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垄断竞争

供给曲线

厂商

竞争关系

完全竞争

财经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谈到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概念,我们又不得不像讨论完全竞争市场时那样,首先要把垄断竞争市场长期概念的内涵交待清楚。总的来说,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概念的内涵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长期概念的内涵基本相同。具体来说,就是,(1)长期仅指厂商一切投入物都可变,不涉及其它厂商所有投入的变化和其它厂商进出入所产生的市场竞争关系;(2)考虑其它厂商所有投入的变化以及厂商进出入所产生的竞争关系的条件下某垄断竞争厂商均衡发展趋势[1]

    一、不考虑竞争关系存在的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长期条件下的收益率最大化

    既然不考虑垄断竞争厂商之间因投入的变化而产生的竞争关系,那么,此时的垄断竞争厂商实际上就相当于长期条件下完全垄断的厂商,把所有投入物的投入比例关系调整到

标签:

垄断竞争

需求曲线

主流经济学

利润率

完全竞争

杂谈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之所以在本章一开始就讨论需求曲线,不仅是我们分析厂商市场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因为主流经济学中的垄断竞争厂商存在着两条需求曲线,如果在我们的垄断竞争厂商理论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两条需求曲线,这会不会与我们的厂商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理论发生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在具体讨论垄断竞争厂商收益率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决定之前,我们必然首先解决我们理论逻辑下的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问题。

    主流经济学的垄断竞争厂商理论之所以考虑并存着两条需求曲线,归根到底是因为垄断竞争厂商之间竞争关系的存在,虽然前面分析的完全竞争市场在逻辑上似乎被认为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但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之间的行为不产生相互影响,一个厂商的产量或价格调整行为对其它厂商不产生任何影响,它们只受整个市场的影响,是整个市场影响的被动接受者,无力影响市场进而影响其它完全竞争的厂商。而垄断竞争市场就不一样了,一个厂商产量或价格的调整行为,它的产品作为其它厂商产品的替代品,会影响其它厂商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其它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策。不过,

标签:

差别定价

主流经济学

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

财经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差别定价是主流微观经济学完全垄断厂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定价差别或歧视程度的不同,分三级差别定价。主流微观经济学的这三级差别定价,在我们的厂商追求效率最大化的条件下是否也成立呢?

 就一级和二级差别定价来说,由于这两种定价方式并不是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等边际原理进行定价的,只是垄断厂商充分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而采取的定价方式,因此,这两种定价

标签:

完全垄断

供给曲线

厂商

平均成本

主流经济学

财经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一、完全垄断市场中长期概念的含义

    在完全垄断市场长期条件下,因不存在新厂商的进入而产生的竞争问题,因此,对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容易。尽管看起来可能比较容易,但相比于主流经济学的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理论,在我们的理论中,我们仍然有必要预先把长期概念在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具体含义交待清楚,以利于我们下一步的具体分析。

    首先,在完全垄断市场中,长期自然意味着厂商可以重新调整一切投入物投入的比例关系,以求得长期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我们这样说的含义是指厂商的生产规模不变,变的仅是各投入物投入的比例关系。打个比方,假定完全垄断厂商原来设计的生产规模是100万,那么,长期条件下所有投入物比例关系的重新调整,是指在这100万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的重新调整,而不是指整个生产规模由100万调整到50万或200万的意思。显然,在主流的微观经济学中,长期是具有这一含义的,特别是在长短期概念对比时,长期相对于短期概念的内涵

标签:

完全垄断

主流经济学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利润率

财经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一、主流经济学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的基本内容

    在主流经济学中,虽然在短期厂商不能通过改变所有投入物的投入量来改变其生产规模,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却可以通过改变可变投入物的投入量来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而不问利润率的高低。因此,在主流经济学的完全垄断市场理论中,即使厂商处于短期条件下,只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那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就一定会改变产量(在此我们排除了厂商短期停产条件下产量始终为0,产量与价格无关的情形)。但是,由于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需求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又可以表现为需求曲线的非平等移动,所以,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在垄断性的市场中不存在像完全竞争那样可以描述的供给曲线。当然,如果按照我们在第八章关于需求曲线只能平行移动的观点,那么,按主流经济学MR=MC的原则决定产量的完全垄断厂商也存在可以描述的供给曲线。

