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1 21:10)
现代历史学的民族历史研究,由于新世纪分子人类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了新工具,现在基本可以认定,世界各大民族是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而通过分子人类学DNA分子钟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揭示各民族迁徙繁衍的历史,这已经得到了世界科学共同体的认可。
近年来,一些国际人类学者对维吾尔、土耳其、汉族等民族的广泛DNA采样分析表明,土耳其主体人群与维吾尔人主体血统相距遥远。由于历史上充分的兄弟民族血统交流,维吾尔人与汉族存在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
图:研究揭示了土耳其人和维吾尔人的基因巨大差异
一位全球知名人类学者向博主指出,《人类遗传学年鉴》(Annals of Human
Genetics)的论文《土耳其人口结构
(2014-08-12 14:55)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普通话属于元以后逐渐兴起的北方官话,与唐宋时期的“普通话”,也即当时全国通行的官话大相径庭。如现代普通话已没有唐宋时的入声,平声也分为了阴平和阳平,这导致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无法吟诵唐宋的诗词,或者准确的说,无法体现当时汉语抑扬顿挫的神韵。这对中国这样一个有诗词歌赋传统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好比让欧洲人用中国的毛笔画油画,无法体现文艺复兴的气质。
幸而自隋唐以来,以至明朝,都有官方通行的韵书问世,这给了汉语音韵学传承的基本条件,加之对各地汉语方言乃至日韩汉语发音碎片的研究,近年来对唐宋官话的发音构拟在学术界和民间悄然复兴。然而,一直没有一部大众喜闻
(2014-03-10 07:23)
日前,福州郭宅(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祖屋)举办一年一度的游神祭祀明代抗倭英烈的大型活动,这个活动从嘉靖年间到现在,已经举办450多年。博主亲临现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魅力,深受感动。中华永不会亡!


中华郭氏网与福州郭氏宗亲此次联名主办了今年的活动,但这个活动450年来无论战
(2013-07-24 04:10)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汉族虚无论”者,非要说汉族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上的共同体。我赞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和国,但共和共和,和而不同,各民族对本身文化和历史的客观对待,才是科学的态度,为了某种目的非要抹杀汉族过去的历史,这种做法不可取。
世界公认最权威的《自然》杂志就曾专门刊发过关于南北方汉人染色体的研究报告,这是纯科学的研究报告,不带有任何其他目的,否则也不可能刊发在这本科学界的翘楚杂志上。文章名《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
过去人们对中国南方的人口祖先来自哪里众说纷纭,这篇文章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研究中,复旦大学专家为首的小组总共分析的样本量是:Y
染色体23 个群体1289 人,线粒体23 个群体1119 人。这些样本涉及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份。
通过分析这些样本后科学家指出,首先,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的Y
染色体(父系)单倍群分布都极为相似,Y
染色体主成分分析也把几乎所有的汉族群体都集合成一个紧密的聚类。再有,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无论父系方面还是母系方面都是可观的,在线粒体DNA
分布上
(2013-05-31 04:33)
这次声讨小学生在埃及文物上题字的全民运动,其声势确实浩大,但也是近年来数次集体自我反省事件中的一次而已。之前声讨中国游客香港迪斯尼“撒野”,大陆游客在台湾景区留名等事件,都折射出20世纪中国数次文化道德自我毁灭运动后,大众在道德沙漠中渴望文明甘泉的新气象。
我反对在外国古迹上乱刻字,也反对在本国古迹上乱刻字,但对古迹题字这种几千年文脉传承的民族习俗而言,我认为批判不宜矫枉过正。
我的故乡宜宾有个流杯池,历代文人在这个峡谷中的泉流聚会吟咏,曲水流觞,后来岩壁上也留下了黄庭坚等历史名人的大量题刻。重庆的白鹤梁,古人这种景区题字的习俗,甚至让现代人建设水下博物馆予以保护。
公园八世纪,诗人崔颢登上当时的著名古迹黄鹤楼,想起三国时人费文乘黄鹤升仙而去,发思古之幽情,于是借来笔墨,在壁上题上如下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nb
(2012-12-28 23:24)
日本在汉代逐渐接受中国文化以来,比较完整地学习和继承了中国极盛时期的文化,据说在日本,可以找到晋代的中国书法和唐代的刀。相反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故土,因为历史上几经战乱,及近代史上数次全面西化的文化运动,导致文化界和历史界偏离正源。近年以来,这种偏离愈演愈烈,比如关于狼图腾的争论,比如近年来美化清朝统治的文化潮流,最近一次证据,就是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无独有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海波,在一年半前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
不得不说,姑且不论“羊的传人”说法的传播者,自己的专业与历史学与文字学有无关联,但是从其提出所谓的论据,就显得非常出位。高海波的证据之一是:“东汉时期许慎所编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收入的羊部字有28个,而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羊部字达200多个”,因此他认为,羊在上古时期是华夏民族总要的生活要素,因此华夏民族是羊图腾。这种观点很容易不攻自破,因为上述经典中犬部的,马部的字也不会少多少,不知如此推论会得出什么结果?
&n
(2012-10-22 03:13)

