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5-03-07 06:57)

原稿整理于2010年6月26日,

朋友2015年1月重新更新了他的《废城。哈尔滨》,此篇文章我应该会再更新。​

。。。。。。。。。。。。。。。。。。。。。。。。。。。。。。。。。。

寒假时候写的《废城》小序和几段杂稿。

。。。。。。。。。。。。。我是分割线。。。。。。。。。。。。。。。。。

废城,这个词我是05年去南京第一次感受到并想到的。当初没离开哈尔滨,对她的感觉跟现在差很多。离开前觉得哈尔滨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直到看到那本《利物浦》,陈皎皎的文字让我第一次从内心底对一个人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当年的我记下了当年的思绪。本子里,她说一个曾经显赫现在落魄的城市,跟从来没有富过的地方不同,她虽然颓废却不卑微。她说一个真正辉煌过的城市会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高潮和低点之后,历练成熟,懂得如何去忍耐和积淀。她说,那些城市是有故事的,是浪漫的,不是

(2012-10-25 03:35)
标签:

杂谈

突然有個問題。。想先Mark一下。。

在我於國內二十幾年接觸的同學朋友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姥姥姥爺們,大多在教育程度和存款上高於我在英國一年接觸和了解到的英國人。雖說一年時間不足以做完人口統計學的以全蓋偏的數據,但社會現狀觀察差不多,大抵如此。而青年人就更是了,中國同齡年輕人,基本都是有學歷有存款有工作有爹可拼有iphone4可升級為5,但還是壓力奇大未來迷茫苦不堪言,甚至於往往買不起房要把爹拼進去。

而同齡英國人,大多無學歷或正在努力的獲得學歷(學費太太太貴了,爸媽又不管)無存款並且負債(用laura和Dan的話說就是,在英國,除非你有過暴富的爹,想念完大學而不負債,做夢吧==)無工作無爹可拼(爹媽撒手不管)但還是每天幸福指數奇高歡樂天年。。。

 

(2012-06-24 06:31)
标签:

杂谈

这周累死啦(生病)天天早八晚十的拼,眼睛好痛(哭)都是为了赶交流进度害得,但愿七月在欧洲可以无忧无虑的继续做作业和考试(囧)。以为去维也纳是玩的,一看课表,比英国还累(哭)这钱花的值了!

端午节就吃着某种神奇的英国沙拉听着宫傲许巍泡在图书馆过去了,当然还给西班牙法国捧下场,充实。图书馆常驻人口现在我已经掌握了,跟当年泡老图一样,喜欢时不时观察其他自习者的举动,把我闲的,也算是种大脑放松术吧(口罩)

大学四年培养成的心态,不再浪费心情在焦躁和抱怨了。在每一个不一样的时空生活就要活在当下。武汉是没有东北大米和酸菜,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可是排骨藕汤和豆皮也好好吃啊,离开了就没有的吃了。一样的,英国没有端午节和粽子,可是奇奇怪怪的黑暗英国料理我吃的很开心,并不是我不想念家乡菜而口味独特的喜欢英国菜(囧)而是在一个新环境不主动尝试不同的东西反而偏偏要求这里没有的,得不到而怨念,多无趣啊。而且我深刻的知道,就像此刻我怀念武大,离开这份时刻,我又会深刻怀念这里的点滴。为什么不趁机当下呢!(这个问题和讲英语的问题本质一样)

另外对于微博总转发异议言论,我想说我不是粪青也不是
(2012-05-13 05:35)
标签:

杂谈

其实是老生常谈了,或者是这个话题跟英国朋友,中国朋友常谈,但从没好好的写出来分享给网上的朋友们。今天读着<圣经>,突然就读出了一直以来读<赤壁赋>的激情和抑扬顿挫,我觉得从半年前一个英语哑巴或是自己不想当不哑巴但一直在新东方被"教育"说不好就闭嘴的对口语最没自信的我,到英国人口中的brilliant speaker,这半年,我没白折腾、纠结、害怕和苦恼。我也没白承受每一次白痴错误后面的羞愧难当和不知所措。最终我熬下来了,而且我敢在这里自豪的说我熬出了点成果:比如昨天一个交流学者大学英语老师问我,你几岁来的?你英语说的比我所有认识的中国人都好。又比如今天Janet打电话给我鼓励我留下来工作的时候说,你是我见过英语讲的最好的外国人,Janie你那么自信一定会找到满意的工作的。

