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屿的范围在思明北路与厦禾路交汇处的十字路口一带,现在多称“思北路口”。浮屿对于老厦门人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跟“海口(hai3-khau3)”,“钟楼脚(tsing-lau2-ka)”一样,是厦门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地名。它用闽南语念起来很好听,也很顺口,叫做phu2-su6。
浮屿,顾名思义是“浮在水面的小岛”。你或许会问,浮屿那一带明明都是陆地,为什么叫“浮屿”呢?其实在50年前,筼筜湖还是个港湾,南到现在的厦禾路,北到狐尾山、仙岳山脚,筼筜湾的海水沿着凤屿、莲坂,一直流到江头(原称“港头”,后方言谐化),其面积比五缘湾还大。以前禾山(今湖里)的人要来厦门,都要泛舟而来。那时候厦禾路的北面就是汪洋大海。因此,位于厦禾路西端的浮屿,在50年前是十分接近海的地方。而在一百多年前,那里真的就是一块与陆地分离的小岛。后因修建码头、