丑陋的建筑物之一
最近几年不只北京,中国各个城市的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其中许多造型让人咋舌。从大裤衩到秋裤,再到半个碗扣在地上,再到劈腿、斜肩,光怪陆离,林林总总。从舆论的反应看,公众是很反感的,往往在调侃中带着一丝悲凉——没有人能够阻止城市决策者们继续实施这些标新立异的建设行为,中国本已残缺不全的传统城市正在遭受进一步视觉破坏。社会各界有义务采取措施,制止这种劳民伤财而遗祸久远的文化恶行。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我们与上古缔造这个国家的人同文同种,却在最近三百年发生了剧烈的文化割裂。在过去2000年里的绝大多数时间,中国是与希腊罗马文明平起平坐的
(2012-06-28 00:07)

被野蛮开挖的公主墓
前天宗亲会本家告诉我,最近西安因为包工头施工,排水管线被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家族墓地挡了路,因此对郭子仪家族墓地展开野蛮挖掘。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经测定了郭子仪子子孙孙的墓葬位置,正在挨个展开“抢救性发掘”。目前,著名戏剧《打金枝》的主角,唐玄宗孙女升平公主与驸马郭暧的合葬墓已经被打开,遗骨被带走,文物被搬入库房。此外,郭暧和升平公主之孙:郭仲文、郭仲恭与唐穆宗女金堂公主墓已于去年被挖掘。
有的年轻人对汾阳王郭子仪的历史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郭子仪的横空出世,很有可能中国已经亡在公园8世纪了,汉字
(2012-04-03 03:53)

图片:濒死者看到的隧道(引自弗吉尼亚大学知觉研究所网站)
清明将至,让我来谈谈国际上权威科学家们对“轮回”这一古老命题的研究。
说起来,轮回二字很容易和宗教扯到一起。说人会转世,更被国人视为封建迷信。然而在国际科学界,轮回现象被作为一种生物现象加以研究。在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斯蒂芬逊教授(Professor
Ian
Stevenson)为代表。这位教授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healthsystem.virginia.edu/internet/personalitystudies/,有兴趣的人可以按照主页上的电话打到相关部门询问一下相关的情况。当然,这位斯蒂芬逊在西方国家是十分出名的,在我国未必。可惜的是,他在2007年去世了,享年89岁,但他在弗
(2012-03-29 05:11)
最近从研究人类学的朋友处得知,浙江杭州龙井山发掘出的胡雪岩祖父胡国梁墓,墓主人DNA经过测试,为N单倍群,居然是胡人血统。
2008年,杭州龙井山顶发现的古墓,碑文显示是清代红顶商人胡某(胡雪岩)祖父母的墓穴,因墓穴被盗,两具遗骸破坏严重。后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杭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将墓中遗骨和胡雪岩旁系后裔DNA作了比对。
根据测试结果,浙江胡雪岩旁系后裔DNA与古DNA样本完全一致,更验证了富可敌国的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家世。
汉族胡姓最早得姓为西周的诸侯国,是现在胡姓中国人的主要来源。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一些外来少数民族也融入汉族,由于当时被称为胡人,因此便附姓为胡。胡雪岩家族的DNA单倍群为N,主要高频出现于阿尔泰与乌拉尔语系民族。但由于历史上融入汉族的历史,使他们对汉族身份高度认同。如其明清时期编修的族谱,便试图与李唐搭上关系。而汉族的Y染色体单倍群主体其实为O-M175,约占总人口75%,及C-M130,约占总人口5%-10%。
可见,汉民族父系血统高度同源,其语言文字与民族血缘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