    主流经济学关于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分析见图12——1,关于完全垄断厂商短

标签:

主流经济学

完全竞争

厂商

进行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一、主流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的基本内容

在主流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在本书中称之为投入物)的投入量维持不变的这样一种技术状态或时期,这意味着厂商不能通过改变所有投入物的投入量来改变其生产规模。在短期,虽然厂商不能通过改变所有投入物的投入量来改变生产规模,但在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却可以通过改变可变投入物的投入量来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而不问利润率的高低。也因此,在

标签:

需求曲线

需求量

主流经济学

偏好

价格变化

财经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我们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上剔除了吉芬商品的存在后,还得对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化的现象作出解释才算完满。我们打算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一是在主流经济学的现有逻辑下来说明,二是在突破主流经济学的逻辑来说明。

    一、在主流经济学逻辑下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化的解释

    实际上,在前面我们对影响消费者消费状态的因素作出了分析之后,该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很清楚,简单地说,就是影响消费状态因素的变化改变了消费者的偏好,偏好的变化按照主流经济学一般认可的逻辑处理方法是,在Q——P坐标系中表现为需求曲线D的左右移动。偏好加强,D曲线右移,价格提高,需求量也上升;偏好削弱,D曲线左移,价格下降,需求量也下降,价格和需求量表现为同向变化的表象(见图9—4),当然这也仅仅只是表象,真正在背后起作用的原因是偏好的变化,是偏好的变化使价格和需求量表现为同向变化的现象,而不是价格的变化直接导致需求量随其同向变化。但是,如果

标签:

杨小凯

吉芬商品

边际效用

消费量

杂谈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上述证明吉芬商品的非存在性是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的存在为条件的。然而,由于希克斯(Hicks 1939)认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对于需求法则的成立是既非必要的,也非充分的条件。只要满足边际替代率递减原理,需求法则就照样成立。那么,我们就撇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序数效用分析法来分析吉芬商品存在与消费者均衡或消费者最优化消费的矛盾。在图9—2中,我们知道,在吉芬商品X价格由P1X下降到P2X 时,消费者一定的货币支出购买X和Y在新的组合上达到效用最大化或者均衡时E2点上应该有http://s7/small/556a4748ha17d59a7b096&690的结论不再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假定Y商品也是吉芬商品,则其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下降而递减,在

标签:

吉芬商品

边际效用

价格下降

主流经济学

基数效用

杂谈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本来,现代经济学对吉芬商品存在的证明,是在序数效用分析法基础上展开的,但在此我们之所以要证明吉芬商品的存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不相容性,是因为主流经济学虽然不怎么喜欢基数效用分析法,但却又从来不能彻底抛弃基数效用分析法,所以,我们有必要证明一下吉芬商品的存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矛盾。

    吉芬商品的存在违反边际效用规律可证明如下:

    按照目前西方经济学对吉芬商品的分析,在图9—2中,两种商品X和Y ,假定X为所谓的吉芬商品,U1和U2为消费者的两条无差异曲线,AB为价格未变时的预算线,AC为商品X价格下降后的预算线,E1和E2为消费者在价格下降前后购买两种商品X和Y的最优组合点或均衡点。图中,P1X表示原来的价格,P2X表示下跌后的价格,D表示所谓的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商品X价格未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一定的货币支出购买X和Y达到效用最大化或均衡时的E1点上有

标签:

马歇尔

吉芬商品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分类: 新微观经济学

    现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关于吉芬商品存在性的逻辑证明过程不须我们从公理开始详说,我们直接从“需求理论的方程”——斯卢茨基方程说起。如下:

 http://s7/middle/556a4748ha0f154255ca6&690

    根据斯卢茨基方程,在i=j=1时,http://s5/small/556a4748ha0f168d65a84&690项的正负。

    如果X商品是正常品,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