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2-05-24 15:29)
标签:

文学

2022年5月24日《联谊报》发随笔《无用之用)


(2022-04-22 11:31)
标签:

文学

2021年8曰15日《慈溪日报》副刊

芸窗札记

曾经的飞翔岁月

陈早挺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爱回忆,在回忆里重逢难忘的人和事。那么,就回忆吧,回忆会给人带来温暖。

  这个回忆是关于徐慧林的,是关于他的诗集《飞翔岁月》的,也是关于我们在杭大时的美好回忆的。

  慧林是我杭大时的好朋友,差不多我一到杭大就认识他了。

  我有个高中校友顾乾坤,他高我一级。高中毕业,他考上了杭大中文系。慧

(2022-04-15 12:41)
标签:

文学

新刊速递 | 《湛江文学》2022年第4期(总第354期)目录

湛江文学

 2022-04-15 07:40

点击下方“湛江文学“,关注我们

湛江文学

致力于文学创作与交流,打造中国大陆南端优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门户,拓展公共文学服务领域,探索文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

公众号

Y

(封面)

上市

(封底)

  2022.

4

   Contents

(2022-04-06 09:51)
标签:

文学

2022年4曰1日《山西日报》副刊发散文《写给大舅》


(2022-03-31 16:12)
标签:

文化

文学

浙江湖州日报苕溪副刊2022年7期3月11日见报,刊发的文章有:

1、小小说《抽空看看》(刘卫东)

2、小小说《铅笔头》(王辉)

3、诗歌《父亲在远处闪光(组诗)》(张敏华)

4、散文《甘蔗汁的故事》(陈松泉)

5、散文《蝴蝶情缘》(倪平方)

6、古体诗词《湖州春吟》(李民)

7、刊头《故乡情》(国画,王新新)

英副刊2022年第7期3月18日见报,刊发的文章有:

1、苕上漫谈栏目:《“戴月轩”的前世今生》(汤建驰 杨松源)

2、钩玄发微栏目:《吉山地名的由来》(徐湖)

3、校读献疑栏目:《是福山,还是敷山?》(蔡圣昌)


(2022-03-23 13:22)
标签:

文学

《星星·散文诗》2022年3期目录

原创 星星诗刊 星星诗刊

 2022-03-23 11:17

点击图片 即可订购

//////////////////////

《星星·散文诗》2022年3期

丨目录丨CONTENTS

最美中国

张笃德(辽宁)/ 盾构机在地心里穿行(外一章)

唐政(重庆)/ 中国高铁

李凌(新疆)/ 走读山河

白炳安(广东)/ 梯田的美(外一章)

司玉兴(甘肃)/ 祁连山下(组章)

散文诗中坚

北野(河北)/ 飞翔的刀与马

鲜红蕊(四川)/ 生死场(八章)

梦天岚(湖南)/ 我们谈论的雪(组章)

白庆国(河北)/ 空旷的麦田(三章)

胡杨(甘肃)/ 绿洲扎撒(组章)

梅一梵(陕西)/ 鱼玄机(三章)

雷黑子(河南)/ 铜瓦湖:维鱼矣,溱溱(三章)

封期任(贵州)/ 长白山写意(三章)

(2022-03-14 13:01)
标签:

文化

文学

浙江湖州日报苕溪副刊2022年6期3月11日见报,刊发的文章有:

1、散文《戴口罩的勇士》(张振荣)

2、小小说《去看一个人》(曹隆鑫)

3、散文《“星星”乡下撒欢》(张健梅)

4、寓言体小小说《“诗”“词”故事新编》(河流)

5、散文《挑荠菜》(许金芳)

6、散文《一缕渐渐模糊的乡绪》(陈世峰)

7、刊头《邀友听泉》(国画,叶青)、《春种秋收知时节》(国画,曹颖辉)

飞英副刊2022年第6期3月4日见报,刊发的文章有:

1、读城栏目:《湖城街路巷弄知多少》(洪明强)

2、钩玄发微栏目:《品读<杭州名小吃中的湖州美食>》(金开龙)

3、校读献疑栏目:《再谈湖州爱山台名字的由来》(吴永祥)



标签:

杂谈

    “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出竹墩”。

     沈姓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湖州),此为沈姓南迁之始。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福建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后迁居福建省建阳县。

  沈姓三个“郡望堂号”之一的吴兴郡,在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一带地区,兼有江苏宜兴县地。由此,以吴兴为中心的苏浙皖毗邻地带之沈姓,大都是其播衍的后裔。

    查阅湖州地方史志,你会发现,在隋统一中国之前,湖州土著沈氏既出文官,也出武将,“文”的代表如首创“四声”之说的南北朝梁文学家沈约,“武”体现如南北朝宋著名将领沈亚之。而隋唐以降,湖州很少遭兵燹(“长毛之乱”除外),物阜民丰、耕读传家的吴地因之一直是“保皇党”的沃壤。富庶、安宁与重教,使大族沈氏大族文人雅士代出,从宋代沈括、明代沈周到清晚的沈尹默等“竹墩三沈”、沈钧儒、沈雁冰等,不胜枚举。

    这其中,更加本土的沈氏画家,以清中

标签:

杂谈

    http://s2/mw690/4d86a210gx6CyQQ2Ufvd1&690
    近年,浙江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先全国。浙江文化历来分为“浙东文化”和“浙西文化”,崇理的浙东文化经世致用,讲究务实;崇艺的浙西文化风花雪月,讲究才情。

    归为“浙西”的湖州,文艺人才辈出。历史以来,诗人词家留下的诗词歌赋,车载斗量;书画人才也是连绵不息,并在元代、晚清等数个时期现出高峰,被誉为“书画之乡”。

    多年来,地方媒体在介绍古今湖州籍书画家上不遗余力,但以驰誉国内的“大名头”如赵孟頫、吴昌硕等为多,兼及一些近现代乡贤,而对一些曾享誉一时、有独绝艺才者的宣介,虽偶有提及,但量还是不够,更遑论为其建纪念馆、办“遗作展”,这其中有清乾嘉时期画家、艺术理论《芥舟学画编》四卷著者沈宗骞,为黄宾虹极力推崇、光绪皇帝首肯的清晚期书画家张度以及本文主角金廷标等。

 

标签:

文化

     让诸乐三长子诸涵先生晚年揪心的“诸乐三艺术馆”,终于今天上午在安吉递铺昌硕公园内正式开馆,惜诸涵先生已驾鹤西去数月。

     今天到场的诸乐三弟子有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教授,浙江美院教授徐家昌、孔仲起、马其宽等。儿子儿媳及孙子们的诸氏亲属也几乎悉数而来。

    诸乐三艺术馆,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馆内设“诸乐三艺术人生”、“诸乐三作品展”两大陈列,全面展示诸乐三先生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和各时期的书画、篆刻及手稿原件。

一、开幕典礼:

http://s8/mw690/4d86a210gccb5642b9cd7&690
主席台嘉宾(从右到左):诸勖(诸乐三次子)、王赞(中国美院副院长)、吴山明、刘江、鲍贤伦(浙江书协主席)、安吉I号、孔仲起、何水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