我很兴奋和自豪,但是我也深深的感动和惭愧。因为我知道我的单词量是有多差,我有多少次接电话,在饭桌上因为还是不能百分百听懂而无话可说。我也知道想达到native水平我还有多漫漫的长路要走。但是我不怕!因为我心中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学好英语,在什么外企工作。那些别人做过的我不稀罕。我的目标,说来渺茫而幻梦,说来天真而简单,我要用英语书写乡
(2012-03-25 08:32)
标签:

杂谈

哈哈哈,我简直太懒了,终于装了个谷歌中文输入法,终于不用拿着ipad对付了。

恩,其实懒着懒着就习惯了,习惯了把语言精致到140个字符可以搞定的微博长度,就不再习惯长篇大论最近怎样。习惯了随性调侃的语调,就不再愿意把感情寄托在认真的文字里面。究竟是故作成熟,还是真的老了?

 

(2012-02-07 23:15)
标签:

杂谈



The feeling is strange. I'm walking in the narrow crowed aisle after class with strangers passing by. I'm wearing my white posh headphone and in it, lee jian is singing cheerfully even though the lyrics are still full of sorrows. As he said, we are born to be stubborn and fragile.  With the music can easily behave facing the strangers rushing against me. The reflection and thoughts of surrounding in my head is in English though I'm listening to Chinese songs. remembered the film of closer cos think this feelin
(2011-12-31 19:50)
标签:

杂谈

我越来越小我了,想的很多问题,从家国变成柴米。2012这个龙年很重要,是我从记事起就心心念念盼望的长大,翘首的24岁。可是纠结的是年底生人,等这年快过了才真正到24,哎,不纠缠了。24真的是我最喜欢的数字,双生双对,无比美好。24又是我一直以为的最灿烂年华,女孩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等待,如临屏孔雀(虽然雌鸟不开屏==),静待绽放。

而且又逢龙年。龙啊,多么吉祥美好的象征。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可是风云在哪,池潭又何寻呢。所以寻寻觅觅纠纠缠缠之后,慢慢小我起来。开始觉得自我积累尚浅,谈不上迸发出建设性的思想小火花来,就更谈不上知行合一了。小我一点,多关心关心苹果柠檬的价格,养生食谱和运动,恩,不养生何谈养心?小我一点,多想想爸爸妈妈和朋友,恩,家未立何谈国?不过说归说,有些事起在心底还是存有空间的,就让幻想在心底阴暗的角落无奈滋生吧。人高于动物,人本精神。

2012,多美好的数字,双数怎么看怎么美。人生就是一本自我书写的游记,心走到哪,路就通往哪。以前看到伦敦二字就无比欢歌畅想,现在看到就颤栗发抖。有些事情别人说不通,一定要自己一步一步踏破才能了然。所以,旅行还是要的,旅行
(2011-11-22 00:35)
标签:

杂谈

The Silence of Vadjra Guru Pema

(See Me or Not)

Words by Tashi Lam Dodo (扎西拉姆

标签:

娱乐

也许跟他的联系,只是开始于宝莲灯的《爱就一个字》,蔓延到初中疯狂循环的《从开始到现在》,止于《白月光》。剩下的《爱如潮水》《过火》都因为年代差异而不能共鸣。也许就这些吧。可是,当我莫名其妙乘火车到曼城,跟着熙熙攘攘的华人,去听这场所谓登陆欧洲第一人的演唱会;当不那么熟悉却没有距离的音乐响起,我默然感动。刚来一个月,谈不上听到白月光像其他华人那样哗哗掉眼泪,但真的有一种心连心访问的温暖感觉。觉得还是被大陆那头的什么东西维系着的。是的,欧亚大陆的那一边,那些维系着我们赤子之心的东西!

不多说了,分享点照片,就算是为阿哲下站伦敦打气,也盼着梁静茹1.29演唱会,同时等着王菲李健的到来。(这边真的气氛超好,超级爆满的场子,而且成本低,可以卖高价不是么!额,我是说金牌大风呀李健呀童鞋你快来吧)

最后还得谢谢曼城工商学会的童鞋,给力第四排啊!让我好好的练习了一下拍音乐会的技巧。懒得P懒得加水印,就直接上裸图了,嘿嘿~~~希望不要被阿哲粉丝们打。谢谢,哈哈~~

(2011-10-30 16:12)
标签:

杂谈

Wake Me Up When October Ends

也许昨天的凄风惨雨在时间停滞在凌晨3点时决定也留在过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