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营地创始人爱立克·詹森认为,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好,就是指课堂最佳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策略佳,就是说我们的授课方式符合学习需求。自然语文教学应有教学新策略。
自然语文的教学观认为,语文是和人的生命、生活接触最密切的学科。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语文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把语文学习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那是苍白、僵死、没有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提升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明确提出初中学段学生课内外诗词背诵的数量是80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诗词积累运用考察也是必考题型之一,分值一般在10——15分之间。在竞争激烈、每分必得的中考考场上,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诗词积累题目得高分甚至不失分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送教毕业班的实践,总结出“归类记忆”的妙法。
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二是心理状态的调节;三是应试策略的把握。中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已经确定,考生如何迅速地、科学地把握这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细读文本时,通过语言进入思想内涵,再从思想内涵出来,回到语言,走一个来回,这样才能领略到语言的艺术,发掘出文本的核心价值。
来源:网易教育 http://edu.163.com/16/0825/11/BVAH0E0P00294KHN.html
分类: 校园社会 |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3.亭亭玉立晚风前,一片清芬透碧天。尽有污泥不能染,昂头浑欲学飞仙。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5.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6.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7.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9.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0.奴家好比一支花,荣华富贵不爱他。称心如意人儿来,奴家立即许给他。1
分类: 教育教学 |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
1、触景生情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本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
分类: 教育教学 |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探寻其时代意义,使其精华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观照下实现新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当下,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应把握其三大特色。
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基本要素。他认为,在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之后,唯一的大事是“教之”,即发展教育事业。他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信”,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种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首要地位的认识,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作治国安邦基础的思想
《中国人史纲》柏杨/著
推荐语:这是柏杨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巨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的洞察力。
《守望的距离》 周国平/著
推荐语:本书是周国平因生活变故而引发的深刻思考,对每个热爱生活而遭遇挫折的人,都具有指导人生的实用价值,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也很值得同学们一读。
《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
推荐语: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深入浅出,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著
推荐语:描述了新疆一个边缘村庄黄沙梁的人与自然,有梭罗《瓦尔登湖》和法布尔《昆虫记》的味道,作者也因此被称为“乡村哲学家”。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熊培云/著
推荐语:作者以自己家乡的村庄为考察对象,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