 |
1 银首人形灯
http://s15/middle/4e5f2e39x9d8c89f3e2ee&690&690
1976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这件银首人形铜灯是战国时代灯具中的杰作,其结构和装饰技巧均十分完美,是我国古灯中的珍品之一。
2 战国十五连枝铜灯
http://s15/middle/4e5f2e39x9d8c9c9fb83e&690&690
战国著名青铜灯具之一。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出土。高84.5厘米。灯形如树,灯枝上有群猴戏游,金鸟啼鸣,夔龙盘枝,下有两个下穿短裳、上身裸露的男子抛食引猴
标签:
燕国匽侯盂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召公文化 |
分类: 至尊国宝 |
http://s10/middle/4e5f2e39457b6068aef49&000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器珍品,它就是西周时期的匽侯盂。匽侯盂,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盂口内壁刻有“匽侯做饙(fēn)盂”5字铭文(见下图)。这件稀世国宝,曾险些被村民当废铜烂铁融掉……
1955年5月12日,时属热河省凌源县的海岛营子村(今属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村民唐永兴、张怀仁等人正在村子附近的小转山子坡地辛勤耕作,突然,农具在地里发出了金属的撞击声,他们扒开土仔细查看,竟然发现了一件锈迹斑斑的铜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又在四周仔细挖掘,竟然一下子挖出了16件铜器。村民们以为这些青铜器就是一般的废铜,就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准备将其熔炼。就在这时,唐永兴发现某些铜器上有字,于是就带着其中的一件器盖,咨询当地学
标签:
马承源陈湖何尊废品收购站镇国之宝文化 |
分类: 至尊国宝 |
陕西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藏
http://s8/middle/4e5f2e39x9ee72bbe6cb7&690&690
1963年,一对夫妻因为饥荒从宁夏固原回到了陕西宝鸡,这就是做过医生的陈堆和他的妻子张桂芳。回到老家后,因为没有地方住,就租住了自家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同年8月的一天晚上陈堆半夜忽然闹肚子,就跑到后面的院子上厕所。陈家后面原是一个断崖,白天的大雨下过之后坍塌了一个角。陈堆刚蹲下来,突然看见前面断崖上隐隐约约有个鬼脸一样的东西很是吓人。虽然这么大岁数了,一直不相信有鬼,可是这眼前的情景让他禁不住开始犯嘀咕,而且,人在深更半夜的时候又显得胆子格外小。他越看越觉得背上一阵凉飕飕的感觉,赶忙提上裤子跑回了里屋。
陈堆回到屋子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一点都不相信。过了一会儿,可恶的肚子又开始闹了,只好又要去厕所。可刚才的情景一直在眼前闪现,妻子看他犹犹豫豫的样子。拿起煤油灯陪着他一块去了。
到
标签:
李公麟潇湘卧游图卷东京国立博物馆寒食帖 |
分类: 至尊国宝 |
《潇湘卧游图卷》曾是乾隆皇帝珍藏的四卷之一,卷首有乾隆题字“气吞云梦”。过去曾传为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的作品,在清宫中为乾隆皇帝收藏的四名卷之一,深受重视。不过近年研究得知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本作落款表明是为了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制,画中描绘出广阔的潇湘山水,以细腻的笔致画出渔舟与村落,并以充满逸气的笔致描绘树木。全卷以淡墨为主调,运用墨色浓淡成功地表现出大气微妙的明暗。
南宋李氏 潇湘卧游图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潇湘卧游图卷》是南宋李氏所作。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山水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足不出户却能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